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学素养的培养是完善大学生知识结构、提高修养素质的重要部分。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抽样选取英语专业、文科类、理工类学生,了解其国学知识水平、对国学的认识和对国学课堂尤其英文国学课堂的需求和建议。通过问卷得出,我校学生国学知识薄弱,学习热情较高,用英语表达国学知识的能力较欠缺。通过开设适当的课程,增强学生国学素养的同时提高英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调查研究 数据统计 结果分析
国学知识在大学生知识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开设国学课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国学素养,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用英语来表达国学思想,切实有效地增加学生在对外交际中的话语内容,将外语和传统的国学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国学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这是一次中西交融的新的尝试。为了解学生的国学知识水平、对英文国学课堂的认识和需求,为研究提供现实依据,开展了本次调查。
一、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内容是我校学生的国学知识水平、对国学的认识和需求以及对国学经典英译作品赏析课的建议等。本调查采取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涵盖大一、大二、大三本专科生,专业覆盖土木、理学等理工科,商学、会计、文化传播等文科以及外语专业。发出问卷264份,收回264份,有效问卷252份,其中理工科70份,外语学院69份,其他文科类学生共计113份。
二、统计结果
1.对国学的认识及兴趣。在对学生国学水平的调查中发现,仅仅0.4%的人表示对国学非常了解,近一半(48.4%)的人表示对国学了解一般,37.3%的人表示对国学不太了解,6.4%的同学表示自己根本不了解国学。
在被问到国学知识的重要性时,54.8%的人认为比较重要,21.4%的人认为非常重要,仅一人认为一点都不需要,可见同学们对国学知识的重视,同时分别有29.0%和58.7%的同学认为中国古代思想中有非常值得学习或有比较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可被问到对国学知识的兴趣时,23.4%表示比较感兴趣,5.2%的人非常有兴趣,47.6%的人表示有一点点兴趣,由以上三个问题可以看出,同学们认为国学很重要可自身兴趣却一般,这就需要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2.现有国学知识水平。65.1%的人表示自己仅读过几本国学书籍,12.7%的人表示从未阅读过任何国学书籍。在阅读国学经典《论语》、《诗经》、《孟子》等书籍方面,高达18.7%的人承认自己从未阅读过,而阅读过《论语》的人有43.3%,有27.4%的同学表示自己阅读过不只一本以上书籍。仅仅2%%的人明确表示自己能背出很多国学的句子。而在英文版的国学作品阅读中,高达50.8%的同学表示自己从未阅读过;在交流方面,27.4%的同学承认自己完全不会和外国人用英语交流中国国学。
在进一步对同学们的国学知识调查中发现,我校学生的国学水平不甚理想。15.9%的人甚至不知道是谁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仅仅52.8%的同学知道“天人合一”的思想由谁提出;在对四书的提问中,62.3%的同学知道《论语》属四书,但是仅仅22.6%的同学明确知道《孟子》、《论语》两本经典也在四书之列。
3.对国学知识的需求。通过对同学们的国学需求的调查发现,19.4%的人认为学习国学知识非常有好处,45.6%的人认为比较有好处,绝大多数人认为好处主要在于提高国学修养,部分人认为可以完善知识结构或提高自身素养,也有极少人认为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从同学们的答案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对学习国学持非常肯定的态度。当被问及对哪类知识感兴趣时,40.9%的人表示喜欢文学类,38.9%的人喜欢社会生活类,而国学知识中最吸引大家的是其思想及智慧(46.0%),然后是其对于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42.1%)及其趣味性(9.5%)。当被问到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国学时,69.5%的人认为,除学习英语外,很有必要或有必要学习国学,以增加对外交流的话语内容,增强对外交流能力。
4.现有的获取国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在同学们获取国学知识的主要渠道中,35.7%的受访者是书籍,28.6%的同学的国学知识依旧来自课堂,18.3%来自电视传媒如世纪讲堂等节目,同时网络也成为同学们获取国学知识的一大途径(16.3%)。
5.英文国学课堂的需求和建议。在以英文的形式学习国学方面,40.9%的受访者表示以古汉语形式出现的国学经典在被翻译为现代英语后,会变得简单易懂,37.7%人认为多少会简单些,也有14.3%的人认为更难。而被问到影响理解英文国学经典的因素中,36.1%的人认为是自身语法知识差,看不懂句子结构,32.9%的同学受词汇量的限制,27.8%的人认为是国学经典本身的句子意思。将外语与国学相结合,5.6%的人认为对他们非常有吸引力,18.3%和44.0%的人认为比较吸引他们或一般。
对于开设英文国学经典课程,31.0%的受访者表示此举很有创意,希望语言和国学知识同时得到提高,37.7%的人认为有创意并希望能调动学习国学的热情,此结果印证了同学们认为国学知识很重要的观点。对于外语学院开设英文国学课程,44.0%的人表示很新鲜很想体验。30.2%的人表示很新鲜却不想尝试,也有16.3%的人持怀疑态度。
在開课形式及范围问题上,51.6%的受访学生表示有必要作为选修课,14.3%的人认为很有必要作为必修课;至于如何开设,45.2%的同学认为全校不分专业全部作为选修课,30.2%的同学认为文科类学生必修,理科类学生选修,也有15.1%的学生认为全校不分专业作为必修课开设,认为不开设的学生仅仅占7.1%。如果开设国学经典英文赏析课程,71.4%的同学表示可以尝试,11.9%的同学表示肯定会选修。对于开课时间,同学们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在大一开设的占40.1%,支持大二开设的占36.5%,大三开设的占15.5%,也有7.9%的人认为在大四开设。开设英文国学课程,6.0%的同学认为自己是为了凑学分,94.0%的同学期待自己国学思想以及语言能力的提高。对于英文国学课的上课形式,68.7%的同学希望由学生课后阅读指定书籍,课堂上师生共同讨论交流,13.5%的同学认为老师和学生集体在课堂上诵读,9.1%的同学希望将前两种形式相结合,仅仅8.7%的同学希望完全由老师讲解。通过开设国学课程,同学们希望自己能用英语表达一些浅显的国学思想(41.3%)或能用英语和外国人交流讨论一些国学问题(24.6%),23.8%的同学希望可以陶冶情操,颐养性情。 三、总结分析
1.开设课程、激发兴趣。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发现,我校学生现有的国学知识水平比较低下,这就需要开设适当的课程,补充学生的国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国学素养;受访者虽国学知识薄弱却充分肯定了国学知识的重要性,这展现了大学生们学习理性的方面。在学习意愿的调查中发现,学生的兴趣不是很浓,因此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将国学中的精髓以学生能够接受的形式呈现,如学生在受访中提到的讲国学小故事、阅读国学书籍以及开展其他形式的兴趣活动等。对于英文国学课堂,同学们给予了肯定,大多数人认为是很值得的一次创新和尝试,因此如何将英语与国学巧妙地融合,在保证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如调查中提出的词汇、语法结构、国学本身的意思等影响学生理解的因素,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又传输国学知识,对授课教师也是一次挑战。
2.文理交融、 完善知识结构。在调查中发现,理工科学生的国学知识水平比文科类差,但是学习兴趣及意愿却高于文科生,因此调动理工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弥补国学知识的空缺,完善理工科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既有理工科知识又具较强国学素养的文理交融的学生,对于提高学生日后对外交流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3.中西合璧、适应需求。对于用英文的形式开设国学课程,大多数人同学表示支持并愿意尝试,对开课时间、形式、范围以及课堂组织形式等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建议,对于后期在我校开设英文国学课程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根据学生的意愿和需求开设课程,采取学生能够接受的上课方式授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国学思想和英语能力,将培养语言能力与传承传统文化相融合,不仅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也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国学素养,增强对外交流能力。
总的来讲,同学们肯定了国学知识的重要性,暴露了自身国学知识的薄弱,表达了愿意学习的意愿,這就为开设国学课程提供了必要的现实生存空间。英文国学课堂作为一次全新的尝试,希望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国学素养,使英语成为一种更好的传承传统文化的交流工具,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本论文为江西省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国学经典进外语课堂的研究与实践——<国学经典英译作品赏析>为例》(JXJG13-17-1)阶段性成果之一。
【关键词】调查研究 数据统计 结果分析
国学知识在大学生知识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开设国学课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国学素养,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用英语来表达国学思想,切实有效地增加学生在对外交际中的话语内容,将外语和传统的国学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国学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这是一次中西交融的新的尝试。为了解学生的国学知识水平、对英文国学课堂的认识和需求,为研究提供现实依据,开展了本次调查。
一、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内容是我校学生的国学知识水平、对国学的认识和需求以及对国学经典英译作品赏析课的建议等。本调查采取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涵盖大一、大二、大三本专科生,专业覆盖土木、理学等理工科,商学、会计、文化传播等文科以及外语专业。发出问卷264份,收回264份,有效问卷252份,其中理工科70份,外语学院69份,其他文科类学生共计113份。
二、统计结果
1.对国学的认识及兴趣。在对学生国学水平的调查中发现,仅仅0.4%的人表示对国学非常了解,近一半(48.4%)的人表示对国学了解一般,37.3%的人表示对国学不太了解,6.4%的同学表示自己根本不了解国学。
在被问到国学知识的重要性时,54.8%的人认为比较重要,21.4%的人认为非常重要,仅一人认为一点都不需要,可见同学们对国学知识的重视,同时分别有29.0%和58.7%的同学认为中国古代思想中有非常值得学习或有比较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可被问到对国学知识的兴趣时,23.4%表示比较感兴趣,5.2%的人非常有兴趣,47.6%的人表示有一点点兴趣,由以上三个问题可以看出,同学们认为国学很重要可自身兴趣却一般,这就需要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2.现有国学知识水平。65.1%的人表示自己仅读过几本国学书籍,12.7%的人表示从未阅读过任何国学书籍。在阅读国学经典《论语》、《诗经》、《孟子》等书籍方面,高达18.7%的人承认自己从未阅读过,而阅读过《论语》的人有43.3%,有27.4%的同学表示自己阅读过不只一本以上书籍。仅仅2%%的人明确表示自己能背出很多国学的句子。而在英文版的国学作品阅读中,高达50.8%的同学表示自己从未阅读过;在交流方面,27.4%的同学承认自己完全不会和外国人用英语交流中国国学。
在进一步对同学们的国学知识调查中发现,我校学生的国学水平不甚理想。15.9%的人甚至不知道是谁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仅仅52.8%的同学知道“天人合一”的思想由谁提出;在对四书的提问中,62.3%的同学知道《论语》属四书,但是仅仅22.6%的同学明确知道《孟子》、《论语》两本经典也在四书之列。
3.对国学知识的需求。通过对同学们的国学需求的调查发现,19.4%的人认为学习国学知识非常有好处,45.6%的人认为比较有好处,绝大多数人认为好处主要在于提高国学修养,部分人认为可以完善知识结构或提高自身素养,也有极少人认为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从同学们的答案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对学习国学持非常肯定的态度。当被问及对哪类知识感兴趣时,40.9%的人表示喜欢文学类,38.9%的人喜欢社会生活类,而国学知识中最吸引大家的是其思想及智慧(46.0%),然后是其对于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42.1%)及其趣味性(9.5%)。当被问到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国学时,69.5%的人认为,除学习英语外,很有必要或有必要学习国学,以增加对外交流的话语内容,增强对外交流能力。
4.现有的获取国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在同学们获取国学知识的主要渠道中,35.7%的受访者是书籍,28.6%的同学的国学知识依旧来自课堂,18.3%来自电视传媒如世纪讲堂等节目,同时网络也成为同学们获取国学知识的一大途径(16.3%)。
5.英文国学课堂的需求和建议。在以英文的形式学习国学方面,40.9%的受访者表示以古汉语形式出现的国学经典在被翻译为现代英语后,会变得简单易懂,37.7%人认为多少会简单些,也有14.3%的人认为更难。而被问到影响理解英文国学经典的因素中,36.1%的人认为是自身语法知识差,看不懂句子结构,32.9%的同学受词汇量的限制,27.8%的人认为是国学经典本身的句子意思。将外语与国学相结合,5.6%的人认为对他们非常有吸引力,18.3%和44.0%的人认为比较吸引他们或一般。
对于开设英文国学经典课程,31.0%的受访者表示此举很有创意,希望语言和国学知识同时得到提高,37.7%的人认为有创意并希望能调动学习国学的热情,此结果印证了同学们认为国学知识很重要的观点。对于外语学院开设英文国学课程,44.0%的人表示很新鲜很想体验。30.2%的人表示很新鲜却不想尝试,也有16.3%的人持怀疑态度。
在開课形式及范围问题上,51.6%的受访学生表示有必要作为选修课,14.3%的人认为很有必要作为必修课;至于如何开设,45.2%的同学认为全校不分专业全部作为选修课,30.2%的同学认为文科类学生必修,理科类学生选修,也有15.1%的学生认为全校不分专业作为必修课开设,认为不开设的学生仅仅占7.1%。如果开设国学经典英文赏析课程,71.4%的同学表示可以尝试,11.9%的同学表示肯定会选修。对于开课时间,同学们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在大一开设的占40.1%,支持大二开设的占36.5%,大三开设的占15.5%,也有7.9%的人认为在大四开设。开设英文国学课程,6.0%的同学认为自己是为了凑学分,94.0%的同学期待自己国学思想以及语言能力的提高。对于英文国学课的上课形式,68.7%的同学希望由学生课后阅读指定书籍,课堂上师生共同讨论交流,13.5%的同学认为老师和学生集体在课堂上诵读,9.1%的同学希望将前两种形式相结合,仅仅8.7%的同学希望完全由老师讲解。通过开设国学课程,同学们希望自己能用英语表达一些浅显的国学思想(41.3%)或能用英语和外国人交流讨论一些国学问题(24.6%),23.8%的同学希望可以陶冶情操,颐养性情。 三、总结分析
1.开设课程、激发兴趣。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发现,我校学生现有的国学知识水平比较低下,这就需要开设适当的课程,补充学生的国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国学素养;受访者虽国学知识薄弱却充分肯定了国学知识的重要性,这展现了大学生们学习理性的方面。在学习意愿的调查中发现,学生的兴趣不是很浓,因此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将国学中的精髓以学生能够接受的形式呈现,如学生在受访中提到的讲国学小故事、阅读国学书籍以及开展其他形式的兴趣活动等。对于英文国学课堂,同学们给予了肯定,大多数人认为是很值得的一次创新和尝试,因此如何将英语与国学巧妙地融合,在保证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如调查中提出的词汇、语法结构、国学本身的意思等影响学生理解的因素,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又传输国学知识,对授课教师也是一次挑战。
2.文理交融、 完善知识结构。在调查中发现,理工科学生的国学知识水平比文科类差,但是学习兴趣及意愿却高于文科生,因此调动理工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弥补国学知识的空缺,完善理工科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既有理工科知识又具较强国学素养的文理交融的学生,对于提高学生日后对外交流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3.中西合璧、适应需求。对于用英文的形式开设国学课程,大多数人同学表示支持并愿意尝试,对开课时间、形式、范围以及课堂组织形式等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建议,对于后期在我校开设英文国学课程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根据学生的意愿和需求开设课程,采取学生能够接受的上课方式授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国学思想和英语能力,将培养语言能力与传承传统文化相融合,不仅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也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国学素养,增强对外交流能力。
总的来讲,同学们肯定了国学知识的重要性,暴露了自身国学知识的薄弱,表达了愿意学习的意愿,這就为开设国学课程提供了必要的现实生存空间。英文国学课堂作为一次全新的尝试,希望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国学素养,使英语成为一种更好的传承传统文化的交流工具,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本论文为江西省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国学经典进外语课堂的研究与实践——<国学经典英译作品赏析>为例》(JXJG13-17-1)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