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网络文艺的发展进行了探究,网络文艺是基于互联网技术下,传统文艺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网络文艺与传统文艺相比,更贴近群众,扩大了创作者范围,能在群众中迅速广泛的传播。网络文艺重视对“美”的追求,它的发展壮大,对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发展网络文艺,我们应该做到引导管理,促网络文艺健康繁荣;以人民为中心,创作生产网络文艺。
关键词:网络文艺;发展;认识研究
互联网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文艺类型、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网络文艺有自己的独特特点,加上对现实的描写,对美的追求,使其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的文艺政策应该发现并紧跟这一新的文艺发展趋向,加强对网络文艺的管理和引导,创作出受人民群众普遍欢迎的文艺精品。
一、对网络文艺的认识
(一)网络文艺的内涵
网络文艺是指网络上的文学、影视、游戏、音乐、动漫等,虽然这些文艺类型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但是网络文艺并不是传统文艺在互联网上的简单延伸,它们是在互联网生态中“年轻化”的新文艺。我国的网络文艺正在蓬勃发展,其用户和产业规模在不断壮大,这影响着我国当下文化和文艺的整体格局,是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文艺是年轻人“社群化”的重组运动,调查显示,我国网民中20-29岁的人数所占的比例最高,这说明年轻人是网络文艺的主要受众,网络文艺要想繁荣发展,就要抓住年轻人。网络文艺类型的分化,也使年轻人细分之后重组,形成“社群”,“社群”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族群认同、排外情绪和隐蔽性,因为存在竞争壁垒和进入门槛,外界的人很难进入。“社群”内部具有商业链、政治诉求、话语权三大新的机制,随着这三个机制的成熟,越来越多的商业资本和意识形态入侵到“社群”中,有的集团和人在“社群”中渗透自己的诉求。
(二)网络文艺对“美”的追求
網络文艺的发展需要“美”的引导,它催生了新的审美体验,也实现了“美”。网络文艺同传统文艺一样注重审美直觉,通过文艺作品来抒发思想情绪。如网络文学追求语言文字美、网络音乐追求音乐音响美、网络影视注重台词美、表演美、剪辑美。网络文艺具有创新性、独创性,追求人的本质和灵魂的艺术化呈现。网络文艺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它强调人的自觉和主体意识,通过对现实的描写来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如网络剧《万万没想到》、《匆匆那年》、《心理罪》等,塑造出了个性鲜明的人物,艺术的处理了现实,表达了当今人们对现实人生的思考。受欢迎的网络文艺作品都注重用语言美、景物美、音乐美等来带给人们美感,如网络电影《索玛海子》画面像精美的油画,女主角的服装鲜艳美丽,眼睛会说话,她淳朴大方,不仅外貌美,心灵也美。影片中镜头、光影、色彩的巧妙运用,配合著人物和情节,突出了赞颂心灵之美的主题,也创造出了美的意境,使整部影片思想深刻、意味深长,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网络文艺也催生了新的审美体验,网络文艺是一种新的艺术丰富了美的内容形式和传播渠道。网络文艺为公众服务,考虑大众的普遍欣赏力和接受力,注重对现实人生、普通人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观的表现,多采用通俗的艺术手法,具有明显的通俗化美学倾向。在互联网中人们可以自由的评价文艺作品,与创作者互动交流,这种对网络文艺的反馈,使人们也参与到网络文艺创作中来。如《老男孩之猛龙过江》就是在用户评论的基础上创作的。
二、网络文艺的改革发展
(一)引导管理,促网络文艺健康繁荣
网络文艺追求“美”,催生了新的审美体验,创造出了很多优秀的,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网络文艺作品。但是随着网络文艺的繁荣,大量资本开始侵入,再加上创造者水平不一,网络文艺作品质量参差不齐。有的作品内容形式不美,粗制滥造,有的网络文艺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关注度,故意炒作、变相广告,这些都需要引导改革。引导管理网络文艺,要宣传传统传播媒介的益处,关注在互联网技术影响下的新的文艺形态和阅读习惯,向大众推荐正能量的网络文艺精品,抵制低俗有害的作品,强化文艺精品的建设。国家要管理互联网和新媒体,除了清除低俗有害的作品外,还应该针对网络文艺作品存在的问题,引导创作生产,鼓励网络文艺创作者生产出受大众和市场欢迎的优秀作品。
(二)以人民为中心,创作生产网络文艺
网络文艺与传统文艺相比,更贴近群众并能在群众中广泛快速的传播。网络文艺的创作应该以人民为中心,抵制低俗有害的作品和创作的不良风气。被广大群众普遍接受赞扬的网络文艺应该得到肯定和奖励,但只满足群众片面欲望和需求的文艺作品,脱离了人民这个中心,对人民的精神有损害,应该抵制。优秀的网络文艺应该有正能量和感染力,被人民群众喜爱,能广泛、持久的流传。网络文艺的创作以人民为中心,也要接受专家的批评。专家在评价网络文艺时,要开阔视野,接受网络文艺这一新兴的事物,敢于批评、乐于批评指导,提高其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
三、结束语
互联网和新媒体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也使文艺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网络文艺,网络文艺正在不断发展壮大。要想持续的发展,网络文艺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群众基础广泛的优势,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出高质量作品,向人民传递正能量。
参考文献:
[1]兰善兴.网络文艺的变革创新[J].网络传播,2016(5):50-51.
[2]庄庸.网络文艺:怎么看,怎么办[J].中国政协,2016(12):74-75.
[3]张智华.谈网络文艺之“美”[J].中国文艺评论,2016(6).
作者简介:
封云(1971.10.29— ),贵州安顺人,1994年参加工作至今,现任初级职称,1990年贵州省艺术专科学校毕业(中专)2013年获得全省第五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金奖。
关键词:网络文艺;发展;认识研究
互联网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文艺类型、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网络文艺有自己的独特特点,加上对现实的描写,对美的追求,使其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的文艺政策应该发现并紧跟这一新的文艺发展趋向,加强对网络文艺的管理和引导,创作出受人民群众普遍欢迎的文艺精品。
一、对网络文艺的认识
(一)网络文艺的内涵
网络文艺是指网络上的文学、影视、游戏、音乐、动漫等,虽然这些文艺类型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但是网络文艺并不是传统文艺在互联网上的简单延伸,它们是在互联网生态中“年轻化”的新文艺。我国的网络文艺正在蓬勃发展,其用户和产业规模在不断壮大,这影响着我国当下文化和文艺的整体格局,是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文艺是年轻人“社群化”的重组运动,调查显示,我国网民中20-29岁的人数所占的比例最高,这说明年轻人是网络文艺的主要受众,网络文艺要想繁荣发展,就要抓住年轻人。网络文艺类型的分化,也使年轻人细分之后重组,形成“社群”,“社群”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族群认同、排外情绪和隐蔽性,因为存在竞争壁垒和进入门槛,外界的人很难进入。“社群”内部具有商业链、政治诉求、话语权三大新的机制,随着这三个机制的成熟,越来越多的商业资本和意识形态入侵到“社群”中,有的集团和人在“社群”中渗透自己的诉求。
(二)网络文艺对“美”的追求
網络文艺的发展需要“美”的引导,它催生了新的审美体验,也实现了“美”。网络文艺同传统文艺一样注重审美直觉,通过文艺作品来抒发思想情绪。如网络文学追求语言文字美、网络音乐追求音乐音响美、网络影视注重台词美、表演美、剪辑美。网络文艺具有创新性、独创性,追求人的本质和灵魂的艺术化呈现。网络文艺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它强调人的自觉和主体意识,通过对现实的描写来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如网络剧《万万没想到》、《匆匆那年》、《心理罪》等,塑造出了个性鲜明的人物,艺术的处理了现实,表达了当今人们对现实人生的思考。受欢迎的网络文艺作品都注重用语言美、景物美、音乐美等来带给人们美感,如网络电影《索玛海子》画面像精美的油画,女主角的服装鲜艳美丽,眼睛会说话,她淳朴大方,不仅外貌美,心灵也美。影片中镜头、光影、色彩的巧妙运用,配合著人物和情节,突出了赞颂心灵之美的主题,也创造出了美的意境,使整部影片思想深刻、意味深长,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网络文艺也催生了新的审美体验,网络文艺是一种新的艺术丰富了美的内容形式和传播渠道。网络文艺为公众服务,考虑大众的普遍欣赏力和接受力,注重对现实人生、普通人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观的表现,多采用通俗的艺术手法,具有明显的通俗化美学倾向。在互联网中人们可以自由的评价文艺作品,与创作者互动交流,这种对网络文艺的反馈,使人们也参与到网络文艺创作中来。如《老男孩之猛龙过江》就是在用户评论的基础上创作的。
二、网络文艺的改革发展
(一)引导管理,促网络文艺健康繁荣
网络文艺追求“美”,催生了新的审美体验,创造出了很多优秀的,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网络文艺作品。但是随着网络文艺的繁荣,大量资本开始侵入,再加上创造者水平不一,网络文艺作品质量参差不齐。有的作品内容形式不美,粗制滥造,有的网络文艺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关注度,故意炒作、变相广告,这些都需要引导改革。引导管理网络文艺,要宣传传统传播媒介的益处,关注在互联网技术影响下的新的文艺形态和阅读习惯,向大众推荐正能量的网络文艺精品,抵制低俗有害的作品,强化文艺精品的建设。国家要管理互联网和新媒体,除了清除低俗有害的作品外,还应该针对网络文艺作品存在的问题,引导创作生产,鼓励网络文艺创作者生产出受大众和市场欢迎的优秀作品。
(二)以人民为中心,创作生产网络文艺
网络文艺与传统文艺相比,更贴近群众并能在群众中广泛快速的传播。网络文艺的创作应该以人民为中心,抵制低俗有害的作品和创作的不良风气。被广大群众普遍接受赞扬的网络文艺应该得到肯定和奖励,但只满足群众片面欲望和需求的文艺作品,脱离了人民这个中心,对人民的精神有损害,应该抵制。优秀的网络文艺应该有正能量和感染力,被人民群众喜爱,能广泛、持久的流传。网络文艺的创作以人民为中心,也要接受专家的批评。专家在评价网络文艺时,要开阔视野,接受网络文艺这一新兴的事物,敢于批评、乐于批评指导,提高其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
三、结束语
互联网和新媒体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也使文艺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网络文艺,网络文艺正在不断发展壮大。要想持续的发展,网络文艺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群众基础广泛的优势,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出高质量作品,向人民传递正能量。
参考文献:
[1]兰善兴.网络文艺的变革创新[J].网络传播,2016(5):50-51.
[2]庄庸.网络文艺:怎么看,怎么办[J].中国政协,2016(12):74-75.
[3]张智华.谈网络文艺之“美”[J].中国文艺评论,2016(6).
作者简介:
封云(1971.10.29— ),贵州安顺人,1994年参加工作至今,现任初级职称,1990年贵州省艺术专科学校毕业(中专)2013年获得全省第五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