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形势下伴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对小学课堂的教学模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数学作为小学课堂里的“重点难点”,其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受到挑战。对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先学后教”的课堂模式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诸多益处,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模式,还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自学能力。本文主要分析了“先学后教”的课堂模式为小学数学教育带来的好处,结合具体情况,论述新形势下施行“先学后教”的课堂模式的必要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一、 “先学”以多种形式组织
学生的先学,既可以在课前进行,学生有充分的、独立的自学时间,根据个人理解展开个性化的学习;也可以在课中进行,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下,通过独立思考、自主尝试、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形式,在相对集中的时间里展开有针对性的学习。
(一) 课前先学——文本引领
数学课本、教师设计的前置性学习单等静态文本,都是学生提前接触新知识,展开自学思考的载体,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媒介。借助课本自学,自读自悟,找疑惑点。学生在教师依据课本编制的学习提纲的引领下,进行课前自学;然后参照教师提供的示范和样本,模仿着从预习内容、预习目标、主要知识点、步骤与方一法、新旧知识的关联、待解决的问题等角度自己尝试设计学习提纲。教师课前批阅学习提纲,在课堂上有侧重点地组织交流,激励学生不断完善认知,有利于将课堂学习引向深入,达成学习目标。
(二) 课前先学——视频引领
教学中,可以利用融合声音、图画、影像的视频或课件整合大量信息,放大知識细节,引领学生自学。比如,一些学校进行的翻转课堂模式教学——制作微视频进行课前先学,能放大、细化知识形成过程,更重要的是配有教师用数学语言对核心知识进行解释的音频,变静态文本呈现为动态微视频播放,学生可以在家边收看边自学。自学后做好在线测试习题并上传,教师能第一时间看到学生自学的效果,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进行个别辅导,第二天的教学就能有重点地展开。
(三) 课中先学
小问题、小步子引领先学。教师可以在知识的产生和易混淆的地方、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在知识的类比概括中适当地预设一些小问题进行反问、追问,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激发学生深入思考,促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系统的认知,使课时的教学目标顺利达成。
大问题、大空间引领先学。教师围绕教学重难点创设大问题,给学生开放的大空间。首先,根据学习内容创设激发学习兴趣,并能为突破难点提供支持的情境;其次,通过所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本节课的一两个核心问题,激发学生的深层次思考;最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析问题,为解决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二、 “后教”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自学后学生的认识可能是肤浅的、粗糙的、不系统的,甚至有可能是错误的。这都不要紧,重要的是学生经历了思考的过程。随后围绕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教,引导学生经历由不会到会、由片面到全面的知识建构过程。那么对于后教,由谁来教?什么时候教?先学之后的教该怎样进行?
(一) 谁来教
小老师教。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生能完成的事情,教师就要给学生机会去做。学生自学后,对于部分学生出现的问题,可以请完成得好的学生进行组内辅导,或者担任小老师上台讲解。美国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的学习金字塔理论显示,多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中,“教别人”的记忆效果最为突出,两周后还能记住90%。小老师不仅教会了别人,也提高了自己。以“兵教兵”的方式进行学习,有利于同伴互助、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教。学生自学后,教师在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围绕教学内容的目标定位,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地教,更能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二) 什么时候教
教在学生思维凌乱无序、操作随意混乱时。在“长方体的认识”教学中,大问题是:长方体的特征是什么?这个问题外延大,指向不具体。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后,为学生提供小组探究学习单——从数量、形状、长度、大小关系等方面探究长方体的特征,让探究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师适时的教,使教学从随意、无序转向了有效、有序。
教在知识的关键和重点处。在“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先玩一个尾巴重新接回的游戏来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再脱离具体问题情境,尝试寻找8和6的最小公倍数。这给学生留有很大的思考空间。在反馈环节,先请学生代表展示自己的做法,然后教师用课件演示学生的做法,重复呈现找最小公倍数的详细过程。如此的反复强调很有必要,因为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先学后教,教师还是要教,教在重要的关键之处。
(三) 怎样教
点拨引领。学生自学后进行反馈时,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疑难困惑,并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组织学生辨析质疑,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顺利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例如,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内容时,学生在试商过程中出错率比较高。教师可以把学生的一些典型错例展示出来,让学生辨析、讨论。交流的时候教师适当地点拨,能使学生更快掌握除法的估商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总结概括。数学学习中,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方法的总结不容忽视。例如,“数图形中的学问”一课,一条线段上有4个点,让学生尝试用不同方法数出共有几条线段。学生先自己思考,再小组合作解决,最后交流汇报,顺利地得到了正确答案。此时,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板书总结两种不同的数的方法:一种是从不同端点出发有序地数,一种是按照含基本线段数量来数。这样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放大重要的思维过程,学生能看得更清楚、听得更明白,教学效果会更好。
优化提高。在自学后的汇报交流中,学生展现了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去粗取精、优化提高。例如,教学“鸡兔同笼”一课,学生通过列表进行尝试和猜测来解决问题,展示了逐一列举法、跳跃列举法、取中列举法和任意列举法。这些不同方法之间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共同点?具体情况下到底用什么方法比较合适?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引领学生经历方法的优化过程。
总而言之,“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是一种好的教学方式。先学与后教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偏废任何一方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先学是基础,后教是提升。只有先学阶段处理得好,后教的提升才有可能。处理好先学与后教的关系,把握好先学与后教两个步骤,落实好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相信数学课堂一定会因此而更加有张力、有魅力!
作者简介:
张丽红,辽宁省铁岭市,辽宁省铁岭市银州区第十小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一、 “先学”以多种形式组织
学生的先学,既可以在课前进行,学生有充分的、独立的自学时间,根据个人理解展开个性化的学习;也可以在课中进行,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下,通过独立思考、自主尝试、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形式,在相对集中的时间里展开有针对性的学习。
(一) 课前先学——文本引领
数学课本、教师设计的前置性学习单等静态文本,都是学生提前接触新知识,展开自学思考的载体,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媒介。借助课本自学,自读自悟,找疑惑点。学生在教师依据课本编制的学习提纲的引领下,进行课前自学;然后参照教师提供的示范和样本,模仿着从预习内容、预习目标、主要知识点、步骤与方一法、新旧知识的关联、待解决的问题等角度自己尝试设计学习提纲。教师课前批阅学习提纲,在课堂上有侧重点地组织交流,激励学生不断完善认知,有利于将课堂学习引向深入,达成学习目标。
(二) 课前先学——视频引领
教学中,可以利用融合声音、图画、影像的视频或课件整合大量信息,放大知識细节,引领学生自学。比如,一些学校进行的翻转课堂模式教学——制作微视频进行课前先学,能放大、细化知识形成过程,更重要的是配有教师用数学语言对核心知识进行解释的音频,变静态文本呈现为动态微视频播放,学生可以在家边收看边自学。自学后做好在线测试习题并上传,教师能第一时间看到学生自学的效果,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进行个别辅导,第二天的教学就能有重点地展开。
(三) 课中先学
小问题、小步子引领先学。教师可以在知识的产生和易混淆的地方、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在知识的类比概括中适当地预设一些小问题进行反问、追问,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激发学生深入思考,促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系统的认知,使课时的教学目标顺利达成。
大问题、大空间引领先学。教师围绕教学重难点创设大问题,给学生开放的大空间。首先,根据学习内容创设激发学习兴趣,并能为突破难点提供支持的情境;其次,通过所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本节课的一两个核心问题,激发学生的深层次思考;最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析问题,为解决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二、 “后教”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自学后学生的认识可能是肤浅的、粗糙的、不系统的,甚至有可能是错误的。这都不要紧,重要的是学生经历了思考的过程。随后围绕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教,引导学生经历由不会到会、由片面到全面的知识建构过程。那么对于后教,由谁来教?什么时候教?先学之后的教该怎样进行?
(一) 谁来教
小老师教。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生能完成的事情,教师就要给学生机会去做。学生自学后,对于部分学生出现的问题,可以请完成得好的学生进行组内辅导,或者担任小老师上台讲解。美国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的学习金字塔理论显示,多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中,“教别人”的记忆效果最为突出,两周后还能记住90%。小老师不仅教会了别人,也提高了自己。以“兵教兵”的方式进行学习,有利于同伴互助、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教。学生自学后,教师在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围绕教学内容的目标定位,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地教,更能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二) 什么时候教
教在学生思维凌乱无序、操作随意混乱时。在“长方体的认识”教学中,大问题是:长方体的特征是什么?这个问题外延大,指向不具体。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后,为学生提供小组探究学习单——从数量、形状、长度、大小关系等方面探究长方体的特征,让探究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师适时的教,使教学从随意、无序转向了有效、有序。
教在知识的关键和重点处。在“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先玩一个尾巴重新接回的游戏来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再脱离具体问题情境,尝试寻找8和6的最小公倍数。这给学生留有很大的思考空间。在反馈环节,先请学生代表展示自己的做法,然后教师用课件演示学生的做法,重复呈现找最小公倍数的详细过程。如此的反复强调很有必要,因为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先学后教,教师还是要教,教在重要的关键之处。
(三) 怎样教
点拨引领。学生自学后进行反馈时,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疑难困惑,并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组织学生辨析质疑,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顺利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例如,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内容时,学生在试商过程中出错率比较高。教师可以把学生的一些典型错例展示出来,让学生辨析、讨论。交流的时候教师适当地点拨,能使学生更快掌握除法的估商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总结概括。数学学习中,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方法的总结不容忽视。例如,“数图形中的学问”一课,一条线段上有4个点,让学生尝试用不同方法数出共有几条线段。学生先自己思考,再小组合作解决,最后交流汇报,顺利地得到了正确答案。此时,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板书总结两种不同的数的方法:一种是从不同端点出发有序地数,一种是按照含基本线段数量来数。这样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放大重要的思维过程,学生能看得更清楚、听得更明白,教学效果会更好。
优化提高。在自学后的汇报交流中,学生展现了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去粗取精、优化提高。例如,教学“鸡兔同笼”一课,学生通过列表进行尝试和猜测来解决问题,展示了逐一列举法、跳跃列举法、取中列举法和任意列举法。这些不同方法之间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共同点?具体情况下到底用什么方法比较合适?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引领学生经历方法的优化过程。
总而言之,“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是一种好的教学方式。先学与后教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偏废任何一方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先学是基础,后教是提升。只有先学阶段处理得好,后教的提升才有可能。处理好先学与后教的关系,把握好先学与后教两个步骤,落实好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相信数学课堂一定会因此而更加有张力、有魅力!
作者简介:
张丽红,辽宁省铁岭市,辽宁省铁岭市银州区第十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