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民俗画中的现代文明之思

来源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q19840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干天全先生最近出版了文集《干天全散文诗歌选·散文卷》,其中以游记类的《人在旅途》专辑最为出色。他的这类游记散文不仅展现了秀丽奇特、神秘险峻的自然风光,表现出作者放达率真的性灵,也展现出独特的异域风光与民俗之情。但这些仅仅是作者散文所展现出来的浅显特征,而深深隐含在这表层之下的是作者一颗热忱的心,以及他以这颗心审视打量的这个文明时代所折射出来的时代之思,他以一种忧患的笔触揭示出了现代文明的载负。
  关键词:干天全;游记散文;民俗风情;现代文明之思
  
  干天全先生不仅在诗歌上具有很高的造诣,在散文上也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他的诗清新而隽永,富有哲理,沁人心脾,这主要得益于作者视野的开阔、对现实社会的关注以及对人生生命本质的感悟等。诗歌上的这些特征也同样的体现在他的散文上。李保均先生在《干天全散文诗歌选·散文卷》序中认为“干天全的散文风格亦如他放达率真的个性,从他年轻到现在的作品中,都展现出他直面人生,乐观自在,重情尚美的共同特点”[1]。干天全的散文不仅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有着独特的艺术特色,而且有厚重的底蕴和高远的境界,这是作者坚持对社会历史与现实予以理性的审视,以一种忧患批判的写作姿态使然。
  作者最近出版的《干天全散文诗歌选·散文卷》这部书中的《人在旅途》这类游记散文在作者的散文卷中篇幅之多,范围之广,蕴含之深,是他专辑散文最为出色的特征,也是有别于其他专辑散文特色的缘由之所在。而这类游记散文不仅展现了秀丽奇特、神秘险峻的自然风光,表现出作者的放达率真、自由自在的性灵,也展现出独特的地域风光与民俗之情。然而这表达出来的种种特征也还只是作者散文的表层艺术特色,隐含在这表层之下的是作者一颗热忱的心,以及他以这颗心审视打量的这个文明时代所折射出来的时代之思,在酣畅潇洒的文笔中携带着一种忧患的思绪来揭示出现代文明的载负。
  干天全先生是一位性情达人,他在现实生活与文学创作中追寻着诗意的栖居。他喜爱诗、喜爱生活,尤其喜爱清新优美、雄伟壮丽的大自然。他钟情于大自然的山河湖川,喜欢自然的神奇与壮丽、巍峨与险峻、灵秀与超脱,这是作者追寻的理想境界,也是他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审美特征。作者在作品中曾说道“自然的宁静让人痴狂”(《甘孜之行》)。他痴狂在大自然的种种宁静与美妙中,因而早在青年时作者就游览了许多山岳湖川和名胜古迹,他的足迹遍布中国大半个秀美河山,视通着广袤的大地与生活在这土地之上的芸芸众生,展现出作者放达率真的个性,人情达练爱憎分明的襟怀。而大自然的美景总是让他惊喜若狂欣然向往,大自然的无穷魅力与悠久历史文化蕴含也总是让他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在号称“天下幽”的青城山,作者邀友前行,于古木参天、薄雾轻绕的林间高歌低吟,与大自然溶于一体。还在道家第五洞天领略“道法自然”,尽管在流云皓月的夜晚受到“妖女”的性骚扰,但也战胜了道家所谓的人体“三虫”,在精神上羽化为“真人”,迎着喷薄的朝日欢呼雀跃。他为此写下的《夜宿上清宫》,读后既让人忍俊不禁,也让人领悟着“清静无为”的至境。在 “天下第一险”的华山,作者陶醉于“层叠嶂连绵不绝,奇峰突兀嵯峨雄伟,山谷间弥漫着乳白色的雾霭,云气蒸腾,苍茫雄浑的画面让人回肠荡气”(《华山遇险》)。而华山的险峻与巍峨的悬崖,铁索横悬,竟让想领略无限风光的作者雄胆徒生,冒险攀援绝壁,差点儿一失足成千古恨。然而即使是作者面临这样的危险,却丝毫不减他的那份豪情与幽默,刚刚脱离险境的他并没有丧魂落魄,却又精神抖擞地继续前行,还与同伴戏谑自己要是果真遇险,还能给华山增添一景——“干天全羽化处”。在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原夜行,作者被大自然的神秘所吸引,发出了人生的感叹。“车在盘山公路上越攀越高,从窗里看见的车头一直翘着,不断升上墨蓝色的夜空,我感觉到离天越来越近, 自己正在羽化。”他在空中漫游,看到“天上星星特别明亮,像一颗颗巨大的水晶闪烁着光芒。皎洁的月亮播洒着寒光,连绵的群山在天幕上变幻着各种形状,有时如大海起伏的波涛,有时像奔驰的群兽,听似无声的高原有一种来自天上的神韵在流动”。震撼于苍茫和幽冥的天地间,并不信神佛的他,“确实感到有谁在主宰着苍茫大地,人是那么渺小,能与天地抗衡么?接近了天,天还是那么深不可测,越过了一座山,还有无尽的山。幻觉中总有一种震撼和威慑的力量控制着心灵,是来自大自然不可抗拒的力量,还是来自神的力量,巨大的神秘感一直笼罩着我的心头”。不难看出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对大自然的敬畏正是我们人类面对自然不可缺失的一种生存心理。来到康定木格措的大峡谷中,他在层林尽染的群山中感叹,这里“汇聚了大自然所有的色彩,你可以把姹紫嫣红、五彩缤纷、七色争艳、流光溢彩这些形容词都用上,但还不足以描写这里丰富的色彩。颜料没有它真实,云霞没有它生动。满目的艳色让你心灵震颤,让你痴迷地望着它发呆。在我所见过的中外彩色风景画中,没有哪一幅画的色彩能与这里的天然色彩媲美,这里拍下的照片足以让任何丹青高手向大自然的色彩折服。……人造的三原色能调出赤橙黄绿青蓝紫,但大自然的颜色何止七彩,你穷尽想象还原不了大自然的色彩”。作者所到之处多有行吟,无论是被誉为“九曲银河”的本溪水洞,“静女如姝”的四姑娘山,乱云飞渡的老峨山,还是神圣传奇的千佛山,都寄予着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自由的追寻,通往在“诗意的栖居”的理想道路上。作者在宁静秀美的大自然中陶冶性灵,又以从容的姿态书写着人世间的真善美,记录着他的人生际遇与心路历程。
  作者沉浸在自然风光的优美与灵性中,同时也为神秘的地域色调和淳朴的民俗风情所吸引。丁帆在他的《中国乡土小说史》论述过乡土小说的艺术形态美,曾用“三画”来描述乡土小说之为乡土小说的艺术所在,“三画即是风俗画,风景画,风情画”[2]。乡土小说的这类艺术特征也同样可以借鉴到散文的评论上。《干天全散文诗歌选·散文卷》的《人在旅途》专辑就体现出这样的特色,作者笔下多是对自然风景的描写,但也有着民俗风情的展现,《人在旅途》专辑中就有不少书写奇特神秘的地域之篇和淳朴善良的民俗之情的篇幅。《甘孜之行》书写出西部高原独特的风采,这里远离繁华的大都市,有着辽阔的草原和苍茫的群山,虔诚信仰的藏民居住在这里,过着牧歌的生活。作者漫行途中,“听似无声的高原有一种来自天上的神韵在流动”,不时可见“彩色的经幡在风中猎猎飘扬,木杆周围堆着许多刻有经文的石片”,有不少信徒转着经筒磕着长头祈求平安。神山下,牦牛和马群悠闲地啃着青草。作者攀上河谷的山岩,俯看草原、牛羊、麦田、碉楼和树木组成的壮丽画面,他的心被大自然深深地震撼了。藏区的美景和民情风俗让作者流连忘返,灵魂也受到了庄严的洗礼。在攀西大峡谷的龙肘山里,作者从采访中了解傈僳族的沧桑历史和生活方式,感受着傈僳人家的热情与豪迈,与他们一起在芦笙的伴奏下跳起原始的锅庄舞,举起大碗开怀畅饮。“山中的麂子是狗撵出来的,肚子的话是酒酿出来的,只有喝了酒人才说心里话,能喝酒的男人才是真正的男人”,听到傈僳人这样的话,作者豪爽响应“喝嘛,喝晕算了,就算安乐死”。泸沽湖畔的摩梭人里也有作者的朋友,他曾几次来到这里采风,和他们建立了真挚的感情。作者在达玛家宾至如归,边喝阿妈酿的稗子酒,边听他们全家讲述摩梭族婚礼和生活习俗。《泸沽湖之夜》这篇散文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生活内容与方式。特别令人感叹的是,他听到摩梭兄弟喜欢上了汉族姑娘,不愿意再做传统的走婚“舅舅”,衷心祝福他堂而皇之当上爸爸。这不仅是作者的祝福,更是对摩梭族走向现代文明的礼赞。
  一幅幅绮丽秀美的自然风景画与善良淳朴的民俗风情画的描写,是作者散文独特的审美价值之所在,也是作者崇尚自然、追寻自我、追寻真善美的表现。作者在壮丽巍峨的山河中感受着宇宙的宏大,自我的渺小,从而促使作者更亲近自然,在山水间放浪自我,自娱自乐,洗涤城市的疲劳,陶冶性灵。一幅幅淳朴善良、热情大方、神秘浪漫的民俗画,让作者融入在那份怡然自乐的民族之情中。然而,这仅是作者作品散发出来的表层特征,蕴含这之下的是让每一个有识之士值得思虑的现代文明之思。在他的“人在旅途”这类游记散文里,作者始终以一种批评的眼光审视着他笔下的人与景,以一种戏谑诙谐的笔触来表达着作者眼里的现代文明的载负,他的散文,清新明丽中往往蕴含着作者对现代文明的反思,在疏俊的文笔中透露着作者的社会道德感与责任感。
  作者载负的这种现代文明反思,不仅源于作者对社会历史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深刻隽永的感受,还主要源于他浓厚的社会道德责任感与浓烈的忧患意识。李洁评论干天全的诗歌“他的诗作凝聚着善美真情和淳净性灵,不但抒写个人的情感体验和生活感悟,更为可贵的是这些诗包含着诗人作为当代知识文化精英对于社会现实的理性审视,对于历史的悲悯反观,表现出诗人深重而强烈的忧患意识”[3]。他的这种深重而强烈的忧患意识在散文中也得到同样的表现,他以这种意识予以社会深刻的关注,因而他的散文总表现出一种深沉。如果说《干天全散文诗歌选·散文卷》的“知青岁月”专辑是作者在一个个讲述的小故事中正面表现出一幅幅沉重悲凉的时代画卷,那么“人在旅途”专辑则是作者在自然风景和民俗中侧面反映的现代文明的载负。现代文明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弊端和破坏,它在观念中改变着人们的意识形态,而又往往与传统道德相背离。在商业化走向全球化的同时,商业化的气息也吹散到偏远闭塞却有着最淳朴善良村民的山村和崇拜着自然与神的高原上。古老建筑失去了它的立脚之地,正在慢慢地减少,只有在偏乡僻地也许还能一睹它的容貌。过去被人们向往的古朴善良的民风也在消逝。当作者在高原采风时,被几个充满稚气的藏族小孩索取“身价费”而心里隐隐作痛,原本最为人们怀念的无邪童真却也无法躲避现代文明的侵蚀,失去它原本光亮的色彩。传说中古典优雅、浪漫温馨而充满艳遇的爱情圣地四方街也失去了那层神秘浪漫的面纱。作者在这里被振聋发聩的另类歌声逼退到房屋的角落喝着闷酒。酒吧小姐与游人歇斯底里的对唱震耳欲聋,充满硝烟味,发歌者“鞋儿破,帽儿破,对面的女人破”,不甘示弱的回击是“人在江湖漂呀,怎么不挨刀啊,一刀砍不死呀,两刀砍不死,三刀砍死你呀,我砍我砍我砍,我砍死你呀!”那些充满黄色味道的歌词更是让作者堪忧,他为此感叹“丽江、经历过大地震的丽江,你完整的城郭和古朴的居民,穿城而过明亮清澈的河流,夹岸挺立浓荫匝地的杨柳,象形神秘的东巴文字和优美典雅的纳西古乐,一一在浩劫后保存了下来。神奇啊,丽江,庆幸你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络绎不绝的中外游人正朝你慕名而来。你没有让我艳遇并不遗憾,但愿关于你的种种传说都是美丽的,包括古城的现代对歌”。(《四方街对歌》)在这样的感叹与祝愿里,我们不能不认真地思考怎样去维护名胜古迹的尊严。
  在现代文明的影响下,传统道德价值体系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颠覆和瓦解。道德体系的崩溃,自然环境的恶化,古老事物的缺失,传统艺术的消泯,这都给人们带来隐隐的忧患,这也正是作者的担忧之处,作者以一颗悲悯的心惋惜传统美德的消失,忧虑着“被去势”事物在当下时代的命运遭遇。在作者的游记散文中也有着为数不多的怀古之作,传统的怀古散文多是表达古时的幽情,抒发个人的忧伤,而干天全的怀古散文则更多地在历史文物中关注历史沧桑和民族命运。张同道在评论干天全的同类题材的诗歌时指出“他以敏锐的眼光触及古人古诗,洞穿历史的迷障,在冷静和公正的审视下评说千秋功罪”[4]。在怀古类的散文中,作者也以同样的眼光打量着所到之处的风景,在遗迹中揭示出历史的迷障。在《黑井寡妇》这篇散文中,作者从斑影驳驳、杂草横生的古老小镇的景象中道出它昔日的繁华,而古镇那座屹立敞口的贞节牌坊更是让作者悲哀。“这座红砂石建塑的牌坊三门四柱,比起老街上低矮的房屋,凸显出大华美。”然而这牌坊竟是清末时期皇帝对八九十个节女烈妇的集体性表彰,这些女子多是身份卑微的在盐井下干苦力的工人或是马帮里运盐的脚夫等的家人,她们处于生活的最底层且失去了挣钱的丈夫,但在生前并没有得到过抚恤与救济,而这座雕龙画凤的牌坊也禁锢了她们死后的选择。然而这牌坊并不是为她们的牺牲所感动或者对她们的悲悯,作者尖锐地揭露统治者“借贞节牌坊留自己的名。牌坊的四根石柱前后都刻着歌颂皇帝圣地和赞美贞女、烈女守节的对联”。这不禁让人感叹到形象工程真是“根源渊久”。而这样的贞节坊随着历史的沉寂,竟成了乡人自豪的标志,成了政府重点保护的历史文物,成了天下游客观瞻的胜景,这让原本“只是一个寻找自由安宁,淳朴善美之地”的作者感到深深的失落,在这失落中让人想到鲁迅所谓的“吃人”的历史。
  干天全先生的散文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其作品意蕴深厚,文笔潇洒酣畅,幽默有趣,总体体现出清新淡雅、平易近人的风格。尤其是那些平中见奇、朴中见巧、淡中见浓的作品,足显作者丰富的生活积累和运用文字的深厚功夫。著名评论家王一川评论干天全的散文“他的散文意趣别致,境界善美,鲜明地体现了他的古道热肠和人格魅力。高雅与质朴并重的文笔,使他的散文能雅俗共赏”[5]。在散文中,作者以清新明丽的语言描绘着山河湖水的优美景象,用轻松愉悦的笔调展现出淳朴善良的民俗风情。同时他的散文又有着厚重的底蕴和高远的境界,他坚持以深邃的眼光审视着社会历史时代的变化。因而他的散文清新明丽中往往又蕴含着作者对现代文明的反思,疏俊的文笔中又透露出作者强烈的社会道德感与责任感。干天全先生以他深邃理性的眼光打量着这个纷繁复杂、变化万千的自然社会环境,于抒情的描写与叙述中表现着他放达率真的个性,敏锐强烈的时代感受以及对现代文明的载负之思。
  
  注释:
  [1] 李保均:《干天全散文诗歌选·散文卷》(序),作家出版社2010年版,第 6页。
  [2] 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论》,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9页。
  [3][4] 李洁:《理性审视与悲悯反观——干天全诗歌的忧患意识》,《当代文坛》2006年第1期。
  [5] 张同道:《诗情不竭诗心长存——读〈天全诗词〉》,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其他文献
多媒体已广泛运用于教学的各个领域,给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气,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下面我谈谈利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的好处。  一、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然而兴趣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感受性来满足学生探究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多媒体不仅能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法,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
期刊
摘要:干天全先生最近出版的《干天全散文诗歌选·散文卷》中《人在旅途》专辑选辑了作者近年来发表的游记散文,徜徉于青山绿水间的他采集纯朴民风,抒写至美人情,体现了重情尚美的人生追求与古道热肠的人格魅力。本文从解读文本出发,追随作者旅途中的见闻感思发掘社会人生百态,展现现代知识分子纵情山水间所具有的人文关怀和价值担当。  关键词:游记散文;重情尚美;人文关怀    正所谓“山水之美,古来共谈”,中国的游
期刊
摘要:《纯真年代》(1920)是美国风俗小说家伊迪斯·华顿的代表作。小说以19世纪末美国纽约上流社会为背景,描写了一个贵族青年与两位女主人翁之间的感情纠葛。故事通过一个寻常的爱情悲剧反映了现实社会的传统道德与个人自由之间的矛盾。本文将运用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结构学说分析《纯真年代》中的两位主要人物,详细阐释他们在社会道德与个人责任面前是怎样一步步放弃追求自由的权利,是自己的选择呢,还是被选择?  关
期刊
摘要:佛教成语在现代的社会生活中使用频率比较高,虽然有时候使用者和接受者并不清楚其来自佛教。本文对佛教成语的非正式和正式使用进行了简单的数据统计,然后侧重分析了一些高频四字格佛教成语的语义变化。  关键词:佛教成语;使用概况;语义变化    一、佛教成语的使用概况    本文以《佛教成语》中收录的四百多条成语为对象,分别统计了它们在百度网和人民网上的使用数据。百度网上相关网页篇数体现的是网民大众的
期刊
一  2012年春三月,因息烽县一直没有诗词楹联组织,市诗词楹联学会决定去息烽县文联一趟,向他们介绍市诗词楹联学会的情况,促进他们将县诗词楹联学会尽快建立起来。临行时,有人说:“息烽有个女诗人,网名叫“玉荷”,诗写得很不错。”我说:“那就请她早上十点到县文联来吧,大家见见面。”  到息烽县文联会议室坐定,文联主席苏艾立即拿来了他们编发的《西望》文艺季刊给我们看。我问:“听说息烽有个女诗人,名字我们
期刊
编者按:《干天全散文诗歌选》,作家出版社2010年版,分“散文卷”和“诗歌卷”两辑。该书装帧设计厚重,封底附有李保均、王一川对其作品的精彩评介。    干天全(1953—),诗人、寓言作家。 现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四川省写作学会执行会长,《荒原》杂志名誉主编。出版专著、编著《中国现当代文学》《鲁迅》《写作概论》《当代实用文体写作》《当代文案写作》,诗集《
期刊
摘要:王朔小说的流行意味着俗文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他的标志是以话语霸权的形式实践了大众的梦。其小说主要通过采取同故事叙述的方式营造了话语至上的场域规则,并表现出审丑的美学接受观念进一步泛化的趋势,借此用以彰显当代人的生命意识和生存价值。  关键词:王朔;同故事叙述;场域;调侃;审丑意识    王朔的小说大多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叙述者往往是故事中的人物,尤其是以顽主为主要形象的小说。这种叙述方
期刊
摘要:艺术化的广告语言选择句式有两个基本策略:一是多用简单句少用复杂句。言简意深的简单句便于消费者接受,简短的疑问句在广告语中颇受青睐,简短易记的肯定句也是不错的选择。二是多用散句少用长句。并列关系的散句出现最多,对比句在广告语具有独特魅力,广告语常常省略句子成分,以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关键词:广告语言;艺术化;句式;策略    成功的广告语言总是散发着夺目的艺术光泽。语言艺术体现在很多方面,
期刊
摘要:被媒体称做“华语第一谍战巨制”的商业大片《风声》,伴随着谍战题材电视剧“肆无忌惮”地“侵蚀”荧屏,可谓异军突起杀出重围,第一次以谍战题材大制作电影,杀向了大银幕。相比较类似电视剧的谍战故事情节,华丽而又不失严肃的影片《风声》在给观众们奉献了一轮轮沸腾奢华的视听特效的同时,也制造了一个又一个更大的谜团。  关键词:谜团;温情;惊悚;《风声》    电影《风声》一举囊括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
期刊
摘要:诗是表达具有“异端”性质的情感和艺术经验的较合适的样式,对于牛汉尤其如此。本文通过对牛汉的诗,主要是诗话的分析,从六个方面梳理了他对于诗歌理论的阐述:诗与现实生活、语言与创作的互动关系、诗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诗品与人品、诗言志思想、诗的独创性。并由此彰显出他对于中国文学建设负有重要使命的自我意识与试图开拓诗歌新的境界的理性自觉及其为本民族精神立言的努力。  关键词:牛汉;内容与形式;诗品与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