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学习数学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理解新知识的有意义的过程。作为一名多年从事数学教学的教师,在新课标的大背景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笔者体会到多媒体的视听学习环境,是优化课堂效率的良好途径,是实现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快车道。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一些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的认知搭建桥梁,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如教学简便运算时,可让学生采用“购物付款的经验”来理解。爸爸有一张百元大钞和25元零钱,买一件98元的上衣,他怎样付钱?营业员怎样找钱?最后爸爸还有多少钱?学生都能回答:爸爸拿出100元给营业员,营业员找回2元,爸爸最后的钱是25 2=27元。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多减了要加上”的规律。再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可利用课件展示一组动画情境。小白兔和小熊准备划出一块空地来种萝卜,它们分别画出了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然后它们俩争论谁画的图形面积大。这时,教师问:到底谁画的图形面积大?你们能帮帮它们吗?新奇的学习情境深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方格为背景的画面更是唤起了他们原有的知识经验,借助屏幕上的方格,通过数一数,他们很快发现了结果: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面积一样大。面对此情景,一连串的疑问在他们心中涌起,为什么会一样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于是学生心中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
二、利用课件,有效突破重点、难点
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能有效地分解重点与难点,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如:教学“圆的面积”时,教师引导学生实验,把圆转化为学过的图形来计算。通过让学生剪一剪、拼一拼,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分别把圆分成8等份、16等份、32等份,并沿着等分线剪开,然后拼接,引导学生观察剪与拼的过程。学生不难发现,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形,由此得出把圆转化为长方形,推导出计算圆面积的方法。这样利用多媒体,形象地演示了知识发生的过程,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以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例如,在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中,学生分组进行剪拼活动,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平行四边形;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三角形;有的把圆剪拼成梯形等。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分别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这一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学生尝到了独立思考的乐趣,培养了发散思维的能力。
三、优化结构,增加课堂密度
如“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教学,教师以讲故事形式再配上精彩的画面,带学生进入学习情境,而后出现例题:果园里有桃树78棵,梨树36棵,苹果树的棵数比桃树和梨树的总数少20棵,苹果树有多少棵?在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的同时,教师轻轻点击鼠标,画面上依次出现了条件、问题的线段图,再配上不同的颜色。在学生解答完后,教师再点击鼠标,改换第三个已知条件,再出现线段图,学生便很快理清了思路,作了解答。接着,又改换第三个已知条件,同样出现线段图,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最后,比较三道题在计算方法上的异同。因为每道题后都配有醒目的线段图,学生思路十分清晰,顺利找到了三道题在计算方法上的异同,较好地掌握了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四、多元评价,自主活动学会创新
传统教学崇尚终结性评价,形式和内容都比较单一。这种评价只重结果,不重过程,没有体现出教育的复杂性和学生的个性特点。新课标则强调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重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新课程提倡面向全体学生,而人人参与的活动是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活动是主体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获得是通过自己的内化活动实现的,要实现真正意义的内化,学生必须有一个主动获得、主动发展的过程。为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增大学生的学习自由度,树立一种以活动促发展的新型教学观,让自主探索学习的活动成为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源泉。如,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这些基本图形之后,笔者设计了“拼组图形”的操作活动。教学时,不是直接出示拼好的图形让学生模仿,而是鼓励学生尽情展示自我,用手中的基本图形学具动手拼摆。“比比看,谁拼得最多、最漂亮”,学生兴奋不已,结果拼出了一组组精美的生活图样。这个例子说明我们应该给学生多一些动手的机会,多一点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创新,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21世纪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作为新世纪的数学教师要更新观念,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现代多媒体技术为辅助手段,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学习情感的诱发和融入。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过程,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发展的天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熟悉和探索数学世界,感受数学的乐趣!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长胜中心小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一些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的认知搭建桥梁,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如教学简便运算时,可让学生采用“购物付款的经验”来理解。爸爸有一张百元大钞和25元零钱,买一件98元的上衣,他怎样付钱?营业员怎样找钱?最后爸爸还有多少钱?学生都能回答:爸爸拿出100元给营业员,营业员找回2元,爸爸最后的钱是25 2=27元。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多减了要加上”的规律。再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可利用课件展示一组动画情境。小白兔和小熊准备划出一块空地来种萝卜,它们分别画出了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然后它们俩争论谁画的图形面积大。这时,教师问:到底谁画的图形面积大?你们能帮帮它们吗?新奇的学习情境深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方格为背景的画面更是唤起了他们原有的知识经验,借助屏幕上的方格,通过数一数,他们很快发现了结果: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面积一样大。面对此情景,一连串的疑问在他们心中涌起,为什么会一样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于是学生心中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
二、利用课件,有效突破重点、难点
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能有效地分解重点与难点,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如:教学“圆的面积”时,教师引导学生实验,把圆转化为学过的图形来计算。通过让学生剪一剪、拼一拼,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分别把圆分成8等份、16等份、32等份,并沿着等分线剪开,然后拼接,引导学生观察剪与拼的过程。学生不难发现,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形,由此得出把圆转化为长方形,推导出计算圆面积的方法。这样利用多媒体,形象地演示了知识发生的过程,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以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例如,在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中,学生分组进行剪拼活动,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平行四边形;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三角形;有的把圆剪拼成梯形等。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分别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这一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学生尝到了独立思考的乐趣,培养了发散思维的能力。
三、优化结构,增加课堂密度
如“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教学,教师以讲故事形式再配上精彩的画面,带学生进入学习情境,而后出现例题:果园里有桃树78棵,梨树36棵,苹果树的棵数比桃树和梨树的总数少20棵,苹果树有多少棵?在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的同时,教师轻轻点击鼠标,画面上依次出现了条件、问题的线段图,再配上不同的颜色。在学生解答完后,教师再点击鼠标,改换第三个已知条件,再出现线段图,学生便很快理清了思路,作了解答。接着,又改换第三个已知条件,同样出现线段图,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最后,比较三道题在计算方法上的异同。因为每道题后都配有醒目的线段图,学生思路十分清晰,顺利找到了三道题在计算方法上的异同,较好地掌握了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四、多元评价,自主活动学会创新
传统教学崇尚终结性评价,形式和内容都比较单一。这种评价只重结果,不重过程,没有体现出教育的复杂性和学生的个性特点。新课标则强调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重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每位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新课程提倡面向全体学生,而人人参与的活动是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活动是主体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获得是通过自己的内化活动实现的,要实现真正意义的内化,学生必须有一个主动获得、主动发展的过程。为此,教师要尽可能地增大学生的学习自由度,树立一种以活动促发展的新型教学观,让自主探索学习的活动成为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源泉。如,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这些基本图形之后,笔者设计了“拼组图形”的操作活动。教学时,不是直接出示拼好的图形让学生模仿,而是鼓励学生尽情展示自我,用手中的基本图形学具动手拼摆。“比比看,谁拼得最多、最漂亮”,学生兴奋不已,结果拼出了一组组精美的生活图样。这个例子说明我们应该给学生多一些动手的机会,多一点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创新,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21世纪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作为新世纪的数学教师要更新观念,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现代多媒体技术为辅助手段,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学习情感的诱发和融入。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过程,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发展的天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熟悉和探索数学世界,感受数学的乐趣!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长胜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