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图是地球表面全部或者局部地区的缩影,各种地理事物的形态、特征和空间分布等,都可以用地图来加以显示。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特别是在区域地理的教学中,教师运用地图可以使学生了解到广大地理事物的时空位置,比如国家之间的相邻位置,河流的流向,山脉的走向等等。以使学生通过对地图的学习在头脑中对一些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及形态有了一个空间认识。
【关键词】初中地理 地图 教学应用 地理事物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占据着不可缺少的地位,也是可以使初中教学顺利完成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教师可以通过地图将零散的地理事物调理化,更够清晰的呈现出地理知识的规律性,使得一些复杂的,抽象的地理事物化繁琐为简单,转难为易,便于学生理解。而且多姿多彩的地理图像和表现方式,不仅换起来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活跃了课堂气氛,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保持高度的注意力。
一、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地图可以准确再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让学生了解到广大地理事物的时空位置。地图可以把似乎零散的地理事物归结到图中进行综合归纳,条理化,让学生对那些感觉复杂的地理知识变得更容易理解。例如:“季风成因示意图”就采用形象的表现手法,揭示了大陆与大洋之间的冬、夏气温,气压差异与风向的季节变化。“气压带与风带的移动示意图”能够直观的表示出气压带与风带移动的原因、规律和结果,把抽象的概念转变成形象的过程。另外,可以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景的引导下,对直观形象的兴趣转入对现象背后原因的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二、怎样在教学中合理使用地图。
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地理课本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与湖泊”中“长江的开发”这一专题来说明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正确使用教学地图
1、选图合理。
在进行这一专题教学时,首先选择的地图应该是“我国的河流图”,这副图有利于让学生了解长江在我国的大致位置,以及长江的流向、发源地和入海口等知识;其次应该选择的地图就是“长江流域水系图”,这副图可以让学生知道长江水系的主要直流的一些知识,以及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第三选择的地图应该是课本中的插图,其中包括三幅景观图(“长江源头沱沱河”、“虎跳峡”、“西陵峡”)、“长江干流(部分)剖面图”和“长江航运图”;最好选择就是有关长江流域的一副空白填充图,这副图主要用来学生学习这一专题之后巩固所学知识。
2、挂图及时。
在讲解这一专题时,应该注意挂图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最先挂出“中国的河流图”,对长江在我國的位置有了大体了解后,接着就取下这图,挂上“长江流域水系图”,对长江的支流和上、中、下游进行分别学习,在学习这些知识点时,如讲到长江源头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显示出“长江沱沱河”的景观图,让学生头脑中对长江源头的景观有一定的感官。学习到长江水能资源时,显示出“长江干流(部分)剖面图”让学生感受到长江源头与入海口之间的巨大落差,借此说明长江的水能资源丰富,但大多数集中在上游地段。学习到航运开发时,挂出“长江航运图”并结合荆江治理和三峡大坝工程扩展航运知识;最好,让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练习填充图。在讲解的过程中,如果教师挂出的地图在学生地图册中也有,则应让学生取出地图册,伴随着老师的讲解在地图上落实讲解的内容。
3、指图科学。
指图主要涉及的是教学挂图的指图。在指图时,对图上的点状符号,如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城市和各支流的汇入点城市等,应指在其符号上,而不应该指在它们的名称注记上;指线状符号,如长江的干流及各支流时,指图杆应从上游移动到下游;指面状符号如长江流域面积范围时,应当把指图杆沿其外围境界环绕一周,使学生形成区域形象的整体概念。而对于其他教学地图的指图,如地图册、课本插图等在指图时,教师应当站在不阻挡学生视线的地方用指图杆对这些地图上的内容进行指点。
三、合理使用地图的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生地图实践及操作能力。
地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在乡土地理学习中形成热爱家乡的情感外,大多的地理实践及操作都可以在地图上进行,通过绘制地图,形成地理图表的识读和编制能力。
2、有利于加强地理知识的记忆。
学生在参与知识的感知和识记的过程中,各种感官的神经中枢都参与,就可以有效的增强识记效果,最大程度的减少遗忘。据某些教育学者研究,人在学习时,通过视觉获得的知识大约占83%,通过听觉获得的知识大约占11%,通过其他形式获得的知识大约占6%。再看保持的情况:如果仅用听觉,三小时候保持60%,仅用视觉,三小时候记住了70%,如果二者并用,三小时后可以记住90%。可见,采用必要手段调动学生用眼睛看、用脑记、用手写、用耳听,要求学生在图上看、在图上找、互相提问、填充空白图等,可以使学生的各种感官都参与识记,提高记忆效果。
2、有利于学生辩证主义运动观和时空观的形成
某些地理事物的变化过程是十分漫长的,而学生熟悉地理事物的过程又是很短促的。教学挂图能把“漫长性”和“短促性”之间的矛盾给以合理的解决。有些地理事物的演变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化并不十分明显,但为了便于观察,可以用示意图把它明显的表示出来,例如“岩石的崩裂示意图”就是用一组侧面图来说明岩石的崩裂这一漫长的物理过程。
总之,在地理课堂上使用教学地图的目的,是要让学生能从自己的地图册或者课本的地图中找出相应的位置的符号及其所代表的地理现象,以便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相应的教学内容。只有通过教师示范性的指图和分析,辅导学生掌握独立运用地图册和课本地图的技能,培养阅读和分析地图的能力,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并根据地图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强,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分析[J].现代阅读
[2]、郑艳琴地理教学要用好“第二语言”——地图[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关键词】初中地理 地图 教学应用 地理事物
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占据着不可缺少的地位,也是可以使初中教学顺利完成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教师可以通过地图将零散的地理事物调理化,更够清晰的呈现出地理知识的规律性,使得一些复杂的,抽象的地理事物化繁琐为简单,转难为易,便于学生理解。而且多姿多彩的地理图像和表现方式,不仅换起来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活跃了课堂气氛,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保持高度的注意力。
一、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地图可以准确再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让学生了解到广大地理事物的时空位置。地图可以把似乎零散的地理事物归结到图中进行综合归纳,条理化,让学生对那些感觉复杂的地理知识变得更容易理解。例如:“季风成因示意图”就采用形象的表现手法,揭示了大陆与大洋之间的冬、夏气温,气压差异与风向的季节变化。“气压带与风带的移动示意图”能够直观的表示出气压带与风带移动的原因、规律和结果,把抽象的概念转变成形象的过程。另外,可以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景的引导下,对直观形象的兴趣转入对现象背后原因的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二、怎样在教学中合理使用地图。
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地理课本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与湖泊”中“长江的开发”这一专题来说明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正确使用教学地图
1、选图合理。
在进行这一专题教学时,首先选择的地图应该是“我国的河流图”,这副图有利于让学生了解长江在我国的大致位置,以及长江的流向、发源地和入海口等知识;其次应该选择的地图就是“长江流域水系图”,这副图可以让学生知道长江水系的主要直流的一些知识,以及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第三选择的地图应该是课本中的插图,其中包括三幅景观图(“长江源头沱沱河”、“虎跳峡”、“西陵峡”)、“长江干流(部分)剖面图”和“长江航运图”;最好选择就是有关长江流域的一副空白填充图,这副图主要用来学生学习这一专题之后巩固所学知识。
2、挂图及时。
在讲解这一专题时,应该注意挂图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最先挂出“中国的河流图”,对长江在我國的位置有了大体了解后,接着就取下这图,挂上“长江流域水系图”,对长江的支流和上、中、下游进行分别学习,在学习这些知识点时,如讲到长江源头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显示出“长江沱沱河”的景观图,让学生头脑中对长江源头的景观有一定的感官。学习到长江水能资源时,显示出“长江干流(部分)剖面图”让学生感受到长江源头与入海口之间的巨大落差,借此说明长江的水能资源丰富,但大多数集中在上游地段。学习到航运开发时,挂出“长江航运图”并结合荆江治理和三峡大坝工程扩展航运知识;最好,让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练习填充图。在讲解的过程中,如果教师挂出的地图在学生地图册中也有,则应让学生取出地图册,伴随着老师的讲解在地图上落实讲解的内容。
3、指图科学。
指图主要涉及的是教学挂图的指图。在指图时,对图上的点状符号,如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城市和各支流的汇入点城市等,应指在其符号上,而不应该指在它们的名称注记上;指线状符号,如长江的干流及各支流时,指图杆应从上游移动到下游;指面状符号如长江流域面积范围时,应当把指图杆沿其外围境界环绕一周,使学生形成区域形象的整体概念。而对于其他教学地图的指图,如地图册、课本插图等在指图时,教师应当站在不阻挡学生视线的地方用指图杆对这些地图上的内容进行指点。
三、合理使用地图的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生地图实践及操作能力。
地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在乡土地理学习中形成热爱家乡的情感外,大多的地理实践及操作都可以在地图上进行,通过绘制地图,形成地理图表的识读和编制能力。
2、有利于加强地理知识的记忆。
学生在参与知识的感知和识记的过程中,各种感官的神经中枢都参与,就可以有效的增强识记效果,最大程度的减少遗忘。据某些教育学者研究,人在学习时,通过视觉获得的知识大约占83%,通过听觉获得的知识大约占11%,通过其他形式获得的知识大约占6%。再看保持的情况:如果仅用听觉,三小时候保持60%,仅用视觉,三小时候记住了70%,如果二者并用,三小时后可以记住90%。可见,采用必要手段调动学生用眼睛看、用脑记、用手写、用耳听,要求学生在图上看、在图上找、互相提问、填充空白图等,可以使学生的各种感官都参与识记,提高记忆效果。
2、有利于学生辩证主义运动观和时空观的形成
某些地理事物的变化过程是十分漫长的,而学生熟悉地理事物的过程又是很短促的。教学挂图能把“漫长性”和“短促性”之间的矛盾给以合理的解决。有些地理事物的演变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化并不十分明显,但为了便于观察,可以用示意图把它明显的表示出来,例如“岩石的崩裂示意图”就是用一组侧面图来说明岩石的崩裂这一漫长的物理过程。
总之,在地理课堂上使用教学地图的目的,是要让学生能从自己的地图册或者课本的地图中找出相应的位置的符号及其所代表的地理现象,以便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相应的教学内容。只有通过教师示范性的指图和分析,辅导学生掌握独立运用地图册和课本地图的技能,培养阅读和分析地图的能力,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并根据地图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强,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分析[J].现代阅读
[2]、郑艳琴地理教学要用好“第二语言”——地图[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