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市场学的观点来看,特色的价值在于形成和提高竞争优势。研究高职教育的特色旨在深刻领会高职教育的属性与规律,努力提高自身的优势并不断夯实其社会价值。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它以培养面向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己任,其鲜明的职业性是区别与其他类型高等教育的显著标志,并成为高职教育的特色来源。高职教育的职业性从源头上看,所传播的主要是技能性和策略性知识,绝大部分属于隐性知识的范畴,因而构筑了高职教育特色的基础,并以此为起点,形成和发展了高职教育的专业特色、课程特色、教学特色,构成了高职教育的特色体系。
[关键词]高职教育 职业属性 知识价值 隐性知识 特色体系
[作者简介]叶华光(1972- ),男,湖北英山人,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及职业教育。(湖北 黄冈 438002)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24-0008-03
一、我国高职教育的特色基础——职业属性
1.特色的意蕴与特征。特色一词中的“特”是独特之意,表明了其他同类事物所没有的维度,“色”是指事物表现出来的显著色彩或个性风格,它原指事物的色调和颜色给人们产生视觉上的差异。在现代语境中,特色在视觉上的意蕴内迁为具有“可感可觉的显著”之味。“特色”中的“色彩”之义也逐渐演绎为“显著风格”与“显著特征”之意。综合起来看,特色就是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同类事物而表现出来的独特色彩和风格等。“特”的本质是差异,是“色”的基础;“色”的本质是显著,它是“特”的扩展与延伸。按照事物产生和发展所依赖的具体环境的差异,可以将特色分为两大类:第一是事物存在性的特色,具有与生俱来的特性,它是由事物产生过程中特定环境作用的结果,具有继承性与历史性,如民族特色、文化特色等;第二是指事物发展性的特色,它是人们根据一定的发展目标,对事物的基本属性和存在性特色的充分把握和深入挖掘,因势利导、扬长避短、积极改造,使之形成独特的风格和气韵。发展性特色具有延展性和塑造性,如温州模式、义乌模式就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根据当地的地理和社会条件建设和发展起来的风格。从市场学的观点来看,特色的价值在于形成和增强事物的竞争优势。高职教育的特色价值在于高职教育有别于高等教育中的其他教育类型,能形成自身的地位和优势,并不断巩固和维护其社会基础与社会价值。但无论哪一种特色,都必然不能脱离事物的基本属性。因此,职业教育的特色同样离不开职业教育的社会基础与根本属性。
2.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基础。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另一种类型,其基本指向就是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并非高级性,因为在高等教育中除专科层次(也包含少量的高职本科)的高职教育外,还存在本科及以上的高等教育。唯有职业性才是将高职教育从其他类型的高等教育中划分出来的重要标志。当然,除高职教育外,其他所有高等教育都表现为一定的职业性,但它们所培养人才的知识与技能的要求有所区别。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面向基层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因此,它的职业性更多表现为特定职业的技能层面,具有针对性和具体性的特点。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理解:一是培养的目标具有鲜明的职业指向,即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二是开设的专业具有明确的职业方向,即针对社会行业和职业岗位的需要而开设的具有职业适应依托的专业体系;三是培养的模式具有显著的职业导向,即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强化实践环节的教学模式;四是传授的知识客体具有职业取向,即通过传授和传播技能性和策略性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纵观高职教育的职业属性的四种表现,可以将高职教育的特色归结为目标特色、专业特色、课程特色、教学特色四个方面,其中目标特色是根本,知识特色是基础,教学特色是保障,它们一起构成了高职教育的特色体系。
二、高职教育承载的知识特色——隐性知识
传授知识作为教育的重要功能,它转移和传播的知识客体所固有的属性是划分教育层次和教育类别的重要标志。高等教育中无论是哪一层次的教育,均以一定的职业领域为依托,即以一定的社会分工为基础,传播某一领域或某一行业的系统知识或技能,这正是高等教育的专业内涵。但是,普通高等本科及以上层次的高等教育与高职教育的专业内涵是有所区别的。本科及以上层次的教育是专注于一定领域的系统性的知识,它要求培养出来的人才在本领域内具有系统的专门的知识,而高等职业教育注重知识的针对性、过程性和技能性的特征。由此分析,二者传授的知识从其生成和转移的特性来看是有所差异的。高职教育传授的知识属于高度个人化、情境化的知识,它的转移必须通过个体之间密切接触,相互切磋具有隐性知识的特征,因而大多具有隐性知识的特征。
隐性知识中的“隐性”是相对于“显性”而言的,“隐性”意为隐含的,不可言喻的。它具有隐含、内隐、不易觉察或没有显露之意。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解释,广义的知识按内容分为以下四种类型(见第9页表):一是关于“知道是什么”的知识,记载事实的数据性的概念性知识;二是关于“知道为什么”的知识,记载自然和社会的原理与规律方面的理论知识;三是关于“知道是谁”的知识,指谁知道是什么,谁知道为什么和谁知道怎么做的信息,它属于某项特殊知识的来源性知识;四是关于“知道怎样做”的方法性或策略性知识,指某类工作的技能技巧或经验;在这四类知识中,前两类知识可以凭借文字或人工物的方式独立于个体之外并使人类共享,而第三类和第四类知识关于经验类和行动性的知识,具有个体的黏滞性和难表性,与隐性知识的特征相吻合。从教育的视角看,前两项知识绝大部分是由理论型、学术型大学进行创造并转移的,而高等职业教育则主要传播和转移第三类或第四类尤其是第四类行动性的隐性知识。高等职业教育之所以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其中转移的知识类型也是其中重要的决定因素。
由于隐性知识具有嵌入性和内隐性,难以通过符号、公式或文本进行转移,因此,隐性知识的传播和转移有别于显性知识,其转移的模式与路径存在一定差异。从隐性知识转移的视角看,衡量高职教育的特色从宏观上可以从三个观测点进行考察:一是传播和转移的知识属性是否具有技能性和策略性;二是传播和转移的方式是否符合隐性知识的基本要求;三是作为传播和转移知识的教师是否具有隐性知识转移的能力。这三个宏观性问题说到底是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和教学模式的问题。
三、高职教育的专业特色——职业技能
高职教育开设专业的依据是社会职业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的职业性是指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必须针对现实社会中一组或一类相近或相关的岗位群落整合开发出来的,是对现实基层职业岗位的规格、技能与要求进行分析、解构与整合的结果,因而它具有现实性与典型性。当然,高职教育中的专业并非就是对现实职业岗位的对应转换,而是对现实职业岗位的透视和分析后抽象成技能要素聚集的典型“职业”,是某类职业的一般化,并以此为原型开发设置成具有技能性和策略性的培养系统。
而本科及以上层次的普通高等教育建构专业是以知识为起点,是专注于一定领域的系统性知识。虽然本科及以上的普通高等教育也有一定的职业指向,但它的职业性表现为虚化浓缩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的差异:一是它所针对的职业是拓展性的职业,并非一定就是现实的职业群落;二是它所针对的职业岗位是中级以上的职业层次,强调的是思想层面和指导层面的知识与能力,在多个职业之间具有迁移和通用的知识和能力;三是它侧重于职业的拓展性,并非终结性的,而高职教育强调的是职业的基层属性,具有直接的生产性和应用性,相对于劳动成果而言具有终结性的特点。从总体上看,它所开设的专业是以知识为逻辑起点,在人的本领结构中构建知识的理论体系。
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所开设的专业应有所区别:一是有些专业只能由普通高等教育来完成,而不能简单地搬到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去;二是有一些专业则应该只能由高等职业教育来实施,而不适合置于普通高等教育中。举个例子,国际贸易专业应该由本科及以上类型的高等教育来办,而对外贸易实务则适合放在高职体系中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早就是一些工科普通院校的传统专业,而高等职业院校就不能照搬照抄;会计电算化人才适合高职教育来培养,但会计学人才则只能由普通财经类大学来培养。这样一来,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上应该是相互补充,在培养的人才规格上相互分工,在人才供给上也就避免了过分雷同,从而促进高等教育的良性循环,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四、高职教育的课程特色——工作过程
1.课程体系以工作过程为线索进行构建。课程一般定义为“有规定数量和内容的工作或学习的进程”。它是一定知识、技能和行动的集合体,它的纵向关系视其课程所承载的培养目标与知识性质而不同,对于普通本科及以上层次的高等教育的课程是以知识的逻辑推进为线索,强调以概念为基础而进行的逻辑演绎与推理,最终实现知识体系的逐步发展和完善。高职教育的课程由于其内容是技能性或策略性隐性知识,它的纵向关系是以时间和空间为维度,强调工作过程和工作程序的相对完整性,最终指向具有一定技术标准的工作成果。因此,高职教育的课程开发,是将专业所涵盖的职业岗位对应的知识和技能,分析和归纳成若干个典型的操作过程或操作程序,每一个典型的操作过程或操作程序必须融入相对密集的知识和技能,然后根据岗位的相对分工和工作链的相对完整性的原则,将这些操作过程和操作程序进行适当的片断化,每一个“片段”成为一门课程开发的原始素材。这些“片段”都是由专业培养目标赋予其特定的功能,构成了课程标准的核心,课程之间相对独立但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任务。根据隐性知识生成和转移的特殊要求,在进行课程开发时,必须将知识融入学生的行动之中,通过行动体验和深化专业知识,通过多次行动习得并掌握专业技能。然而,学生的行动必须在既定目标和任务的前提下,利用一定的工具或行动载体进行的,也就是说在学习活动中必须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进行,因此,设计和开发教学情境是课程开发的关键。
高职课程结构强调以技能为本位,以社会经济发展的必需够用为度,制订课程计划时,必须有整体优化的理念,注重知识的更新换代,及时吸收最新的生产知识与技能,删除纯理论部分和不切合实际的过高要求,使学生能更好地结合自己的专业与职业岗位要求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形成积极的学习能力和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要解决好针对性与适应性之间的矛盾。在专业课程结构方面,注重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技能的练课的内在联系,针对就业岗位特殊要求,从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综合素质的需要出发建立结构合理、综合化程度高、适应性强的模块化和开放性的课程体系。
2.教材内容以行动导向为主线进行开发。教材是教师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的、供学生选择和处理的、负载着知识信息的一切手段和材料。它既包括以教科书为主的图书教材,也包括视听教材、电子教材以及来源于生活的现实教材。教材是课程外显的知识信息的集合,课程性质决定了教材的体例和教学进程。高职教育的课程不同于其他类型及层次教育的教材,它主要体现了行动导向的鲜明特点。
高职教育教材要体现以行定知的特点。教材所承载的知识信息不是根据知识体系的构架而融合的,而是实现知识跟着行动走、技能跟着行动来的目标。教材所要掌握的知识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学习的帮手,最终服务于行动和技能的要求。因此,高职教育的教材打破传统学科体系下章节的安排,打破从概念、原理入手的常规方式,取而代之的是根据工作行动或工作程序的不同步骤进行单元设计,每个单元在既定的教学情境中由学生实际操作来完成预定的工作任务,教材作为教师和学生的行动计划,将目标任务和要求内附于其中,高职教育的教材融合了知识、操作、作业等学习要素,成为三者的复合体。
五、高职教育的教学特色——知行合一
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要符合隐性知识转移的基本要求。由于隐性知识具有隐含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因此它的转移过程不同于学科体系下知识转移的一般模式,它更加强调情境实践在知识生成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由于隐性知识一般难以文本化、符号化和逻辑化,在转移过程中一般经历了“隐性知识显性化—显性规则同构化—对应情境行动化—反思体验深刻化”四个基本环节。但从教学组织的视角看,隐性知识显性化与对应情境行动化是两个最基本的环节,它反映了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和步骤,反映了知行合一的内在要求,如下图所示。
1.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教师的职能所在。技能性、策略性知识作为隐性知识的一部分,其显性化过程是指教师将隐性知识中近似的显性体例所包含的元素转换成显性知识规则,并抽象成可以外显的信息或并加以表达出来的过程,也称为编码的过程。它一般由隐性知识的教师通过语言表达或行动示范的方式,将技能性策略性知识转换成基本的显性规则或行动要领,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它不仅包含了隐性知识体例的显性化部分,也包含了隐性知识体例对应的基本知识,但基本知识是服从于操作技能的需要。对于学生而言,这种知识只有在模仿和对应操作中加以体验和同构。因此,隐性知识显性化过程也是学生显性规则行动化的过程。它要求教师既要具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完成语言范式所要求的转移工作;又要具备专业的操作技能,以适应行动示范的需要。
学生接触了外显化的近似知识体后,通过自己的知识系统对其进行检索、解构与同化等,并将所理解和认知的一部分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由于教师与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模式、情境经历、文化背景等方面总会存在一定差异,因而学生所要掌握的外显知识必然与自身的知识系统之间产生一定程度和一定形式的认知冲突。只有通过认知调适,并不断地将其同化,才能融合成自己知识系统中的一部分。但这一部分知识在学生知识结构中缺乏对应知识情境或实践经历的支撑,与系统中的其他知识之间缺乏兼容性,因而所内化的知识具有不稳定性,知识的迁移能力也有限。如果学生不能及时有效地在相同或相似的情境中进行实践性活动,这一部分内置的游离知识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消亡,只有经过对应情境的实践活动才能使之深化。
2.对应情境行动化——学生的学习途径。情境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个体参与实践,与他人、环境等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形成实践活动能力与提高社会化水平的过程。情境是个体知识生成的重要载体,它对于知识的生成、深化和迁移具有重要作用,对于生成和深化隐性知识的意义更加突出。在隐性知识转移过程中,创设情境的本质就是设计和创造隐性知识生成过程中所依赖的特定情境要素,使学生领会和掌握所转移的隐性知识。它的本质是对形成隐性知识所依赖的实践活动场景的一种近似还原。教学情境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隐性知识生成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外显的知识规则指导下,在相同或相似的情境中开展实践活动,不断检验已经内化的隐性知识对于实践活动的适应性,并不断地搜寻已经内化的隐性知识与实践成果之间的内在对应关系,体会理论与实践之间相融的细节,深刻领会隐性知识的精髓。因此,对应情境的实践活动为实践者提供了强化、反思和体验的外部条件和参照系统。学生通过不断对照条件与结论、路径与结果之间的关系,使隐性知识在学生知识系统中被嵌入其中,再次成为接受者的隐性知识。在实践活动中引致的体验和反思等思维活动,促使内化的近似知识规则接受知识系统的检索与重构,形成深刻生动的隐性知识,并深深根植于学生的知识系统中,与原先的知识内容在结构、逻辑等方面形成有机联系,成为新知识系统的一部分。因此,在隐性知识的内化过程中,实践活动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促使隐性知识得以形成。
六、结语
高职教育的特色根源于职业属性,来源于其知识属性。因此,打造高职教育自身的特色,必须以职业属性为立足点,以知识属性为出发点,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材编写和教学模式等方面系统性地推进教学改革。高职教育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根据自身的传统优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按照行动导向的要求构建专业课程体系,通过校企合作等多种途径集中优势开发具有高职特色的学习教材,开展以学生行动为主导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行动中掌握和深化知识,在行动中习得和掌握技能,从而培养出知行并举的人才规格,不断提升高职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
[参考文献]
[1]垢宝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再认识[J].职业技术教育,2003(6).
[2]丛海涛,唐元虎.隐性知识转移、共享的激励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07(1).
[3]赵月望.论高职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J].高等技术教育研究,2004(3).
[4]宋云龙.隐性知识转移机理分析[J].现代情报,2005(10).
[5]姚梅林.从认知到情境:学习范式的变革[J].教育研究,2003(2).
[关键词]高职教育 职业属性 知识价值 隐性知识 特色体系
[作者简介]叶华光(1972- ),男,湖北英山人,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及职业教育。(湖北 黄冈 438002)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24-0008-03
一、我国高职教育的特色基础——职业属性
1.特色的意蕴与特征。特色一词中的“特”是独特之意,表明了其他同类事物所没有的维度,“色”是指事物表现出来的显著色彩或个性风格,它原指事物的色调和颜色给人们产生视觉上的差异。在现代语境中,特色在视觉上的意蕴内迁为具有“可感可觉的显著”之味。“特色”中的“色彩”之义也逐渐演绎为“显著风格”与“显著特征”之意。综合起来看,特色就是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同类事物而表现出来的独特色彩和风格等。“特”的本质是差异,是“色”的基础;“色”的本质是显著,它是“特”的扩展与延伸。按照事物产生和发展所依赖的具体环境的差异,可以将特色分为两大类:第一是事物存在性的特色,具有与生俱来的特性,它是由事物产生过程中特定环境作用的结果,具有继承性与历史性,如民族特色、文化特色等;第二是指事物发展性的特色,它是人们根据一定的发展目标,对事物的基本属性和存在性特色的充分把握和深入挖掘,因势利导、扬长避短、积极改造,使之形成独特的风格和气韵。发展性特色具有延展性和塑造性,如温州模式、义乌模式就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根据当地的地理和社会条件建设和发展起来的风格。从市场学的观点来看,特色的价值在于形成和增强事物的竞争优势。高职教育的特色价值在于高职教育有别于高等教育中的其他教育类型,能形成自身的地位和优势,并不断巩固和维护其社会基础与社会价值。但无论哪一种特色,都必然不能脱离事物的基本属性。因此,职业教育的特色同样离不开职业教育的社会基础与根本属性。
2.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基础。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另一种类型,其基本指向就是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并非高级性,因为在高等教育中除专科层次(也包含少量的高职本科)的高职教育外,还存在本科及以上的高等教育。唯有职业性才是将高职教育从其他类型的高等教育中划分出来的重要标志。当然,除高职教育外,其他所有高等教育都表现为一定的职业性,但它们所培养人才的知识与技能的要求有所区别。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面向基层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因此,它的职业性更多表现为特定职业的技能层面,具有针对性和具体性的特点。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理解:一是培养的目标具有鲜明的职业指向,即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二是开设的专业具有明确的职业方向,即针对社会行业和职业岗位的需要而开设的具有职业适应依托的专业体系;三是培养的模式具有显著的职业导向,即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强化实践环节的教学模式;四是传授的知识客体具有职业取向,即通过传授和传播技能性和策略性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纵观高职教育的职业属性的四种表现,可以将高职教育的特色归结为目标特色、专业特色、课程特色、教学特色四个方面,其中目标特色是根本,知识特色是基础,教学特色是保障,它们一起构成了高职教育的特色体系。
二、高职教育承载的知识特色——隐性知识
传授知识作为教育的重要功能,它转移和传播的知识客体所固有的属性是划分教育层次和教育类别的重要标志。高等教育中无论是哪一层次的教育,均以一定的职业领域为依托,即以一定的社会分工为基础,传播某一领域或某一行业的系统知识或技能,这正是高等教育的专业内涵。但是,普通高等本科及以上层次的高等教育与高职教育的专业内涵是有所区别的。本科及以上层次的教育是专注于一定领域的系统性的知识,它要求培养出来的人才在本领域内具有系统的专门的知识,而高等职业教育注重知识的针对性、过程性和技能性的特征。由此分析,二者传授的知识从其生成和转移的特性来看是有所差异的。高职教育传授的知识属于高度个人化、情境化的知识,它的转移必须通过个体之间密切接触,相互切磋具有隐性知识的特征,因而大多具有隐性知识的特征。
隐性知识中的“隐性”是相对于“显性”而言的,“隐性”意为隐含的,不可言喻的。它具有隐含、内隐、不易觉察或没有显露之意。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解释,广义的知识按内容分为以下四种类型(见第9页表):一是关于“知道是什么”的知识,记载事实的数据性的概念性知识;二是关于“知道为什么”的知识,记载自然和社会的原理与规律方面的理论知识;三是关于“知道是谁”的知识,指谁知道是什么,谁知道为什么和谁知道怎么做的信息,它属于某项特殊知识的来源性知识;四是关于“知道怎样做”的方法性或策略性知识,指某类工作的技能技巧或经验;在这四类知识中,前两类知识可以凭借文字或人工物的方式独立于个体之外并使人类共享,而第三类和第四类知识关于经验类和行动性的知识,具有个体的黏滞性和难表性,与隐性知识的特征相吻合。从教育的视角看,前两项知识绝大部分是由理论型、学术型大学进行创造并转移的,而高等职业教育则主要传播和转移第三类或第四类尤其是第四类行动性的隐性知识。高等职业教育之所以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其中转移的知识类型也是其中重要的决定因素。
由于隐性知识具有嵌入性和内隐性,难以通过符号、公式或文本进行转移,因此,隐性知识的传播和转移有别于显性知识,其转移的模式与路径存在一定差异。从隐性知识转移的视角看,衡量高职教育的特色从宏观上可以从三个观测点进行考察:一是传播和转移的知识属性是否具有技能性和策略性;二是传播和转移的方式是否符合隐性知识的基本要求;三是作为传播和转移知识的教师是否具有隐性知识转移的能力。这三个宏观性问题说到底是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和教学模式的问题。
三、高职教育的专业特色——职业技能
高职教育开设专业的依据是社会职业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的职业性是指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必须针对现实社会中一组或一类相近或相关的岗位群落整合开发出来的,是对现实基层职业岗位的规格、技能与要求进行分析、解构与整合的结果,因而它具有现实性与典型性。当然,高职教育中的专业并非就是对现实职业岗位的对应转换,而是对现实职业岗位的透视和分析后抽象成技能要素聚集的典型“职业”,是某类职业的一般化,并以此为原型开发设置成具有技能性和策略性的培养系统。
而本科及以上层次的普通高等教育建构专业是以知识为起点,是专注于一定领域的系统性知识。虽然本科及以上的普通高等教育也有一定的职业指向,但它的职业性表现为虚化浓缩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的差异:一是它所针对的职业是拓展性的职业,并非一定就是现实的职业群落;二是它所针对的职业岗位是中级以上的职业层次,强调的是思想层面和指导层面的知识与能力,在多个职业之间具有迁移和通用的知识和能力;三是它侧重于职业的拓展性,并非终结性的,而高职教育强调的是职业的基层属性,具有直接的生产性和应用性,相对于劳动成果而言具有终结性的特点。从总体上看,它所开设的专业是以知识为逻辑起点,在人的本领结构中构建知识的理论体系。
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所开设的专业应有所区别:一是有些专业只能由普通高等教育来完成,而不能简单地搬到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去;二是有一些专业则应该只能由高等职业教育来实施,而不适合置于普通高等教育中。举个例子,国际贸易专业应该由本科及以上类型的高等教育来办,而对外贸易实务则适合放在高职体系中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早就是一些工科普通院校的传统专业,而高等职业院校就不能照搬照抄;会计电算化人才适合高职教育来培养,但会计学人才则只能由普通财经类大学来培养。这样一来,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上应该是相互补充,在培养的人才规格上相互分工,在人才供给上也就避免了过分雷同,从而促进高等教育的良性循环,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四、高职教育的课程特色——工作过程
1.课程体系以工作过程为线索进行构建。课程一般定义为“有规定数量和内容的工作或学习的进程”。它是一定知识、技能和行动的集合体,它的纵向关系视其课程所承载的培养目标与知识性质而不同,对于普通本科及以上层次的高等教育的课程是以知识的逻辑推进为线索,强调以概念为基础而进行的逻辑演绎与推理,最终实现知识体系的逐步发展和完善。高职教育的课程由于其内容是技能性或策略性隐性知识,它的纵向关系是以时间和空间为维度,强调工作过程和工作程序的相对完整性,最终指向具有一定技术标准的工作成果。因此,高职教育的课程开发,是将专业所涵盖的职业岗位对应的知识和技能,分析和归纳成若干个典型的操作过程或操作程序,每一个典型的操作过程或操作程序必须融入相对密集的知识和技能,然后根据岗位的相对分工和工作链的相对完整性的原则,将这些操作过程和操作程序进行适当的片断化,每一个“片段”成为一门课程开发的原始素材。这些“片段”都是由专业培养目标赋予其特定的功能,构成了课程标准的核心,课程之间相对独立但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任务。根据隐性知识生成和转移的特殊要求,在进行课程开发时,必须将知识融入学生的行动之中,通过行动体验和深化专业知识,通过多次行动习得并掌握专业技能。然而,学生的行动必须在既定目标和任务的前提下,利用一定的工具或行动载体进行的,也就是说在学习活动中必须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进行,因此,设计和开发教学情境是课程开发的关键。
高职课程结构强调以技能为本位,以社会经济发展的必需够用为度,制订课程计划时,必须有整体优化的理念,注重知识的更新换代,及时吸收最新的生产知识与技能,删除纯理论部分和不切合实际的过高要求,使学生能更好地结合自己的专业与职业岗位要求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形成积极的学习能力和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要解决好针对性与适应性之间的矛盾。在专业课程结构方面,注重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技能的练课的内在联系,针对就业岗位特殊要求,从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综合素质的需要出发建立结构合理、综合化程度高、适应性强的模块化和开放性的课程体系。
2.教材内容以行动导向为主线进行开发。教材是教师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使用的、供学生选择和处理的、负载着知识信息的一切手段和材料。它既包括以教科书为主的图书教材,也包括视听教材、电子教材以及来源于生活的现实教材。教材是课程外显的知识信息的集合,课程性质决定了教材的体例和教学进程。高职教育的课程不同于其他类型及层次教育的教材,它主要体现了行动导向的鲜明特点。
高职教育教材要体现以行定知的特点。教材所承载的知识信息不是根据知识体系的构架而融合的,而是实现知识跟着行动走、技能跟着行动来的目标。教材所要掌握的知识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学习的帮手,最终服务于行动和技能的要求。因此,高职教育的教材打破传统学科体系下章节的安排,打破从概念、原理入手的常规方式,取而代之的是根据工作行动或工作程序的不同步骤进行单元设计,每个单元在既定的教学情境中由学生实际操作来完成预定的工作任务,教材作为教师和学生的行动计划,将目标任务和要求内附于其中,高职教育的教材融合了知识、操作、作业等学习要素,成为三者的复合体。
五、高职教育的教学特色——知行合一
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要符合隐性知识转移的基本要求。由于隐性知识具有隐含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因此它的转移过程不同于学科体系下知识转移的一般模式,它更加强调情境实践在知识生成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由于隐性知识一般难以文本化、符号化和逻辑化,在转移过程中一般经历了“隐性知识显性化—显性规则同构化—对应情境行动化—反思体验深刻化”四个基本环节。但从教学组织的视角看,隐性知识显性化与对应情境行动化是两个最基本的环节,它反映了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和步骤,反映了知行合一的内在要求,如下图所示。
1.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教师的职能所在。技能性、策略性知识作为隐性知识的一部分,其显性化过程是指教师将隐性知识中近似的显性体例所包含的元素转换成显性知识规则,并抽象成可以外显的信息或并加以表达出来的过程,也称为编码的过程。它一般由隐性知识的教师通过语言表达或行动示范的方式,将技能性策略性知识转换成基本的显性规则或行动要领,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它不仅包含了隐性知识体例的显性化部分,也包含了隐性知识体例对应的基本知识,但基本知识是服从于操作技能的需要。对于学生而言,这种知识只有在模仿和对应操作中加以体验和同构。因此,隐性知识显性化过程也是学生显性规则行动化的过程。它要求教师既要具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完成语言范式所要求的转移工作;又要具备专业的操作技能,以适应行动示范的需要。
学生接触了外显化的近似知识体后,通过自己的知识系统对其进行检索、解构与同化等,并将所理解和认知的一部分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由于教师与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模式、情境经历、文化背景等方面总会存在一定差异,因而学生所要掌握的外显知识必然与自身的知识系统之间产生一定程度和一定形式的认知冲突。只有通过认知调适,并不断地将其同化,才能融合成自己知识系统中的一部分。但这一部分知识在学生知识结构中缺乏对应知识情境或实践经历的支撑,与系统中的其他知识之间缺乏兼容性,因而所内化的知识具有不稳定性,知识的迁移能力也有限。如果学生不能及时有效地在相同或相似的情境中进行实践性活动,这一部分内置的游离知识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消亡,只有经过对应情境的实践活动才能使之深化。
2.对应情境行动化——学生的学习途径。情境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个体参与实践,与他人、环境等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形成实践活动能力与提高社会化水平的过程。情境是个体知识生成的重要载体,它对于知识的生成、深化和迁移具有重要作用,对于生成和深化隐性知识的意义更加突出。在隐性知识转移过程中,创设情境的本质就是设计和创造隐性知识生成过程中所依赖的特定情境要素,使学生领会和掌握所转移的隐性知识。它的本质是对形成隐性知识所依赖的实践活动场景的一种近似还原。教学情境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隐性知识生成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外显的知识规则指导下,在相同或相似的情境中开展实践活动,不断检验已经内化的隐性知识对于实践活动的适应性,并不断地搜寻已经内化的隐性知识与实践成果之间的内在对应关系,体会理论与实践之间相融的细节,深刻领会隐性知识的精髓。因此,对应情境的实践活动为实践者提供了强化、反思和体验的外部条件和参照系统。学生通过不断对照条件与结论、路径与结果之间的关系,使隐性知识在学生知识系统中被嵌入其中,再次成为接受者的隐性知识。在实践活动中引致的体验和反思等思维活动,促使内化的近似知识规则接受知识系统的检索与重构,形成深刻生动的隐性知识,并深深根植于学生的知识系统中,与原先的知识内容在结构、逻辑等方面形成有机联系,成为新知识系统的一部分。因此,在隐性知识的内化过程中,实践活动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促使隐性知识得以形成。
六、结语
高职教育的特色根源于职业属性,来源于其知识属性。因此,打造高职教育自身的特色,必须以职业属性为立足点,以知识属性为出发点,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材编写和教学模式等方面系统性地推进教学改革。高职教育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根据自身的传统优势,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按照行动导向的要求构建专业课程体系,通过校企合作等多种途径集中优势开发具有高职特色的学习教材,开展以学生行动为主导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行动中掌握和深化知识,在行动中习得和掌握技能,从而培养出知行并举的人才规格,不断提升高职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
[参考文献]
[1]垢宝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再认识[J].职业技术教育,2003(6).
[2]丛海涛,唐元虎.隐性知识转移、共享的激励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07(1).
[3]赵月望.论高职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J].高等技术教育研究,2004(3).
[4]宋云龙.隐性知识转移机理分析[J].现代情报,2005(10).
[5]姚梅林.从认知到情境:学习范式的变革[J].教育研究,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