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申请上市企业而言,能成功登陆资本市场,不仅可以快速的获取大量的资金,还能提升公司的信誉和影响力,使得公司在面向供应商和客户时,具有更大的发言权。然而,许多行业的龙头企业虽然通过了上市过程中的层层关卡,最后却没有通过证监会发审委的审核。企业本身存在的重大的财务原因无疑是其上市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以合纵科技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性比较法和案例分析法等方法,来分析其在上市过程中存在的财务原因,旨在通过对合纵科技的个案研究为未来申请上市企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上市;合纵科技;原因;对策研究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目前对于上市失败企业财务原因的研究比较少。国外对于上市失败企业财务原因的研究也比较少,国外的研究更多的集中于对已上市企业财务舞弊问题的分析,关于上市企业财务分析的理论探讨等。财务分析在企业重组、企业价值评估等诸多方面广泛使用。财务报表分析在上世纪末开始传入我国,真正应用是在90年代前期“两则两制”颁布之后。此后,借鉴源自西方的沃尔评分法、杜邦分析体系等财务分析方法体系。从总体上看,由传统的财务报表分析走向缜密的财务质量评价则是近年来的话题。财政部等相关部委于90年代中后期发布了以财务分析为核心内容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二、合纵科技的上市及其失败过程
合纵科技是一家高科技企业,在这篇文章中所选择的数据来源是公开的招股章程或公司的官方网站,因而是可以公开的数据,不存在数据泄密或者使用不当的情况。公司前身为成立于1997年4月15日的北京合纵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时注册资本100万元,主要从事扩频通信设备和配电综合检测表计的代理销售。2006年12月26日,北京合纵科技有限公司股东会通过决议,由有限公司全体22名股东作为发起人,将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公司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股份转让平台成功挂牌,注册资本为8218万元。2011年11月25日,发审委于2011年第74次发行审核委员会工作会议正式否决了合纵科技的上市。
三、合纵科技上市失败的财务原因分析
在合纵科技上市失败中财务原因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原因,这些财务原因,最终成为导致合纵科技在上市时失败的一个重大原因。本文主要从短期借款、现金流管理、期间费用三个方面分析合纵科技上市失败存在的财务原因。
1.短期借款问题
相对而言,与同行业上市企业相比,合纵科技在资产负债率以及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等指标方面不存在较大的问题。在偿债能力方面,合纵科技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短期借款过多。并且由于合纵科技为中小型企业,在借贷市场中处于相对的劣势,因而短期借款较多,可能会隐藏债务风险,并有可能危及企业的正常运营。2011年6月30日,公司短期借款为7,434.50万元,比2010年底增加31.95%,主要是本期为满足生产经营需要,公司增加了对外借款,补充营运资金。具体情况如如表1所示:
短期借款皆为1年期借款,到期日集中在2012年三月份。委托贷款2010年1月28日,公司与北京太阳投资管理公司、北京银行密云支行共同签署了2010年委贷字第011403号《委托贷款协议》,北京太阳投资管理公司通过北京银行密云支行贷款给本公司2,000万元,期限为2010年1月28日至2011年1 月27日。
根据签订的补充协议,公司以签订的产品销售合同预期收益4,004.401万元为本项委托贷款提供担保,并约定委托贷款的用途只能用于支付购买51号土地使用权款项,并在取得前述的土地使用权证及地上建筑物房屋所有权证后进行抵押登记手续,作为本项委托贷款提供担保。
综上所述,公司短期借款增加过快,并且还款期限较为集中,2012年3月份到期的短期借款额度为4500万。如果公司继续保持快速的扩张势头,将有可能在2012年面临严重的债务危机,进而影响到公司的正常运营。所以短期借款为公司上市过程中存在的一大瑕疵之一,可能会影响到公司的正常上市。
2.现金流管理问题
合纵科技在财务方面存在的另外一个较大的问题,是公司的现金流管理存在缺陷,在利润增加的情况下,公司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反而呈现下降趋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这种状况的发生与公司的扩张有关,但是,其在2011年上半年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已为-2400万,说明公司没有及时匹配业务扩张过程中的资金,使得公司面临现金流断裂的风险。
报告期公司基本现金流量情况如下,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方面,2008年度、2009年度、2010年度、2011年1月-6月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914.77万元、2,650.25万元、1,836.14万元、-3,241.87万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476.18万元、2,840.41万元、4,092.83万元、1,741.37万元。依据招股说明书的披露,公司 2011年1月-6月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受行业销售和回款的季节性影响,所以为负。在2008年至2010年,公司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保持不断下降的趋势。
在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方面,2008年-2010年度,公司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1,908.41万元、788.31万元、-3,767.94万元。2010年公司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3,767.94万元,主要是为购置土地、建设新生产车间与办公楼等支付的现金。根据招股说明书的披露,如果扣除借款的借出与收回,公司2008年度、2009年度、2010年度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分别为-408.41万元、-711.69万元、-3,767.94万元。这与公司近几年来处于快速成长阶段,不断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扩大产能的经营情况是一致的。
由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持续下降,而公司又在报告期内进行大规模的投资扩张,导致公司在2010年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仅为100万元,而在2011年上半年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已为-2400万,说明公司的现金流量出现了较大问题。这种情况增加了公司的运营风险,加之前文分析的公司规模扩张过快、短期借款较多、期间费用不断攀升等情况的综合叠加,使得公司的现金流量状况较为紧张,因而构成公司上市的瑕疵之一,可能会影响到公司的顺利上市。 3.期间费用问题
报告期内,公司期间费用变动趋势如下:
报告期内,公司分别发生期间费用2,063.12万元、3,937.72万元、6,010.66万元、3,592.97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6.02%、18.77%、22.67%、23.76%。根据招股说明书的披露,2010年、2011年1月-6月受职工数量增加和薪酬提高等因素的影响,期间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较高。
在销售费用方面,2008年-2010年度及2011年1月-6月,公司销售费用分别为920.37万元、1,786.66万元、2,914.51万、1,852.78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7.14%、8.52%10.99、12.25%,2009年、2010年、2011年1月-6月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94.12%、63.13%、36.03%。销售费用的增长主要是由于销售规模的扩大,导致职工薪酬、运杂费、标书及中标服务费增加。
在管理费用方面,2008年-2010年度及2011年1月-6月,公司管理费用分别为1,035.14万元、1,989.19万元、2,700.42万元、1,445.82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8.04%、9.48%、10.19%、9.56%,2009年、2010年、2011年1月-6月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92.17%、35.75%、1.27%。管理费用增加的原因是由于职工薪酬以及办公管理费的增加。
在财务费用方面,2008年至2010年及2011年1月-6月,公司财务费用分别为107.62万元、161.87万元、395.73万元、294.36万元。依据招股说明书的披露,2008年财务费用较少的原因是向本公司增资扩股募集资金3,000万元,利息收入较多,导致财务费用有所减少。2010年财务费用比2009年增加较大,主要是由于银行借款增加较多,相应的利息支出、银行借款担保费及委托贷款管理费也有所增加。
综上所述,公司在报告期内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增长均较快,虽然部分原因是由于公司规模的扩大,但主要原因则有可能是由于公司过快扩张,导致公司管理水平下降,对费用的控制能力不强,从而导致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的大幅增长,吞噬了公司的大量利润。所以本文认为,公司在报告期内期间费用的大幅增长构成公司上市的瑕疵之一,有可能影响到公司的顺利上市。
四、财务原因对合纵科技上市失败的影响
因为合纵科技在资产状况、偿债能力以及现金流管理方面存首在着巨大的问题,从而使得合纵科技在可持续盈利能力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没有达到证监会发审委对申请上市企业财务方面的要求,加之合纵科技的内控制度也存在较大问题,最终证监会发审委以内控制度为理由否决了合纵科技的上市申请,使得合纵科技上市失败。
内控制度固然是合纵科技上市失败的原因之一,但是,合纵科技在资产状况、偿债能力以及现金流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样不符合《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四条、第十六条的情形,对合纵科技的可持续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因而也构成合纵科技上市失败的重要原因。
五、合纵科技上市的应对策略
对于合纵科技而言,财务手段的应对策略实际上也有两种有效的对策。
(1)在公司内部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使得公司的运作建立在规范的制度之上。主要包括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以持续经营为基础,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确认、计量和编制财务报表,规范公司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规范公司的关联交易,规范公司的资产重组行为、规范公司销售和支出的确认,规范公司的税收缴纳等。
(2)通过合理的财务运作,使得公司的财务状况表现优秀。目前,一些大型的企业集团通过在内部设立财务公司,来进行资金的归集和融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资金的成本,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并且能够是企业保持较为稳健的现金流,还能够获得一定的投资收益。
类似于合纵科技的上市失败企业,一般都是中小型企业,由于缺乏规模效应,他们采用大型企业集团设立财务公司的方法未必可行,但是中小型企业可以借鉴这种财务运作的思路,积极研究公司内部的资金流动,大胆采用票据、资金池、中小企业集优债券的方式,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保持企业稳健的现金流,并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优厚的投资收益。在一定程度上,合理的财务运作又会使得企业的财务状况表现更好。
通过以上两种对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合纵科技的财务风险,减少企业的财务原因,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从而使得合纵科技有一个良好的财务表现,为顺利登陆资本市场提供较好的条件。
六、结论
近年来,IPO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因为依据以往的经验,IPO往往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为当事人创造巨大的财富。不过,根据相关媒体的公开报道,申请上市企业在上市过程中所花费的人力和物力往往是惊人的,而一旦上市失败,不管对于企业还是对于企业的大股东而言都是一个噩耗。
中国市场正处于不断成熟的阶段,中国的企业也正处于不断成熟的阶段,登陆资本市场既是这些企业走向更大舞台的过程,也是他们漂白自己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如果顺利,结局毕竟是皆大欢喜的。
然而,如果合纵科技再次上市失败,或者上市失败企业终究上市无望怎么办,对于拥有强大的社会资源,业绩出众企业而言,应该继续期望于上市。对于其他企业而言,可能暂缓上市,考虑并购或者海外上市。总之,优秀的企业终归优秀,不优秀的企业即使借助资本市场也不一定能发展起来,况且,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逐渐建立还有中小企业债等其它融资方式的不断发展,上市之路并非所有优秀企业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连竑彬.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现状分析及甄别模型研究.厦门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08. [2]王翠春.上市财务质量评价的实证研究—兼评农业上市公司财务质量.山东农业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08.
[3]王跃堂,李侠.财务报表列报改革及启示[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1).
[4]程小可.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分析与评价研究.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4).
[5]财政部会计司.我国上市公司2008年执行新会计准则情况分析报告[M].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6]财政部会计司.我国上市公司2009年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情况分析报告—基于企业会计准则实施的经济效果[J].财务与会计,2010(7).
[7]李敏波,焦建.创业板市场上市操作与案例[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9).
[8]涂成洲.创业板上市实战:操作流程与案例评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4).
[9]刘玉廷,王鹏,崔华清.关于我国上市公司2007年执行新会计准则情况的分析报告[J].会计研究,2008.
[10]张佳菲.对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研究.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1]王润.财务报告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15).
[12]郞展霞.会计信息管制对盈余质量影响的新制度视角[J].财会研究,2008(4).
[13]干胜道.盈利质量分析[J].会计之友,2006(9).
[14]刘玲,丁浩.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识别[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2).
[15]韩阳.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浅谈[J].财会通讯,2008(10).
[16]葛家澍,叶丰滢.论财务报表的改进——着眼于正确处理双重计量模式的矛盾[J].审计研究,2009.
[17]杨清香,俞麟,陈娜.董事会特征与财务舞弊——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9(7).
[18]张金若,宋颖.关于企业财务报表分类列报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9(7).
[19]葛家澍.试评IASB/FASB联合概念框架的某些改进——截至2008年10月16日的进展[J].会计研究,2009(3).
关键词:上市;合纵科技;原因;对策研究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目前对于上市失败企业财务原因的研究比较少。国外对于上市失败企业财务原因的研究也比较少,国外的研究更多的集中于对已上市企业财务舞弊问题的分析,关于上市企业财务分析的理论探讨等。财务分析在企业重组、企业价值评估等诸多方面广泛使用。财务报表分析在上世纪末开始传入我国,真正应用是在90年代前期“两则两制”颁布之后。此后,借鉴源自西方的沃尔评分法、杜邦分析体系等财务分析方法体系。从总体上看,由传统的财务报表分析走向缜密的财务质量评价则是近年来的话题。财政部等相关部委于90年代中后期发布了以财务分析为核心内容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二、合纵科技的上市及其失败过程
合纵科技是一家高科技企业,在这篇文章中所选择的数据来源是公开的招股章程或公司的官方网站,因而是可以公开的数据,不存在数据泄密或者使用不当的情况。公司前身为成立于1997年4月15日的北京合纵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时注册资本100万元,主要从事扩频通信设备和配电综合检测表计的代理销售。2006年12月26日,北京合纵科技有限公司股东会通过决议,由有限公司全体22名股东作为发起人,将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公司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股份转让平台成功挂牌,注册资本为8218万元。2011年11月25日,发审委于2011年第74次发行审核委员会工作会议正式否决了合纵科技的上市。
三、合纵科技上市失败的财务原因分析
在合纵科技上市失败中财务原因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原因,这些财务原因,最终成为导致合纵科技在上市时失败的一个重大原因。本文主要从短期借款、现金流管理、期间费用三个方面分析合纵科技上市失败存在的财务原因。
1.短期借款问题
相对而言,与同行业上市企业相比,合纵科技在资产负债率以及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等指标方面不存在较大的问题。在偿债能力方面,合纵科技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短期借款过多。并且由于合纵科技为中小型企业,在借贷市场中处于相对的劣势,因而短期借款较多,可能会隐藏债务风险,并有可能危及企业的正常运营。2011年6月30日,公司短期借款为7,434.50万元,比2010年底增加31.95%,主要是本期为满足生产经营需要,公司增加了对外借款,补充营运资金。具体情况如如表1所示:
短期借款皆为1年期借款,到期日集中在2012年三月份。委托贷款2010年1月28日,公司与北京太阳投资管理公司、北京银行密云支行共同签署了2010年委贷字第011403号《委托贷款协议》,北京太阳投资管理公司通过北京银行密云支行贷款给本公司2,000万元,期限为2010年1月28日至2011年1 月27日。
根据签订的补充协议,公司以签订的产品销售合同预期收益4,004.401万元为本项委托贷款提供担保,并约定委托贷款的用途只能用于支付购买51号土地使用权款项,并在取得前述的土地使用权证及地上建筑物房屋所有权证后进行抵押登记手续,作为本项委托贷款提供担保。
综上所述,公司短期借款增加过快,并且还款期限较为集中,2012年3月份到期的短期借款额度为4500万。如果公司继续保持快速的扩张势头,将有可能在2012年面临严重的债务危机,进而影响到公司的正常运营。所以短期借款为公司上市过程中存在的一大瑕疵之一,可能会影响到公司的正常上市。
2.现金流管理问题
合纵科技在财务方面存在的另外一个较大的问题,是公司的现金流管理存在缺陷,在利润增加的情况下,公司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反而呈现下降趋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这种状况的发生与公司的扩张有关,但是,其在2011年上半年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已为-2400万,说明公司没有及时匹配业务扩张过程中的资金,使得公司面临现金流断裂的风险。
报告期公司基本现金流量情况如下,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方面,2008年度、2009年度、2010年度、2011年1月-6月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914.77万元、2,650.25万元、1,836.14万元、-3,241.87万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476.18万元、2,840.41万元、4,092.83万元、1,741.37万元。依据招股说明书的披露,公司 2011年1月-6月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受行业销售和回款的季节性影响,所以为负。在2008年至2010年,公司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保持不断下降的趋势。
在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方面,2008年-2010年度,公司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1,908.41万元、788.31万元、-3,767.94万元。2010年公司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3,767.94万元,主要是为购置土地、建设新生产车间与办公楼等支付的现金。根据招股说明书的披露,如果扣除借款的借出与收回,公司2008年度、2009年度、2010年度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分别为-408.41万元、-711.69万元、-3,767.94万元。这与公司近几年来处于快速成长阶段,不断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扩大产能的经营情况是一致的。
由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持续下降,而公司又在报告期内进行大规模的投资扩张,导致公司在2010年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仅为100万元,而在2011年上半年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已为-2400万,说明公司的现金流量出现了较大问题。这种情况增加了公司的运营风险,加之前文分析的公司规模扩张过快、短期借款较多、期间费用不断攀升等情况的综合叠加,使得公司的现金流量状况较为紧张,因而构成公司上市的瑕疵之一,可能会影响到公司的顺利上市。 3.期间费用问题
报告期内,公司期间费用变动趋势如下:
报告期内,公司分别发生期间费用2,063.12万元、3,937.72万元、6,010.66万元、3,592.97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6.02%、18.77%、22.67%、23.76%。根据招股说明书的披露,2010年、2011年1月-6月受职工数量增加和薪酬提高等因素的影响,期间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较高。
在销售费用方面,2008年-2010年度及2011年1月-6月,公司销售费用分别为920.37万元、1,786.66万元、2,914.51万、1,852.78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7.14%、8.52%10.99、12.25%,2009年、2010年、2011年1月-6月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94.12%、63.13%、36.03%。销售费用的增长主要是由于销售规模的扩大,导致职工薪酬、运杂费、标书及中标服务费增加。
在管理费用方面,2008年-2010年度及2011年1月-6月,公司管理费用分别为1,035.14万元、1,989.19万元、2,700.42万元、1,445.82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8.04%、9.48%、10.19%、9.56%,2009年、2010年、2011年1月-6月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92.17%、35.75%、1.27%。管理费用增加的原因是由于职工薪酬以及办公管理费的增加。
在财务费用方面,2008年至2010年及2011年1月-6月,公司财务费用分别为107.62万元、161.87万元、395.73万元、294.36万元。依据招股说明书的披露,2008年财务费用较少的原因是向本公司增资扩股募集资金3,000万元,利息收入较多,导致财务费用有所减少。2010年财务费用比2009年增加较大,主要是由于银行借款增加较多,相应的利息支出、银行借款担保费及委托贷款管理费也有所增加。
综上所述,公司在报告期内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增长均较快,虽然部分原因是由于公司规模的扩大,但主要原因则有可能是由于公司过快扩张,导致公司管理水平下降,对费用的控制能力不强,从而导致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的大幅增长,吞噬了公司的大量利润。所以本文认为,公司在报告期内期间费用的大幅增长构成公司上市的瑕疵之一,有可能影响到公司的顺利上市。
四、财务原因对合纵科技上市失败的影响
因为合纵科技在资产状况、偿债能力以及现金流管理方面存首在着巨大的问题,从而使得合纵科技在可持续盈利能力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没有达到证监会发审委对申请上市企业财务方面的要求,加之合纵科技的内控制度也存在较大问题,最终证监会发审委以内控制度为理由否决了合纵科技的上市申请,使得合纵科技上市失败。
内控制度固然是合纵科技上市失败的原因之一,但是,合纵科技在资产状况、偿债能力以及现金流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样不符合《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四条、第十六条的情形,对合纵科技的可持续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因而也构成合纵科技上市失败的重要原因。
五、合纵科技上市的应对策略
对于合纵科技而言,财务手段的应对策略实际上也有两种有效的对策。
(1)在公司内部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使得公司的运作建立在规范的制度之上。主要包括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以持续经营为基础,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确认、计量和编制财务报表,规范公司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规范公司的关联交易,规范公司的资产重组行为、规范公司销售和支出的确认,规范公司的税收缴纳等。
(2)通过合理的财务运作,使得公司的财务状况表现优秀。目前,一些大型的企业集团通过在内部设立财务公司,来进行资金的归集和融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资金的成本,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并且能够是企业保持较为稳健的现金流,还能够获得一定的投资收益。
类似于合纵科技的上市失败企业,一般都是中小型企业,由于缺乏规模效应,他们采用大型企业集团设立财务公司的方法未必可行,但是中小型企业可以借鉴这种财务运作的思路,积极研究公司内部的资金流动,大胆采用票据、资金池、中小企业集优债券的方式,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保持企业稳健的现金流,并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优厚的投资收益。在一定程度上,合理的财务运作又会使得企业的财务状况表现更好。
通过以上两种对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合纵科技的财务风险,减少企业的财务原因,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从而使得合纵科技有一个良好的财务表现,为顺利登陆资本市场提供较好的条件。
六、结论
近年来,IPO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因为依据以往的经验,IPO往往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为当事人创造巨大的财富。不过,根据相关媒体的公开报道,申请上市企业在上市过程中所花费的人力和物力往往是惊人的,而一旦上市失败,不管对于企业还是对于企业的大股东而言都是一个噩耗。
中国市场正处于不断成熟的阶段,中国的企业也正处于不断成熟的阶段,登陆资本市场既是这些企业走向更大舞台的过程,也是他们漂白自己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如果顺利,结局毕竟是皆大欢喜的。
然而,如果合纵科技再次上市失败,或者上市失败企业终究上市无望怎么办,对于拥有强大的社会资源,业绩出众企业而言,应该继续期望于上市。对于其他企业而言,可能暂缓上市,考虑并购或者海外上市。总之,优秀的企业终归优秀,不优秀的企业即使借助资本市场也不一定能发展起来,况且,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逐渐建立还有中小企业债等其它融资方式的不断发展,上市之路并非所有优秀企业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连竑彬.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现状分析及甄别模型研究.厦门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08. [2]王翠春.上市财务质量评价的实证研究—兼评农业上市公司财务质量.山东农业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08.
[3]王跃堂,李侠.财务报表列报改革及启示[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1).
[4]程小可.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分析与评价研究.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4).
[5]财政部会计司.我国上市公司2008年执行新会计准则情况分析报告[M].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6]财政部会计司.我国上市公司2009年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情况分析报告—基于企业会计准则实施的经济效果[J].财务与会计,2010(7).
[7]李敏波,焦建.创业板市场上市操作与案例[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9).
[8]涂成洲.创业板上市实战:操作流程与案例评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4).
[9]刘玉廷,王鹏,崔华清.关于我国上市公司2007年执行新会计准则情况的分析报告[J].会计研究,2008.
[10]张佳菲.对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研究.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1]王润.财务报告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15).
[12]郞展霞.会计信息管制对盈余质量影响的新制度视角[J].财会研究,2008(4).
[13]干胜道.盈利质量分析[J].会计之友,2006(9).
[14]刘玲,丁浩.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识别[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2).
[15]韩阳.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浅谈[J].财会通讯,2008(10).
[16]葛家澍,叶丰滢.论财务报表的改进——着眼于正确处理双重计量模式的矛盾[J].审计研究,2009.
[17]杨清香,俞麟,陈娜.董事会特征与财务舞弊——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9(7).
[18]张金若,宋颖.关于企业财务报表分类列报的探讨[J].会计研究,2009(7).
[19]葛家澍.试评IASB/FASB联合概念框架的某些改进——截至2008年10月16日的进展[J].会计研究,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