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高职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途径: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完善实训教学条件,推行职业资格考证。
关键词: 高职学生;实践技能培养;途径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通过强化技能教学,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职业技能训练和培养,使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真正能达到生产一线的要求。那么,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实践技能呢?笔者以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以下简称路桥专业)为例,浅析培养途径。
1、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
我院路桥专业培养的毕业生要求具备公路与桥梁工程项目的简单设计、施工、质量检测、工程管理、养护管理等专业能力,根据这一培养目标,我们遵循岗位针对性、实用性、循序渐进的原则,建立了能有效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实际工作能力和职业素质、相对独立并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分成四个阶段: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和职业技能训练,采用课程内实验实习、课程实训、工地实习、毕业设计、顶岗实习、职业资格考证等形式来实现,实践教学时数达到总学时的51%。
基本技能训练是实践的初级阶段,主要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操作技能,为理论教学建立感性认识,打下良好基础;专业技能是指从事具体职业岗位的专业工作中所具备的能力;综合技能是对学生进行专业综合技术应用能力和素质培养;职业技能是指具有从事某一工种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通过重点课程的课程实训与设计大作业,实现课程内容的融会贯通;依据岗位职责进行岗位实训,加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达到培养生产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改革实践教学内容,突出技能培养
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要培养高职学生适应生产一线工作的实践技能,就要根据社会生产技术水平和最新岗位资格要求来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即要有针对性。首先要完善和规范实践教学大纲。各门实践课程都应有规范化的教学大纲,大纲中明确课程的定位与目标、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进度与学时分配、课程质量标准与成绩考核、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其次要选择合适的实践教学教材。目前在理论教学方面,各专业都有比较齐全的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但在实践教学方面,这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高职专业实践教学教材具有“新、实、变”的特点,即要紧跟专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步伐、仪器设备的改造与更新、实践教学及其管理的实际条件来更新教材内容。为了形成整套的实践教学教材,我们采用了“选、编、创”的方式:在公开出版的教材中挑选符合实践教学培养目标及教学条件的教材,组织专业教师自行编写校本教材、讲义,指导学生创作实验指导资料。通过这三种渠道,路桥专业积累了一套既符合职业技术标准又达到高等学历层次,既达到一定的深度,又实现技能训练化的实践教学教材。第三,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实践能力的运用。如在实验教学中,适当削减不必要的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课题尽量不要“纸上谈兵”,要联系实际生产项目,挖掘真题真做的设计题目,营造真实的设计环境,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专业技能;在实习过程中,一方面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实习指导老师,另一方面让学生分阶段直接进入相应的生产单位进行顶岗实践。
3、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建设一支既有较高学术和教学水平,又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既是讲师又是工程师的 “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关键。“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从社会上引进或聘用既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又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高级技术和管理工作人员充实教师队伍或做兼职教师。二是鼓励教师向“双师型”发展。不仅要加大实践指导老师的理论进修力度,而且要 强化专业理论课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培训。如在校内举办各种专业技术培训班、开展各种形式的专业技术学习和竞赛活动等,使大部分专业教师得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的增多和提升;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参与生产现场的实践技能训练,把专业知识、教学经验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鼓励教师参加职业资格鉴定考证,委派教师参加劳动部门组织的“双师型”教师培训。通过多方式多渠道的学习,使我们的老师成为“能说会道” 的“能工巧匠”。
4、完善实训教学条件,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实践技能培训要靠完善的实训教学条件才能实现。实验、实训室是开展校内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是实践教学的基本保证,必须加强建设。我院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建设路桥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实训场所,有建筑材料、力学、土工、路基路面等十多个实训室及测量风雨实训场,在教学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保证实训设备数量的同时,还要注重实训设备的质量,要根据生产技术的发展更新实训设备和实训内容,使实践教学与市场保持零距离或近距离。另外要不断改善实训场所的管理模式,提高实训设备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训(验)的作用。例如采用开放式的实验教学,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求,选择不同层次的实验项目,既可以在实验课内完成实验任务,又可以在课外利用实验(训)室开放时间自由地进行实验(训),熟练操作技能。校外实训基地是校内实训场所的有力补充。企业作为劳动力市场的最大需求者,既是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需求主体,又是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强大动力源泉。通过积极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创办有特色的校外学生实习基地,可将学校教学训练模式、技能鉴定方式与企业生产实际需要相结合;可将企业生产资料与学校教学资源相结合;可将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与学校研究型师资相结合;可将企业产品生产、研发与学校人才培养相结合,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双赢”发展。
5、重视职业资格鉴定,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考证
职业资格反映了劳动者为适应职业劳动需要而运用特定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能力,职业资格证书是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的有力体现。我院路桥专业将职业资格认证的教育与训练列入教学计划,要求学生在毕业时获得专科毕业证和至少一个职业资格证书。第一学年,在学完大学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课程,经过语言实践和计算机上机操作后,要求学生参加大学英语和计算机应用统考,并获得相应等级证书。第二或第三学年,在完成CAD、测量学和建筑材料教学内容,经过计算机绘图技能、测量技能和试验技能训练后,要求学生参加CAD操作员、公路工程测量工和试验工的技能考核,并分别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根据职业资格考证要求改革教学内容,而且改革考核方式,将教学过程的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结合。专业课、实验课、实训课采取笔试、口试、答辩和现场测试、操作等多种形式,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事实证明,通过系统的职业资格培训,让学生在毕业前完成岗前培训,一毕业就能直接上岗,从而更受用人单位青睐,得到的工作岗位档次高、薪水高,更能学以致用,发挥自身的专长。
通过以上措施,构建起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实践技能的新培养模式,促进高职学生在实践中从“高分低能”转为“高分高能”,主动积极适应社会,真正成为人才市场上的“抢手货”,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含金量,为促进地方经济跨越式发展作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荣生,李建春.论广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2]肖智清.高职院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家级试点工作的探讨.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3]聂毅.高职专业实践教学及其管理概论.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关键词: 高职学生;实践技能培养;途径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通过强化技能教学,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职业技能训练和培养,使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真正能达到生产一线的要求。那么,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实践技能呢?笔者以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以下简称路桥专业)为例,浅析培养途径。
1、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
我院路桥专业培养的毕业生要求具备公路与桥梁工程项目的简单设计、施工、质量检测、工程管理、养护管理等专业能力,根据这一培养目标,我们遵循岗位针对性、实用性、循序渐进的原则,建立了能有效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实际工作能力和职业素质、相对独立并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分成四个阶段: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和职业技能训练,采用课程内实验实习、课程实训、工地实习、毕业设计、顶岗实习、职业资格考证等形式来实现,实践教学时数达到总学时的51%。
基本技能训练是实践的初级阶段,主要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操作技能,为理论教学建立感性认识,打下良好基础;专业技能是指从事具体职业岗位的专业工作中所具备的能力;综合技能是对学生进行专业综合技术应用能力和素质培养;职业技能是指具有从事某一工种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通过重点课程的课程实训与设计大作业,实现课程内容的融会贯通;依据岗位职责进行岗位实训,加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达到培养生产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改革实践教学内容,突出技能培养
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要培养高职学生适应生产一线工作的实践技能,就要根据社会生产技术水平和最新岗位资格要求来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即要有针对性。首先要完善和规范实践教学大纲。各门实践课程都应有规范化的教学大纲,大纲中明确课程的定位与目标、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进度与学时分配、课程质量标准与成绩考核、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其次要选择合适的实践教学教材。目前在理论教学方面,各专业都有比较齐全的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但在实践教学方面,这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高职专业实践教学教材具有“新、实、变”的特点,即要紧跟专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步伐、仪器设备的改造与更新、实践教学及其管理的实际条件来更新教材内容。为了形成整套的实践教学教材,我们采用了“选、编、创”的方式:在公开出版的教材中挑选符合实践教学培养目标及教学条件的教材,组织专业教师自行编写校本教材、讲义,指导学生创作实验指导资料。通过这三种渠道,路桥专业积累了一套既符合职业技术标准又达到高等学历层次,既达到一定的深度,又实现技能训练化的实践教学教材。第三,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实践能力的运用。如在实验教学中,适当削减不必要的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课题尽量不要“纸上谈兵”,要联系实际生产项目,挖掘真题真做的设计题目,营造真实的设计环境,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专业技能;在实习过程中,一方面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实习指导老师,另一方面让学生分阶段直接进入相应的生产单位进行顶岗实践。
3、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建设一支既有较高学术和教学水平,又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既是讲师又是工程师的 “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关键。“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从社会上引进或聘用既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又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高级技术和管理工作人员充实教师队伍或做兼职教师。二是鼓励教师向“双师型”发展。不仅要加大实践指导老师的理论进修力度,而且要 强化专业理论课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培训。如在校内举办各种专业技术培训班、开展各种形式的专业技术学习和竞赛活动等,使大部分专业教师得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的增多和提升;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参与生产现场的实践技能训练,把专业知识、教学经验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鼓励教师参加职业资格鉴定考证,委派教师参加劳动部门组织的“双师型”教师培训。通过多方式多渠道的学习,使我们的老师成为“能说会道” 的“能工巧匠”。
4、完善实训教学条件,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实践技能培训要靠完善的实训教学条件才能实现。实验、实训室是开展校内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是实践教学的基本保证,必须加强建设。我院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建设路桥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实训场所,有建筑材料、力学、土工、路基路面等十多个实训室及测量风雨实训场,在教学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保证实训设备数量的同时,还要注重实训设备的质量,要根据生产技术的发展更新实训设备和实训内容,使实践教学与市场保持零距离或近距离。另外要不断改善实训场所的管理模式,提高实训设备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训(验)的作用。例如采用开放式的实验教学,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求,选择不同层次的实验项目,既可以在实验课内完成实验任务,又可以在课外利用实验(训)室开放时间自由地进行实验(训),熟练操作技能。校外实训基地是校内实训场所的有力补充。企业作为劳动力市场的最大需求者,既是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需求主体,又是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强大动力源泉。通过积极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创办有特色的校外学生实习基地,可将学校教学训练模式、技能鉴定方式与企业生产实际需要相结合;可将企业生产资料与学校教学资源相结合;可将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与学校研究型师资相结合;可将企业产品生产、研发与学校人才培养相结合,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双赢”发展。
5、重视职业资格鉴定,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考证
职业资格反映了劳动者为适应职业劳动需要而运用特定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能力,职业资格证书是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的有力体现。我院路桥专业将职业资格认证的教育与训练列入教学计划,要求学生在毕业时获得专科毕业证和至少一个职业资格证书。第一学年,在学完大学英语和计算机应用课程,经过语言实践和计算机上机操作后,要求学生参加大学英语和计算机应用统考,并获得相应等级证书。第二或第三学年,在完成CAD、测量学和建筑材料教学内容,经过计算机绘图技能、测量技能和试验技能训练后,要求学生参加CAD操作员、公路工程测量工和试验工的技能考核,并分别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根据职业资格考证要求改革教学内容,而且改革考核方式,将教学过程的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结合。专业课、实验课、实训课采取笔试、口试、答辩和现场测试、操作等多种形式,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事实证明,通过系统的职业资格培训,让学生在毕业前完成岗前培训,一毕业就能直接上岗,从而更受用人单位青睐,得到的工作岗位档次高、薪水高,更能学以致用,发挥自身的专长。
通过以上措施,构建起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实践技能的新培养模式,促进高职学生在实践中从“高分低能”转为“高分高能”,主动积极适应社会,真正成为人才市场上的“抢手货”,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含金量,为促进地方经济跨越式发展作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荣生,李建春.论广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2]肖智清.高职院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国家级试点工作的探讨.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3]聂毅.高职专业实践教学及其管理概论.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