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仪式教育的有效化构建策略

来源 :教师教育论坛(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llle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将美渗透仪式,关注仪式过程的审美化
  丰富活动过程,让仪式过程多样化、精致化。我校在组织十岁成长礼的活动中,前后有十几个活动,如:观看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视频、和父母说说心里话、过成长门、讲习爷爷的故事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最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和审美教育的需求,更能够吸引少先队员的注意力,帮助他们发现仪式教育当中的美。当然,仪式教育的有效化离不开组织者对于每个节目的把关和指导,只有这样才能让儿童发现美、感受美以及创造美。
  渗透情感教育,让仪式过程情感化。我校在六年级学生的毕业仪式当中,着重三种情感来开展毕业仪式。一是爱国之情。我们安排了一位毕业生专门来说说我们的校园、我们如今的生活,在回忆的过程中就会发现是谁为我们准备了这么好的学习环境,是谁为我们提供如此好的生活,是祖国。二是感恩老师。我们通过播放他们一到六年级的学校生活的照片,让他们体验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无私奉献。三是爱家长。我们将他们刚入学的时候父母写给他们的信拿出来,让他们去读,让他们感受父母的爱和期待。
  二、 将体验融入仪式,强调仪式过程的体验性
  儿童在仪式中扮演的角色不同,其体验的意义也千差万别。小学的仪式设计要重视儿童参与仪式的情感体验,要让全体儿童包括旁观者儿童在仪式中找到自己的身份角色,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
  让儿童的需求成为仪式设计的指南针,让儿童由仪式的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和设计者,在组织活动之前就应该要走进学生,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然后再来明确仪式教育的主题。我校曾经开展过一次“我做一天妈妈”的仪式体验,这个主题的确定就是来自儿童,当时正好是母亲节到来之际,学校通过广播以及国旗下讲话的方式都对学生们进行了母亲节主题教育。但是,我们发现学生理解不了母亲十月怀胎的辛苦。于是,根据学生的建议,我们设计了“我做一天妈妈”的仪式教育活动,要求每个学生回家用布缝一个袋子,在里面放20斤米,然后在母亲节当天将布袋子绑在身上一天。有了这样的体验,学生们自然明白了母亲的不容易。
  让儿童由仪式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其实就是要充分体现儿童在仪式教育当中的主体性。一是在仪式开始之前要让所有的参与者知道这是什么仪式、仪式的过程以及仪式的最终目标。二是通过创新仪式过程让更多的儿童参与其中:活动的主持人、活动的表演者、活动的讲话等环节都由学生来担当。同时,我们还让学生们参与到活动设计中来。如升旗仪式,升旗手、國旗下讲话人员、班级简班级特色展示等由学生自主完成。
  让儿童即时分享仪式体验后的感受。仪式结束后,要立刻组织学生表达他们的真实感受。同时,也让学生们对本次仪式教育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以便更好地设计服务儿童的仪式活动,通过仪式活动促进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 将乐趣融入仪式,突出仪式教育的童趣性和生活性
  关注仪式教育的童趣性。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受年龄的影响,过于枯燥的东西,他们是比较难以接受的。所以,主持词用儿童的语言,节目的安排从内容到形式要与时俱进,活动过程加入孩子们喜欢的元素等等。
  关注仪式教育的生活性。仪式内容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丰富仪式的内涵。比如,生日仪式、西餐使用仪式、问候仪式、祭奠仪式、班队仪式等等。这些仪式的出现都是来源于学生们的生活实际。
  小学仪式教育的有效化构建策略除了以上几点之外,还需要一线的德育工作者们站在儿童的角度用行动去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作者单位:太仓市新区第四小学)
其他文献
游戏教学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英语课堂中尽可能采用游戏方式,为学生创造丰富的语言交际情景,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不仅学习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 课前热身,优化导入  游戏引入是教学的一个环节,利用恰当的游戏引入新课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趣途径,也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如:  T: Hello, boys and girls. Let’s
期刊
低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是源自于他们自己对平时日常生活的认识、体验以及感悟的一门课程,是一门对小学生进行行为、思想启蒙教育的课程。教育又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活动过程,而小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更不是一蹴而就的。小学生的天性就是纯真的、多动的、感性的,针对于他们的教育活动的各项内容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教学中需要采用适合儿童接受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解决自己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面对灵
期刊
[案例描述]  事情得从我上的《轴对称图形》说起。  上课时,我出示了一组图:蝴蝶、天安门、飞机、奖杯、浮雕、雨花石、海螺。  要求分小组学习:  1、依据形状给上面的物体分类;  2、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学生完成得很顺利,交流:  “蝴蝶、天安门、飞机和奖杯是一类,因为他们都是对称的;浮雕、雨花石、海螺是一类,因为他们都不对称。”  “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也具有对称的特征。你
期刊
语文是一门充满智慧的学科。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也应是智慧的。老师需要利用智慧的“绵绵磁力”吸引学生思维的碰撞和情感的融合,使他们在身心愉悦的同时又能得到收获和启示。  一、 教育智慧使课堂在互动交流中呈现精彩  语言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是导演,而是学生内心想法的倾听者;学生不是被灌输的容器,而是课堂的主人。课堂上只有生动的、零距离的交流互动才是学生们所期待的。多种多样的互动交流,才能呈现出精彩智慧的课
期刊
摘 要:本文探讨了“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背景下以学术英语能力为导向的研究生公共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论述了“产出导向法”在研究生公共英语课堂中的具体实施和面临的挑战。基于“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的研究生公共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提高学生学术能力为导向,教师设计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产出任务,然后根据产出任务需要,指导学生准备产出任务的步骤和方法。最终通过学生产出任务的展示,考察并提高作为一名研究生必备的基本学术
期刊
我与怀玉老师初次相识是2013年。当时,湖北省中小学德育专业委员会在麻城市举办一年一度的“德育论坛”,邀请她来做班主任工作专题报告。在整整两个小时的报告中,她不疾不徐地讲述她与她班上的学生一起成长的故事,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掌声连连。逾千人的中小学校长、班主任和高校德育工作者们都听得如痴如醉。理所当然地,作为论坛主办者的我就这样结识了怀玉老师,同时她也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此后数年,在武汉的
期刊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海伦·凯勒说:一本好书就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而牛顿的老师伊萨克·巴罗则说: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导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的安慰者。  阅读的好处,往大处说,可以拓宽孩子视野、增长知识、磨炼意志、涵养性情、提升素养等。往小处说,可以积累写作素材、习得表达方法和增加词汇量等。  然而,
期刊
陶行知先生早期就提出“小先生制”教学,采用“即知即传”的方式,让已经获得一定知识的小学生去教另一部分知识获得较少的学生。新时期实行“小先生制”,就是要把课堂、班级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实践与探索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一、 培养“小先生”,发挥自主力  优秀的“小先生”在班级中起着桥梁作用、带头作用,更是班主任工作的小助手,“小先生”的工作能力直接影响着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形成。  1.
期刊
文学素养决定一个人的文化品位和精神高度,影响学生的审美、思维、心智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高职语文学科要积极开拓学习领域,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养,让“文学味儿”在学生身上扎根。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了,人文底蕴的宽度和厚度增加了,精神境界会进入更高层次,从而为未来幸福之路奠定基石。  一、 创设个性化人文课堂,培养学生文学素养  独立,是人能够立足于社会,也是健全人格的重要构成,更是学生
期刊
摘要:本文从美国大学校名雷同甚至撞名的现象入手,梳理了美国大学校名的命名原则和改名历史,提出了大学校名命名和改名组织依据。研究采取内容分析法,选择代表性的美国大学399强排名为样本,从语义学角度分析美国大学的名称。依托资源基础观、五力模型、管理幅度、人岗匹配模型等组织理论,运用三阶段编码分别归纳了美国大学雷同、撞名现象的背后成因,共分8类情况。研究发现:美国大学的校名有内在组织能力的内在支撑,这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