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在中小学校进行计算机教育,突出义务教育阶段计算机教育的特点,在理解相关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强化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而本文结合作者的工作实际,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主动学习 因材施教 任务驱动 教学方式
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从事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任务。通过近二十年来的教学,使我深深地感觉到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课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培养学生计算机运用意识、提高科学文化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计算机课程已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以下是我工作以来的几点反思:
一、变被动学习为主动
计算机的课堂教学有别于其他自然学科,如果计算机课一味地重视理论,而忽视了基本操作,或只让学生上机操作,忽视了理论科技能力的指导,都不会更好地发挥计算机特有的功能。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落实计算机教育目标和教学任务。于是今年我分析了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根据计算机可操作性强,图像、声音、动画融为一体,学生喜欢动手操作的特点,将大多数内容改在计算机机房上课,采取边讲边操作的授课形式。 这种授课形式大大提高了教学密度,避免了重复教学,节省了课时,巩固了知识,深受学生的欢迎。正像有的同学说:“老师一边讲课,我们一边按老师所讲的去操作计算机,能使我们对知识吸收得更快,还能给课堂带来十分活跃的气氛,加强同学们对计算机知识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改进教学方法,注重“精讲多练”、“因材施教”
计算机基础教育是一项基础文化教育和人才素质教育,是一项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教育。由于计算机学科本身的特殊性,为了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要求我们改进一些教学方法。
改进教学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我们在计算机教学中提倡“精讲多练”的原则。“精讲”,是指对于学生自己看得懂的、理解的内容,教师少讲甚至不讲;而对于一些理论概念,要有针对性地讲解,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精要简赅地讲授,让学生掌握知识要领。“多练”,是指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实践操作,以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技巧。在学生实验时,我们要加强巡回辅导,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错误,反对让学生放任自流、无目的地实践。
我们也注重运用“因材施教”的原则。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是学生学习科技文化基础知识最活跃、最具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时期,是学习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并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加强计算机教育,效果最佳。同时,教育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生的智商是有区别的,不同学生素质发展的个别差异也是很大的。因此,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要因材施教,不能模式化。有鉴于此,我们采用了分层次教学法,在对大部分学生进行普及计算机教育的基础上,对有潜质、有才华的学生进行个别化教学辅导,让他们广泛参加计算机竞赛等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精心培养这些尖子人才,使他们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注意发展特长。
三、注重“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
“任务驱动”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即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积极主动的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的实践活动。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计算机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便于学生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四、把课堂教学与活动课相结合
如何能很好地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理论与实践的知识显得非常重要,通过反复的教学反思,我觉得针对计算机学科教学的特殊性,把课堂教学与活动课结合起来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
针对不同的学生,可通过开展多层次的课外教学与活动,使学生能学有所用、学有所长。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可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一,普及教学。这一方式主要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当尽可能地使学生的知识面拉宽,以增强学习的兴趣与信心,从而挖掘出他们的潜力。
教学方式二,深入教学。这一方式的教学,重点要放在尖子学生的能力培养上,让他们在竞赛中出成果。第一,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学习意志、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只有做到这一点,才有可能进行深入的学习;第二,重视智力因素,难度较高的内容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
教学方式三,操作实践。学生可利用所学的知识为班级、团队设计报头、图表、贺卡,使之产生成就感。
教学方式四,硬件维护尝试。有部分学生设计能力不一定很强,但对计算机的硬件很感兴趣,可以让这部分学生尝试学习计算机的硬件知识,制作一些计算机的简易接口设备,参加小发明、小制作的比赛。
关键词:主动学习 因材施教 任务驱动 教学方式
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从事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任务。通过近二十年来的教学,使我深深地感觉到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课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培养学生计算机运用意识、提高科学文化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计算机课程已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以下是我工作以来的几点反思:
一、变被动学习为主动
计算机的课堂教学有别于其他自然学科,如果计算机课一味地重视理论,而忽视了基本操作,或只让学生上机操作,忽视了理论科技能力的指导,都不会更好地发挥计算机特有的功能。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落实计算机教育目标和教学任务。于是今年我分析了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根据计算机可操作性强,图像、声音、动画融为一体,学生喜欢动手操作的特点,将大多数内容改在计算机机房上课,采取边讲边操作的授课形式。 这种授课形式大大提高了教学密度,避免了重复教学,节省了课时,巩固了知识,深受学生的欢迎。正像有的同学说:“老师一边讲课,我们一边按老师所讲的去操作计算机,能使我们对知识吸收得更快,还能给课堂带来十分活跃的气氛,加强同学们对计算机知识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改进教学方法,注重“精讲多练”、“因材施教”
计算机基础教育是一项基础文化教育和人才素质教育,是一项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教育。由于计算机学科本身的特殊性,为了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要求我们改进一些教学方法。
改进教学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我们在计算机教学中提倡“精讲多练”的原则。“精讲”,是指对于学生自己看得懂的、理解的内容,教师少讲甚至不讲;而对于一些理论概念,要有针对性地讲解,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精要简赅地讲授,让学生掌握知识要领。“多练”,是指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实践操作,以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技巧。在学生实验时,我们要加强巡回辅导,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错误,反对让学生放任自流、无目的地实践。
我们也注重运用“因材施教”的原则。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是学生学习科技文化基础知识最活跃、最具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时期,是学习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并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加强计算机教育,效果最佳。同时,教育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生的智商是有区别的,不同学生素质发展的个别差异也是很大的。因此,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要因材施教,不能模式化。有鉴于此,我们采用了分层次教学法,在对大部分学生进行普及计算机教育的基础上,对有潜质、有才华的学生进行个别化教学辅导,让他们广泛参加计算机竞赛等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精心培养这些尖子人才,使他们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注意发展特长。
三、注重“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
“任务驱动”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即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积极主动的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的实践活动。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计算机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便于学生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四、把课堂教学与活动课相结合
如何能很好地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理论与实践的知识显得非常重要,通过反复的教学反思,我觉得针对计算机学科教学的特殊性,把课堂教学与活动课结合起来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
针对不同的学生,可通过开展多层次的课外教学与活动,使学生能学有所用、学有所长。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可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一,普及教学。这一方式主要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当尽可能地使学生的知识面拉宽,以增强学习的兴趣与信心,从而挖掘出他们的潜力。
教学方式二,深入教学。这一方式的教学,重点要放在尖子学生的能力培养上,让他们在竞赛中出成果。第一,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学习意志、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只有做到这一点,才有可能进行深入的学习;第二,重视智力因素,难度较高的内容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
教学方式三,操作实践。学生可利用所学的知识为班级、团队设计报头、图表、贺卡,使之产生成就感。
教学方式四,硬件维护尝试。有部分学生设计能力不一定很强,但对计算机的硬件很感兴趣,可以让这部分学生尝试学习计算机的硬件知识,制作一些计算机的简易接口设备,参加小发明、小制作的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