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当欣赏那些隽秀的书画作品时,我总会流连于王冕的墨梅、张大千的泼墨山水、郑板桥的劲竹。那些点滴岁月凝成的墨痕,染在宣纸上,晕出了一簇簇淡雅的芳华。从这些名家的掠影中,我似乎看到一个满头银丝、脸上布满了皱纹却绽出菊一般微笑的身影,那便是我的外婆。
从记事起,我就感受到了外婆对传统书画的热爱。每当晌午,外婆忙完了家务,就会在写字台上铺好书画帖和宣纸,用早上刚研好的墨和颜料开始作画。小小的我,常伏在案头,睁大双眼好奇地看着,看外婆如何熟稔地运腕、提笔,然后宣纸上便会现出一份美好,或是一剪傲颀的梅,或是一株韶秀的芙蓉,或是一丛散发着清香的兰花。
小小的我,心中充满了一种不可名状的赞叹和憧憬。外婆见状,便教我画画。她让我先画一片荷叶,我听了,操起毛笔便在墨盒中蘸满了浓墨,正欲作画,几滴墨却滚落下来,晕了宣纸。看着我,外婆轻轻摇头。我再用笔蘸墨,这次不像先前那么多了,心中窃喜。“这有什么难的啊!看我的!”可刚画了几笔,墨就渗透了纸,弄脏了帖子。我懊恼万分,索性将整张纸涂得乱七八糟。外婆见状,笑了,拿出一只新笔,又向墨盒中加了一些水,然后,浅浅地蘸了一点墨。不一会儿,一枝亭亭的荷叶便跃然纸上了。
外婆看了看困惑不解的我,依舊笑着,然后说:“作画忌用太浓的墨。这就像人生一样,太多的浓墨重彩往往会玷污自己,远不如清清淡淡,从从容容。”那时的我,听得似懂非懂,但现在想起来,竟是那么耐人寻味的啊!
如今,我虽好久不碰画笔,那水墨丹青的影响却从未离我而去。在成长的岁月里,我都牢记外婆作画时的那份坚毅,那份从容,那份淡然,那份清新,如她笔下的莲叶,永世芬芳。
点评
本文追忆了外婆教自己作画的往事,语言质朴,叙述流畅。开篇,作者由名家书画导入,引出外婆,由此展开记叙。其中,作者细描了外婆教“我”学画的场景:一边是娴熟的外婆,画作精彩;一边是生疏的“我”,乱七八糟。在写法上,作者将这两个场景进行比较,突出了外婆绘画的高超,也凝聚了一份浓浓的爱。
从记事起,我就感受到了外婆对传统书画的热爱。每当晌午,外婆忙完了家务,就会在写字台上铺好书画帖和宣纸,用早上刚研好的墨和颜料开始作画。小小的我,常伏在案头,睁大双眼好奇地看着,看外婆如何熟稔地运腕、提笔,然后宣纸上便会现出一份美好,或是一剪傲颀的梅,或是一株韶秀的芙蓉,或是一丛散发着清香的兰花。
小小的我,心中充满了一种不可名状的赞叹和憧憬。外婆见状,便教我画画。她让我先画一片荷叶,我听了,操起毛笔便在墨盒中蘸满了浓墨,正欲作画,几滴墨却滚落下来,晕了宣纸。看着我,外婆轻轻摇头。我再用笔蘸墨,这次不像先前那么多了,心中窃喜。“这有什么难的啊!看我的!”可刚画了几笔,墨就渗透了纸,弄脏了帖子。我懊恼万分,索性将整张纸涂得乱七八糟。外婆见状,笑了,拿出一只新笔,又向墨盒中加了一些水,然后,浅浅地蘸了一点墨。不一会儿,一枝亭亭的荷叶便跃然纸上了。
外婆看了看困惑不解的我,依舊笑着,然后说:“作画忌用太浓的墨。这就像人生一样,太多的浓墨重彩往往会玷污自己,远不如清清淡淡,从从容容。”那时的我,听得似懂非懂,但现在想起来,竟是那么耐人寻味的啊!
如今,我虽好久不碰画笔,那水墨丹青的影响却从未离我而去。在成长的岁月里,我都牢记外婆作画时的那份坚毅,那份从容,那份淡然,那份清新,如她笔下的莲叶,永世芬芳。
点评
本文追忆了外婆教自己作画的往事,语言质朴,叙述流畅。开篇,作者由名家书画导入,引出外婆,由此展开记叙。其中,作者细描了外婆教“我”学画的场景:一边是娴熟的外婆,画作精彩;一边是生疏的“我”,乱七八糟。在写法上,作者将这两个场景进行比较,突出了外婆绘画的高超,也凝聚了一份浓浓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