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础教育是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主渠道,中学化学教学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利用化学学科中丰富的资源,在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化学课堂教学、化学实验教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一条理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科学素养 实验教学 校本开发
在化学学教学中,把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的要求,分解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它提示我们在化学科学素养的构成中,知识不是唯一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知识“三分天下”,只强调三者中的任何一个或两个,都是不完整的。?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以及科学素养的内涵可以知道,科学素养的培养并非在某段时间或某个方面的渗透就能达到目的,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所以只有在整个化学教育过程中,都注意到科学素养教育的渗透,才可能达到较理想的效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1)全面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
发达国家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非常重视,通过立法的形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培训体系和機制,有效地提高了在职教师的教学水平.在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要建设好新世纪的新型教师队伍,必须把对教师进行系统的、完善的和有针对性的继续教育放在重要地位,把教师继续教育作为终身教育来抓.然而,目前我国很多省市和地区对适应新课程的培训存在着培训周期过短(大多为2~5天)、培训形式单一、培训过程缺少研究性特征、培训结果不进行考核等弊病,培训的整个过程没能体现实效性和针对性.因此,培训流于形式、走过场,受培训的教师回到原单位后还是“穿新鞋,走老路”,教学上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这种培训对提高化学教师的整体素质,适应课程改革意义不大.为此,我认为应该对化学教师培训工作做多角度、多样化的改革.今后的培训,应该考虑把教师作为学习的主体,让教师更多地参与讨论与研究,辅之以讲座、报告、讲授、阅读文献等多种方法,创造更多的机会让教师参与探究的过程,让教师在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长.
(2)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课堂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关键场所,在这个场所里重视科学素养培育的有机结合、渗透,会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科学素养的陶冶,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地接受这种培养。加强“双基”学习,让学生获得系统的化学知识。渗透科学史教育,了解化学知识的来源。学习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A、利用学校里的网络设施,布置几个问题或者让学生自己通过网络查找化学史,让学生了解那些在化学事业上做出了重大贡献的科学家们和他们的成就等。
B、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备课组充分讨论如何来上好每一堂课,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开设“同课异构”(两位老师开同一课题的课),然后听专家及教研组里人员的点评,指出教学中的优点和缺点,在哪些方面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提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还要加以改进。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与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化学科学素养。
(3)通过各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化学实验的普遍性和实践性,决定了科学素养渗透的重要性。所以,各种化学实验中都应有计划地渗透科学素养的教育和培养。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一个方面: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己进行实验,如果在此过程中遇到问题也需要自己去找各种途径解决,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激起了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按照书本中给出的实验进行实践,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部分实验可以进行微型化学实验。微型化学实验具有现象明显、效果良好;减少试剂用量,降低实验费用;降低排废量,减少污染;缩短实验时间且安全可靠的优点,体现了绿色化学的思想.因此,在开展微型化学实验教学中有意识进行绿色化学教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实验习题和一些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物质的制备时,可选用微型化学实验,把集气瓶、烧瓶、启普发生器等微型化.如果实验现象不明显,可借助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把实验结果放大.例如:
(1)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实验,改在点滴板上进行,结果利用实物投影仪放大,既减少了药品消耗及废物污染,又缩短了实验时间,现象非常明显.
(2)铜分别与稀硝酸、浓硝酸的反应实验.废医用的一次性注射器,拔掉针头,安上橡胶塞.①在烧杯中准备好水与氢氧化钠溶液.②拔出活塞,放入一小片铜,塞上活塞.③取下橡胶塞,在试剂瓶中吸入0.3~0.5mL浓硝酸(不要多吸),立即套上橡胶塞,可观察浓硝酸与铜反应.④当产生2至3mL红综色气体时,取下橡胶塞,吸入0.5mL左右的水,立即套上橡胶塞,可观察稀硝酸与铜反应.⑤产生一定量无色气体后,取下橡胶塞,把液体与气体注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让学生了解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气体的吸收。
(4)开展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学生生活于火热的现实世界和社会实践中,生活于自然中。倡导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科学品质。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开辟了一条与他生活的世界交互作用、持续发展的渠道。化学新课程中有着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资源,编入了大量的研究性学习课题。通过这些课题研究,可以模仿或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运用调查、文献资料搜集等手段,收集大量的研究资料或事实资料,采用实验、实证等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5)开发校本课程
结合学生、学校或地方的特定环境和资源特点,开发适合学校特点和学生实际的校本课程开发,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必要补充。在这段时间里结合化学组其他组员的力
量开发多门校本课程,比如化学与生活、化学与人类、化学与环境等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化学科普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使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发展、现状、未来、前景有一定的认识,对化学研究的观念、观点、态度、方法有进一步的感悟,使他们的科学素养得到较大的提升。
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全面提升全体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的途径很多,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具备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并不断研究其方法,把教学理论同教学实践相结合,我们就可以培养出具备化学科学素养的栋梁之材,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贾建刚.完善实验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科学素养
[2]任长松.高中新课程与探究式学习
[3]彭蜀晋.试析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新理念.中学化学教学参考[J]
[4]刘克文.试论当前中学化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主要趋势.课程·教材·教法[J]
【关键词】科学素养 实验教学 校本开发
在化学学教学中,把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的要求,分解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它提示我们在化学科学素养的构成中,知识不是唯一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知识“三分天下”,只强调三者中的任何一个或两个,都是不完整的。?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以及科学素养的内涵可以知道,科学素养的培养并非在某段时间或某个方面的渗透就能达到目的,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所以只有在整个化学教育过程中,都注意到科学素养教育的渗透,才可能达到较理想的效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1)全面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
发达国家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非常重视,通过立法的形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培训体系和機制,有效地提高了在职教师的教学水平.在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要建设好新世纪的新型教师队伍,必须把对教师进行系统的、完善的和有针对性的继续教育放在重要地位,把教师继续教育作为终身教育来抓.然而,目前我国很多省市和地区对适应新课程的培训存在着培训周期过短(大多为2~5天)、培训形式单一、培训过程缺少研究性特征、培训结果不进行考核等弊病,培训的整个过程没能体现实效性和针对性.因此,培训流于形式、走过场,受培训的教师回到原单位后还是“穿新鞋,走老路”,教学上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这种培训对提高化学教师的整体素质,适应课程改革意义不大.为此,我认为应该对化学教师培训工作做多角度、多样化的改革.今后的培训,应该考虑把教师作为学习的主体,让教师更多地参与讨论与研究,辅之以讲座、报告、讲授、阅读文献等多种方法,创造更多的机会让教师参与探究的过程,让教师在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长.
(2)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课堂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关键场所,在这个场所里重视科学素养培育的有机结合、渗透,会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科学素养的陶冶,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地接受这种培养。加强“双基”学习,让学生获得系统的化学知识。渗透科学史教育,了解化学知识的来源。学习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A、利用学校里的网络设施,布置几个问题或者让学生自己通过网络查找化学史,让学生了解那些在化学事业上做出了重大贡献的科学家们和他们的成就等。
B、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备课组充分讨论如何来上好每一堂课,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开设“同课异构”(两位老师开同一课题的课),然后听专家及教研组里人员的点评,指出教学中的优点和缺点,在哪些方面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提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还要加以改进。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与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化学科学素养。
(3)通过各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化学实验的普遍性和实践性,决定了科学素养渗透的重要性。所以,各种化学实验中都应有计划地渗透科学素养的教育和培养。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一个方面: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己进行实验,如果在此过程中遇到问题也需要自己去找各种途径解决,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激起了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按照书本中给出的实验进行实践,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部分实验可以进行微型化学实验。微型化学实验具有现象明显、效果良好;减少试剂用量,降低实验费用;降低排废量,减少污染;缩短实验时间且安全可靠的优点,体现了绿色化学的思想.因此,在开展微型化学实验教学中有意识进行绿色化学教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实验习题和一些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物质的制备时,可选用微型化学实验,把集气瓶、烧瓶、启普发生器等微型化.如果实验现象不明显,可借助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把实验结果放大.例如:
(1)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实验,改在点滴板上进行,结果利用实物投影仪放大,既减少了药品消耗及废物污染,又缩短了实验时间,现象非常明显.
(2)铜分别与稀硝酸、浓硝酸的反应实验.废医用的一次性注射器,拔掉针头,安上橡胶塞.①在烧杯中准备好水与氢氧化钠溶液.②拔出活塞,放入一小片铜,塞上活塞.③取下橡胶塞,在试剂瓶中吸入0.3~0.5mL浓硝酸(不要多吸),立即套上橡胶塞,可观察浓硝酸与铜反应.④当产生2至3mL红综色气体时,取下橡胶塞,吸入0.5mL左右的水,立即套上橡胶塞,可观察稀硝酸与铜反应.⑤产生一定量无色气体后,取下橡胶塞,把液体与气体注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让学生了解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气体的吸收。
(4)开展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学生生活于火热的现实世界和社会实践中,生活于自然中。倡导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科学品质。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开辟了一条与他生活的世界交互作用、持续发展的渠道。化学新课程中有着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资源,编入了大量的研究性学习课题。通过这些课题研究,可以模仿或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运用调查、文献资料搜集等手段,收集大量的研究资料或事实资料,采用实验、实证等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5)开发校本课程
结合学生、学校或地方的特定环境和资源特点,开发适合学校特点和学生实际的校本课程开发,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必要补充。在这段时间里结合化学组其他组员的力
量开发多门校本课程,比如化学与生活、化学与人类、化学与环境等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化学科普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使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发展、现状、未来、前景有一定的认识,对化学研究的观念、观点、态度、方法有进一步的感悟,使他们的科学素养得到较大的提升。
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全面提升全体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的途径很多,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具备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并不断研究其方法,把教学理论同教学实践相结合,我们就可以培养出具备化学科学素养的栋梁之材,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贾建刚.完善实验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科学素养
[2]任长松.高中新课程与探究式学习
[3]彭蜀晋.试析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新理念.中学化学教学参考[J]
[4]刘克文.试论当前中学化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主要趋势.课程·教材·教法[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