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教育的灵魂,一言以蔽之,就是梁启超所言的“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然而,近年来,在“一切向分数看齐”的主导思想下,中国的教育却正在走向“文明其精神,退化其体魄”的怪圈。学校中的“小胖墩”和“小眼镜”越来越多,学生的耐力、肺活量水平等部分体能指标也在持续下降,在一些中小学生眼中,体育课更是成了“耍耍课”、“休息课”的代名词,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作为“野蛮其体魄”重要载体的体育课为何成了教育中的“软肋”?“跛脚的教育”何时才能真正离我们远去?
4月28日上午10时至11时,全国各地掀起了一场名为“阳光体育”的运动热潮。亿万学生一起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集中锻炼了一小时。
“这是一次盛大的预演”,有专家称,这场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联合启动的活动是对近年来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普遍不足,学生体质明显下降的一个“正面回击”。
据了解,我国从1985年开始进行了四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最近二十年,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在持续下降,主要表现在学生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持续下降,学生肥胖率比5年前增长了50%,眼睛近视的比例初中生接近60%、高中生为76%、大学生高达83%。
“现在学生体质下降是肯定的。”有7年体育课教学经验的武汉某小学教师陶远强提及学生体质问题就直摇头。陶远强坦承,学生体质下降与目前的体育课“形式”大于内容,“走过场”等不无关系。
被排挤的体育课
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陶远强告诉记者,自2004年我国大力实施体育课改革以来,各地学校“快乐体育”搞得火热,“快乐体育”以培养学生体育兴趣自觉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初衷很好,但在实践中,由于一味地强调学生兴趣而致使体育课改革走入误区,即“快乐体育”就是要以游戏为主而大大减少了学生运动量。
“我也曾经观摩过一些‘快乐体育’优质课、示范课,有个班级甚至动用了两辆卡车运来南瓜、扁担等道具,学生们在课堂上要模仿农民干农活,据说此举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更有甚者,体育老师在上课时表演起魔术来了,‘大变活鱼’,对着学生手掌一翻,一条活鱼就出现在他手上……”陶远强说,“如此一来,体育课成了游戏课、休息课,华而不实的体育课程设计使学生的体魄根本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
陶远强还告诉记者,现在体育老师的工作量很大,有的一周要上十七八节课,平均每天要上四五节课,老师的精力是有限的,可能只有前两节课能认真上,要想把剩下的两三节课都上好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有的学校还请班主任老师代上体育课,只能看着孩子随便玩,体育课成了“耍耍课”。
据陶老师介绍,这些还算好的,遇到功课紧张时,体育课还会成为牺牲品。“在一些小学,每次上体育课起码有7至8个学生缺席,原来都是去补习文化课了。而在一些中学,每到期末,文化课老师会主动请缨替体育老师上课,体育老师连班都可以不上了,而体育课本身也只会练中考的体育考试项目……”
运动会是学校必须完成的“规定动作”,但一些学校领导也打起了它的主意,甚至提出搞运动会就让运动队员去比赛,而其余同学继续在教室上课。
陶老师就曾亲眼目睹了某重点中学令人讶异的一幕:运动会期间,运动场上比赛搞得火热,而看台上的学生们却埋头苦做着老师们布置的试题,事后问起才知道,参加运动会的只是班主任特意安排的几个体育尖子生,坐在看台上的这些同学觉得,运动会与己无关,还不如安心做作业。
被异化的体育课场地不足和安全风险成瓶颈
“现在学校的场地根本不够用,我们在排课表的时候,都是先排体育课,其他课‘插空’安排,学校的正常教学计划都受到了制约。”北京西城区一所中学的陈校长在谈到当前体育课遭遇的尴尬时,言语中颇有几分无奈。
“青少年身体有个‘敏感期’,比如柔韧性、速度、耐力等,都有个最佳锻炼培养的时机,错过了很可惜。”北京市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体育教研室主任马凌说,“所以学校要按照中小学新体育课程标准配齐必备的器械,保证基本的教学条件。”
“但场地不足和安全风险确实是制约中小学开展体育教学的‘瓶颈’问题。”马凌坦陈,现在许多城市中小学都面临着场地小、生均活动面积小的难题。
令马凌忧心的还有,如今的体育课“形式”大于内容,一些规定的教学项目如铅球、垒球、单杠、双杠等等,许多体育老师都只做介绍性讲解,最多做一下示范动作和演示,根本不会让学生亲自去做。“主要考虑到安全问题,像铅球是肯定不让学生碰的,而质量轻皮制的垒球也是在运动会时,几个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才让他们练练,而大多数学生没机会碰到。”
据了解,为了避免体育教学中的运动伤害,许多学校缩减甚至取消了鱼跃前滚翻、跨栏、鞍马、体操等风险大的项目。马凌认为,这是一种因噎废食的消极做法,“运动伤害在所难免,现在学校的体育教育都患上了‘安全恐惧症’,照此下去,最终受害的还是孩子。”
被替代的体育课亟待求解的“现代化迷局”
曾几何时,捉迷藏、跳皮筋、跳房子等以院坝为活动场地、运动身体为效果的传统游戏已经不为现在的孩子所知,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电脑和网络游戏。
“我们在课间聊得最多的是电脑游戏,交流秘笈,大部分同学都会玩‘魔兽’、‘传奇’、‘CS’之类的电脑游戏。”洋洋说。
洋洋是重庆市第一实验小学的一名学生,课间休息时,洋洋从不会出去玩耍,不是埋头做作业就是趴在桌上休息。当记者提到一些传统游戏的名字,洋洋皱了皱眉头显得很陌生。
一些学生家长也反映,如今看电视、上网成为多数孩子放学回家后的主要活动。有的则反映孩子负担重,没时间锻炼,还有不少家长很少关心孩子的体育锻炼,认为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是否进行体育锻炼无所谓,或是出于对孩子在外玩耍不安全的担心,或为了怕孩子外出玩耍耽误学业,家长们也更乐意让孩子多玩一些所谓开发智商的游戏。致使很多孩子户外活动和锻炼的机会越来越少。
除了游戏方式以外,我国这一代少年儿童的生活方式也明显发生了由“动”到“静”的变化。如上楼乘电梯、以车代步、不参与家务劳动、体力劳动减少等生活方式的“静态化”都使得许多少年儿童日常运动量较从前大为减少。
“现在许多生活条件优越的城市学生,身体素质可能反倒不如生活条件一般甚至艰苦的农村学生。农村孩子一般从小就开始帮助大人干家务和农活;而城市孩子在应试教育的强大压力之下,基本上过着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体育锻炼的时间很少,体力劳动的机会几乎没有。”对教育领域颇有研究 的著名时事评论员童大焕认为,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孩子们也走进了“现代化迷局”,“由于学校安全方面的责任越来越大,以前孩子们经常有的野游、爬山等活动也越来越少,孩子们自己的体育课都被电脑游戏替代了。”
被看重的体育课野蛮其体魄也是教育的灵魂
在4月25日教育部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学生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工作副司长廖文科介绍了教育部近期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学校的体育工作,如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制度,将达到标准作为“学生评选三好生”的基本条件之一;在新的课程标准中,较大幅度地增加体育课时;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延长课间操时间,推广课间体育活动;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公告制度等。体育考试成绩不但在中考中所占的比重将逐步增加,而且将作为高校录取新生的重要参考依据,并与高校、示范性高中招生指标适度挂钩。
有专家认为,教育部此举将充分发挥体育教育的“指挥棒”作用,为体育课程的理性回归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这根“指挥棒”下,全国各地开始实施“保证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活动。上海市就率先提出,本市中小学校实行“三课、两操、两活动”,即各个年级每周有三课时体育课,每天做广播体操或健身操(不少于一遍)、眼保健操(不少于两遍),两课时活动课。同时保障学生睡眠时间,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不少于10小时,中学生不少于9小时。
乌鲁木齐市的做法则更加新颖,各中小学除了开展上午20分钟和下午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外,还将“跳绳”、“踢毽子”、“滚铁环”、“打陀螺”、“跳房子”、“打弹子”这些带有体育运动的传统游戏进行改编,创新,应用到体育课中,据当地的体育老师说,自实行这一创新后,学生们锻炼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
“这样的创新应该更多。”北京市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体育教研室主任马凌认为,当前教育课程的改革力度急需加大,“什么时候体育课学生爱上,老师爱教,那就成功了。”
对于当前存在的运动场地不足问题,他建议,在现有条件下,可因地制宜,采用“替代性”、“拓展性”项目。比如,如果无法开展800米或1000米长跑,可以选择3分钟跳绳、25米往返跑等替代性项目。“但这只毕竟只是一时之计,最根本的,还是有关部门应该切实保障学校的教学用地,为学生留出活动的空地来。”
而对于体育运动中在所难免的体育伤害,除了要让家长和老师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之外,马凌还建议,可以一方面结合医疗体制改革,给所有中小学生都上保险;另一方面,还可以借用体育彩票资助社区健身的思路,分出一部分资金来解决这一问题。
“这些还不够”,马凌认为,仅仅仅靠学校的“孤岛式教育”是无法真正提高孩子们的体质的,“家长应该和学校一起配合,改变孩子们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可以给孩子安排家务,鼓励他们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和劳动。只有社会各界都真正重视起来,体育课的内涵和外延才能真正丰富起来,孩子们的未来也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障。”
4月28日上午10时至11时,全国各地掀起了一场名为“阳光体育”的运动热潮。亿万学生一起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集中锻炼了一小时。
“这是一次盛大的预演”,有专家称,这场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联合启动的活动是对近年来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普遍不足,学生体质明显下降的一个“正面回击”。
据了解,我国从1985年开始进行了四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最近二十年,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在持续下降,主要表现在学生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持续下降,学生肥胖率比5年前增长了50%,眼睛近视的比例初中生接近60%、高中生为76%、大学生高达83%。
“现在学生体质下降是肯定的。”有7年体育课教学经验的武汉某小学教师陶远强提及学生体质问题就直摇头。陶远强坦承,学生体质下降与目前的体育课“形式”大于内容,“走过场”等不无关系。
被排挤的体育课
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陶远强告诉记者,自2004年我国大力实施体育课改革以来,各地学校“快乐体育”搞得火热,“快乐体育”以培养学生体育兴趣自觉养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初衷很好,但在实践中,由于一味地强调学生兴趣而致使体育课改革走入误区,即“快乐体育”就是要以游戏为主而大大减少了学生运动量。
“我也曾经观摩过一些‘快乐体育’优质课、示范课,有个班级甚至动用了两辆卡车运来南瓜、扁担等道具,学生们在课堂上要模仿农民干农活,据说此举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更有甚者,体育老师在上课时表演起魔术来了,‘大变活鱼’,对着学生手掌一翻,一条活鱼就出现在他手上……”陶远强说,“如此一来,体育课成了游戏课、休息课,华而不实的体育课程设计使学生的体魄根本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
陶远强还告诉记者,现在体育老师的工作量很大,有的一周要上十七八节课,平均每天要上四五节课,老师的精力是有限的,可能只有前两节课能认真上,要想把剩下的两三节课都上好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有的学校还请班主任老师代上体育课,只能看着孩子随便玩,体育课成了“耍耍课”。
据陶老师介绍,这些还算好的,遇到功课紧张时,体育课还会成为牺牲品。“在一些小学,每次上体育课起码有7至8个学生缺席,原来都是去补习文化课了。而在一些中学,每到期末,文化课老师会主动请缨替体育老师上课,体育老师连班都可以不上了,而体育课本身也只会练中考的体育考试项目……”
运动会是学校必须完成的“规定动作”,但一些学校领导也打起了它的主意,甚至提出搞运动会就让运动队员去比赛,而其余同学继续在教室上课。
陶老师就曾亲眼目睹了某重点中学令人讶异的一幕:运动会期间,运动场上比赛搞得火热,而看台上的学生们却埋头苦做着老师们布置的试题,事后问起才知道,参加运动会的只是班主任特意安排的几个体育尖子生,坐在看台上的这些同学觉得,运动会与己无关,还不如安心做作业。
被异化的体育课场地不足和安全风险成瓶颈
“现在学校的场地根本不够用,我们在排课表的时候,都是先排体育课,其他课‘插空’安排,学校的正常教学计划都受到了制约。”北京西城区一所中学的陈校长在谈到当前体育课遭遇的尴尬时,言语中颇有几分无奈。
“青少年身体有个‘敏感期’,比如柔韧性、速度、耐力等,都有个最佳锻炼培养的时机,错过了很可惜。”北京市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体育教研室主任马凌说,“所以学校要按照中小学新体育课程标准配齐必备的器械,保证基本的教学条件。”
“但场地不足和安全风险确实是制约中小学开展体育教学的‘瓶颈’问题。”马凌坦陈,现在许多城市中小学都面临着场地小、生均活动面积小的难题。
令马凌忧心的还有,如今的体育课“形式”大于内容,一些规定的教学项目如铅球、垒球、单杠、双杠等等,许多体育老师都只做介绍性讲解,最多做一下示范动作和演示,根本不会让学生亲自去做。“主要考虑到安全问题,像铅球是肯定不让学生碰的,而质量轻皮制的垒球也是在运动会时,几个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才让他们练练,而大多数学生没机会碰到。”
据了解,为了避免体育教学中的运动伤害,许多学校缩减甚至取消了鱼跃前滚翻、跨栏、鞍马、体操等风险大的项目。马凌认为,这是一种因噎废食的消极做法,“运动伤害在所难免,现在学校的体育教育都患上了‘安全恐惧症’,照此下去,最终受害的还是孩子。”
被替代的体育课亟待求解的“现代化迷局”
曾几何时,捉迷藏、跳皮筋、跳房子等以院坝为活动场地、运动身体为效果的传统游戏已经不为现在的孩子所知,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电脑和网络游戏。
“我们在课间聊得最多的是电脑游戏,交流秘笈,大部分同学都会玩‘魔兽’、‘传奇’、‘CS’之类的电脑游戏。”洋洋说。
洋洋是重庆市第一实验小学的一名学生,课间休息时,洋洋从不会出去玩耍,不是埋头做作业就是趴在桌上休息。当记者提到一些传统游戏的名字,洋洋皱了皱眉头显得很陌生。
一些学生家长也反映,如今看电视、上网成为多数孩子放学回家后的主要活动。有的则反映孩子负担重,没时间锻炼,还有不少家长很少关心孩子的体育锻炼,认为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是否进行体育锻炼无所谓,或是出于对孩子在外玩耍不安全的担心,或为了怕孩子外出玩耍耽误学业,家长们也更乐意让孩子多玩一些所谓开发智商的游戏。致使很多孩子户外活动和锻炼的机会越来越少。
除了游戏方式以外,我国这一代少年儿童的生活方式也明显发生了由“动”到“静”的变化。如上楼乘电梯、以车代步、不参与家务劳动、体力劳动减少等生活方式的“静态化”都使得许多少年儿童日常运动量较从前大为减少。
“现在许多生活条件优越的城市学生,身体素质可能反倒不如生活条件一般甚至艰苦的农村学生。农村孩子一般从小就开始帮助大人干家务和农活;而城市孩子在应试教育的强大压力之下,基本上过着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体育锻炼的时间很少,体力劳动的机会几乎没有。”对教育领域颇有研究 的著名时事评论员童大焕认为,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孩子们也走进了“现代化迷局”,“由于学校安全方面的责任越来越大,以前孩子们经常有的野游、爬山等活动也越来越少,孩子们自己的体育课都被电脑游戏替代了。”
被看重的体育课野蛮其体魄也是教育的灵魂
在4月25日教育部例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学生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工作副司长廖文科介绍了教育部近期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学校的体育工作,如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制度,将达到标准作为“学生评选三好生”的基本条件之一;在新的课程标准中,较大幅度地增加体育课时;实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延长课间操时间,推广课间体育活动;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公告制度等。体育考试成绩不但在中考中所占的比重将逐步增加,而且将作为高校录取新生的重要参考依据,并与高校、示范性高中招生指标适度挂钩。
有专家认为,教育部此举将充分发挥体育教育的“指挥棒”作用,为体育课程的理性回归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这根“指挥棒”下,全国各地开始实施“保证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活动。上海市就率先提出,本市中小学校实行“三课、两操、两活动”,即各个年级每周有三课时体育课,每天做广播体操或健身操(不少于一遍)、眼保健操(不少于两遍),两课时活动课。同时保障学生睡眠时间,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不少于10小时,中学生不少于9小时。
乌鲁木齐市的做法则更加新颖,各中小学除了开展上午20分钟和下午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外,还将“跳绳”、“踢毽子”、“滚铁环”、“打陀螺”、“跳房子”、“打弹子”这些带有体育运动的传统游戏进行改编,创新,应用到体育课中,据当地的体育老师说,自实行这一创新后,学生们锻炼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
“这样的创新应该更多。”北京市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体育教研室主任马凌认为,当前教育课程的改革力度急需加大,“什么时候体育课学生爱上,老师爱教,那就成功了。”
对于当前存在的运动场地不足问题,他建议,在现有条件下,可因地制宜,采用“替代性”、“拓展性”项目。比如,如果无法开展800米或1000米长跑,可以选择3分钟跳绳、25米往返跑等替代性项目。“但这只毕竟只是一时之计,最根本的,还是有关部门应该切实保障学校的教学用地,为学生留出活动的空地来。”
而对于体育运动中在所难免的体育伤害,除了要让家长和老师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之外,马凌还建议,可以一方面结合医疗体制改革,给所有中小学生都上保险;另一方面,还可以借用体育彩票资助社区健身的思路,分出一部分资金来解决这一问题。
“这些还不够”,马凌认为,仅仅仅靠学校的“孤岛式教育”是无法真正提高孩子们的体质的,“家长应该和学校一起配合,改变孩子们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可以给孩子安排家务,鼓励他们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和劳动。只有社会各界都真正重视起来,体育课的内涵和外延才能真正丰富起来,孩子们的未来也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