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庚子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各行各业正在洗牌。后疫情时代,如何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非线性发展的风险社会里做出最优决策,这是社会各界都在热烈讨论的焦点话题。2020年是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承前启后的关键年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即将达到85%,在此基础上的普惠和优质是下一个10年的发展方向。
与此同时,普惠性幼儿园建设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正在进入深水区。教育部2020年颁布的《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办法》一改之前的模糊姿态,把普惠性民办园直接归类为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并承诺为其提供财政经费补助或政府其他方式的扶持。而疫情的冲击进一步挑战了政府实现“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学前教育的应对能力,并赋予了供给侧改革新的内涵。从短期来看,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各个部门联动帮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减支增收”,在一定意义上解决了幼儿园的燃眉之急。从长期来看,教育投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上是要形成一种更加开放和更加广泛深入的“公私合力”机制。就学前教育而言,随着《学前教育法》即将出台,把普惠性学前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可能是“十四五”规划需要突破的难点之一。
此外,從供给侧分析疫情对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影响,需在认识到诸如“停课不停学”、教师流失、收入中断等短期冲击的同时,更清楚地看到技术变革、生产方式变化的长期影响,制度创新及其对实现“幼有所育”目标的政策启示。
首先,学前教育要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新形势,从供给侧入手尽快补足供需缺口。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刻不容缓,但是吸引民办幼儿园进入普惠性学前教育的激励机制尚未形成,还需制度和财政保障。《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似乎仍然有待进一步明确学前教育的性质和地位、政府的主体责任、普惠性幼儿园的制度设计和经费保障、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的分担比例以及成本分担机制等核心议题。
其次,在疫情冲击下,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加速渗透到教育领域,并进一步推动儿童学习与评估、家长服务、教师培训、督导评估等领域的质量提升。同时,也暴露了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影响。比如祖辈隔代抚养的留守儿童没有智能手机观看教师发的活动视频,边远农村教师不会使用线上培训的资源平台。疫情对于农村贫困地区学前教育的挑战是巨大的,要改进的不仅仅是硬件,还有软件。
再次,疫情的长期影响还在于可能促进制度创新。新冠疫情促使人类重新思考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意义。可持续发展教育,指以可持续发展价值观为核心,以跨学科、多领域、全方位的形式,帮助受教育者形成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进而促进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奠基性阶段,迫切需要通过制度创新来促进转变,支持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与此同时,普惠性幼儿园建设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正在进入深水区。教育部2020年颁布的《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办法》一改之前的模糊姿态,把普惠性民办园直接归类为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并承诺为其提供财政经费补助或政府其他方式的扶持。而疫情的冲击进一步挑战了政府实现“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学前教育的应对能力,并赋予了供给侧改革新的内涵。从短期来看,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各个部门联动帮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减支增收”,在一定意义上解决了幼儿园的燃眉之急。从长期来看,教育投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上是要形成一种更加开放和更加广泛深入的“公私合力”机制。就学前教育而言,随着《学前教育法》即将出台,把普惠性学前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可能是“十四五”规划需要突破的难点之一。
此外,從供给侧分析疫情对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影响,需在认识到诸如“停课不停学”、教师流失、收入中断等短期冲击的同时,更清楚地看到技术变革、生产方式变化的长期影响,制度创新及其对实现“幼有所育”目标的政策启示。
首先,学前教育要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新形势,从供给侧入手尽快补足供需缺口。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刻不容缓,但是吸引民办幼儿园进入普惠性学前教育的激励机制尚未形成,还需制度和财政保障。《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似乎仍然有待进一步明确学前教育的性质和地位、政府的主体责任、普惠性幼儿园的制度设计和经费保障、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的分担比例以及成本分担机制等核心议题。
其次,在疫情冲击下,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加速渗透到教育领域,并进一步推动儿童学习与评估、家长服务、教师培训、督导评估等领域的质量提升。同时,也暴露了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影响。比如祖辈隔代抚养的留守儿童没有智能手机观看教师发的活动视频,边远农村教师不会使用线上培训的资源平台。疫情对于农村贫困地区学前教育的挑战是巨大的,要改进的不仅仅是硬件,还有软件。
再次,疫情的长期影响还在于可能促进制度创新。新冠疫情促使人类重新思考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意义。可持续发展教育,指以可持续发展价值观为核心,以跨学科、多领域、全方位的形式,帮助受教育者形成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进而促进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奠基性阶段,迫切需要通过制度创新来促进转变,支持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研究所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