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读,就是指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
关键词:诗歌美读体裁
诗歌是文学之母,诗歌是培养学生文学趣味和文学素养的最佳媒介之一。而在日常高中诗歌教学中,怎样才能培养并提高学生们的诗歌鉴赏能力呢?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指导学生去多读,而且是去美读。
“诗歌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在凝练和谐、具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的艺术语言中表现强烈的思想感情。诗歌鉴赏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感受诗歌的真情美,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吟诵诗歌的音乐美。”(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文学作品鉴赏理论与实践》蔡明、米学军主编,语文出版社2002年版)基于这些,我觉得高中诗歌教学也不外乎要遵循这三点。而这三点中,除了诗歌的音乐美外,我认为诗歌的真情美、意境美的感受和品味也离不开去读,去吟。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又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都是极有道理的,形象地说明了读的重要性。语言这个东西靠老师讲和分析是不能学好的。古代私塾的主要教育方法就是让学生读、背,所以我们才收获了两千多年无比灿烂的文学硕果。当然现在不可能这样去做。可是,我们现在的语文课是不是太急功近利了,为什么不多给点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去体味,去揣摩呢?学诗歌尤其要重视读,而且要美读。
“所谓美读,就是指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用美读法来体味诗歌的“三美”,即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音乐美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特质,在缓歌慢唱、密咏恬吟中把握诗的用韵,节拍,停顿,把握声调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曲折,这就是诗歌的音乐美,古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最早的诗歌不就是在老百姓在劳动中喊出来的吗?我们为什么就做不到或浅吟,或低唱,动情处放声高歌又有何不可呢?在琅琅读书声中,来体味“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落寞之情,“天地一沙鸥”的凄凉之意,“悠然见南山”的散淡之心;在琅琅读书声中,来揣摩苏轼、李白的豪放,杜甫、辛弃疾的雄浑,柳咏、李清照的婉约。
美读不同于朗诵,最大不同在于是否有强烈感情的倾注。如果一字一板,平平正正的朗诵,就不能将作品的内涵借助疾徐亢坠的音节在相当宽广的限度里表现出来,更别说把味诗歌的“三美”了。
以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为例,第一节用五个意象写祖国“数百年”的贫穷落后,美读时,语调应扁于低沉哀婉,语速缓慢,第二节写“千百年”来希望难以实现的痛苦和悲哀,爱之愈深,责之愈切,被压抑和折磨着的情感更是炽热如火,读时,语调略高,语速略快,读出诗人激愤、急迫的心情,内心波澜起伏的变化。两个“祖国啊”,前一个可略为迂缓凝重,后一个则要提高声调,读出呼唤中的急切期待之情。第三节写焕发新的生机和希望,情绪强烈转折,从低沉到开朗,从悲哀到欢笑,要用明亮的声音和欢快的跳跃感来读。第四节写要为祖国做贡献,美读时要把握由上一节的快节奏的惊喜跳跃转为较慢节奏的深刻的思索,以及饱含深情的咏叹。
美读时,教师要适当指导点拨,学生要倾注自己的感情,这样就很容易探求诗人内心情感变化的脉络和作品的内涵了。可以说,只要学生能读到这种程度,诗歌的音乐美自不必说了,诗歌的真情美、意境美我想也一定就能把握住了。讲在这个时候就显得很次要了。
当然,一首诗歌,如何让学生读到这种程度不是轻而易举的。对学生“读”的要求是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开始可以要求学生不漏读,读准音;继而要求学生读出节奏,读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进而要求学生读出“情”读出“味”。这样一直读到熟,最好达到能吟诵、会背诵。除《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外,象高中语文教材选编的《再别康桥》、《致橡树》、《我爱这土地》、《致大海》、《我愿意是急流》以及几乎所有的古典诗词象《离骚》、《孔雀东南飞》、《白马篇》、《梦游天姥吟留别》、《琵琶行》、《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雨霖铃·寒蝉凄切》、《念奴娇·赤壁怀古》《鹊桥仙·纤云弄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声声慢·寻寻觅觅》等等等,都是不可多得的文学精品。我在教每首诗歌时,都先让学生充分预习,充分读。我利用早读课及课堂听朗读带或边听边看MTV,再采取学生个人范读,分组读,集体读或男女生分读等多种方式去让学生读。还经常在班内组织诗词诵读比赛,并组织全年级甚至全校的大型诗词朗诵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的学生读的超乎老师想象的好。学生不仅爱读、爱学诗歌了。而且还很有兴致的创作了大量古典诗词和现代的诗歌。可以说,这都是在诗歌教学中重视美读的效果。因为他们通过“读”感受到了诗歌的美,进而培养并提高了诗歌鉴赏能力。
诗歌教学,要重美读。其它文学体裁的教学,又何尝不应该如此!
参考文献:
[1]蔡明,米学军,文学作品鉴赏理论与实践[M].语文出版社,2002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关键词:诗歌美读体裁
诗歌是文学之母,诗歌是培养学生文学趣味和文学素养的最佳媒介之一。而在日常高中诗歌教学中,怎样才能培养并提高学生们的诗歌鉴赏能力呢?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指导学生去多读,而且是去美读。
“诗歌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在凝练和谐、具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的艺术语言中表现强烈的思想感情。诗歌鉴赏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感受诗歌的真情美,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吟诵诗歌的音乐美。”(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文学作品鉴赏理论与实践》蔡明、米学军主编,语文出版社2002年版)基于这些,我觉得高中诗歌教学也不外乎要遵循这三点。而这三点中,除了诗歌的音乐美外,我认为诗歌的真情美、意境美的感受和品味也离不开去读,去吟。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又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都是极有道理的,形象地说明了读的重要性。语言这个东西靠老师讲和分析是不能学好的。古代私塾的主要教育方法就是让学生读、背,所以我们才收获了两千多年无比灿烂的文学硕果。当然现在不可能这样去做。可是,我们现在的语文课是不是太急功近利了,为什么不多给点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去体味,去揣摩呢?学诗歌尤其要重视读,而且要美读。
“所谓美读,就是指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用美读法来体味诗歌的“三美”,即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音乐美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特质,在缓歌慢唱、密咏恬吟中把握诗的用韵,节拍,停顿,把握声调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曲折,这就是诗歌的音乐美,古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最早的诗歌不就是在老百姓在劳动中喊出来的吗?我们为什么就做不到或浅吟,或低唱,动情处放声高歌又有何不可呢?在琅琅读书声中,来体味“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落寞之情,“天地一沙鸥”的凄凉之意,“悠然见南山”的散淡之心;在琅琅读书声中,来揣摩苏轼、李白的豪放,杜甫、辛弃疾的雄浑,柳咏、李清照的婉约。
美读不同于朗诵,最大不同在于是否有强烈感情的倾注。如果一字一板,平平正正的朗诵,就不能将作品的内涵借助疾徐亢坠的音节在相当宽广的限度里表现出来,更别说把味诗歌的“三美”了。
以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为例,第一节用五个意象写祖国“数百年”的贫穷落后,美读时,语调应扁于低沉哀婉,语速缓慢,第二节写“千百年”来希望难以实现的痛苦和悲哀,爱之愈深,责之愈切,被压抑和折磨着的情感更是炽热如火,读时,语调略高,语速略快,读出诗人激愤、急迫的心情,内心波澜起伏的变化。两个“祖国啊”,前一个可略为迂缓凝重,后一个则要提高声调,读出呼唤中的急切期待之情。第三节写焕发新的生机和希望,情绪强烈转折,从低沉到开朗,从悲哀到欢笑,要用明亮的声音和欢快的跳跃感来读。第四节写要为祖国做贡献,美读时要把握由上一节的快节奏的惊喜跳跃转为较慢节奏的深刻的思索,以及饱含深情的咏叹。
美读时,教师要适当指导点拨,学生要倾注自己的感情,这样就很容易探求诗人内心情感变化的脉络和作品的内涵了。可以说,只要学生能读到这种程度,诗歌的音乐美自不必说了,诗歌的真情美、意境美我想也一定就能把握住了。讲在这个时候就显得很次要了。
当然,一首诗歌,如何让学生读到这种程度不是轻而易举的。对学生“读”的要求是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开始可以要求学生不漏读,读准音;继而要求学生读出节奏,读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进而要求学生读出“情”读出“味”。这样一直读到熟,最好达到能吟诵、会背诵。除《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外,象高中语文教材选编的《再别康桥》、《致橡树》、《我爱这土地》、《致大海》、《我愿意是急流》以及几乎所有的古典诗词象《离骚》、《孔雀东南飞》、《白马篇》、《梦游天姥吟留别》、《琵琶行》、《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雨霖铃·寒蝉凄切》、《念奴娇·赤壁怀古》《鹊桥仙·纤云弄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声声慢·寻寻觅觅》等等等,都是不可多得的文学精品。我在教每首诗歌时,都先让学生充分预习,充分读。我利用早读课及课堂听朗读带或边听边看MTV,再采取学生个人范读,分组读,集体读或男女生分读等多种方式去让学生读。还经常在班内组织诗词诵读比赛,并组织全年级甚至全校的大型诗词朗诵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的学生读的超乎老师想象的好。学生不仅爱读、爱学诗歌了。而且还很有兴致的创作了大量古典诗词和现代的诗歌。可以说,这都是在诗歌教学中重视美读的效果。因为他们通过“读”感受到了诗歌的美,进而培养并提高了诗歌鉴赏能力。
诗歌教学,要重美读。其它文学体裁的教学,又何尝不应该如此!
参考文献:
[1]蔡明,米学军,文学作品鉴赏理论与实践[M].语文出版社,2002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