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夫唯不争

来源 :月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me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子在《道德经》第八章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认为最高境界的善行跟水一样。
  这是老子在《道德经》中首次提到水,这里所说的水,与他后面所说水的柔弱与坚硬不完全相同,这里是说水的自然品格,是水的自然作用。水的善表现在它倾其所能滋养万物生长,而不为自己争任何利益,它甘愿放弃高贵显赫的位置而屈居众人不愿待的卑下之处,所以它的品格与道十分接近。
  老子继续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老子在这里借说水的品格,隐喻为人之道。道本来就跟水一样,为人也要像水那样“居善地”,身处为善的地方,即卑下的、低洼的、别人不愿意待的地方;“心善渊”,心地善良得像深渊一般清明、虚静、宽广;“与善仁”,给予别人友善和仁义;“言善信”,说话诚实讲信用;“正善治”,为政要以德而治,即无欲、无私、无为而治;“事善能”,做事要像水一样有至善的功能,它无论方圆、曲直、清污,全部能包容,而使之去污去浊而清澈;“动善时”,行动起来都能顺势适时,顺其自然。做到了这七个方面,也就具备了水的品格,也就合乎大道了。
  水的品格因何而来?老子说:“夫唯不争,故无尤。”
  一切的一切都是由于水不争名不争利,所以它才有这品格,才不会有什么过失和怨尤。
  “不争”,似乎与自然界万物“生存竞争”的客观事实相悖,但创生万物的本源初衷是让万物交互滋养,相互依存,和谐共生共处。因此,代表中华文化思想的儒、佛、道,有一个共同共通的理念,即“不争”。
  儒家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意思是说,礼节礼貌的作用,以和谐共处最为可贵。
  佛家说:“自未得度,先度他人,菩萨发心。”(《楞严经》)意思是自己还未成佛,先让众生成佛。大乘菩萨终生就是以此为行愿,牺牲自我,普济众生。
  众家齐倡“不争”,正说明人世间“不争”的人太少太少,无论做官为民,做到“不争”太难太难。盘古开天,直至今天,世间的争斗从未停歇。别说普通百姓,即便帝王、高官、文豪、巨贾也未必能做到。从炎黄之争,到文纣之斗;从列国之战,到秦始皇统一中国;所有历史,都是争权夺利的斗争史。就说北宋的王安石、司马光、苏轼,他们的著述名垂千古,可他们三个之间也因相互争斗而命运凄惨,结局是三败俱伤,留给后人的是一部让人扼腕的悲剧。
  王安石堪称宋代的改革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官至宰相。他继承和发扬了老子的一些哲学思想,让传统的朴素的辩证思想得到了发展,《洪范传》《老子注》是他在这方面的主要著作。熙宁三年(1070),他主张大力改革,通过变法以图富国强兵,得神宗重用,却遭到两宫太后、皇亲国戚和司马光等为代表的旧党猛烈攻击,苏轼虽主张改革,但变法思想与王安石有严重分歧。王安石为变法,先后两次被罢相,新法被废除,后退居江宁,积郁成疾而病逝。
  司马光是著名的史学家。他学识渊博,史学之外,音乐、律历、天文、书数,无所不通,其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被称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因极力反对王安石推行新法,被外放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次年,改判西京(今河南洛阳东)御史台。从此居洛阳15年,六任闲职。哲宗即位,太皇太后高氏听政,司马光被召为门下侍郎,进尚书左仆射,成为反对变法的领袖人物。任相不到一年,尽罢新法。1086年病死。
  苏轼是伟大的文学家,诗、词、散文都称大家,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主张变法,却又反对王安石的激进,遭变法派排挤。为避身祸主动求外任,先后出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州。苏轼做官勤政爱民,尽心职守,每到一地都兴修水利,赈济灾民,减免租税,体察民间疾苦。对新法实行中的弊端,他写诗文评说,又遭变法派弹劾逮捕关押,幸得多方营救出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近于流放。太皇太后高氏听政后,起用司马光,全面废除王安石新法,苏轼被召回京都。但他又反对全盘否定新法,与司马光等旧党人物产生分歧,为旧党官僚所忌恨,又被外放杭州。高氏死后,哲宗执政,新党人物纷纷上台,旧派人物纷纷遭到贬斥。王安石变法这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政治运动,蜕化为争权夺利的党派之争,苏轼竟成为新旧党争的牺牲品。
  可见“争”,与己无益,与人不利,与世无补,因为“争”违背自然规律,违背天地本源,违背道,终究是有害无益。
  可能有人会说,“不争”是不是消极人生。老子在第四十八章里说:“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看起来好像不做什么,但没有一件事不是他所做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为了让人知道故意去做什么,而他所做的都是无欲无私地从本分和本能出发,自觉自如自然地在尽他应尽职能在做。就如春播了,天下雨了;秋收了,天总是太阳高照。老子的“不争”也是如此,“不争”并不是什么都放弃,而是和睦地协同做事,而不为个人去争权夺利。
  (选自《联谊报》2013年8月29日,荐稿人:左汝正)
其他文献
纵观清朝雍正皇帝执政的十三年,可以说是以务实精神来治理天下的。  他曾明确地告诫文武百官:“朕生平最憎‘虚诈’二字”,且“最恶虚名”。注重实效的雍正,向来反对大臣们沽名钓誉、欺世盗名。当时官场流行所谓“名实兼收”的恶习。一些官员刻意博取廉洁的美名,作为自己升官的资本,贪取官职、财货才是他们最终的目的。这类官员善于钻营、精于仕宦,既捞取了实惠,又博得了名声。相反,那些朴实无华、敦尚实治的官员却备受打
期刊
梁元帝萧绎,自幼聪颖,极具才华,能诗善画,尤好读书,生平所藏图书多达十四万卷。但萧绎读书虽多,却只醉心于文章辞藻、玄学义理,而不问实务,最终落得国破身亡,汗牛充栋的藏书,也被他亲手付之一炬。  公元554年,正逢多事之秋,中华大地四方云起、战鼓喧天。北方的西魏政权集结了大军,向南方的梁朝发动进攻。五万军队在常山公于谨和中山公宇文护的率领下,从长安开拔,直袭南朝梁首都建康(今江苏南京)。而此时的梁朝
期刊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a。  华夏探得至道,一个“中”字协万理;神州获有大宝b,一个“和”字生万机。人与天和,阳光雨露春常在;人与人和,四海之内皆兄弟c;人与己和,淡定从容心安泰。  仁者爱人,惟人可依,仁是大情,故可杀身以成仁;义者宜也,惟义可就,义乃至公,故可舍生以取义。  天地间本有正气,我族养之成浩然;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d。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
期刊
■ 谋必素见成事焉,而后履之。  ——《国语·吴语》  大意:谋略必须预先看到一定可以成功,然后才去实行。意谓做事不可空想,要讲求实效。  ■ 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  ——《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  大意:好剑只要求它能把东西斩断,不要求它有镆铘那样的美名;好马只要求它能日行千里,不要求他有骥骜那样的美誉。比喻做事情追求实际,不追求形式。镆铘,也作莫邪,古代宝剑名。
期刊
位于御茶之水的京华中学在大地震时被烧光了。  我去看了遗迹,心里暗自高兴,这回可不得不延长暑假的假期了。  我这么写了,读者一定会觉得我这个家伙实在差劲。但一个成绩并不太优秀的中学生的实际想法确实如此,有什么办法呢?  我本来就直率得过了头。在学校里淘了气,班主任问这是谁干的,我总是老老实实地举起手。于是,这位老师就在我成绩表上操行栏里画个零。后来,班主任换了。我违犯校规时,照旧老老实实地举手承认
期刊
齐闵王亡居卫,谓公玉丹曰:“我已亡矣,而不知其故。吾所以亡者,其何哉?”公玉丹对曰:“臣以王为已知之矣,王故尚未之知耶?王之所以亡者,以贤也;以天下之主皆不肖,而恶王之贤也,因相与合兵而攻王,此王之所以亡也。”闵王慨然太息曰:“贤固若是之苦邪?”丹又谓闵王曰:“古人有辞天下无忧色者,臣闻其声,于王见其实,王名称东帝,实有天下,去国居卫,容貌充盈,颜色发扬,无重国之意。”王曰:“甚善。丹知寡人自去国
期刊
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  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品读  自苏轼以“诗中有画”论王维后,以画境、画艺阐发王维诗者代不绝人。但诗和画的区别,并不仅仅体现在形式和技艺上。诗歌的本质是抒情的,其语言有叙述性特点;绘画是以线条和色彩一次性展示的,目的在于呈现某种存在的状态。或传情或示境,各有侧重,这在王维之前是十分清晰的。而以绘画的方式写诗,可能意味着:一要有抒情的需要,二是不希望读者看到自己的情感
期刊
门前杨柳密藏鸦,春事到桐花。敲火试新茶。想月珮,云衣故家。 苔生雨馆,尘凝锦瑟,寂寞听鸣蛙。芳草际天涯。蝶栩栩,春晖梦赊。  品读  这首词未知出处及创作年代,大约乃是倪瓒(号元林)一首题画诗,今原作已佚无从考。明代卓人月评价此词“幽异空泠,便是老迂一幅画”,确是的论。  这是一首以“追忆”为母题的词作,是诗人对于过往岁月的留恋和感伤。它的前提是,写作的“当下”被假想为不那么“美好”的状态,与之相
期刊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大意:认识别人是“智”,了解自己才算“明”。战胜别人是有力,战胜自己才算坚强。  题解:在老子看来,知人、胜人固然重要,但自知、自胜更为重要。  夫知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墨子·公孟》)  大意:明智的人一定要先评估自己的能力,再动手去做。  题解:墨子告诫求学者要“量力而学”时,说了这句话。  同游而不见爱者,吾必不仁
期刊
在中国古代,统治阶层是极为重视官员的职业道德素质的。故而在文明肇始之初,他们便设计了一整套供官员们践行的官德体系,并在漫长的中国封建历程中得以不断地完善与应用。由于官德是一个伦理学与行政学的结合体,所以它蕴含着这样两个内容:一是官员的行政能力,二是官员的职业道德,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说法,可以将之简称为“才”与“德”。在这一整套的封建官德理论体系中,最为核心的内容便是关于德才关系的论证与考辨,它直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