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子在《道德经》第八章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认为最高境界的善行跟水一样。
这是老子在《道德经》中首次提到水,这里所说的水,与他后面所说水的柔弱与坚硬不完全相同,这里是说水的自然品格,是水的自然作用。水的善表现在它倾其所能滋养万物生长,而不为自己争任何利益,它甘愿放弃高贵显赫的位置而屈居众人不愿待的卑下之处,所以它的品格与道十分接近。
老子继续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老子在这里借说水的品格,隐喻为人之道。道本来就跟水一样,为人也要像水那样“居善地”,身处为善的地方,即卑下的、低洼的、别人不愿意待的地方;“心善渊”,心地善良得像深渊一般清明、虚静、宽广;“与善仁”,给予别人友善和仁义;“言善信”,说话诚实讲信用;“正善治”,为政要以德而治,即无欲、无私、无为而治;“事善能”,做事要像水一样有至善的功能,它无论方圆、曲直、清污,全部能包容,而使之去污去浊而清澈;“动善时”,行动起来都能顺势适时,顺其自然。做到了这七个方面,也就具备了水的品格,也就合乎大道了。
水的品格因何而来?老子说:“夫唯不争,故无尤。”
一切的一切都是由于水不争名不争利,所以它才有这品格,才不会有什么过失和怨尤。
“不争”,似乎与自然界万物“生存竞争”的客观事实相悖,但创生万物的本源初衷是让万物交互滋养,相互依存,和谐共生共处。因此,代表中华文化思想的儒、佛、道,有一个共同共通的理念,即“不争”。
儒家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意思是说,礼节礼貌的作用,以和谐共处最为可贵。
佛家说:“自未得度,先度他人,菩萨发心。”(《楞严经》)意思是自己还未成佛,先让众生成佛。大乘菩萨终生就是以此为行愿,牺牲自我,普济众生。
众家齐倡“不争”,正说明人世间“不争”的人太少太少,无论做官为民,做到“不争”太难太难。盘古开天,直至今天,世间的争斗从未停歇。别说普通百姓,即便帝王、高官、文豪、巨贾也未必能做到。从炎黄之争,到文纣之斗;从列国之战,到秦始皇统一中国;所有历史,都是争权夺利的斗争史。就说北宋的王安石、司马光、苏轼,他们的著述名垂千古,可他们三个之间也因相互争斗而命运凄惨,结局是三败俱伤,留给后人的是一部让人扼腕的悲剧。
王安石堪称宋代的改革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官至宰相。他继承和发扬了老子的一些哲学思想,让传统的朴素的辩证思想得到了发展,《洪范传》《老子注》是他在这方面的主要著作。熙宁三年(1070),他主张大力改革,通过变法以图富国强兵,得神宗重用,却遭到两宫太后、皇亲国戚和司马光等为代表的旧党猛烈攻击,苏轼虽主张改革,但变法思想与王安石有严重分歧。王安石为变法,先后两次被罢相,新法被废除,后退居江宁,积郁成疾而病逝。
司马光是著名的史学家。他学识渊博,史学之外,音乐、律历、天文、书数,无所不通,其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被称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因极力反对王安石推行新法,被外放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次年,改判西京(今河南洛阳东)御史台。从此居洛阳15年,六任闲职。哲宗即位,太皇太后高氏听政,司马光被召为门下侍郎,进尚书左仆射,成为反对变法的领袖人物。任相不到一年,尽罢新法。1086年病死。
苏轼是伟大的文学家,诗、词、散文都称大家,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主张变法,却又反对王安石的激进,遭变法派排挤。为避身祸主动求外任,先后出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州。苏轼做官勤政爱民,尽心职守,每到一地都兴修水利,赈济灾民,减免租税,体察民间疾苦。对新法实行中的弊端,他写诗文评说,又遭变法派弹劾逮捕关押,幸得多方营救出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近于流放。太皇太后高氏听政后,起用司马光,全面废除王安石新法,苏轼被召回京都。但他又反对全盘否定新法,与司马光等旧党人物产生分歧,为旧党官僚所忌恨,又被外放杭州。高氏死后,哲宗执政,新党人物纷纷上台,旧派人物纷纷遭到贬斥。王安石变法这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政治运动,蜕化为争权夺利的党派之争,苏轼竟成为新旧党争的牺牲品。
可见“争”,与己无益,与人不利,与世无补,因为“争”违背自然规律,违背天地本源,违背道,终究是有害无益。
可能有人会说,“不争”是不是消极人生。老子在第四十八章里说:“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看起来好像不做什么,但没有一件事不是他所做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为了让人知道故意去做什么,而他所做的都是无欲无私地从本分和本能出发,自觉自如自然地在尽他应尽职能在做。就如春播了,天下雨了;秋收了,天总是太阳高照。老子的“不争”也是如此,“不争”并不是什么都放弃,而是和睦地协同做事,而不为个人去争权夺利。
(选自《联谊报》2013年8月29日,荐稿人:左汝正)
这是老子在《道德经》中首次提到水,这里所说的水,与他后面所说水的柔弱与坚硬不完全相同,这里是说水的自然品格,是水的自然作用。水的善表现在它倾其所能滋养万物生长,而不为自己争任何利益,它甘愿放弃高贵显赫的位置而屈居众人不愿待的卑下之处,所以它的品格与道十分接近。
老子继续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老子在这里借说水的品格,隐喻为人之道。道本来就跟水一样,为人也要像水那样“居善地”,身处为善的地方,即卑下的、低洼的、别人不愿意待的地方;“心善渊”,心地善良得像深渊一般清明、虚静、宽广;“与善仁”,给予别人友善和仁义;“言善信”,说话诚实讲信用;“正善治”,为政要以德而治,即无欲、无私、无为而治;“事善能”,做事要像水一样有至善的功能,它无论方圆、曲直、清污,全部能包容,而使之去污去浊而清澈;“动善时”,行动起来都能顺势适时,顺其自然。做到了这七个方面,也就具备了水的品格,也就合乎大道了。
水的品格因何而来?老子说:“夫唯不争,故无尤。”
一切的一切都是由于水不争名不争利,所以它才有这品格,才不会有什么过失和怨尤。
“不争”,似乎与自然界万物“生存竞争”的客观事实相悖,但创生万物的本源初衷是让万物交互滋养,相互依存,和谐共生共处。因此,代表中华文化思想的儒、佛、道,有一个共同共通的理念,即“不争”。
儒家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意思是说,礼节礼貌的作用,以和谐共处最为可贵。
佛家说:“自未得度,先度他人,菩萨发心。”(《楞严经》)意思是自己还未成佛,先让众生成佛。大乘菩萨终生就是以此为行愿,牺牲自我,普济众生。
众家齐倡“不争”,正说明人世间“不争”的人太少太少,无论做官为民,做到“不争”太难太难。盘古开天,直至今天,世间的争斗从未停歇。别说普通百姓,即便帝王、高官、文豪、巨贾也未必能做到。从炎黄之争,到文纣之斗;从列国之战,到秦始皇统一中国;所有历史,都是争权夺利的斗争史。就说北宋的王安石、司马光、苏轼,他们的著述名垂千古,可他们三个之间也因相互争斗而命运凄惨,结局是三败俱伤,留给后人的是一部让人扼腕的悲剧。
王安石堪称宋代的改革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官至宰相。他继承和发扬了老子的一些哲学思想,让传统的朴素的辩证思想得到了发展,《洪范传》《老子注》是他在这方面的主要著作。熙宁三年(1070),他主张大力改革,通过变法以图富国强兵,得神宗重用,却遭到两宫太后、皇亲国戚和司马光等为代表的旧党猛烈攻击,苏轼虽主张改革,但变法思想与王安石有严重分歧。王安石为变法,先后两次被罢相,新法被废除,后退居江宁,积郁成疾而病逝。
司马光是著名的史学家。他学识渊博,史学之外,音乐、律历、天文、书数,无所不通,其史学巨著《资治通鉴》被称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因极力反对王安石推行新法,被外放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次年,改判西京(今河南洛阳东)御史台。从此居洛阳15年,六任闲职。哲宗即位,太皇太后高氏听政,司马光被召为门下侍郎,进尚书左仆射,成为反对变法的领袖人物。任相不到一年,尽罢新法。1086年病死。
苏轼是伟大的文学家,诗、词、散文都称大家,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主张变法,却又反对王安石的激进,遭变法派排挤。为避身祸主动求外任,先后出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州。苏轼做官勤政爱民,尽心职守,每到一地都兴修水利,赈济灾民,减免租税,体察民间疾苦。对新法实行中的弊端,他写诗文评说,又遭变法派弹劾逮捕关押,幸得多方营救出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近于流放。太皇太后高氏听政后,起用司马光,全面废除王安石新法,苏轼被召回京都。但他又反对全盘否定新法,与司马光等旧党人物产生分歧,为旧党官僚所忌恨,又被外放杭州。高氏死后,哲宗执政,新党人物纷纷上台,旧派人物纷纷遭到贬斥。王安石变法这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政治运动,蜕化为争权夺利的党派之争,苏轼竟成为新旧党争的牺牲品。
可见“争”,与己无益,与人不利,与世无补,因为“争”违背自然规律,违背天地本源,违背道,终究是有害无益。
可能有人会说,“不争”是不是消极人生。老子在第四十八章里说:“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看起来好像不做什么,但没有一件事不是他所做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为了让人知道故意去做什么,而他所做的都是无欲无私地从本分和本能出发,自觉自如自然地在尽他应尽职能在做。就如春播了,天下雨了;秋收了,天总是太阳高照。老子的“不争”也是如此,“不争”并不是什么都放弃,而是和睦地协同做事,而不为个人去争权夺利。
(选自《联谊报》2013年8月29日,荐稿人:左汝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