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电影

来源 :莫愁·小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9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70年代,我们村还没有通电,收音机也只有村长家有一部。对我们而言,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看電影。
  那时公社有个电影队,每隔一段时间,就到各村轮流放电影。
  一听说电影队要来村里放电影,孩子们就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从村东到村西,欢呼着奔走相告;大人们也把看电影当件大事,早早打发孩子去请亲朋好友,放工后赶紧做晚餐,生怕耽误看电影。
  远远地瞧见老黄牛拉着电影队的放映箱向村里迤逦而来,我们便飞快地跑回家告诉大人,然后一窝蜂围着电影队,打听放什么电影,看看挂银幕的杆子栽在哪个地方。
  银幕有时挂在村长家后面的大树下,更多的时候是在村后面的打谷场上。
  两根高大的木杆栽好,将挂银幕的绳子往两边一拉,在杆子上拴牢。在右手边的杆子上挂一个高音喇叭,牵根电线,一直通到打谷场正中间的一张八仙桌上。八仙桌一条腿上绑根竹竿,挂只灯泡。桌子底下摆着发电机、放映箱,桌上架着放映机。
  一切准备妥当,几个放映员就到村长家吃晚饭了。这时,村里各家各户的孩子,早已根据家里的人数,搬好椅子、板凳,抢占最佳位置。为防自家的凳子被别人挪走,吃饭的时候,家里的小孩轮流照看。
  天色越来越暗,发电机终于“突突突”地响起来。这时忙完家务的大人们也陆续到来,打谷场上已经里三层外三层挤满了人。看不见占位的孩子,大人便站在外面大声喊:“二娃,在哪呀?”“黑皮,有地方没?”小孩听闻呼声,就站在板凳上,踮起脚尖,招着小手,扯起嗓子叫:“爸,这儿,这儿!”“妈,过来!”一时间,叫喊声应答声,此起彼伏;谈笑声嗑瓜子声,嘈杂一片。
  外村闻讯赶来的,大多已经没有好位置。村里有熟人的,借张凳子在外围坐下,没有熟人的,就在银幕两侧或者后面站着。也有人跑到银幕背面,垫一把稻草在地上,一屁股坐下,也不管银幕上的人影是正是反,一样看得津津有味。
  “同志们安静下来,电影马上就要开始了,首先我来讲几句……”村长在高音喇叭里一喊,打谷场上马上安静下来。照例一番感谢,几点要求,电影终于开始了。
  那时的电影,多是战争题材,《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嘎》《鸡毛信》这些表现小英雄的电影,我们最喜欢看,电影里的小英雄成了我们心中的偶像,我们经常将自己打扮成小英雄的样子,模仿电影里的情景。
  还有《地雷战》《地道战》等抗战题材的电影。看得多了,电影中的情节都熟记于心,心中的英雄情结也油然而生。
  那时看电影,更多是享受一种热闹气氛。十里八村的,聚在一起,你看我,我看你,有的就这么认识了。在精神生活极度贫乏的年代,看电影是最好的消遣。因此,即使一部电影在几个村轮流放,我们也会追着看,哪怕一部电影看了好几遍。有时放电影的村在七八里外,只要知道消息,我们还是会跑去看。
  有一年秋天,月牙儿刚挂在树梢上,我们照例在稻场上玩“抓特务”的游戏。不知谁跑过来喊了声“刘家岗有电影”,众人立马停止疯闹,齐刷刷围上去询问消息是否可靠。在得到信誓旦旦的保证后,心情顿时如过年一样喜悦。于是决定各自回家请示,再到村头老皂角树下汇合。
  村头老皂角树下,有七八个比我大的孩子。我怕跟不上他们的脚步,有些犹豫。他们说不会丢下我,会等我,于是我就跟他们一起上路了。
  刚开始的时候,他们还不时停下来等我。跑过严家垱,电影里的声音越来越清晰,他们便加快了脚步,边喊边跑,一会儿就不见了踪影。
  前面一个山坳,有几座坟头,阴森森的。我害怕极了,不敢往前走,也不敢往回撤。正在犹豫不决,前面似乎有人说话。于是我赶紧往前追,可追了好一会儿,不见人影。
  正在这时,坟地里“呼”地蹿出一团黑东西,我的头发根根竖起,吓出一身冷汗。不远处,一只野兔一蹦一跳消失在山坳……
  我一边唱着歌壮胆,一边往前跑。忽然感觉有人在背后拉我的衣服,吓得我头皮发麻,两腿打颤。我不敢回头,拼命向前跑,一下子摔倒,嘴啃在地上。
  我一骨碌爬起来再跑,可身后好像还有人追。我一刻也不敢停下,直到看见灯光,快到刘家岗了,我的心才渐渐平静下来。
  找到同伴,我说了刚才的经历,他们非但不为我担心,还哈哈大笑。他们中的一个拉着我上衣上的一块布:“瞧,鬼把你的衣服扯破了。”我扭头一看,这才发现上衣背后撕开一道口子,口子上残留着草木的绿痕。看来不是鬼在拉我,是树枝挂住了衣服。
  有了那次经历,我一个人走夜路也不感觉害怕了……
  如今,家里有了电视、电脑,在网上一搜,什么电影都有。儿时的乡村电影已渐渐远去,但那些看电影的记忆,却像一坛陈年的老酒,在岁月里历久弥香。
  徐晟: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学高级教师。
  编辑 乔可可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人和花,都是旧时温和的样子  园林路的黄昏,斜阳从法国梧桐的浓萌里漏下来,闪闪烁烁如挂在枝头的小星星。光线到底暗淡了。从狮子林出来的游人正在一拨拨地散去,他们如退潮一般很快就会消失。卖水果、小纪念品的流动小贩倒格外活跃,在为一天的营业额作收官的努力。  忽有暗香飘过。我心中一动,果然看到擦肩而过的阿婆,臂弯里挎着一只不大不小的竹篮。  白兰花。我收住脚步,还没喊出声,她已经转身,撩开篮子上的盖布,
期刊
在南京的第一晚,住的是中山陵青年国际旅社。旅社门口有一小片茶田,茶树开出了小巧洁白的花,绽开时看得到娇黄的花蕊。  翌日清晨,只听得外面一阵阵清脆急促的响动,犹如老式打字机按键的声音,几乎让人怀疑隔壁住的是海明威,一大早就开工写作。然而又断无此可能,即便走廊里有办公室,也不会有人用这种古董机器。后来发觉是喜鹊的叫声。旅社的院子里有几棵巨大的法国梧桐,长尾喜鹊正在枝丫上聒噪。法国梧桐松脆的落叶落得满
期刊
阅读是吸收,就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写作是表达,把脑子里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阅读和写作就是吸收和表达的关系,吸收越充分表达就越贴切、详尽。这是叶圣陶对阅读和写作两者关系的解读。我深以为然。在我看来,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就好比人的双手,阅读在左,写作在右,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读了这么久的书,我曾常常有这样的疑惑:阅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在赵越胜
期刊
时光,多么美妙又颇具感伤。仅仅两个字,就让岁月被故事填满,让芳华在酸甜苦辣中浸沾一通。它让奔腾的黄河裹挟着匆匆过客的离合悲欢,又让四季日夜更迭,永不停歇。渺小的我也想试着阅读时光,去理解、欣赏它惊艳灼人的美。  我试着阅读我的时光。每天在临睡前,在朋友圈里记录只言片语,聊聊一天的收获感悟,为的是留下我微不足道的、今生今世的证据。好在某年某月的某天,当我经历了生活的水煮油炸后,回过头去阅读时光时,或
期刊
雨水滋润了大地,惊蛰的雷声惊醒了蛰伏的万物,庭院的海棠、梨花、木兰次第开放,羞羞答答的春姑娘真正来到了我们面前。  春姑娘不再若隐若现,她身披绿色的素衣,带来了暖风,苏醒的大地焕发出生机。  春分是春季的分界线,春天的行程到了“分”的时刻,春天也过去了一半。所以,“分“也是“中”,就像人的生命一样,“中”才是最为旺盛的阶段,自然的变化也非常明显,春才像真正的春了。  田野里,小草开始发芽,花儿也结
期刊
我生在北方的小城。  小城是老的,岁月的灼痕让她在高楼林立中,仍保持如之前一样低而矮的形象。她一直不紧不慢,风来的时候自由伸展,北方的杨树小声地随着风唱,歌声在远方分外悠长。放眼望时,青苔沾满的老石砖也有自己的故事——雨里的歌留给花来唱,合欢开在夏天,雨也留在夏天来下,风雨来得烈时,便也就知觉,夏天确实来了。  她就是这样一座城,即使你不会唱歌,也想为她歌唱。  我的房间为小城留一扇窗,而写作的桌
期刊
从南京去太原采访作家赵瑜,所有的对话都是开门见山,问:马俊仁和马家军,为何都对你推心置腹?  他笑:老马多聪明,能研究出中华鳖精,能一次次拿冠军,那就不止是勤奋,不止是刻苦,这样的人,是能哄、瞒、骗得过的?  我肯定了他的话。把单位新配的采访机掏出来,问:你不介意录音吧?  老赵笑笑,录吧。  停顿片刻,他说:我们习惯单方面地去审判一个人,《马家军调查》出来后,基本是全民损我,其实我就是写了一个真
期刊
2020年的寒假,因为疫情,不同寻常。我们举办了“以文聚力 执笔问安”征文活动,收到全国众多读者的热烈响应,稿件纷至沓来。其中,山东省东营市第一中学二月文学社的学生们迅速行动起来,用手中的笔,表达着他们的思考、责任与家国情怀。  本期刊发的就是东营市第一中学二月文学社推荐的作品。十六年来,二月文学社像一株生命力旺盛的小树,枝叶繁茂,长势喜人。  破旧的教室,芬芳的文字  2004年初春,一批热爱写
期刊
因为疫情,有了长假,正好可以细细读书。翻开书架上宗璞的书,忽然忆起与宗璞的第一次见面。  大约在1989年四五月间,和江苏文艺出版社编辑张昌华一起出差北京。他说要去北京大学拜访宗璞,我心头一震:“是写《紫藤萝瀑布》的宗璞?”得到他的肯定答复,我马上推掉了其他事,跟他一起前去。  我已记不清怎么去的,只记得好像是下午三四点,进了燕南园,一直在一片片各种树木花草中行走,不知不觉间就来到了宗璞的家。  
期刊
许多人不知道王向东是谁,但提及“金陵客”立马纷纷称赞。金陵客这个名字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频频出现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杂文随笔专栏。他的文章,古典情怀现代表达,独树一帜。  老王见人总是一脸笑容,说话也慢声细语。只有在江苏省杂文学会年会上,偶尔板起面孔。他做过江苏省杂文学会几届会长,一年一度的年会上,他多次重复过一句话:我们写杂文的,不要成为别人写杂文的素材。说这句话时,他一脸认真,义正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