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可以学习大量的修辞手法、好词好句等,而在写作教学中,学生可以结合所学内容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情感。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并加以反思,对部编本教材理念下的初中语文读写结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部编本教材 初中语文 读写结合 新课改
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写作是阅读能力的展现,两者不可分割。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科学引用讀写结合的教学形式,对学生而言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同时,新课改理念对读写结合的教学形式也提出了全新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实践案例,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符合学生学习的读写结合教学形式。
一、依据先讲再读后写作引导学生对比和模仿
刚进入初中校园的学生,虽然拥有强烈的学习信心,但很容易被困难打倒,情绪变化很大。同时,因为小学时期的写作形式大多是以情境为主,注重培育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之后再转为抽象思维,所以学生具备一定的模仿能力。因此,在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提出仿写很容易被学生接受,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仿写的形式也可以为小学和初中的语文学习构建桥梁,让学生更好完成过渡。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原文,了解文章中蕴含的魅力,再让学生对这一“魅力”进行仿写,有助于学生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强化语言表达水平,优化写作水平。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设计语句的仿写,如选择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进行仿写;零散仿写;选择修辞手法进行仿写;以及结合课文的整体立意,进行类似主题的仿写。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部编本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一文时,因为文章中对景物的描写非常“妙”,所以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文章中的好词好句来优化自身的写作水平。如“山坡上臥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这句话中的“卧”字与前文中“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相呼应,展现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表达了一种安逸平静的氛围,与文章的整体基调相符,可谓是“一字传神”。同时,文章中也有拟人的手法,如“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中的“忽然害了羞”就引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描绘了夕阳与白雪互相映照的娇羞之美。
二、依据边讲边读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欲望
初中生在小学时期的启蒙教学中,思维层次和能力都得到了培育。因此,初中时期的作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对文章整体性的掌控,这就需要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深层分析,确定文章主题,了解作者的内心情感,以此为基础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多引导其对文章的某一部分进行拓展写作、改写以及续写等训练。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诗词进行拓展写作训练,这样有助于让抽象化知识变得更加直观,促使学生在阅读中划分段落,对文章有更深层的了解。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部编本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渡荆门送别》时,讲解完相关知识点后,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和想象力,将这一故事改编成一个记叙文,如“初出蜀山的你为之一振:长江挣脱了高峡的束缚,在广袤的原野纵意地奔流,你的思绪奔腾不止,你的激情亢奋不息。难抑的兴奋,掩不住的喜悦,充盈胸襟。你站立船头,纵目四望,神采飘举;你心神骀荡,胸臆宽舒,眼前似展现出一幅前所未有的美画”。通过写作训练,学生可以在巩固课堂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诗词作者的认识,优化自身的写作技巧。
三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育学习能力
在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培育学生多种学习能力,对学生而言至关重要,且符合新课改提出的教学理念。
1.培育观察能力,形成自我认知
初中生正处于成长的重要时期,对世界的了解并不全面。随着年龄的提升,学生对事物也开始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获取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因此,在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注重培育学生观察能力,促使其获取更多的观察体验,形成自我认知。以读写结合教学为例,要想让学生具备读写结合的学习技巧,就需要让学生自主去实践和观察,促使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写作,多了解身边的人和事,而不是依据“死记硬背”的形式记忆好词好句。通过自我认知和理解,可以优化学生的观察水平,这项能力对学生而言非常重要,不只是在学习中可以应用,在生活也会用到。
2.培育记忆能力,形成言语自觉
记忆是学习和应用知识的基础,每一个学科都要具备这项能力,初中语文也是如此。学生依据记忆学习中获取的知识点,储备到自己的大脑记忆层中,可以为未来的应用提供依据。初中是学生记忆的最佳时期。一方面,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培育学生记忆的兴趣,要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培育学生记忆的能力。若是选择死记硬背,学生不但不了解知识点的含义,而且记忆的速度会很慢。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读写结合、听说结合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记忆速度。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九年级下册《鱼我所欲也》时,因为文言文的学习有一定难度,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心理,所以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在上课前可以通过小故事的引用集中学生注意力,如“全世界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在经过几年的航海考察活动后,身体变得十分虚弱,但他还是用仅剩的时间完成了生物学巨著《进化论》,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这则小故事发表感受,促使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读写结合是一种全新的语文教学形式,其在应用中获取的教学成果已經得到了大量初中语文教师的肯定和支持。读写结合的教学形式有很多种,在课堂中应用,需要教师结合课文特点和学生学习水平进行选择,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优化学生的想象力,培育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以此实现预期设定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徐志勇.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7(10).
[2]赵菊.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J].新课程(上),2016(06).
[3]范艳玲.农村初中语文读写结合实效的实践探讨[J].云南师范大学,2016.
[4]薛渊.初中语文仿写式读写结合作文教学探究[J].渤海大学,2015(08).
【关键词】部编本教材 初中语文 读写结合 新课改
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写作是阅读能力的展现,两者不可分割。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科学引用讀写结合的教学形式,对学生而言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同时,新课改理念对读写结合的教学形式也提出了全新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实践案例,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符合学生学习的读写结合教学形式。
一、依据先讲再读后写作引导学生对比和模仿
刚进入初中校园的学生,虽然拥有强烈的学习信心,但很容易被困难打倒,情绪变化很大。同时,因为小学时期的写作形式大多是以情境为主,注重培育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之后再转为抽象思维,所以学生具备一定的模仿能力。因此,在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提出仿写很容易被学生接受,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仿写的形式也可以为小学和初中的语文学习构建桥梁,让学生更好完成过渡。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原文,了解文章中蕴含的魅力,再让学生对这一“魅力”进行仿写,有助于学生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强化语言表达水平,优化写作水平。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设计语句的仿写,如选择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进行仿写;零散仿写;选择修辞手法进行仿写;以及结合课文的整体立意,进行类似主题的仿写。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部编本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一文时,因为文章中对景物的描写非常“妙”,所以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文章中的好词好句来优化自身的写作水平。如“山坡上臥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这句话中的“卧”字与前文中“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相呼应,展现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表达了一种安逸平静的氛围,与文章的整体基调相符,可谓是“一字传神”。同时,文章中也有拟人的手法,如“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中的“忽然害了羞”就引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描绘了夕阳与白雪互相映照的娇羞之美。
二、依据边讲边读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欲望
初中生在小学时期的启蒙教学中,思维层次和能力都得到了培育。因此,初中时期的作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对文章整体性的掌控,这就需要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深层分析,确定文章主题,了解作者的内心情感,以此为基础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多引导其对文章的某一部分进行拓展写作、改写以及续写等训练。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诗词进行拓展写作训练,这样有助于让抽象化知识变得更加直观,促使学生在阅读中划分段落,对文章有更深层的了解。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部编本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渡荆门送别》时,讲解完相关知识点后,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和想象力,将这一故事改编成一个记叙文,如“初出蜀山的你为之一振:长江挣脱了高峡的束缚,在广袤的原野纵意地奔流,你的思绪奔腾不止,你的激情亢奋不息。难抑的兴奋,掩不住的喜悦,充盈胸襟。你站立船头,纵目四望,神采飘举;你心神骀荡,胸臆宽舒,眼前似展现出一幅前所未有的美画”。通过写作训练,学生可以在巩固课堂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诗词作者的认识,优化自身的写作技巧。
三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育学习能力
在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培育学生多种学习能力,对学生而言至关重要,且符合新课改提出的教学理念。
1.培育观察能力,形成自我认知
初中生正处于成长的重要时期,对世界的了解并不全面。随着年龄的提升,学生对事物也开始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获取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因此,在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注重培育学生观察能力,促使其获取更多的观察体验,形成自我认知。以读写结合教学为例,要想让学生具备读写结合的学习技巧,就需要让学生自主去实践和观察,促使学生在阅读中学习写作,多了解身边的人和事,而不是依据“死记硬背”的形式记忆好词好句。通过自我认知和理解,可以优化学生的观察水平,这项能力对学生而言非常重要,不只是在学习中可以应用,在生活也会用到。
2.培育记忆能力,形成言语自觉
记忆是学习和应用知识的基础,每一个学科都要具备这项能力,初中语文也是如此。学生依据记忆学习中获取的知识点,储备到自己的大脑记忆层中,可以为未来的应用提供依据。初中是学生记忆的最佳时期。一方面,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培育学生记忆的兴趣,要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培育学生记忆的能力。若是选择死记硬背,学生不但不了解知识点的含义,而且记忆的速度会很慢。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读写结合、听说结合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记忆速度。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九年级下册《鱼我所欲也》时,因为文言文的学习有一定难度,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心理,所以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在上课前可以通过小故事的引用集中学生注意力,如“全世界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在经过几年的航海考察活动后,身体变得十分虚弱,但他还是用仅剩的时间完成了生物学巨著《进化论》,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这则小故事发表感受,促使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读写结合是一种全新的语文教学形式,其在应用中获取的教学成果已經得到了大量初中语文教师的肯定和支持。读写结合的教学形式有很多种,在课堂中应用,需要教师结合课文特点和学生学习水平进行选择,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优化学生的想象力,培育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以此实现预期设定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徐志勇.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7(10).
[2]赵菊.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J].新课程(上),2016(06).
[3]范艳玲.农村初中语文读写结合实效的实践探讨[J].云南师范大学,2016.
[4]薛渊.初中语文仿写式读写结合作文教学探究[J].渤海大学,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