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漪老师曾说过:“我渴望我们的学生一捧起语文书,就能升腾起对母语的挚爱深情,我渴望我们的语文老师用智慧和心血铺就的一节节语文课充满勃勃生机,有时代活水流淌。我渴望学生学习语文有理性的思考……”从踏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刻,我就有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我希望用我的热情领着孩子们去结交那些教育教学名人名家,打开他们的眼界,活跃他们的思维,能引导他们领略美丽的风光,感受世间的人情、善良,创造出美好的人生!
这样的信念一直支撑并鼓励着我前行,岁月如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了,我也从一个初出茅庐的新老师茁壮成为一个不断在讲台上演绎着自己的教学故事的老师了!自从加入翎雁工程小组以后,在工作坊老师的指导下,我的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對作文教学更是有很多感受。工作坊老师展示的优秀的作文示范课体现了创新作文教学的理念,我深深明白创新作文教学作为初中语文学科的重要实践基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基于这一教学理论,我也做了一次创新作文教学的尝试,利用教材联系生活实行有效思维拓展,达到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初三的课程特别紧,学生的状态都是拉着一根紧绷的弦,恰好要学习曹文轩的作品《孤独之旅》,当时备课的时候我就在想作为语文老师,上课其实就是一次和学生心灵沟通之旅,我们共同成长!因为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节选的部分常常让读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削弱了人物形象,为了更好的让孩子们了解主人杜小康的人物形象,我打算先把这本书看完了再给孩子们上课!重点应该深挖人物孤独原因。看完之后,我深有感触!从节选的部分看,杜小康的孤独似乎就只是源于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和对未来的不可控制,但是,当我读完之后,我知道了杜小康的孤独主要源于优越感的丧失,失去求学的机会,陌生的环境,对前途的无法预知。如果仅凭节选内容来解读杜小康的孤独,我在想这样会显得太过于单薄,使杜小康这个人物形象显得扁平化了,那我可不可以换一种上法了?结合初三孩子面对学习压力,升学压力畅所欲言!于是,我将这一堂课设计为联系教材的创新作文课《我的孤独》!
第二天学习了这一课,总体来说,学生的理解还是不错,基本上就知识点来说没有太大的问题。小说特点,杜小康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的作用。这些都基本掌握。在解读了教材的前提下,再进行作文教学课,我的教学预期自认为肯定会有很好的效果!第二课时,我的教学过程分为:说孤独----慰孤独----写孤独。课堂氛围良好,有同学说,有同学慰,有同学写。于是就在下课前布置了将作文完整的写在作文本上交上来的作业!
第二天科代表将作文交上来后,批阅中。从来没有想过这次的作文批改会让我的内心有这么大的震颤。当我批阅到郭永辉同学的作文的时候,我足足地怔住了五分钟之久,又反复的阅读了几遍,看得我潸然泪下……
我身为一个普通农村的孩子,孤独是我的“老朋友”了,我经常和它打交道!孤独是一种多么可怕的“恶魔”啊!让人一直坠落,无法走出这个阴影!
我是一个留守儿童,饱受了孤独的煎熬,我天生体质差,每次看到同学们在操场上展现自己的英姿,让我多么自卑啊!每一次看到有一些父母来亲自接送,他们脸上溢出的笑容让我十分心酸,为什么没有人来关爱我,当他们在快乐玩耍时,我只能在一旁流着眼泪。我的父母早就离婚了,家庭破裂,妈妈离开了我,爸爸常年不在家,在家里我只能独自看电视,没人陪我玩。让我无法理解的是为什么我要生在这个世界,我灭绝了这个世界吧……
看完郭同学的作文,我感到很欣慰,让我看到了孩子们内心的世界,也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作为语文老师,作为班主任应更关注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平时任课老师总是给我抱怨郭同学目中无人,十分讨厌,作业不完成!无论老师怎么找他交流他都不会说话,也不正眼看人,和同学关系也不是特别好!总之,他似乎都成了“双差生”的代言人,老师同学不喜欢他。这时,我似乎更能体会他内心的孤独了!平时他的作文水平特别不好,但这次的作文基本可以达到二类文水平,这给了我一个感触,作文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和提高,教师的作文指导针对性如果不强,指导过程未能循序渐进,学生的作文水平肯定得不到提高。所以这次作文教学我大胆的进行了“教材+生活”的方式,在情绪引导上创新,在读说写结合上创新,在立意选材上创新。初步达到效果。
同时我也写了一封长长的信给郭同学,真诚的表达了作为语文老师、班主任在关心他的问题上有所欠缺,向他道歉,并列举了很多伟大名人所不为人知的努力、痛苦、孤独!还给他买了一本关于“时间”方面的书籍。我想先看看有没有效果,因为以前我也找他谈过心,沟通过,可是不见多少效果,但这次我想坚持一下,因为我是真切的体会到了他内心的那份孤独,我也想让他的世界春暖花开!到现在我依然还保持着给他写信的习惯,不在乎信的长短,但我从没强求他会回应我!我只想做好自己,慢慢地去温暖他!
这次作文教学课给了我很多启发,我深知作文教学需要老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实施新课改的需要。同时我们也要做一个像春雨一般的老师,润物细无声地去滋润每个孩子的心田!无论他们是快乐的还是孤独的,因为我们的付出,定会让他们的人生从此春暖花开……
这样的信念一直支撑并鼓励着我前行,岁月如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了,我也从一个初出茅庐的新老师茁壮成为一个不断在讲台上演绎着自己的教学故事的老师了!自从加入翎雁工程小组以后,在工作坊老师的指导下,我的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對作文教学更是有很多感受。工作坊老师展示的优秀的作文示范课体现了创新作文教学的理念,我深深明白创新作文教学作为初中语文学科的重要实践基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基于这一教学理论,我也做了一次创新作文教学的尝试,利用教材联系生活实行有效思维拓展,达到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初三的课程特别紧,学生的状态都是拉着一根紧绷的弦,恰好要学习曹文轩的作品《孤独之旅》,当时备课的时候我就在想作为语文老师,上课其实就是一次和学生心灵沟通之旅,我们共同成长!因为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节选的部分常常让读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削弱了人物形象,为了更好的让孩子们了解主人杜小康的人物形象,我打算先把这本书看完了再给孩子们上课!重点应该深挖人物孤独原因。看完之后,我深有感触!从节选的部分看,杜小康的孤独似乎就只是源于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和对未来的不可控制,但是,当我读完之后,我知道了杜小康的孤独主要源于优越感的丧失,失去求学的机会,陌生的环境,对前途的无法预知。如果仅凭节选内容来解读杜小康的孤独,我在想这样会显得太过于单薄,使杜小康这个人物形象显得扁平化了,那我可不可以换一种上法了?结合初三孩子面对学习压力,升学压力畅所欲言!于是,我将这一堂课设计为联系教材的创新作文课《我的孤独》!
第二天学习了这一课,总体来说,学生的理解还是不错,基本上就知识点来说没有太大的问题。小说特点,杜小康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的作用。这些都基本掌握。在解读了教材的前提下,再进行作文教学课,我的教学预期自认为肯定会有很好的效果!第二课时,我的教学过程分为:说孤独----慰孤独----写孤独。课堂氛围良好,有同学说,有同学慰,有同学写。于是就在下课前布置了将作文完整的写在作文本上交上来的作业!
第二天科代表将作文交上来后,批阅中。从来没有想过这次的作文批改会让我的内心有这么大的震颤。当我批阅到郭永辉同学的作文的时候,我足足地怔住了五分钟之久,又反复的阅读了几遍,看得我潸然泪下……
我身为一个普通农村的孩子,孤独是我的“老朋友”了,我经常和它打交道!孤独是一种多么可怕的“恶魔”啊!让人一直坠落,无法走出这个阴影!
我是一个留守儿童,饱受了孤独的煎熬,我天生体质差,每次看到同学们在操场上展现自己的英姿,让我多么自卑啊!每一次看到有一些父母来亲自接送,他们脸上溢出的笑容让我十分心酸,为什么没有人来关爱我,当他们在快乐玩耍时,我只能在一旁流着眼泪。我的父母早就离婚了,家庭破裂,妈妈离开了我,爸爸常年不在家,在家里我只能独自看电视,没人陪我玩。让我无法理解的是为什么我要生在这个世界,我灭绝了这个世界吧……
看完郭同学的作文,我感到很欣慰,让我看到了孩子们内心的世界,也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作为语文老师,作为班主任应更关注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平时任课老师总是给我抱怨郭同学目中无人,十分讨厌,作业不完成!无论老师怎么找他交流他都不会说话,也不正眼看人,和同学关系也不是特别好!总之,他似乎都成了“双差生”的代言人,老师同学不喜欢他。这时,我似乎更能体会他内心的孤独了!平时他的作文水平特别不好,但这次的作文基本可以达到二类文水平,这给了我一个感触,作文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和提高,教师的作文指导针对性如果不强,指导过程未能循序渐进,学生的作文水平肯定得不到提高。所以这次作文教学我大胆的进行了“教材+生活”的方式,在情绪引导上创新,在读说写结合上创新,在立意选材上创新。初步达到效果。
同时我也写了一封长长的信给郭同学,真诚的表达了作为语文老师、班主任在关心他的问题上有所欠缺,向他道歉,并列举了很多伟大名人所不为人知的努力、痛苦、孤独!还给他买了一本关于“时间”方面的书籍。我想先看看有没有效果,因为以前我也找他谈过心,沟通过,可是不见多少效果,但这次我想坚持一下,因为我是真切的体会到了他内心的那份孤独,我也想让他的世界春暖花开!到现在我依然还保持着给他写信的习惯,不在乎信的长短,但我从没强求他会回应我!我只想做好自己,慢慢地去温暖他!
这次作文教学课给了我很多启发,我深知作文教学需要老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实施新课改的需要。同时我们也要做一个像春雨一般的老师,润物细无声地去滋润每个孩子的心田!无论他们是快乐的还是孤独的,因为我们的付出,定会让他们的人生从此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