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备课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因而各校将此作为教学常规重要部分纳入教学管理之中。但是,结合我校实际,学校在备课管理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认真解析与应对。
一、积重难返——备课管理的弊端
课前备课为课堂教学服务,备课的这一显著功能普遍被教师们认同。但在备课管理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备课不是为了教学,而是为了应付检查”,这已司空见惯。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近期我们在归纳整理教师们的意见后,发现学校在备课管理上确实存在顽固的弊病。
1.重数量,轻质量——备课检查无实效
学校安排的每一次教案检查最终都是以“无用功”收场。固然,我们不可否认在备课检查中也能发现一些问题,但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难以检测到真正的备课质量,只看教案全不全、详细不详细、格式是否规范等等。有时候甚至为了可笑的“量化”考核的方便,以“数教案”为检查方式。这些忽视备课实质的行政化的检查,也扭曲了教师们备课的美好初衷,所以导致教师们以“应付”来对待平日的备课。这样一种无效劳动,浪费了教师们宝贵的工作时间,到头来也还是徒劳而无功。但是要改革却谈何容易!
2.多统一,少变革——备课形式无个性
备课作为一项教学常规,学校例行检查时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流程,杜绝“不备课进课堂”的现象。但是,不少教师都有这样的错误理解,“不是有教学需要而备课,而是学校有检查的需要而备课”。备课的初衷是希望教师们有所思考再步入课堂。但学校将检查的切入点放在物化的备课本上,为了给教师一个固有的学习模式,对教师的备课要求也往往搞“一刀切”,特地制作格式统一的备课纸,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学科教师的要求基本是大同小异。结果是毫无个性的备课,既不能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也让备课流于形式。
3.重规定,轻能力——备课活动无指导
综观历年来我们学校的备课管理只是履行了检查的功能,而忽视了管理者指导的职责,或者是简单地将对新教师的备课指导交给师傅解决。近年来,学校五年教龄以内的新教师占到教师总数的40%左右,这些教师很多在态度上是认真的,他们模仿教案,依赖教参,是因为自己的经验不足,水平有限。但平时的备课管理从来没有真正去解决落实过这个问题,于是新教师只能是在师傅们的鼓励、默认或是些许的“点化”下自己一路“摸索”,所以备课能力也没有因为加强了备课管理而有所提高。
备课管理中的问题是一个多年来的大问题,几乎每一所学校都存在,每个管理者都知道,每个教师都在应付对待。尽管人人都“深恶痛绝”,却“无力整改”。为此,几年来,学校也一直在艰难地做一些尝试。
二、推陈出新——备课管理出新招
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对教师教学有用的教案呢?教师们究竟该怎样备课来产生一堂堂有效的课呢?这一直是我们思考的关键性问题。在原来的基础上尝试微改革,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1.凸显个性,从名优骨干教师入手,使备课形式因人而异
备课其实只要能促进平常的课堂教学,形式如何其实无伤大雅。根据实情,每个教师的风格也是各不相同的,教师们通过备课要解决的问题估计也不尽相同,不同学科的教师所关注的教学知识点和教学能力,以及使用的教学策略也是不一样的,所以统一的要求、固有的模式显然是不科学的。因此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我们学校要求三年以内教龄的新教师手写详案,三至五年教龄的教师可以详案简案结合,详案的比例不少于30%。五年教龄以上的教师,可以循环使用老的教案,但是必须要有调整和改进,所以学校设计教案纸时在“教学设计”的右侧专门添加了一栏“二度修改栏”,供教师们在原来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二次修改。对于学校的名优骨干教师,学校新出台了“0”备课制度,目的就是为了摒弃一些“以抄代写”“教后备课”等不良现象,为此学校专门制定了《名优骨干教师备课微改革方案》,让学校的12位名优骨干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科教学内容的特点自主选择。以下是“0备课”的自主选项:
①读一读。包括教材、教师教学用书、教案集、学生的练习册等,当然还可以看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刊登在网上或者教学杂志上的资料。②画一画。在教师用书或者是教材上画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要关注的问题等。③聊一聊。养成在办公室和平行班教师聊课的习惯。可以聊一聊对教学内容、实施方法的不同意见,也可以聊自己的一些独到的观点和想法。要注重解决实质性的问题。④标一标。提前把这节课的要点写到书上,可以是知识点、教学技巧、授课思路等。和以往的教案不同,它可以只写老师认为需要写的点,而不用面面俱到,力求体现备课的实用性。
2.讲究实用性,从听“推门课”入手,让备课内容与课堂教学保持一致
学校减少了集中检查备课的方式,变为突击式检查。在中午去教师办公室的时候,翻翻看看教师们的教案,了解最真实的状态。还有一个“妙招”,就是借助坚持了三年的听“推门课”的契机,听课完毕,听课教师检查上课教师的教案,关键看课堂与备课中的思路是否基本一致,看看是“真备课”还是“假备课”,同时也能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备课的质量和作用,并提出一些改进性的建议写在“推门课诊课单”上,待过一段时间后学校教学部门再负责“复查”。这是我们坚持了一段时间的备课方式,很有积极作用。
以下是本学期实施“推门课”的一张“诊课单”。
3.注重发展能力,从教学心得入手,促教学反思点面结合
近几年,学校在课堂管理上推行了一项小小的改革:要求教师在备课笔记中写教学反思。促进教师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行为进行反思已是备课管理的一项主要指标。但出现了一个问题,教师们往往就某一个细小的环节谈一点小小的教学感悟,很少有对整体内容的思考。本学期,学校对写教学反思作了改革,改以往的一课一反思为一单元一反思。要求写反思时做到点面结合,既要站在单元教学的整体角度进行全面简要的反思,又要立足一篇课文、一个知识点或者一种教学现象进行深入的剖析与反思。学校定期将这些教师的单元反思挂在校园网上,供教师们学习借鉴。
4.改进管理的指导功能,从指导入手,引导备课向积累转变
备课指导更多的是帮助教师学会备课的方法。尤其是新教师,让他们了解备课不仅仅是显性的编写教学方案、设计学生作业,还有更多的隐性工作,包括熟悉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生、制订教学计划、合理选择教学方法等。当然,如果要让教师们注重备课隐性层面,那么备课的检查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学校倡导备课要向积累转变,向教学资料夹、教学反思集、教学改进录、阅读资料等转变。在备课中,把发展自身的能力作为主方向体现在工作的点点滴滴中。
以下是学校在引导教师创设正确多元的备课方法时设计的一张自主选项表。
5.倡导和谐共存,从成果分享入手,改善管理者和教师之间的关系
过去的备课管理以检查教案为手段,管理者和教师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对立关系,教师怨声载道,学校相关部门也是苦不堪言。如何改进这种现象呢?学校专门开设了“备课智慧齐分享”为主题的群贤讲坛活动,让优秀的教师把备课的成果当作自己的作品与教师们分享,让这些教师在收获成功的喜悦的同时也能帮助更多的年轻教师,让他们在备课领域中快速成长起来。过去的教案检查,教师的心里总有一种“被查”“被管”的感觉。现在把教案检查评价改成优秀教案展示和优秀经验分享后,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们是一种平等的交流关系,这样容易产生彼此尊重、信任的关系。其实展示和分享也是一种评价,给教师们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力。
以下是名优骨干教师风采展示之“备课智慧齐分享”活动安排情况。
备课改革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我们学校教学管理的一个重点领域。唯有结合校情,了解教师们的困惑,找到问题的症结,让备课成为上好课的真正需求,才是正确的探索方向。让重唱的“老调”和上新的旋律,吹响备课改革之歌!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群贤小学 312000)
一、积重难返——备课管理的弊端
课前备课为课堂教学服务,备课的这一显著功能普遍被教师们认同。但在备课管理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备课不是为了教学,而是为了应付检查”,这已司空见惯。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近期我们在归纳整理教师们的意见后,发现学校在备课管理上确实存在顽固的弊病。
1.重数量,轻质量——备课检查无实效
学校安排的每一次教案检查最终都是以“无用功”收场。固然,我们不可否认在备课检查中也能发现一些问题,但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难以检测到真正的备课质量,只看教案全不全、详细不详细、格式是否规范等等。有时候甚至为了可笑的“量化”考核的方便,以“数教案”为检查方式。这些忽视备课实质的行政化的检查,也扭曲了教师们备课的美好初衷,所以导致教师们以“应付”来对待平日的备课。这样一种无效劳动,浪费了教师们宝贵的工作时间,到头来也还是徒劳而无功。但是要改革却谈何容易!
2.多统一,少变革——备课形式无个性
备课作为一项教学常规,学校例行检查时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流程,杜绝“不备课进课堂”的现象。但是,不少教师都有这样的错误理解,“不是有教学需要而备课,而是学校有检查的需要而备课”。备课的初衷是希望教师们有所思考再步入课堂。但学校将检查的切入点放在物化的备课本上,为了给教师一个固有的学习模式,对教师的备课要求也往往搞“一刀切”,特地制作格式统一的备课纸,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学科教师的要求基本是大同小异。结果是毫无个性的备课,既不能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也让备课流于形式。
3.重规定,轻能力——备课活动无指导
综观历年来我们学校的备课管理只是履行了检查的功能,而忽视了管理者指导的职责,或者是简单地将对新教师的备课指导交给师傅解决。近年来,学校五年教龄以内的新教师占到教师总数的40%左右,这些教师很多在态度上是认真的,他们模仿教案,依赖教参,是因为自己的经验不足,水平有限。但平时的备课管理从来没有真正去解决落实过这个问题,于是新教师只能是在师傅们的鼓励、默认或是些许的“点化”下自己一路“摸索”,所以备课能力也没有因为加强了备课管理而有所提高。
备课管理中的问题是一个多年来的大问题,几乎每一所学校都存在,每个管理者都知道,每个教师都在应付对待。尽管人人都“深恶痛绝”,却“无力整改”。为此,几年来,学校也一直在艰难地做一些尝试。
二、推陈出新——备课管理出新招
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对教师教学有用的教案呢?教师们究竟该怎样备课来产生一堂堂有效的课呢?这一直是我们思考的关键性问题。在原来的基础上尝试微改革,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1.凸显个性,从名优骨干教师入手,使备课形式因人而异
备课其实只要能促进平常的课堂教学,形式如何其实无伤大雅。根据实情,每个教师的风格也是各不相同的,教师们通过备课要解决的问题估计也不尽相同,不同学科的教师所关注的教学知识点和教学能力,以及使用的教学策略也是不一样的,所以统一的要求、固有的模式显然是不科学的。因此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我们学校要求三年以内教龄的新教师手写详案,三至五年教龄的教师可以详案简案结合,详案的比例不少于30%。五年教龄以上的教师,可以循环使用老的教案,但是必须要有调整和改进,所以学校设计教案纸时在“教学设计”的右侧专门添加了一栏“二度修改栏”,供教师们在原来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二次修改。对于学校的名优骨干教师,学校新出台了“0”备课制度,目的就是为了摒弃一些“以抄代写”“教后备课”等不良现象,为此学校专门制定了《名优骨干教师备课微改革方案》,让学校的12位名优骨干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科教学内容的特点自主选择。以下是“0备课”的自主选项:
①读一读。包括教材、教师教学用书、教案集、学生的练习册等,当然还可以看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刊登在网上或者教学杂志上的资料。②画一画。在教师用书或者是教材上画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要关注的问题等。③聊一聊。养成在办公室和平行班教师聊课的习惯。可以聊一聊对教学内容、实施方法的不同意见,也可以聊自己的一些独到的观点和想法。要注重解决实质性的问题。④标一标。提前把这节课的要点写到书上,可以是知识点、教学技巧、授课思路等。和以往的教案不同,它可以只写老师认为需要写的点,而不用面面俱到,力求体现备课的实用性。
2.讲究实用性,从听“推门课”入手,让备课内容与课堂教学保持一致
学校减少了集中检查备课的方式,变为突击式检查。在中午去教师办公室的时候,翻翻看看教师们的教案,了解最真实的状态。还有一个“妙招”,就是借助坚持了三年的听“推门课”的契机,听课完毕,听课教师检查上课教师的教案,关键看课堂与备课中的思路是否基本一致,看看是“真备课”还是“假备课”,同时也能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备课的质量和作用,并提出一些改进性的建议写在“推门课诊课单”上,待过一段时间后学校教学部门再负责“复查”。这是我们坚持了一段时间的备课方式,很有积极作用。
以下是本学期实施“推门课”的一张“诊课单”。
3.注重发展能力,从教学心得入手,促教学反思点面结合
近几年,学校在课堂管理上推行了一项小小的改革:要求教师在备课笔记中写教学反思。促进教师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行为进行反思已是备课管理的一项主要指标。但出现了一个问题,教师们往往就某一个细小的环节谈一点小小的教学感悟,很少有对整体内容的思考。本学期,学校对写教学反思作了改革,改以往的一课一反思为一单元一反思。要求写反思时做到点面结合,既要站在单元教学的整体角度进行全面简要的反思,又要立足一篇课文、一个知识点或者一种教学现象进行深入的剖析与反思。学校定期将这些教师的单元反思挂在校园网上,供教师们学习借鉴。
4.改进管理的指导功能,从指导入手,引导备课向积累转变
备课指导更多的是帮助教师学会备课的方法。尤其是新教师,让他们了解备课不仅仅是显性的编写教学方案、设计学生作业,还有更多的隐性工作,包括熟悉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生、制订教学计划、合理选择教学方法等。当然,如果要让教师们注重备课隐性层面,那么备课的检查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学校倡导备课要向积累转变,向教学资料夹、教学反思集、教学改进录、阅读资料等转变。在备课中,把发展自身的能力作为主方向体现在工作的点点滴滴中。
以下是学校在引导教师创设正确多元的备课方法时设计的一张自主选项表。
5.倡导和谐共存,从成果分享入手,改善管理者和教师之间的关系
过去的备课管理以检查教案为手段,管理者和教师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对立关系,教师怨声载道,学校相关部门也是苦不堪言。如何改进这种现象呢?学校专门开设了“备课智慧齐分享”为主题的群贤讲坛活动,让优秀的教师把备课的成果当作自己的作品与教师们分享,让这些教师在收获成功的喜悦的同时也能帮助更多的年轻教师,让他们在备课领域中快速成长起来。过去的教案检查,教师的心里总有一种“被查”“被管”的感觉。现在把教案检查评价改成优秀教案展示和优秀经验分享后,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们是一种平等的交流关系,这样容易产生彼此尊重、信任的关系。其实展示和分享也是一种评价,给教师们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力。
以下是名优骨干教师风采展示之“备课智慧齐分享”活动安排情况。
备课改革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我们学校教学管理的一个重点领域。唯有结合校情,了解教师们的困惑,找到问题的症结,让备课成为上好课的真正需求,才是正确的探索方向。让重唱的“老调”和上新的旋律,吹响备课改革之歌!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群贤小学 3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