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教师个人的研究道路来看,理想的研究经历是:先做一个有阅读习惯的“学者”(“学习者”),然后做一个有批判精神的指点江山的“思想者”(或“有思考习惯的人”),最后做一个关怀实践、引发变革的“行动者”(或“改革家”)。
但是,教师既学习、思考,又行动之后,他还需要把自己的思考与行动发表出来,否则,教师的思考就可能因缺乏整理而成为荒芜的杂草,教师的行动激情也可能因无人喝彩而成为隐退的流浪者。
一、教师成为行动研究者
教师行动可以有多种途径。比较常见的行动显示为三种途径:一是研究某个具体的教育问题,将教育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这是一条“准实验研究”的道路,它类似于教育实验,是不追求严格控制的实验研究;二是开发某个具体的校本课程。这是一条校本课程开发的道路,一旦教师进入校本课程开发的轨道,这个教师也就成为一个真实的行动研究者;三是研究某个具体的教学案例,这是一条与传统的“集体备课制度”、“公开课制度”、“教研组机制”接轨的道路。
1.准实验研究
不少研究者认为行动研究就是一种准实验研究。“准实验研究”相当于某种“教育改革”,它是教师实施某种新的教育措施,期望引起教育实践的变化。至于是否需要用严格的测量和统计,各个教师随自己的知识背景和研究习惯而定。
行动研究的基本追求是随时随地思考和解决现实的问题。对于行动研究者来说,凡是现实中的问题,都值得去关心并想方设法地去解决,而不在乎这个问题是否与所谓的立项“课题”相关。小课题研究虽然微小,显得比较琐碎,但它是教学实践中的真实问题,很值得教师反思和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课题,应该以教师的日常教学中的真实问题为研究的起点——问题即课题。
但如果教师比较多地研究了小问题之后,长久地沉迷于小问题的研究,会使教师感到迷茫而陷入细节。在研究日常教学中的小问题的同时,有效的反思是由小而大、自下而上地研究一些带有普遍性的“大课题”。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地化解教育的困惑问题,总是由小问题牵引出比较大的课题,可以称之为“问题课题化”。
相对于“小问题研究”而言,课题研究算是“大问题研究”,它由小问题研究转化而来,可称之为“问题课题化”。教师在解决各种小问题的过程中,总会发现某些问题相互牵连。对这些相互牵连的小问题的整体关注,就意味着这些小问题成为一个比较大的课题。可以称之为“问题课题化”、“问题即课题”或者“问题成为课题”。
“课题研究”是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最终需要教师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积累教学智慧,并将这些教学智慧应用到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境中,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进一步研究教学的具体问题。当教师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研究教学问题时,问题解决很可能又显示为具体的“课例研究”。
2.校本课程开发
虽然不能说所有的行动研究都显示为“校本课程开发”,但至少可以说,所有的“校本课程开发”都显示为行动研究。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行动研究之所以重要,部分原因在于它是中小学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一条道路。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也是就教师行动研究的过程。如果说所有的教师都应该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不能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旁观者,那么就可以认为,所有的教师都应该参与行动研究,不能成为行动研究的旁观者。
广义的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显示为“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国的教师一直被称为“教学工作者”,这是对的。但是,一个优秀的“教学工作者”首先是一个出色的“课程工作者”。所谓“课程工作者”,就是说,教师不是一个简单的“教教材”的人,他首先应该是一个“调整教材”、“补充教材”或“重新开发教材”的人。优秀的教师总是在调整、补充或开发教材,或者说,优秀的教师一直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可能显示为“补充教材”,这是比较温和的形态;也可能显示为“更新教材”,这是比较激烈的形态;还可能显示为“校本课程开发”,这是比较充分的形态。
3.课例研究
教师的职业生活大多数与课堂教学相关,研究具体的课堂教学是行动研究的一个基本追求。课例研究是针对一节具体的课堂教学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行动和教学反思,其中教学反思尤其重要。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个人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回顾和回忆,但教师的反思又不只限于个人的回顾和回忆。比如除了回忆,还可以是观看录像的形式,通过观看自己的教学录像来思考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学遗憾。比如,除了个人反思,还可以邀请他人进入自己课堂来听课,通过他人的听课和评课来促进自己的反思。这有些类似传统教学研究中的“观摩教学”、“公开课”以及“集体备课—集体听课—集体评课”等制度和形式。
比较经典的案例是1953年叶苍岑在《人民教育》杂志上发表的《从〈红领巾〉的教学谈到语文教学改革问题》,该案例曾在全国语文教学界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自《人民教育》介绍了普希金对我国语文教学的意见后,全国语文教学界迅速出现相关的讨论和实验研究。但在学习、模仿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一些形式主义的倾向,如过去对任何文章都是“逐句讲解”,学习“红领巾教学法”后,对任何年级的任何文章都用“谈话法”、“表解法”,甚至教任何课文都套用《红领巾》中分析人物形象的板书形式,大讲课文的“时代背景”、“作家传略”、“人物性格”、“艺术手法”等。“红领巾教学法”几乎成为当时中国语文教学的唯一方法,《红领巾》教学中的“分析课”几乎成了语文教学中的唯一合法的“课型”。
二、发出教师自己的声音
教师之所以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主要是需要将自己的行动公布出来,既整理自己的思考,又便于接受公众的评价和推动。
“发表”的基本价值在于:它使自己的研究成为“公开的”探究而不是私下琢磨。英国学者斯腾豪斯在倡导行动研究时提出:“私下的研究在我们看来简直称不上研究”。部分原因在于未公开发表的研究得不到公众批评的滋养,部分原因在于我们将研究视为一种共同体活动,而未发表的研究对他人几乎没有用处。”因此,一种称得上研究的活动就应该争取公开发表以便进入公众对话的一个部分。公开发表的价值还在于,一方面它为批评打开了一扇门户,使经由批评而得到改进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它将传播研究的成果而可能带来课程知识的增长,并因此而便于他人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
2002年以来,我参与了广东省几所中小学的“U-S合作研究”。在合作研究过程中,不少教师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做了一些“准实验研究”的探索。下面是深圳市南山区月亮湾小学陈碧芳老师提供的案例,供读者参阅。
2004年5月,陈碧芳老师在自己的日常教学生活中增加了一项新的主题:“每个学生随身带一个生鸡蛋,一天24小时随身带着,看谁的鸡蛋相伴时间最长,每天记下有关这个鸡蛋的日记。”
教师日记:“鸡蛋伴我七天行”
快到校门口时,我看见路边一滩黄色的液体,旁边散落着烂蛋壳。
昨天下午开始,五一班全体同学开始了一项有趣的活动:每人开始随身带一个生鸡蛋,一天24小时随身带着,看谁的鸡蛋相伴时间最长,每天记下有关这个鸡蛋的日记。
昨天下午宣布任务时,全班学生立刻议论纷纷。有的在担心,有的在猜测,有的以为自己听错了,有的愣住了。
果然,今天一早就开始应验学生们昨天的担心了。当我进了教室立刻就有学生来汇报了“老师,我的鸡蛋被某某同学碰烂了”,“老师,我的没有烂”,“喔,我忘记带来了”……看来,这个小小的鸡蛋一定会给五一班的学生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下午第一节课前,几个男孩子正拿着拖把使劲地拖自己的座位,“哈!又一个鸡蛋壮烈牺牲了!”我看着王思君的表情很复杂。他拖地时不断地嘟囔着“怎么就烂了呢?怎么就烂了呢?”
我问学生“还有多少个鸡蛋还是好的”,教室里立刻举起许多的小手。有的手里还握着鸡蛋。有细心的女孩子用纸包着鸡蛋,有的用精美的小篮子给鸡蛋做了个“家”,有的学生几乎时时刻刻地拿着鸡蛋……
下午放学了,我一走进教室就闻到一股鸡蛋的腥味,看来又有鸡蛋“牺牲”了,又有一个不同的故事发生了。
我希望学生们从保护这个小鸡蛋的经历中,从自己细致的观察和思考中,从学生之间的交流中获得书本上没有记载的东西。
(2004年5月18日 陈碧芳)
学生日记:一次特殊的体验
上个星期,陈老师布置了一个很特别的作业:要求我们每人带上一个生鸡蛋,不但要每天24小时都带在身边,而且要带上七天,比一比看谁的鸡蛋能完好无损地保存到最后。
听老师这么一说,同学们你望着我,我看着你,满脸都是问号,我似乎看到无数的问号在教室上空飘荡。
回到家,我把这件特殊的事告诉了妈妈,就连妈妈也感到疑惑不解:为什么要带鸡蛋?打烂了怎么办?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带鸡蛋在身边七天……虽然是一肚子的疑问,但妈妈还是很支持我试一试。
那几天教室里常常弥漫着一股鸡蛋的腥味。虽然,同学们各出奇招儿保护鸡蛋,如用小篮子装,用纸巾重重包裹,用一次性杯子盛着……可许多的鸡蛋还是难以逃过被打烂的“命运”。那几天,我们都在同学们的各种叫声和笑声中度过,我感觉到教室更像是我们41个同学的乐园。
我的鸡蛋自然也逃不过被打破的“命运”。那是在星期六的早上,我起床后,忽然看见地上有一滩黄色的液体,还有那破碎的蛋壳。啊!一定是昨晚被熟睡的我从床上弄掉在地上了。
当时我心里难过极了,真可惜。为了它,我小心翼翼地过了五天,再有两天,就七天了,它就可以被高高地展示在同学们羡慕的目光里了。
就这样,这七天在同学们无法预料的一声声惊叫中溜走,从同学们看着守着鸡蛋的目光中悄悄地闪过了,从同学们正在议论自己的鸡蛋的各种遭遇中飞逝。七天后,全班只有几个同学的鸡蛋“修成正果”,真想知道他们保护鸡蛋的绝招儿!
七天虽然过去了,但是那七天的情景,到现在都还历历在目,它使我深深地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管做什么事,都要细心,哪怕是一件看起来多么不起眼的小事儿。
我终于明白了老师的用意,就连妈妈也体会到了。她对我说,看着我这些天那么细心、耐心地做这件事,觉得我长大了。她感到很高兴,并写信对老师说,希望老师再让我们多搞一些类似的活动。
当老师让我们说说这几天中的感想与体会时,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抢着说话。老师的话不多,她只是让同学们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格言:“只要有耐心,就可以解决更多的事”、“相信自己,因为人有无限的可能”、“耐心虽苦,成果却甜”、“不能轻视每一件事”。看着这些格言,我好像一下子明白了很多道理,它比老师、父母平时讲的许多话都更深刻地留在我的脑海里。
这几天虽然短暂,虽然无声,可是对我来说,却是那么有意义。
[2004年5月18日,深圳市南山区月亮湾小学五(1)班莹莹]
家长来信:鸡蛋的故事
五月中旬,月亮湾小学五(1)班班主任陈老师和她的学生一起开展了一次有趣的活动——“鸡蛋伴我七天行”。要求每个学生随身带一只鸡蛋(每天24小时、连续7天),最后看谁的鸡蛋能保持完整无缺。
这件事对于这群整天活蹦乱跳的孩子们来说是多么的难啊!那就意味着时时刻刻都要小心谨慎,哪怕是睡觉也要先想着怎样把它安置好。
当第一天儿子从冰箱拿出鸡蛋时,他如获至宝似地把它小心地放在书包里,过了一会儿好像又觉得这样不安全,拿出来又放进裤兜里,可临出门时又改变主意,可能还是觉得不安全,这次就干脆拿在手中才去上学。中午放学后他很高兴地拿着他的“宝贝”回来,说他班上有好几个同学的鸡蛋“牺牲”了。这一天平安地过去了,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得意洋洋地说这一天他胜利了。在这一天,我看到了一个不同于平日的儿子,他不断地寻找更好的“保护措施”,让我看到他愿意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一面,而他对这次活动的认真态度也让我对他刮目相看,要知道这是他第一次对做一件事情这么专注认真。
第二天,他带着他的“宝贝”鸡蛋去上学,可中午回来时整张脸变成了苦瓜脸,我知道他的“宝贝”“牺牲”了。在这天的日记中他写道:鸡蛋虽然是给一个同学不小心弄破了,可也怪我没有保护好它。这不能怨别人,只能怪自己不够细心。我看了他的日记感到很欣慰,觉得儿子一下子好像长大了好多,出了问题不会把责任推给别人,而自己勇于承担责任了。第三天我重新给了他一只鸡蛋对他说:“儿子,妈妈相信你这次一定会把鸡蛋保存到最后一天,你一定有办法的,对吗?”然后,他特意从抽屉里找出一个纸盒子,还在里面放一些碎布,再把鸡蛋放进去。上学时手里拿着,吃饭时放在餐台上,睡觉时放在枕边。那只鸡蛋俨然就成了他眼里的“少爷”了。从他这几天的行动中,我又看到了儿子的另一面,有毅力、有恒心、很仔细。
我是家长委员会成员之一,在第三天就有好几个家长打电话问我对这次活动的看法。我说这次活动很有意义:第一,我们的孩子从来还没接受过这种新鲜事物,能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找到乐趣。看,从他们写的日记中就可看出他们有多高兴。第二,这次活动能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去体验生活,培养了他们对生活的再认识。第三,能让孩子们养成做事认真,有耐心、有责任心、有毅力的行为习惯。我的一番话把他们说得心悦诚服。
“鸡蛋伴我行”活动结束了,儿子在这次活动中体验了生活,得到了锤炼,收获了自信,品尝了成功,作为家长,我为他感到由衷的高兴。这种体验教育促进了儿童综合素质的发展,我们对陈老师的做法表示大力支持并表达对她深深的谢意。
[深圳市南山区月亮湾小学五(1)班学生家长张兰]
但是,教师既学习、思考,又行动之后,他还需要把自己的思考与行动发表出来,否则,教师的思考就可能因缺乏整理而成为荒芜的杂草,教师的行动激情也可能因无人喝彩而成为隐退的流浪者。
一、教师成为行动研究者
教师行动可以有多种途径。比较常见的行动显示为三种途径:一是研究某个具体的教育问题,将教育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这是一条“准实验研究”的道路,它类似于教育实验,是不追求严格控制的实验研究;二是开发某个具体的校本课程。这是一条校本课程开发的道路,一旦教师进入校本课程开发的轨道,这个教师也就成为一个真实的行动研究者;三是研究某个具体的教学案例,这是一条与传统的“集体备课制度”、“公开课制度”、“教研组机制”接轨的道路。
1.准实验研究
不少研究者认为行动研究就是一种准实验研究。“准实验研究”相当于某种“教育改革”,它是教师实施某种新的教育措施,期望引起教育实践的变化。至于是否需要用严格的测量和统计,各个教师随自己的知识背景和研究习惯而定。
行动研究的基本追求是随时随地思考和解决现实的问题。对于行动研究者来说,凡是现实中的问题,都值得去关心并想方设法地去解决,而不在乎这个问题是否与所谓的立项“课题”相关。小课题研究虽然微小,显得比较琐碎,但它是教学实践中的真实问题,很值得教师反思和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课题,应该以教师的日常教学中的真实问题为研究的起点——问题即课题。
但如果教师比较多地研究了小问题之后,长久地沉迷于小问题的研究,会使教师感到迷茫而陷入细节。在研究日常教学中的小问题的同时,有效的反思是由小而大、自下而上地研究一些带有普遍性的“大课题”。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地化解教育的困惑问题,总是由小问题牵引出比较大的课题,可以称之为“问题课题化”。
相对于“小问题研究”而言,课题研究算是“大问题研究”,它由小问题研究转化而来,可称之为“问题课题化”。教师在解决各种小问题的过程中,总会发现某些问题相互牵连。对这些相互牵连的小问题的整体关注,就意味着这些小问题成为一个比较大的课题。可以称之为“问题课题化”、“问题即课题”或者“问题成为课题”。
“课题研究”是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最终需要教师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积累教学智慧,并将这些教学智慧应用到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境中,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进一步研究教学的具体问题。当教师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研究教学问题时,问题解决很可能又显示为具体的“课例研究”。
2.校本课程开发
虽然不能说所有的行动研究都显示为“校本课程开发”,但至少可以说,所有的“校本课程开发”都显示为行动研究。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行动研究之所以重要,部分原因在于它是中小学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一条道路。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也是就教师行动研究的过程。如果说所有的教师都应该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不能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旁观者,那么就可以认为,所有的教师都应该参与行动研究,不能成为行动研究的旁观者。
广义的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显示为“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国的教师一直被称为“教学工作者”,这是对的。但是,一个优秀的“教学工作者”首先是一个出色的“课程工作者”。所谓“课程工作者”,就是说,教师不是一个简单的“教教材”的人,他首先应该是一个“调整教材”、“补充教材”或“重新开发教材”的人。优秀的教师总是在调整、补充或开发教材,或者说,优秀的教师一直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可能显示为“补充教材”,这是比较温和的形态;也可能显示为“更新教材”,这是比较激烈的形态;还可能显示为“校本课程开发”,这是比较充分的形态。
3.课例研究
教师的职业生活大多数与课堂教学相关,研究具体的课堂教学是行动研究的一个基本追求。课例研究是针对一节具体的课堂教学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行动和教学反思,其中教学反思尤其重要。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个人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回顾和回忆,但教师的反思又不只限于个人的回顾和回忆。比如除了回忆,还可以是观看录像的形式,通过观看自己的教学录像来思考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学遗憾。比如,除了个人反思,还可以邀请他人进入自己课堂来听课,通过他人的听课和评课来促进自己的反思。这有些类似传统教学研究中的“观摩教学”、“公开课”以及“集体备课—集体听课—集体评课”等制度和形式。
比较经典的案例是1953年叶苍岑在《人民教育》杂志上发表的《从〈红领巾〉的教学谈到语文教学改革问题》,该案例曾在全国语文教学界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自《人民教育》介绍了普希金对我国语文教学的意见后,全国语文教学界迅速出现相关的讨论和实验研究。但在学习、模仿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一些形式主义的倾向,如过去对任何文章都是“逐句讲解”,学习“红领巾教学法”后,对任何年级的任何文章都用“谈话法”、“表解法”,甚至教任何课文都套用《红领巾》中分析人物形象的板书形式,大讲课文的“时代背景”、“作家传略”、“人物性格”、“艺术手法”等。“红领巾教学法”几乎成为当时中国语文教学的唯一方法,《红领巾》教学中的“分析课”几乎成了语文教学中的唯一合法的“课型”。
二、发出教师自己的声音
教师之所以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主要是需要将自己的行动公布出来,既整理自己的思考,又便于接受公众的评价和推动。
“发表”的基本价值在于:它使自己的研究成为“公开的”探究而不是私下琢磨。英国学者斯腾豪斯在倡导行动研究时提出:“私下的研究在我们看来简直称不上研究”。部分原因在于未公开发表的研究得不到公众批评的滋养,部分原因在于我们将研究视为一种共同体活动,而未发表的研究对他人几乎没有用处。”因此,一种称得上研究的活动就应该争取公开发表以便进入公众对话的一个部分。公开发表的价值还在于,一方面它为批评打开了一扇门户,使经由批评而得到改进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它将传播研究的成果而可能带来课程知识的增长,并因此而便于他人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
2002年以来,我参与了广东省几所中小学的“U-S合作研究”。在合作研究过程中,不少教师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做了一些“准实验研究”的探索。下面是深圳市南山区月亮湾小学陈碧芳老师提供的案例,供读者参阅。
2004年5月,陈碧芳老师在自己的日常教学生活中增加了一项新的主题:“每个学生随身带一个生鸡蛋,一天24小时随身带着,看谁的鸡蛋相伴时间最长,每天记下有关这个鸡蛋的日记。”
教师日记:“鸡蛋伴我七天行”
快到校门口时,我看见路边一滩黄色的液体,旁边散落着烂蛋壳。
昨天下午开始,五一班全体同学开始了一项有趣的活动:每人开始随身带一个生鸡蛋,一天24小时随身带着,看谁的鸡蛋相伴时间最长,每天记下有关这个鸡蛋的日记。
昨天下午宣布任务时,全班学生立刻议论纷纷。有的在担心,有的在猜测,有的以为自己听错了,有的愣住了。
果然,今天一早就开始应验学生们昨天的担心了。当我进了教室立刻就有学生来汇报了“老师,我的鸡蛋被某某同学碰烂了”,“老师,我的没有烂”,“喔,我忘记带来了”……看来,这个小小的鸡蛋一定会给五一班的学生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下午第一节课前,几个男孩子正拿着拖把使劲地拖自己的座位,“哈!又一个鸡蛋壮烈牺牲了!”我看着王思君的表情很复杂。他拖地时不断地嘟囔着“怎么就烂了呢?怎么就烂了呢?”
我问学生“还有多少个鸡蛋还是好的”,教室里立刻举起许多的小手。有的手里还握着鸡蛋。有细心的女孩子用纸包着鸡蛋,有的用精美的小篮子给鸡蛋做了个“家”,有的学生几乎时时刻刻地拿着鸡蛋……
下午放学了,我一走进教室就闻到一股鸡蛋的腥味,看来又有鸡蛋“牺牲”了,又有一个不同的故事发生了。
我希望学生们从保护这个小鸡蛋的经历中,从自己细致的观察和思考中,从学生之间的交流中获得书本上没有记载的东西。
(2004年5月18日 陈碧芳)
学生日记:一次特殊的体验
上个星期,陈老师布置了一个很特别的作业:要求我们每人带上一个生鸡蛋,不但要每天24小时都带在身边,而且要带上七天,比一比看谁的鸡蛋能完好无损地保存到最后。
听老师这么一说,同学们你望着我,我看着你,满脸都是问号,我似乎看到无数的问号在教室上空飘荡。
回到家,我把这件特殊的事告诉了妈妈,就连妈妈也感到疑惑不解:为什么要带鸡蛋?打烂了怎么办?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带鸡蛋在身边七天……虽然是一肚子的疑问,但妈妈还是很支持我试一试。
那几天教室里常常弥漫着一股鸡蛋的腥味。虽然,同学们各出奇招儿保护鸡蛋,如用小篮子装,用纸巾重重包裹,用一次性杯子盛着……可许多的鸡蛋还是难以逃过被打烂的“命运”。那几天,我们都在同学们的各种叫声和笑声中度过,我感觉到教室更像是我们41个同学的乐园。
我的鸡蛋自然也逃不过被打破的“命运”。那是在星期六的早上,我起床后,忽然看见地上有一滩黄色的液体,还有那破碎的蛋壳。啊!一定是昨晚被熟睡的我从床上弄掉在地上了。
当时我心里难过极了,真可惜。为了它,我小心翼翼地过了五天,再有两天,就七天了,它就可以被高高地展示在同学们羡慕的目光里了。
就这样,这七天在同学们无法预料的一声声惊叫中溜走,从同学们看着守着鸡蛋的目光中悄悄地闪过了,从同学们正在议论自己的鸡蛋的各种遭遇中飞逝。七天后,全班只有几个同学的鸡蛋“修成正果”,真想知道他们保护鸡蛋的绝招儿!
七天虽然过去了,但是那七天的情景,到现在都还历历在目,它使我深深地明白了一个道理:不管做什么事,都要细心,哪怕是一件看起来多么不起眼的小事儿。
我终于明白了老师的用意,就连妈妈也体会到了。她对我说,看着我这些天那么细心、耐心地做这件事,觉得我长大了。她感到很高兴,并写信对老师说,希望老师再让我们多搞一些类似的活动。
当老师让我们说说这几天中的感想与体会时,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抢着说话。老师的话不多,她只是让同学们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格言:“只要有耐心,就可以解决更多的事”、“相信自己,因为人有无限的可能”、“耐心虽苦,成果却甜”、“不能轻视每一件事”。看着这些格言,我好像一下子明白了很多道理,它比老师、父母平时讲的许多话都更深刻地留在我的脑海里。
这几天虽然短暂,虽然无声,可是对我来说,却是那么有意义。
[2004年5月18日,深圳市南山区月亮湾小学五(1)班莹莹]
家长来信:鸡蛋的故事
五月中旬,月亮湾小学五(1)班班主任陈老师和她的学生一起开展了一次有趣的活动——“鸡蛋伴我七天行”。要求每个学生随身带一只鸡蛋(每天24小时、连续7天),最后看谁的鸡蛋能保持完整无缺。
这件事对于这群整天活蹦乱跳的孩子们来说是多么的难啊!那就意味着时时刻刻都要小心谨慎,哪怕是睡觉也要先想着怎样把它安置好。
当第一天儿子从冰箱拿出鸡蛋时,他如获至宝似地把它小心地放在书包里,过了一会儿好像又觉得这样不安全,拿出来又放进裤兜里,可临出门时又改变主意,可能还是觉得不安全,这次就干脆拿在手中才去上学。中午放学后他很高兴地拿着他的“宝贝”回来,说他班上有好几个同学的鸡蛋“牺牲”了。这一天平安地过去了,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得意洋洋地说这一天他胜利了。在这一天,我看到了一个不同于平日的儿子,他不断地寻找更好的“保护措施”,让我看到他愿意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一面,而他对这次活动的认真态度也让我对他刮目相看,要知道这是他第一次对做一件事情这么专注认真。
第二天,他带着他的“宝贝”鸡蛋去上学,可中午回来时整张脸变成了苦瓜脸,我知道他的“宝贝”“牺牲”了。在这天的日记中他写道:鸡蛋虽然是给一个同学不小心弄破了,可也怪我没有保护好它。这不能怨别人,只能怪自己不够细心。我看了他的日记感到很欣慰,觉得儿子一下子好像长大了好多,出了问题不会把责任推给别人,而自己勇于承担责任了。第三天我重新给了他一只鸡蛋对他说:“儿子,妈妈相信你这次一定会把鸡蛋保存到最后一天,你一定有办法的,对吗?”然后,他特意从抽屉里找出一个纸盒子,还在里面放一些碎布,再把鸡蛋放进去。上学时手里拿着,吃饭时放在餐台上,睡觉时放在枕边。那只鸡蛋俨然就成了他眼里的“少爷”了。从他这几天的行动中,我又看到了儿子的另一面,有毅力、有恒心、很仔细。
我是家长委员会成员之一,在第三天就有好几个家长打电话问我对这次活动的看法。我说这次活动很有意义:第一,我们的孩子从来还没接受过这种新鲜事物,能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找到乐趣。看,从他们写的日记中就可看出他们有多高兴。第二,这次活动能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去体验生活,培养了他们对生活的再认识。第三,能让孩子们养成做事认真,有耐心、有责任心、有毅力的行为习惯。我的一番话把他们说得心悦诚服。
“鸡蛋伴我行”活动结束了,儿子在这次活动中体验了生活,得到了锤炼,收获了自信,品尝了成功,作为家长,我为他感到由衷的高兴。这种体验教育促进了儿童综合素质的发展,我们对陈老师的做法表示大力支持并表达对她深深的谢意。
[深圳市南山区月亮湾小学五(1)班学生家长张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