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2-000-01
摘 要 学生参与评教与优课优酬目前已成为推动高校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的重要措施,对激发学校教师教学潜力,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结合塔里木大学传统课酬分配体系中存在的主要弊端,就学生参与评教与优课优酬在公共体育教学中的实践策略进行重点探索。
关键词 学生参与评价 优课优酬 公共体育教学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的公共体育课程被赋予了更多的教育职能,不仅要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调节学生的心理素质,改善学生的性格品质,增进学生的团结,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所以提高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日趋功利化,公共体育课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在不断下降,学生和教师对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的关注度在不断下降,因此有必要通过学生参与评教以及优课优酬评价等措施,激发学生在公共体育课堂上的主体意识,提高体育教师的授课热情和教学能力,促进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一、高校传统体育课酬分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酬计算方法存在缺陷
据了解,塔里木大学对公共体育课课酬的传统计算方法,通常都是按照教师的教育职称、授课课时、授课学生数量以及新旧课程的授课比例等对体育教师的工作量进行折算,然后对教师进行排名。但从提高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的需求来看,这种传统的课程计算方法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不仅是因为计算体育课酬时考虑的指标相对较少,最主要的还是对教师体育课程授课质量和教学水平的关注度不够,与优课优酬在本质上是背道而驰的。
(二)课酬分配有失公允
在原有的公共体育课课酬分配机制下,相同职称的教师通常会拿到相同级别的课酬,但是每个教师在教学中所付出的劳动量却未必相同,在教学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教学成果也会不尽相同,所以单纯按照教师的劳动量进行定酬是不合理的,课酬的分配要想体现公平性,还要重视对公共体育课隐性因素的考核。
(三)不利于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目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的课时分配主要是根据教师的工作量确定的,与公共体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对应关系还不够严谨,导致很多体育教师在工作中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教学数量的提升上,对体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关注度则是相对不足,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公共体育课优质课程的建设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对教师的激励作用未得到充分的体现
课酬分配作为激励教师改进工作质量、提高教学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如果单纯以教师的工作量作为参考依据,会导致课酬的激励职能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无法对教师在公共体育课上所付出的努力和个人价值进行全面的反映,使得很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师安于现状,工作态度比较消极,难于激发教师的教学改革与创新热情。
二、基于学生参与评教的高校优课优酬在公共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一)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高校在构建优课优酬的评价体系时,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循序渐进的推行,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积极的引导。对此,高校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评教,另一方面要正确看待学生参与评教的结果,同时根据本校公共体育课的教学实际和评价体系的实施难点,适时调整优课优酬的评价指标,选择更加科学的评价系数和评教方法,从而使优课优酬的教学实践更好的贴近学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的发展定位,加快高校公共体育优质、特色课程的建设。
(二)精心组织、高效管理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优课优酬”活动的开展,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尤其是在学生参与评教的情况下,评教的主体更加丰富,评教过程以及优课优酬的评选会变得更加复杂,需要进行更加精心的组织和高效的管理。因此,优课优酬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效果,需要学校组建高效率的评价团队,公共体育课的评价人员除了要让学生参与评教外,还应当涵盖体育院系的领导、专家团队,尽量做到对体育教师“优课优酬”评价的全面性和全过程,确保评价过程的公平性以及评价结果对教学质量的正确反映。
(三)避免形式主义和极端主义
由于优课优酬的评选会涉及到体育教师的自身利益,并且与教育对象存在着很大的关系,因此与在评价过程中要避免评价主体对评价对象的恶意评价或无视评价标准而随意给高分的情况,否则很容易影响到“优课优酬”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四)提高学生参与评教的主体性
“优课优酬”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探索,学生是最终的受益者,所以高校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评教,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力量,高校要重视对学生参与评价的宣传教育工作,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生参与评教的重要性,明确“优优酬”评价的具体标准和实施细则,让学生正确有效的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合理的评价。
三、结语
总之,无论是学生参与评教,还是优课优酬政策的推行,其目的都是要进一步提高公共体育教学的质量。因此,对于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需要进一步明确学为中心、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使学生从教学管理的对象转变为公共体育课评教的主体,督促体育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并给予优秀教师更多的薪酬激励,加快高校优质公共体育课程的建设,进而为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基金项目:本文为塔里木大学高等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公共体育课学生参与评教的有效性与教师优课优酬的研究---以塔里木大学为例 项目编号:TDGJ1429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胡峰,江春秀.基于质与量的高校课酬分配体系[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1).
[2] 妍静,陆建华,赵琼.基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网上评教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09).
[3] 柳榕.高职院校教师任课安排及课酬分配——以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
[4] 颜桂.影响学生评教效度的两种观念探析[J].教育管理研究.2011(09).
摘 要 学生参与评教与优课优酬目前已成为推动高校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的重要措施,对激发学校教师教学潜力,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结合塔里木大学传统课酬分配体系中存在的主要弊端,就学生参与评教与优课优酬在公共体育教学中的实践策略进行重点探索。
关键词 学生参与评价 优课优酬 公共体育教学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的公共体育课程被赋予了更多的教育职能,不仅要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调节学生的心理素质,改善学生的性格品质,增进学生的团结,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所以提高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日趋功利化,公共体育课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在不断下降,学生和教师对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的关注度在不断下降,因此有必要通过学生参与评教以及优课优酬评价等措施,激发学生在公共体育课堂上的主体意识,提高体育教师的授课热情和教学能力,促进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一、高校传统体育课酬分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酬计算方法存在缺陷
据了解,塔里木大学对公共体育课课酬的传统计算方法,通常都是按照教师的教育职称、授课课时、授课学生数量以及新旧课程的授课比例等对体育教师的工作量进行折算,然后对教师进行排名。但从提高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的需求来看,这种传统的课程计算方法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不仅是因为计算体育课酬时考虑的指标相对较少,最主要的还是对教师体育课程授课质量和教学水平的关注度不够,与优课优酬在本质上是背道而驰的。
(二)课酬分配有失公允
在原有的公共体育课课酬分配机制下,相同职称的教师通常会拿到相同级别的课酬,但是每个教师在教学中所付出的劳动量却未必相同,在教学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教学成果也会不尽相同,所以单纯按照教师的劳动量进行定酬是不合理的,课酬的分配要想体现公平性,还要重视对公共体育课隐性因素的考核。
(三)不利于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目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的课时分配主要是根据教师的工作量确定的,与公共体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对应关系还不够严谨,导致很多体育教师在工作中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教学数量的提升上,对体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关注度则是相对不足,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公共体育课优质课程的建设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对教师的激励作用未得到充分的体现
课酬分配作为激励教师改进工作质量、提高教学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如果单纯以教师的工作量作为参考依据,会导致课酬的激励职能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无法对教师在公共体育课上所付出的努力和个人价值进行全面的反映,使得很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师安于现状,工作态度比较消极,难于激发教师的教学改革与创新热情。
二、基于学生参与评教的高校优课优酬在公共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一)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高校在构建优课优酬的评价体系时,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循序渐进的推行,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积极的引导。对此,高校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评教,另一方面要正确看待学生参与评教的结果,同时根据本校公共体育课的教学实际和评价体系的实施难点,适时调整优课优酬的评价指标,选择更加科学的评价系数和评教方法,从而使优课优酬的教学实践更好的贴近学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的发展定位,加快高校公共体育优质、特色课程的建设。
(二)精心组织、高效管理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优课优酬”活动的开展,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尤其是在学生参与评教的情况下,评教的主体更加丰富,评教过程以及优课优酬的评选会变得更加复杂,需要进行更加精心的组织和高效的管理。因此,优课优酬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效果,需要学校组建高效率的评价团队,公共体育课的评价人员除了要让学生参与评教外,还应当涵盖体育院系的领导、专家团队,尽量做到对体育教师“优课优酬”评价的全面性和全过程,确保评价过程的公平性以及评价结果对教学质量的正确反映。
(三)避免形式主义和极端主义
由于优课优酬的评选会涉及到体育教师的自身利益,并且与教育对象存在着很大的关系,因此与在评价过程中要避免评价主体对评价对象的恶意评价或无视评价标准而随意给高分的情况,否则很容易影响到“优课优酬”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四)提高学生参与评教的主体性
“优课优酬”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探索,学生是最终的受益者,所以高校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评教,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力量,高校要重视对学生参与评价的宣传教育工作,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生参与评教的重要性,明确“优优酬”评价的具体标准和实施细则,让学生正确有效的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合理的评价。
三、结语
总之,无论是学生参与评教,还是优课优酬政策的推行,其目的都是要进一步提高公共体育教学的质量。因此,对于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需要进一步明确学为中心、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使学生从教学管理的对象转变为公共体育课评教的主体,督促体育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并给予优秀教师更多的薪酬激励,加快高校优质公共体育课程的建设,进而为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基金项目:本文为塔里木大学高等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公共体育课学生参与评教的有效性与教师优课优酬的研究---以塔里木大学为例 项目编号:TDGJ1429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胡峰,江春秀.基于质与量的高校课酬分配体系[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1).
[2] 妍静,陆建华,赵琼.基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网上评教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09).
[3] 柳榕.高职院校教师任课安排及课酬分配——以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
[4] 颜桂.影响学生评教效度的两种观念探析[J].教育管理研究.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