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区教育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下的客观教育工程,良性的吻合了我国当前所提倡的终身学习型社会的构建要求,同时也吻合了当前成人教育的发展需要。其能够在农村的大环境下,有效地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以科学持续发展的观念引导农民投入到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之中,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当前有效地依托社区教育,做好农民素质文化及职业技能各方面的综合培养,成为当前时代发展下的大势所趋。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农村 社区教育 必然意义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24-01
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村社区教育理念的提出并非历史必然,其是在“三农”问题的环境背景下,党与政府为了针对性地解决农村精神面貌,切实以科学理论指导农民发展而做的政策体系规划。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强调新农村建设时明确指出:应就当前农民做好教育宣传,加快新型农民的培养,充分调动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所具有的主体作用。由此可见农民作为建设主体,其受教层次的差异会直接影响到新农村的建设水平与综合进度,因此在新形势下为农民进行各种教育及必要技能知识的提供,构建农村范畴内的终身受教体系,存在着必然的实施发展意义。
一、农村教育的具体内涵分析
农村社区教育的概念可以定义为:党在发展中,为了提升农村居民的文化素养、职能素质及思想素质,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和谐发展,而在既定社区对所有社区居民,进行由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所组成的综合教育体系下的教育工作普及。但是农村的社区教育又与传统概念上的学校教育不同,也不是单一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或者成人教育。其是以统筹关注农村居民的技能、知识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具体而进行的全面培育开发,规避了劳动能力与生产技能的培训局限,将教育工作做到了深层次的宣传推广。
二、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必要性分析
(一)学习型社会的构建要求
当前的学习型社会构建,需要广大的农民共同参与方可完成既定的目标,满足其所倡导的终身学习理念。在农村的发展中,因经济水平的制约,存在着极为明显的受教程度不平衡及不公平现象,农民整体文化素质相应较低。因而在农村若想大力倡导终身学习理念,那么发展社区教育也成为必然,农村社区教育可以保障农民群体即时即地接受教育,充实知识理念,由此为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农民的自主学习意愿所趋
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下,农民的收入也有了很大改观,人民在物质方面及精神方面的生活水平都相应有了新的提升,在此良性的发展环境下,人们的教育求知欲望及健康文化熏陶愿望,也被逐步激发出来,促进了农村社区教育在产生与发展中的重要因素。
(三)乡镇经济的职工素质提升需求
眼下许多地方乡镇陆续建立了工业园区,进行乡镇经济的发展,随着不断的招商引资,而逐步发展壮大,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需求。而生产中,因劳动力多采取就地选择本地人员,所以在职工间存在着务工人员文化水平低,知识技能使用效率差的现象,为了促使乡镇企业的现代化水平提升,必须要就职工的科技文化素质水平加强教育培训,促使他们把握良好的科研技术能力。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技能要求所需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文化要求提升下,使农村出现了大批剩余的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在此形势下进行非农产业的就业转移势在必行,但转移过程中,因技术差,知识把握能力低,往往很难适应新岗位要求。因而在此情况下做好农村的各类教育有效资源的整合,大力发展农村社区教育,为社会进行新型农民的培养,促使其掌握非农产业就业及城镇就业的基本技能,成为时代发展下的必然所需。
三、农村社区教育在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发展策略分析
(一)加强政府部门认识
农村社区教育的推进中,地方政府应当就教育发展认知不断提升,建立健全社区教育的运行机制,并大力就相关的基础教育设施进行完善建设配备,积极探索寻求一套与农村经济发展整体相匹配的社区教育模式。从培养传统劳动人员与简单劳动技能培训的观念,转变为培养适应现代化农业所需的全能型人才为目标的农村社区教育理念。
(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在当前的农村社区教育工作中,必须就教师的业务能力进行全面把握,在工作中增设考核机制,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与教育,适时提升教育的薪资待遇水平,并改善优化教师队伍的工作环境,以吸引更多复合型人才投入到农村社区教育的建设中来。
(三)加大社区教育的资金投入
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需要一定规模的资金投入。因此国家相关财政部门应适当考虑建立专项的下拨资金予以保障和扶持社区教育的发展,同时地方政府也因做好资金的单独立项,加大师资引进及图书馆建设等方面的资助力度,并适时引进网络教育等新型教育形式。协调教育资源方面的合理配置,以此来确保充足的资金用于农村社区教育,促进社区教育的整体教育效果。
(四)统筹城乡教育资源
相对城市而言,农村的教育资源明显缺乏,因此在农村社区教育的推进过程中,应当做到与城市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特别是做好地方学校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积极地探究城乡互动的社区教育模式,以此实现资源方面的充分共享。其次政府部门还应良性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就各社会团体与单位企业和个人的积极能动性进行调动,为城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持。
参考文献:
[1]崔玉良.如何构建农村社区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40-41.
[2]陈兴荣.办好农村社区教育推动新农村建设[J].新农村,2009,(12):30-31.
[3]吴国庆.农村社区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管理观察,2010,(27):249-251.
[4]吴丹.发展农村社区教育的困境及其解决路径[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7):28-29.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农村 社区教育 必然意义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24-01
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村社区教育理念的提出并非历史必然,其是在“三农”问题的环境背景下,党与政府为了针对性地解决农村精神面貌,切实以科学理论指导农民发展而做的政策体系规划。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强调新农村建设时明确指出:应就当前农民做好教育宣传,加快新型农民的培养,充分调动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所具有的主体作用。由此可见农民作为建设主体,其受教层次的差异会直接影响到新农村的建设水平与综合进度,因此在新形势下为农民进行各种教育及必要技能知识的提供,构建农村范畴内的终身受教体系,存在着必然的实施发展意义。
一、农村教育的具体内涵分析
农村社区教育的概念可以定义为:党在发展中,为了提升农村居民的文化素养、职能素质及思想素质,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和谐发展,而在既定社区对所有社区居民,进行由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所组成的综合教育体系下的教育工作普及。但是农村的社区教育又与传统概念上的学校教育不同,也不是单一的职业技术教育培训或者成人教育。其是以统筹关注农村居民的技能、知识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具体而进行的全面培育开发,规避了劳动能力与生产技能的培训局限,将教育工作做到了深层次的宣传推广。
二、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必要性分析
(一)学习型社会的构建要求
当前的学习型社会构建,需要广大的农民共同参与方可完成既定的目标,满足其所倡导的终身学习理念。在农村的发展中,因经济水平的制约,存在着极为明显的受教程度不平衡及不公平现象,农民整体文化素质相应较低。因而在农村若想大力倡导终身学习理念,那么发展社区教育也成为必然,农村社区教育可以保障农民群体即时即地接受教育,充实知识理念,由此为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农民的自主学习意愿所趋
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下,农民的收入也有了很大改观,人民在物质方面及精神方面的生活水平都相应有了新的提升,在此良性的发展环境下,人们的教育求知欲望及健康文化熏陶愿望,也被逐步激发出来,促进了农村社区教育在产生与发展中的重要因素。
(三)乡镇经济的职工素质提升需求
眼下许多地方乡镇陆续建立了工业园区,进行乡镇经济的发展,随着不断的招商引资,而逐步发展壮大,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需求。而生产中,因劳动力多采取就地选择本地人员,所以在职工间存在着务工人员文化水平低,知识技能使用效率差的现象,为了促使乡镇企业的现代化水平提升,必须要就职工的科技文化素质水平加强教育培训,促使他们把握良好的科研技术能力。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技能要求所需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文化要求提升下,使农村出现了大批剩余的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在此形势下进行非农产业的就业转移势在必行,但转移过程中,因技术差,知识把握能力低,往往很难适应新岗位要求。因而在此情况下做好农村的各类教育有效资源的整合,大力发展农村社区教育,为社会进行新型农民的培养,促使其掌握非农产业就业及城镇就业的基本技能,成为时代发展下的必然所需。
三、农村社区教育在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发展策略分析
(一)加强政府部门认识
农村社区教育的推进中,地方政府应当就教育发展认知不断提升,建立健全社区教育的运行机制,并大力就相关的基础教育设施进行完善建设配备,积极探索寻求一套与农村经济发展整体相匹配的社区教育模式。从培养传统劳动人员与简单劳动技能培训的观念,转变为培养适应现代化农业所需的全能型人才为目标的农村社区教育理念。
(二)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在当前的农村社区教育工作中,必须就教师的业务能力进行全面把握,在工作中增设考核机制,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与教育,适时提升教育的薪资待遇水平,并改善优化教师队伍的工作环境,以吸引更多复合型人才投入到农村社区教育的建设中来。
(三)加大社区教育的资金投入
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需要一定规模的资金投入。因此国家相关财政部门应适当考虑建立专项的下拨资金予以保障和扶持社区教育的发展,同时地方政府也因做好资金的单独立项,加大师资引进及图书馆建设等方面的资助力度,并适时引进网络教育等新型教育形式。协调教育资源方面的合理配置,以此来确保充足的资金用于农村社区教育,促进社区教育的整体教育效果。
(四)统筹城乡教育资源
相对城市而言,农村的教育资源明显缺乏,因此在农村社区教育的推进过程中,应当做到与城市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特别是做好地方学校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积极地探究城乡互动的社区教育模式,以此实现资源方面的充分共享。其次政府部门还应良性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就各社会团体与单位企业和个人的积极能动性进行调动,为城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持。
参考文献:
[1]崔玉良.如何构建农村社区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40-41.
[2]陈兴荣.办好农村社区教育推动新农村建设[J].新农村,2009,(12):30-31.
[3]吴国庆.农村社区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管理观察,2010,(27):249-251.
[4]吴丹.发展农村社区教育的困境及其解决路径[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7):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