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驮上行囊,出发!
五月十三日,终于开始了真正的旅途。第一天,到达英吉沙。路上还不错,风景也可以,就是热了点。
次日,我们到达莎车。这是我们最难忘一天之一,毒辣的太阳让人没处躲没处藏,干干地晒在一望无际戈壁上,烤得人直吐舌头。一路上无比热烈地回想着冰凉的娃哈哈的味道,但除了咸涩的汗水啥也没有。隔壁上的小龙卷风一阵一阵,像鬼魂似的远远跟着你,但是刚出去不久我们就碰到了训练的装甲部队,战士们还冲我们招了招手。
伴随着一路的荒沙隔壁,我们继续前进。
半路来到一个歇脚的地方——一颗枯萎的大树。太不容易了,只有在那种环境下,你才能明了看见一颗树的心情。越走越荒凉,除了蓝天就是戈壁,只是在路上骑车的感觉超棒,你可以在柏油路上随便乱骑,也没有交警,想骑多快就骑多快。这种感觉,让我们这从“无规矩不成方圆”井然有序的交通环境下远道而来的人感到新奇和惊喜。再看看周围,戈壁中的骆驼草顽强地生长着,远处的风景让人以为是幻境,沙丘无愧为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天蓝得不可思议,就像是电脑做出来的特效一样。快到柯克亚乡的时候,风沙来了,慢慢遮住了阳光,脸上能微微地感觉到细沙的摩擦。还好不是夜行,我们庆幸道。
在柯克亚乡到阿米西提大队的路上,两幅巨大的景色让我们大开眼界。一幅是像制作很粗糙的特技画面一样的蓝天白云;一幅是从高山上往下跑的羊。羊群的下山速度之快,让我们瞠目结舌,在心中不停地纳闷:这山如此荒凉,羊跑上去难道是为了吃石头的?也许,是因为饿,看着羊群,我们产生了如此的联想,那些羊的胃——毛肚一定很好吃,有嚼头,因为一直在消化沙子啊。
新藏线上的多个“第一”
感受过初来乍到的新奇后,就碰到了旅途上的第一个下马威。由于没有长途经验,加上我们面对的是新藏线上的第一个达坂(达坂在维吾尔语里是“山口”的意思),在众多军车和货车扬起的沙尘里,我们推了5个小时的车子,终于到达了库地达坂的山口。多天以来的委屈终于爆发了,我把摄像机塞到老闫的到手里,对着镜头说:“我要哭给我妈看!我要吃西瓜!我要吃西红柿!我要喝妈熬的绿豆汤!”那一会儿真是哇哇大哭啊,把老闫吓得一个劲儿地拍我的后背给我顺气儿,怕我高原反应。不过,发泄完了也就算了,我总不能把这堆东西和车子扔在这里不管啊,于是擦干眼泪,继续上路。
下山的时候,当时我在前面,老闫同志压后,路上尽是很多不规则的石块,这种路被形象地称为“搓板路”,我的前车轮子不小心压上了个石块,之后车把控制不住了,我就飞了出去。好在戴着头盔和手套,头没受伤,手套被狠狠地磨了一下,但是手没事(就是后来手掌肿了点儿,不敢紧握车把),膝盖出血了,贴了三块创可贴,继续上路。
在库地机务站,终于饱餐了一顿没有馕的汉餐(要知道,我们已经8天没有吃猪肉了)。8天来每天吃的不是馕就是过油肉拌面,连点儿青菜都没有,谁受得了啊!吃得我们的胃鼓鼓的,根本没办法骑搓板路,一骑就恨不得把胃颠出来。于是,骑出3公里后,我们坐在路边休息。这时有辆丰田4500开过来,车上的人看到我们立在路边的自行车,立马停车,冲着我们就过来了。一开始还把我们吓一跳,心想,如果这些人抢我们,我们可跑不过他们,后来才忽然意识到,哪有租越野车抢劫自行车的呢。原来他们是南京的摄影爱好者,从拉萨一路拍过来的。他们对我们的装备和车子十分好奇,纷纷与我们合影,并且十分热情地帮我们合影。于是,新藏线上惟一一张比较正统的合影诞生了。临走的时候,他们还非常热心地把军用罐头留给了我们,让我们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我们一方面心里确实很感动,另一方面也因为这罐头每个一斤,对我们来说可真算得上是甜蜜的负担啊!
过库地达坂后,我们骑上一段难得的50公里的柏油路,天哪,真是幸福啊!我们不禁要说:曾经有一段平直的柏油路放在我车轮下,我没有好好珍惜,失去了才后悔莫及,如果上天再给我骑一遍的机会,我希望这柏油路有一万公里长!
并不漫长的漫长等待
走过库地,往三十里营房(三十里营房是新藏线上翻过库地、麻扎、黑卡三个达坂之后的比较大的补给处,也是我国边境上非常重要的军事要塞)进发的时候,由于我腿疼、体力透支,老闫只能同意我自己搭车先走。虽然非常想让他陪我搭车,但我知道如果不让他走完这新藏线上这环境艰苦的两个达坂,他是不会甘心的。于是,我掩饰着心头的担心,表面上一副轻松的样子,搭上了麻扎面食王刘老板家的大货车,经过七个多小时的颠簸,平安顺利地到达三十里营房。在此一定要表扬一下老闫同志的壮举:他在遇到突发暴风雨雪的情况下,只用了两天的时间(一般人骑行要三天),从麻扎赶到了三十里营房。
到达三十里营房的第二天,我待在饭店里,魂不守舍,忐忑不安。临近5点的时候,远处黑压压的乌云逐渐笼罩了山的上部,越发地焦急了,不停地向来到饭店的司机打听,有没有看到一个穿红色衣服骑自行车的人。他们告诉我,看到了,那个人还跟他们打招呼了呢,让他上货车搭车他也不干,那时山上已经开始下雪了。听到这话,我的心里更不踏实了。临近6点了,我离开饭店向黑卡达坂的方向走去。虽然接不到老闫,能离他近个几百米,仿佛心里能踏实一些。在离三十里营房两公里处的一个小山坡上,视线不错,我就在那里朝远方望去。山边远远驶来一辆车,我就带着提到嗓子眼的心,向他们打听他。听到他安全的消息时,那颗心就又稍微落一落。一个半小时之后,山下开始刮风下雨了,我没有穿冲锋衣裤,只好往回走。
晚上9点多,在经历了担心、不安、恐惧、委屈等情绪,终于等到浑身湿透的他之后,我爆发了新藏线上的“第二哭”,程度较“第一哭”更猛烈,哽咽到完全说不出话来。当晚,我们交流着自己单独前进的见闻,还约定好,今后的路程绝不分开前行。不管多苦,都要两个人一起扛。
五月十三日,终于开始了真正的旅途。第一天,到达英吉沙。路上还不错,风景也可以,就是热了点。
次日,我们到达莎车。这是我们最难忘一天之一,毒辣的太阳让人没处躲没处藏,干干地晒在一望无际戈壁上,烤得人直吐舌头。一路上无比热烈地回想着冰凉的娃哈哈的味道,但除了咸涩的汗水啥也没有。隔壁上的小龙卷风一阵一阵,像鬼魂似的远远跟着你,但是刚出去不久我们就碰到了训练的装甲部队,战士们还冲我们招了招手。
伴随着一路的荒沙隔壁,我们继续前进。
半路来到一个歇脚的地方——一颗枯萎的大树。太不容易了,只有在那种环境下,你才能明了看见一颗树的心情。越走越荒凉,除了蓝天就是戈壁,只是在路上骑车的感觉超棒,你可以在柏油路上随便乱骑,也没有交警,想骑多快就骑多快。这种感觉,让我们这从“无规矩不成方圆”井然有序的交通环境下远道而来的人感到新奇和惊喜。再看看周围,戈壁中的骆驼草顽强地生长着,远处的风景让人以为是幻境,沙丘无愧为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天蓝得不可思议,就像是电脑做出来的特效一样。快到柯克亚乡的时候,风沙来了,慢慢遮住了阳光,脸上能微微地感觉到细沙的摩擦。还好不是夜行,我们庆幸道。
在柯克亚乡到阿米西提大队的路上,两幅巨大的景色让我们大开眼界。一幅是像制作很粗糙的特技画面一样的蓝天白云;一幅是从高山上往下跑的羊。羊群的下山速度之快,让我们瞠目结舌,在心中不停地纳闷:这山如此荒凉,羊跑上去难道是为了吃石头的?也许,是因为饿,看着羊群,我们产生了如此的联想,那些羊的胃——毛肚一定很好吃,有嚼头,因为一直在消化沙子啊。
新藏线上的多个“第一”
感受过初来乍到的新奇后,就碰到了旅途上的第一个下马威。由于没有长途经验,加上我们面对的是新藏线上的第一个达坂(达坂在维吾尔语里是“山口”的意思),在众多军车和货车扬起的沙尘里,我们推了5个小时的车子,终于到达了库地达坂的山口。多天以来的委屈终于爆发了,我把摄像机塞到老闫的到手里,对着镜头说:“我要哭给我妈看!我要吃西瓜!我要吃西红柿!我要喝妈熬的绿豆汤!”那一会儿真是哇哇大哭啊,把老闫吓得一个劲儿地拍我的后背给我顺气儿,怕我高原反应。不过,发泄完了也就算了,我总不能把这堆东西和车子扔在这里不管啊,于是擦干眼泪,继续上路。
下山的时候,当时我在前面,老闫同志压后,路上尽是很多不规则的石块,这种路被形象地称为“搓板路”,我的前车轮子不小心压上了个石块,之后车把控制不住了,我就飞了出去。好在戴着头盔和手套,头没受伤,手套被狠狠地磨了一下,但是手没事(就是后来手掌肿了点儿,不敢紧握车把),膝盖出血了,贴了三块创可贴,继续上路。
在库地机务站,终于饱餐了一顿没有馕的汉餐(要知道,我们已经8天没有吃猪肉了)。8天来每天吃的不是馕就是过油肉拌面,连点儿青菜都没有,谁受得了啊!吃得我们的胃鼓鼓的,根本没办法骑搓板路,一骑就恨不得把胃颠出来。于是,骑出3公里后,我们坐在路边休息。这时有辆丰田4500开过来,车上的人看到我们立在路边的自行车,立马停车,冲着我们就过来了。一开始还把我们吓一跳,心想,如果这些人抢我们,我们可跑不过他们,后来才忽然意识到,哪有租越野车抢劫自行车的呢。原来他们是南京的摄影爱好者,从拉萨一路拍过来的。他们对我们的装备和车子十分好奇,纷纷与我们合影,并且十分热情地帮我们合影。于是,新藏线上惟一一张比较正统的合影诞生了。临走的时候,他们还非常热心地把军用罐头留给了我们,让我们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我们一方面心里确实很感动,另一方面也因为这罐头每个一斤,对我们来说可真算得上是甜蜜的负担啊!
过库地达坂后,我们骑上一段难得的50公里的柏油路,天哪,真是幸福啊!我们不禁要说:曾经有一段平直的柏油路放在我车轮下,我没有好好珍惜,失去了才后悔莫及,如果上天再给我骑一遍的机会,我希望这柏油路有一万公里长!
并不漫长的漫长等待
走过库地,往三十里营房(三十里营房是新藏线上翻过库地、麻扎、黑卡三个达坂之后的比较大的补给处,也是我国边境上非常重要的军事要塞)进发的时候,由于我腿疼、体力透支,老闫只能同意我自己搭车先走。虽然非常想让他陪我搭车,但我知道如果不让他走完这新藏线上这环境艰苦的两个达坂,他是不会甘心的。于是,我掩饰着心头的担心,表面上一副轻松的样子,搭上了麻扎面食王刘老板家的大货车,经过七个多小时的颠簸,平安顺利地到达三十里营房。在此一定要表扬一下老闫同志的壮举:他在遇到突发暴风雨雪的情况下,只用了两天的时间(一般人骑行要三天),从麻扎赶到了三十里营房。
到达三十里营房的第二天,我待在饭店里,魂不守舍,忐忑不安。临近5点的时候,远处黑压压的乌云逐渐笼罩了山的上部,越发地焦急了,不停地向来到饭店的司机打听,有没有看到一个穿红色衣服骑自行车的人。他们告诉我,看到了,那个人还跟他们打招呼了呢,让他上货车搭车他也不干,那时山上已经开始下雪了。听到这话,我的心里更不踏实了。临近6点了,我离开饭店向黑卡达坂的方向走去。虽然接不到老闫,能离他近个几百米,仿佛心里能踏实一些。在离三十里营房两公里处的一个小山坡上,视线不错,我就在那里朝远方望去。山边远远驶来一辆车,我就带着提到嗓子眼的心,向他们打听他。听到他安全的消息时,那颗心就又稍微落一落。一个半小时之后,山下开始刮风下雨了,我没有穿冲锋衣裤,只好往回走。
晚上9点多,在经历了担心、不安、恐惧、委屈等情绪,终于等到浑身湿透的他之后,我爆发了新藏线上的“第二哭”,程度较“第一哭”更猛烈,哽咽到完全说不出话来。当晚,我们交流着自己单独前进的见闻,还约定好,今后的路程绝不分开前行。不管多苦,都要两个人一起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