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反思

来源 :世界家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gzhilin1235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明确指出:“中学历史教学应该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在本课教学中,我紧紧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主线展开,特别注重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
  1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目前的教学中我们希望能够带给学生一些直观的体验,通过有效的刺激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为此我们可以在教学中给学生创设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学习,从而获得更好的效果。上课伊始,出示“17世纪前中国与西方科技成果图”和相关材料,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观看资料和探索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究能力。让学生知道本课内容在历史长河中的存在时期,知道17世纪前中国的科技成果是超过西方的,在增强民族自豪感的同时,也认识到不同时期中西方的科技成果是有变化的,为后面的拓展延伸做铺垫。
  2 追根溯源,环环相扣
  本课主要学习两方面的内容,即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和发达的中外交通。初看本课内容简单明了,然而细究,其涉及的内容相当宽泛,如何将看似毫无瓜葛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是本课要突破的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内容的结合,从整体上进行教学的设计,通过有效的方式重点击破这一难点。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广泛使用,是这一时期科技的重大成就,也就是学生所熟知的四大发明。科技的进步又促进了海陆交通的发达和海外贸易的繁荣,中外交流的频繁;发达的海陆交通也加强了各地区各民族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四大发明同属科技发明,学生在学习时很难发现四大发明之间的联系。在讲活字印刷术这一部分时,我通过印刷术之源、印刷术之改进、印刷术之再创新、印刷术之传播将印刷术的发明及发展传播过程串联为一个整体,学生沿着主线将问题一一击破。随后教师点明指南针的发明应用缩短了印刷术的传播距离,并且促进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改变了整个世界格局,欧洲人用火药征服了新大陆。这样,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三部分的内容就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非常便于学生的掌握。那么在进行这一部分的学习时,我们教师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这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尝试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来进行表示,从而帮助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能够对这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更加的清晰,方便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3 家国情怀,德育渗透
  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都要将家国情怀教育深植与课堂之中。
  在讲活字印刷术这一部分时,我没有按常规教学告诉学生印刷术发源于中国,而是出示了两段反面材料,德国古登堡的印刷术发明说和韩国印刷术发明说,学生在看到这两段材料的时候情绪是激动和略有点愤恨的,很多学生大声说到“印刷术发源于中国”,一种历史荣誉感油然而生,这个时候告诉学生,光有情绪是不行的,我们必须拿出有力的证据进行反驳,也体现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史料实证,这样的一种教学方式有效的唤起了学生参与到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学生带着这种情绪读课文读材料,在得出结论的时候,就会有一种保护历史维护国家尊严的成就感。后面简单提到了韩国在申遗方面取得的成果,反映出韩国是一个非常重视保护历史的国家,在这一方面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作为青年学生,有责任有义务在历史文化保护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这种教学也让学生认识到了看待事物的两面性,学习好的地方。能够逐渐的在学习历史史实的同时建立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逐渐形成保护国家的文化的意识和责任心。
  历史是发展的,我们可以仰望中华民族历史上曾经的辉煌,却无法改变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的苦难,但我们可以通过努力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速度。作为拓展延伸,也作为前后呼应,也更加体现了历史的时空观念这一核心素养,我将导入时用的科技创新折线图在时间上进行了延伸,学生通过“10世纪后的中国科技发展成果图”很清晰的知道,宋元时期我们在科技发明方面有辉煌,明清时期被西方赶超,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又奋起直追,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发展速度惊人。联系当今,中国的发展速度与国家政策、全国人民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展现近年来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取得的成就,学生在一组震撼的照片和教师的解说中,情感得到升华,一种民族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在内心酝酿,不由的发出赞叹“厉害了!我的国”。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会意识到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和科技的来之不易。最后在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中结束,学生们深深感受到了自己身上所承担的为国家发展做贡献的责任,明白学习不只是为个人而学,更是为国家富强而学。总之,我们的历史教学不仅仅是希望学生能够简单地掌握这些歷史事件,更重要的是透过这些历史事件能够建立起强烈的爱国心和奋斗的斗志。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邹平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摘要:21世纪,中职学生应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是核心素养的主要体现。而德育实践课无论是对于学生品格培养还是能力的培养都是不可或缺的。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历并结合对德育实践课的理解,探讨德育实践课对培养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关键词: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德育实践课;重要性  1 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人力资源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存在
期刊
摘要:基于实证研究,与文献理论相结合,将大数据时代下的社会热点问题对学生的影响和传统媒体时代做对比,指出新形势下的社会热点问题出现的新特征,全面分析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管理的优势和挑战,探索出大数据时代应对社会热点问题对高校学生影响的新路径和新模式。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社会热点问题;思想教育  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普及率达到55.8%,手机网民规模达7
期刊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飞速进步,各种形式的教学改革措施不断的进行开展,极大的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局面,促进了学校课堂教学的发展,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中学语文课程中对学生进行主题阅读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不仅可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还可以促使学生进行对各种阅读知识和技巧的学习和运用,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本文首先对核心素养下中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的现状进行
期刊
摘要:在我们对中职教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项目教学法得到了我们的重视和欢迎,同时伴随着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那么对于中职体育教学其实也可以通过项目教学法来完成教学。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让学生的创造能力提到培养。通过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我们还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下面我们将针对项目教学法在中
期刊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网络媒体成为传递新闻信息、社会思潮的主流媒体,亦成为高校大学生表达思想、阐述观点的主要场所,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阵地。本文以网络舆情理论为依据,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和实证调查,分析了大学生网络使用及舆情认知现状,探究了大学生网络使用与舆情认知情况存在的问题,重点阐述了大学生网络使用与舆情认知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使用;舆情认知;调研分析  高校网络舆情具有
期刊
摘要:会计他律是通过会计工作人员本身以外其其他人或者法律法规来规范会计工作者的言行,以防止其不正当行为导致不符合社会愿望的后果出现。它一般是由国家及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会计所服务的单位制定的,其重点是限制性、禁止性条款,或指示性、指导性条款。会计他律的内容主要包含在财会法规及组织内部管理制度等法规、制度体系中。会计职业自律是指会计人员在会计职业生活中,在运用会计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技能执行工作的过程
期刊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在学校教育中的不断实施,教师们对核心素养的教育不断加强重视,各种针对性的教学方式被应用在课堂中,极大的促进学生的素质培养。在中职美术教学中教师进行对素描教学模式也需要有效创新,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素描教学模式,见覅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各种素描知识,让学生通过不断的素描练习,提高自身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首先对核心素养视角下中职美术素描教学模式
期刊
摘要:在提倡培养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的今天,我们的教学不能只满足于学生对课本知识和内容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运用与生活相结合。扎染内容的学习是课堂知识的延伸,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而言,对“扎染”这一名词可能听到过,也可能在平时见过一些扎染工艺制作的生活用品,但谈及对民间扎染工艺的真正了解还是不充分的。课堂上学生通过動手体验扎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创新能力从折叠
期刊
摘要:当前社会,随着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高校大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也日益丰富,然而各种危机事件也随之而来,特别是在开放性及集聚性明显的高校,更是隐藏着各类危机事件的发生,不仅因自身危机干预失控造成面临的心理危机,外界的传销、网络诈骗、校园贷等问题也屡见不鲜,传统的思想教育显然无法完全应对,本文旨在构建一个相对切实可行的危机应对机制,保障大学生在校人身财产安全。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危机
期刊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  (2)鉴赏意象和意境,掌握婉约派词的风格特点。  (3)深刻体会《雨霖铃》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艺术特点。  2、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品读鉴赏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以真情品读作品,培养学习诗歌的兴趣和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文句,分析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