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班干部岗位的理性设置

来源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778242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班干部岗位供给远远满足不了岗位需求这一现实情境下,各种奇葩职务层出不穷,引发社会关注。种种现象的出现,从表面上看是班干部岗位供给与需求不平衡造成的,但其实质是教师、家长及学生对班干部职务缺乏理性认知。如何化解“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如何让想做、有能力、有素质的学生走上班干部岗位?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班干部队伍?这些都是班主任在教育管理过程中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 班干部 岗位设置
  当前,小学生低年级班干部任命乱象丛生,各种奇葩职务层出不穷,尽管如此,许多小学生和家长仍乐此不疲。关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喜欢当班干部这一问题,从表面上看是班干部岗位供给与需求不平衡造成的,但其实质是教师、家长及学生对班干部职务缺乏理性认知。要平衡好班干部岗位供给与需求的关系,还需多个层面共同发力。
  一、明确班干部岗位的具体构成
  班干部通常由表现优秀、组织协调能力强、愿意为班级服务的少数学生担任。严格来说,班干部职务只包括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文体委员、劳动委员、生活委员、纪律委员等。把学生的劳动义务异化为某个职务的做法值得商榷,这些值得商榷的“职务”就更不能算班干部了。因而,班主任自身要对班干部职务的种类及岗位数量有正确的认知,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及家长明白班干部职务包括哪些。班主任必须要控制好班干部职务的数量,切勿任意扩大班干部岗位数量,更不要设定容易引发社会争议的奇葩职务。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务观
  学生想当班干部,这是一件好事,应该给予肯定。但是,部分学生及家长想当班干部的职务观可能存在偏颇。学校首先应该通过家长会、家校微信群、学校公众号、校刊校报等多种渠道,让家长端正想让孩子当班干部的职务观。当家长的职务观端正了,对孩子想当班干部的观念会产生很多的正面影响。当家长的观念端正后,再进一步通过家校合作,让学生明白当班干部的初心这一本源问题,进一步提高班干部的素质及工作质量,避免班干部人选安排上非理性现象的发生。
  三、引导学生处理好“尽义务”与“当干部”二者之间的关系
  学生作为班集体的一员,为班级做点事、付出劳动,是每个学生对班集体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学生做一点事就要封个“长”的做法,不仅是对班干部职务的亵渎,也会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因而,班主任首先要祛除用各种“官职”激励学生为班级服务的错误做法,然后再通过教育与引导,让学生知道,每个成员都有为班级服务的责任,都有参加班级劳动的义务。切勿混淆为班级尽义务与当干部二者之间的关系,更不要有为班级做点事就要图回报的心理。
  四、班主任勿将班干部任命当成手中的资源
  班主任是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切勿逾越师德红线,要坚决恪守为人师表的道德自律,以班集体建设和学生成长为落脚点,科学设置班干部岗位。在班干部人选确定时,绝不受其他因素左右,要综合学生自身的表现、能力及大多数同学的认可度,选出能為班级服务、能让同学信服、能成为班级标杆的优秀学生担任班干部。
  五、用轮换制满足学生们当班干部的愿望
  当班干部岗位很少、想当班干部的学生很多时,班主任在选拔班干部时可尝试轮换制。例如:以月为周期,对班委会进行重新改选。经过一个学年,每个学生都有了当班干部的机会。轮换制不仅能让学生实现当班干部的愿望,也能让学生们在班干部与普通班级成员的轮换中,更好地体会班干部肩负的责任,更加积极地配合班干部的工作,让班级管理质量大幅提升。
  六、勿用奇葩职务化解班干部岗位供需矛盾
  一个班级到底应该设置多少个班干部岗位,其决定权在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因而,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在选拔及配备班干部时一定要以严谨的态度,以建设优良班集体及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要目的,科学设置班干部岗位。当岗位供给满足不了学生需求时,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力求让“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但切勿用“花长”“盆长”“门长”等奇葩岗位导致班干部设置跑偏,更不要用做点事就要“封官”的管理办法影响学生服务意识的养成。
  班集体建设的质量不仅取决于班主任的管理水平,也取决于班委会组成人员的素质及能力。在班干部岗位供给远远满足不了学生们想当班干部的需求这一现实情境下,如何化解“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如何平衡好“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如何让想做、有能力、有素质的学生走上班干部岗位,如何满足学生担任班干部的需求,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班干部队伍,这些都是班主任在教育管理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责任编辑:白文军]
其他文献
摘 要 思维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元素,言语表达是一种综合的思维过程,通过汉字图谱让思维可感、“三读演悟”让思维可联、习作支架让思维可视等“文-图”互动,实现语言素养落地生根。这样的语文学习是有意义的精神创建,而不是低效的听说读写的工具化训练。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文-图”交互 汉字图谱 “三读演悟” 习作支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课程总目标强调,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摘要  乡村教师职业韧性作为乡村教师“留得住”的关键变量,是乡村教师灵活适应工作环境变化,成功克服职业生涯阻碍的一种能力,具体包括职业期望力、职业适应力、职业应对力、职业耐压力和自我提高力。通过对316名乡村教师的调查发现:乡村教师职业韧性整体水平良好但年轻教师职业韧性尤其是职业耐压力偏低;乡村教师职业韧性在年龄、学历、婚姻状况以及职务上存在显著差异,而在月收入方面则不存在显著差异。因此,需要关注
摘要  本研究以提升学习者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在介绍群文阅读教学内涵的基础上,结合人教版高中《英语》的文本素材,从课堂的三个阶段阐释了群文阅读的教学实施策略,并总结了教学实践思考。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用任务型教学方法,通过设计主题鲜明,综合、实践性强的群文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多个相似文本语境中感知并习得语言,进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  高中英语 群文阅读 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
摘 要 综合实践活动的创新,旨在以设计思维为靶向,让学习链接现实,引领学生深度卷入跨学科实践性学习活动,唤醒其学习经验,从而全面提升其思维品质。通过激活整体性思维、培育成长型思维、发展学术性思维等路径,促成学习多态化,提升学习实践力,增强学习专业度,让学生与综合实践活动深度遇见,让优秀思维品质根植于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行动中。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设计思维 整体性思维 成长型思维 学术性思维  人
摘要  PBL导向的乡村教师培育模式就是将培育设置于问题的情境中,以问题为切入点和抓手,通过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来提升参培教师的综合运用能力,以满足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PBL培育模式的实践路径主要包括重构问题驱动型学习情境、丰富以参培教师为中心的资源供给、构建自主学习和合作的机制以及构建PBL导向的乡村教师培育模式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  PBL 乡村教师 教师培训 培育模式 问题驱动  
摘 要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单元整体教学将主题意义探究和语言实践活动相结合,打破了以往单元教学中的碎片化模式,体现单元教学的整体性、关联性、实践性和意义性。结合教学实例,阐述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单元整体教学路径:解读关联,确立主题;基于主题,设定目标;整合板块,理清线索;整体设计,提升学力。  关键词 小学英语 主题意义 单元整体教学 英语学习活动观  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是以教材为基础,用系统论的方法对
摘 要 “要素”理论创始人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基于要素的认知,最后形成“最复杂的感觉印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围绕学生能理解、易接受的一系列“要素”,如审美要素、意义要素、情感要素和思维要素,引导他们认识周围的世界,形成最复杂的感觉印象,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语言文字审美、意义、情感、思维能力,促进他们语用能力的发展和阅读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要素理论 语用品质 实施路径  
摘 要 美国学者玛丽安娜·沃尔夫提出了“专家级阅读脑”的论述,在推进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中,帮助学生建立一个“专家级阅读脑”是整本书阅读的目标导向。在此目标导向下,于阅读策略、阅读思维、阅读素养、自主发展四个方面研发任务学习单,并以此任务学习单为载体,深入开展学习。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整本书阅读 目标导向 学习单设计  “专家级阅读脑”是美国学者玛丽安娜·沃尔夫提出的一个概念。要想培育“专家级阅
摘 要 以五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为例,通过“篇本类”联读,引导学生展开整本书的自主阅读。首先,找到 “篇”“本”之间的联结点,实现有起点的阅读;其次,借助项目学习单、阅读任务链、阅读策略群,由“篇”链“本”,开展有深度的阅读;最后,通过发现规律、追踪形象、对比阅读的方式,以“本”触“类”,进行有广度的阅读。这一整体化的思维范式,将为整本书阅读寻到新的打开方式。  关键词 统编教材 民间故事 创造
摘 要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学习者需求更具个性化,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已是技术与个体发展的必然趋势。美术所具有的突破时空的视觉传达、思维可视的创意表达的学科特性更适切于这种模式应用。加强对教育信息化平台的有效使用,同时对新媒体选择性地嵌入,在对教材进行创造性使用的基础之上,积极开发创新性课程,实施基于教材创造性使用的主题学习策略和基于课程创新性开发的项目学习策略,从而转变基础美术学科教学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