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安妮·普鲁并非生态文学家,但她的创作中仍融合了独特的生态意识观念,儿时耳濡目染母亲的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观念,成年后又受“土地回归”运动的影响,加之长期身居偏僻的荒野之地,她对自然的感受更胜常人,《船讯》中不仅有对自然环境力透纸背的描写,而且有对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详尽刻画。尽管目前国内外评论界对《船讯》的解读还很少涉及生态文学的角度,但是安妮·普鲁独特的生态价值观念已经引起了学界的关注,本文尝试浅析《船讯》中的生态意识,并理清安妮·普鲁的生态价值取向。
【关键词】:工业发展;生态破坏;回归自然
安妮·普鲁(Annie Proulx)是美国当代最备受瞩目的女作家,代表作《船讯》——讲述一位失败的小人物努力挣扎获取新生的故事。该作自问世以来好评如潮,在短时间内迅速囊括了一九九三年度美国国家图书奖、一九九四年度美国普利策小说奖、《爱尔兰时报》国际小说奖和《芝加哥论坛报》哈特兰奖。
作为美国近十多年来最受推崇的女作家,安妮·普鲁的作品一直以深入荒远地带,探索边缘社群为焦点,关注人文、批判社会,其作品完全迥异于传统类作品的虚构性和技巧的推陈出新,多年写作“实用手册”的经历奠定了她写实而简练的文笔基调。这种写作离不开她对周遭之物的细致观察和对生活的用心体验,“普鲁宣称:‘观察是我的第二性’,小说创作往往以严谨的史料考掘为基础,佐以乡野轶闻,自然写作结合魔幻想象,其刚柔并济的笔触渐渐琢磨成熟。”[1]安妮·普鲁“纯小说写作”的坚实功底和独特风格都得益于她早期的实用写作,她的实用写作是真正地来源于生活,取材于生活。由于居住在佛蒙特州和怀俄明州偏僻的乡野之地,又喜欢到荒僻的印地安部落、更北的加拿大、纽芬兰等地旅行,并亲见了轰轰烈烈的返土归田运动,对北方农村的生态情况甚为了解,所以安妮·普鲁能够在自己感同身受的基础上,真实地写下因环境改变而对民众生活所造成的影响。
《船讯》的故事情节简单明了:主人公奎尔是人生的失意者,因为长相丑陋,生性愚钝,处处遭受歧视。在家庭中无法得到关爱,在学校里没有朋友,工作都属帮闲,唯一的朋友后来也离开了他,感情生活更是悲惨,妻子的婚外情令他痛苦不已。后来父母自杀,妻子车祸去世,工作失掉,一系列的打击不期而至,为了忘掉苦痛,奎尔听从姑妈的劝说带着孩子回到故土,希望能够获取新生。纽芬兰岛是个气候环境极其恶劣的海岛,但在这里,奎尔懂得了直面苦难才能找到幸福,当地人的淳朴善良让奎尔一家深感幸福,慢慢地奎尔深爱上故土,工作也得到认可,爱情重新萌芽。“这是一个典型的普通人的故事,没有光彩照人的俊男美女,也没有显赫辉煌的惊世伟绩,有的只是实实在在的心灵的微小体验和感悟,惟其如此,才使无数普通读者从中感受到喜怒哀乐的共鸣。这也许就是作品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2]奎尔失意人生后重获新生的背景里,贯穿着作者独特的生态价值观念。
一、都市文明的沦落
都市一直是现代文明的象征之地,是工业化进程所催生的大量人口聚居地,奎尔三十六歲前一直居住的纽约莫金伯格,就是现代化大都市的一个缩影,可是这里却嗅不到什么文明的气息,只是“一个处于第三次死亡过程的地方。它在两百年中由森林和林地部落沦为农场,再沦为拥有机器和轮胎工厂的城市。一次长期的衰退洗空了商业区,摧垮了购物中心。工厂倒闭出售。贫民区的街道,口袋里揣着枪的青年,一些祈祷文式的喋喋不休的政治宣言,恼怒的言论和破碎的思想。”[3]安妮·普鲁笔下的现代都市只是冷冰冰的建筑之地,工业化并没有带来文明的气息。它已经成为一个希望之光消失的死寂场所,在人类科技和文明的步步紧逼下,自然環境只能步步倒退,走向消亡,而被科技文明浇灌出来的工业社会,却一样落得被人类抛弃的下场。杰奎斯·埃留尔是一个严厉批评技术对人类价值影响的人,他曾这样说过:“技术变成有主权的了,它把一个遵循着其本身规律的世界变得无所不收,使这个世界抛弃了一切传统。……技术一步步控制着文明的一切因素……人类自己也被技术击败,而成为它的附庸”。[4]
科技的发展不仅将人的主导地位弱化,而且会对人的生命造成威胁,奎尔父母受环境所累得了癌症,“父亲直骂发电站。离他家两百码处,鳗鱼一般粗的咝咝作响的电线从北边的塔上挂下来”。[5]卢梭曾说过:“征服和统治自然也许会给人类带来一时的、自以为是的快乐,但由于失去了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类将承受长期的精神痛苦。”[6]科技进步并不意味着人类幸福指数的提升,这是安妮·普鲁生态价值观内容的一个方面。
二、渔场的衰亡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对人类产生的利弊结果取决于人类的利用程度。不幸的是,人类的贪欲往往会压倒理性,于是由科技进步而获得的短暂辉煌成果最终仍然败北于自然的千疮百孔。安妮·普鲁长期身居偏僻荒野之地,更认同纯粹的自然环境,对科技发展持怀疑态度,《船讯》中讲述的纽芬兰渔场由盛到衰的转变就是现实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一个缩影,也是安妮·普鲁生态观的流露。
纽芬兰岛尽管远离大都市,气候环境因极地风暴而恶劣至极,却仍未能逃脱工业化进程的洗劫,渔场的生态污染和破坏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作为曾经的世界三大渔场之一,纽芬兰渔场数量丰富的鳕鱼不仅为当地人的生存提供了后顾无忧的保障,也是无数外来人发财致富的梦想,大批葡萄牙人、法国人和英国人纷至沓来,纽芬兰浅滩捕鱼的历史由此开启。“纽芬兰是靠近大西洋沿岸一艘固定在海上的捕鱼船。由于这里的气候寒冷和生计艰难,欧洲移民在这里定居非常困难,因此,人口的发展很缓慢。尽管欧洲人在纽芬兰周围水域捕鱼已经有几个世纪,但那是一种季节性的迁移式作业,渔民春天离开欧洲,秋天返回。”[7]人们知晓让自然修养生息的重要性,捕鱼有典型的季节性,渔民在鱼类繁殖的季节都要定期休息。从而保证了鱼群数量能够不断地繁衍并保持生态的平衡,故而纽芬兰渔场能够持续几个世纪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鳕鱼。
可是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现代工业化的机械捕捞方法的大肆扩张,曾经盛况空前的纽芬兰渔场也逐渐寂寥下来,“渔场越来越不景气,四十年的功夫,就化为乌有了。”奎尔采访哈罗德·南丁格尔时,更加深刻地知晓了渔民们的艰难处境,“哈罗德·南丁格尔在整个漫长的渔季只收获了九条鳕鱼”,这种微乎其微的收获量在两年之前完全是不可想象的,因为那时,‘我们在颠簸滩捕到170000磅鳕鱼。’今年——还不如没有。[8] 安妮·普鲁在《船讯》中对纽芬兰渔场和当地渔民生活变化的客观真实的描述,让读者清晰看到工业化进程中自然生态节节败退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巨大,她对工业机器肆无忌惮地高歌猛进的做法非常反感,借杰克等当地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表露出对现在渔业状况的不满。“人类并未编织生灵之网,我们只是网中的一根线。不论我们对网做什么,它都会影响我们自己。世间万物环环相扣,一草一木无不关联。凡事降临于地球,也必降临于地球的子民。”[9]鳕鱼数量的减少,并不仅仅是过度捕捞的结果,生态环境的恶化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石油的开采及泄漏就是海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之一。
三、石油开发,生态隐忧
石油作为工业机器的血液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为了继续推进现代化,石油的开采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开始大张旗鼓地进行。《船讯》中安妮·普鲁借比利和奎尔之口,表达了自己对石油开发案明确的反对立场。卡德是典型的物质利益为上主义者,对即将到来的石油开采兴奋异常,认为能够从中获取不菲的经济利益,对科技的发展推崇备至,认为“石油强大,渔业弱小。根本就不是对手。整个世界需要石油。石油可以挣来大钱。”其实,他所关心关注的就是经济利益,可是比利对此却嗤之以鼻,认为卡德是在“犯石油癔症”,他认为工作也好,经济利益也罢都根本不可能轮到当地人来享有,“国际石油公司把精华全部掳走……大发其财的都是外人”。可是,种种道德败坏的事情却会在当地蔓延开,“暴力、偷窃和破坏”,“酗酒,和下流无耻的道德败坏。离婚,人情淡薄,无家可归的孩子在路边游荡”。[10]纽芬兰只会落得“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惨况,最为致命的是,由石油开发而导致的环境污染将使当地渔业的发展雪上加霜,“海底下扔着许多乱糟糟的电线、油桶和破金属,会把拖网全部撕烂的。以后还有什么?……现在,鱼都没有了,森林也被砍光了。毁掉了,败尽了”。[11]这就是石油开发所带来的真实后果,它只会断送当地人的衣食之源,葬送淳朴善良的民风。卡德和比利的争论其实就是人类中心主义者和环保主义者的一次辩论,从中透露出安妮·普鲁强烈的生态意识观:科技的发展为人类带来的利益收获是短期的,造成的破坏和毁灭却是长远的,这种“杀鸡取卵”式的做法得不偿失。
《船訊》中安妮·普鲁對自然环境传神而内敛的表达完全得益于她对纽芬兰的实地考察。为了更加深刻地感受当地的实际生态自然情况,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文化背景,安妮·普鲁先后九次造访纽芬兰。“亲自经历了狂暴的大自然的种种考验,结识了岛上热情粗犷、基本上仍生活在前工业社会的人民,听到了他们的祖先及他们自己的传奇式的经历。”[12]正是这些关于纽芬兰岛的第一手资料的充分准备使得《船讯》能够真实再现纽芬兰岛的自然景象和当地人的生活状况, 安妮·普鲁明确的生态意识跃然纸上,人类和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善待自然其实就是善待自我,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种种便捷,终究会用另外的方式偿还。
参考文献:
[1]周怡《安妮·普鲁和她的区域文学》,《外国文学动态》,第13页。
[2][3][5][8][10][11](美)安妮·普鲁《船讯》,马爱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第2页,12页,第20页,第247页,第225页,第225-226页。
[4](美)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42页。
[6]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75页。
[7]汝信总主编,姜芃主编《加拿大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85页。
[9]杨通进、高予远编《现代文明的生态转向》,重庆出版社,第380页。)
[12]吴冰、郭栖庆主编《美国全国图书奖获奖小说评论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第475页。
作者简介:邓星,女,四川绵阳,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比较文学。
【关键词】:工业发展;生态破坏;回归自然
安妮·普鲁(Annie Proulx)是美国当代最备受瞩目的女作家,代表作《船讯》——讲述一位失败的小人物努力挣扎获取新生的故事。该作自问世以来好评如潮,在短时间内迅速囊括了一九九三年度美国国家图书奖、一九九四年度美国普利策小说奖、《爱尔兰时报》国际小说奖和《芝加哥论坛报》哈特兰奖。
作为美国近十多年来最受推崇的女作家,安妮·普鲁的作品一直以深入荒远地带,探索边缘社群为焦点,关注人文、批判社会,其作品完全迥异于传统类作品的虚构性和技巧的推陈出新,多年写作“实用手册”的经历奠定了她写实而简练的文笔基调。这种写作离不开她对周遭之物的细致观察和对生活的用心体验,“普鲁宣称:‘观察是我的第二性’,小说创作往往以严谨的史料考掘为基础,佐以乡野轶闻,自然写作结合魔幻想象,其刚柔并济的笔触渐渐琢磨成熟。”[1]安妮·普鲁“纯小说写作”的坚实功底和独特风格都得益于她早期的实用写作,她的实用写作是真正地来源于生活,取材于生活。由于居住在佛蒙特州和怀俄明州偏僻的乡野之地,又喜欢到荒僻的印地安部落、更北的加拿大、纽芬兰等地旅行,并亲见了轰轰烈烈的返土归田运动,对北方农村的生态情况甚为了解,所以安妮·普鲁能够在自己感同身受的基础上,真实地写下因环境改变而对民众生活所造成的影响。
《船讯》的故事情节简单明了:主人公奎尔是人生的失意者,因为长相丑陋,生性愚钝,处处遭受歧视。在家庭中无法得到关爱,在学校里没有朋友,工作都属帮闲,唯一的朋友后来也离开了他,感情生活更是悲惨,妻子的婚外情令他痛苦不已。后来父母自杀,妻子车祸去世,工作失掉,一系列的打击不期而至,为了忘掉苦痛,奎尔听从姑妈的劝说带着孩子回到故土,希望能够获取新生。纽芬兰岛是个气候环境极其恶劣的海岛,但在这里,奎尔懂得了直面苦难才能找到幸福,当地人的淳朴善良让奎尔一家深感幸福,慢慢地奎尔深爱上故土,工作也得到认可,爱情重新萌芽。“这是一个典型的普通人的故事,没有光彩照人的俊男美女,也没有显赫辉煌的惊世伟绩,有的只是实实在在的心灵的微小体验和感悟,惟其如此,才使无数普通读者从中感受到喜怒哀乐的共鸣。这也许就是作品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2]奎尔失意人生后重获新生的背景里,贯穿着作者独特的生态价值观念。
一、都市文明的沦落
都市一直是现代文明的象征之地,是工业化进程所催生的大量人口聚居地,奎尔三十六歲前一直居住的纽约莫金伯格,就是现代化大都市的一个缩影,可是这里却嗅不到什么文明的气息,只是“一个处于第三次死亡过程的地方。它在两百年中由森林和林地部落沦为农场,再沦为拥有机器和轮胎工厂的城市。一次长期的衰退洗空了商业区,摧垮了购物中心。工厂倒闭出售。贫民区的街道,口袋里揣着枪的青年,一些祈祷文式的喋喋不休的政治宣言,恼怒的言论和破碎的思想。”[3]安妮·普鲁笔下的现代都市只是冷冰冰的建筑之地,工业化并没有带来文明的气息。它已经成为一个希望之光消失的死寂场所,在人类科技和文明的步步紧逼下,自然環境只能步步倒退,走向消亡,而被科技文明浇灌出来的工业社会,却一样落得被人类抛弃的下场。杰奎斯·埃留尔是一个严厉批评技术对人类价值影响的人,他曾这样说过:“技术变成有主权的了,它把一个遵循着其本身规律的世界变得无所不收,使这个世界抛弃了一切传统。……技术一步步控制着文明的一切因素……人类自己也被技术击败,而成为它的附庸”。[4]
科技的发展不仅将人的主导地位弱化,而且会对人的生命造成威胁,奎尔父母受环境所累得了癌症,“父亲直骂发电站。离他家两百码处,鳗鱼一般粗的咝咝作响的电线从北边的塔上挂下来”。[5]卢梭曾说过:“征服和统治自然也许会给人类带来一时的、自以为是的快乐,但由于失去了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类将承受长期的精神痛苦。”[6]科技进步并不意味着人类幸福指数的提升,这是安妮·普鲁生态价值观内容的一个方面。
二、渔场的衰亡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对人类产生的利弊结果取决于人类的利用程度。不幸的是,人类的贪欲往往会压倒理性,于是由科技进步而获得的短暂辉煌成果最终仍然败北于自然的千疮百孔。安妮·普鲁长期身居偏僻荒野之地,更认同纯粹的自然环境,对科技发展持怀疑态度,《船讯》中讲述的纽芬兰渔场由盛到衰的转变就是现实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一个缩影,也是安妮·普鲁生态观的流露。
纽芬兰岛尽管远离大都市,气候环境因极地风暴而恶劣至极,却仍未能逃脱工业化进程的洗劫,渔场的生态污染和破坏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作为曾经的世界三大渔场之一,纽芬兰渔场数量丰富的鳕鱼不仅为当地人的生存提供了后顾无忧的保障,也是无数外来人发财致富的梦想,大批葡萄牙人、法国人和英国人纷至沓来,纽芬兰浅滩捕鱼的历史由此开启。“纽芬兰是靠近大西洋沿岸一艘固定在海上的捕鱼船。由于这里的气候寒冷和生计艰难,欧洲移民在这里定居非常困难,因此,人口的发展很缓慢。尽管欧洲人在纽芬兰周围水域捕鱼已经有几个世纪,但那是一种季节性的迁移式作业,渔民春天离开欧洲,秋天返回。”[7]人们知晓让自然修养生息的重要性,捕鱼有典型的季节性,渔民在鱼类繁殖的季节都要定期休息。从而保证了鱼群数量能够不断地繁衍并保持生态的平衡,故而纽芬兰渔场能够持续几个世纪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鳕鱼。
可是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现代工业化的机械捕捞方法的大肆扩张,曾经盛况空前的纽芬兰渔场也逐渐寂寥下来,“渔场越来越不景气,四十年的功夫,就化为乌有了。”奎尔采访哈罗德·南丁格尔时,更加深刻地知晓了渔民们的艰难处境,“哈罗德·南丁格尔在整个漫长的渔季只收获了九条鳕鱼”,这种微乎其微的收获量在两年之前完全是不可想象的,因为那时,‘我们在颠簸滩捕到170000磅鳕鱼。’今年——还不如没有。[8] 安妮·普鲁在《船讯》中对纽芬兰渔场和当地渔民生活变化的客观真实的描述,让读者清晰看到工业化进程中自然生态节节败退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巨大,她对工业机器肆无忌惮地高歌猛进的做法非常反感,借杰克等当地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表露出对现在渔业状况的不满。“人类并未编织生灵之网,我们只是网中的一根线。不论我们对网做什么,它都会影响我们自己。世间万物环环相扣,一草一木无不关联。凡事降临于地球,也必降临于地球的子民。”[9]鳕鱼数量的减少,并不仅仅是过度捕捞的结果,生态环境的恶化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石油的开采及泄漏就是海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之一。
三、石油开发,生态隐忧
石油作为工业机器的血液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为了继续推进现代化,石油的开采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开始大张旗鼓地进行。《船讯》中安妮·普鲁借比利和奎尔之口,表达了自己对石油开发案明确的反对立场。卡德是典型的物质利益为上主义者,对即将到来的石油开采兴奋异常,认为能够从中获取不菲的经济利益,对科技的发展推崇备至,认为“石油强大,渔业弱小。根本就不是对手。整个世界需要石油。石油可以挣来大钱。”其实,他所关心关注的就是经济利益,可是比利对此却嗤之以鼻,认为卡德是在“犯石油癔症”,他认为工作也好,经济利益也罢都根本不可能轮到当地人来享有,“国际石油公司把精华全部掳走……大发其财的都是外人”。可是,种种道德败坏的事情却会在当地蔓延开,“暴力、偷窃和破坏”,“酗酒,和下流无耻的道德败坏。离婚,人情淡薄,无家可归的孩子在路边游荡”。[10]纽芬兰只会落得“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惨况,最为致命的是,由石油开发而导致的环境污染将使当地渔业的发展雪上加霜,“海底下扔着许多乱糟糟的电线、油桶和破金属,会把拖网全部撕烂的。以后还有什么?……现在,鱼都没有了,森林也被砍光了。毁掉了,败尽了”。[11]这就是石油开发所带来的真实后果,它只会断送当地人的衣食之源,葬送淳朴善良的民风。卡德和比利的争论其实就是人类中心主义者和环保主义者的一次辩论,从中透露出安妮·普鲁强烈的生态意识观:科技的发展为人类带来的利益收获是短期的,造成的破坏和毁灭却是长远的,这种“杀鸡取卵”式的做法得不偿失。
《船訊》中安妮·普鲁對自然环境传神而内敛的表达完全得益于她对纽芬兰的实地考察。为了更加深刻地感受当地的实际生态自然情况,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文化背景,安妮·普鲁先后九次造访纽芬兰。“亲自经历了狂暴的大自然的种种考验,结识了岛上热情粗犷、基本上仍生活在前工业社会的人民,听到了他们的祖先及他们自己的传奇式的经历。”[12]正是这些关于纽芬兰岛的第一手资料的充分准备使得《船讯》能够真实再现纽芬兰岛的自然景象和当地人的生活状况, 安妮·普鲁明确的生态意识跃然纸上,人类和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善待自然其实就是善待自我,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种种便捷,终究会用另外的方式偿还。
参考文献:
[1]周怡《安妮·普鲁和她的区域文学》,《外国文学动态》,第13页。
[2][3][5][8][10][11](美)安妮·普鲁《船讯》,马爱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第2页,12页,第20页,第247页,第225页,第225-226页。
[4](美)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42页。
[6]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75页。
[7]汝信总主编,姜芃主编《加拿大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85页。
[9]杨通进、高予远编《现代文明的生态转向》,重庆出版社,第380页。)
[12]吴冰、郭栖庆主编《美国全国图书奖获奖小说评论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第475页。
作者简介:邓星,女,四川绵阳,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比较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