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院“120”急救中心的建立与开通,对挽救急、危、重病人的生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抢救病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我院“120”急救中心在抢救急、危、重病人的急救护理工作做了较为深刻的分析,并总结出急救护理体会。
【关键词】120急救;护理;技巧
120急救在现今的医疗服务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医院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窗口,更是一条重要的绿色生命通道。因此,要成为一名优秀的120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就必须掌握扎实牢靠的专业理论知识、娴熟的专业技术,以及较强的沟通能力。现将常见危急症状的救护体会介绍如下:
1我院120急救中心临床资料
我院自设立 120 急救中心以来,总共接收危症患者1618人,男958 例;女660例,年龄范围0.5岁-90岁。其中包含心血管患者423例,脑血管患者318例,创伤性患者296 例,急腹患者112例,中毒患者16例,其它453例。这些患者外在症状大部分表现为胸痛、腹痛、意识障碍、呼吸困难、失血性休克等比较严重的情况,其中患者抢救成功 1498例,死亡 120 例。
2我院120急救护理措施
2.1胸痛胸痛是危症患者较常发生的一种病理反应,多由心绞痛、心急梗塞、创伤等疾病引起,大多伴有呼吸困难,情况严重。可让病人取平卧位,松解其衣物避免束缚身体,并给予低流量吸氧。严重疼痛会使病人的情绪产生焦虑和恐惧,容易造成血压发生改变,病情发展。因此,对于不同原因造成的胸痛应及早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缓解患者的疼痛,并注意密切观察血压的动态变化。如患者情绪不稳,过于紧张或恐惧,可遵医嘱给予镇静药物。
2.2意识障碍脑血管疾病、创伤、中毒以及糖尿病等疾病容易引起患者对自身状况和客观环境的认别能力产生不同程度的丧失,即意识障碍。对于此类患者,首先应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情况。患者意识发生变化易引起舌后坠和误咽导致窒息。因此,应使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去处异物和义齿,以免呕吐物误入气管,杜绝窒息情况的发生;其次可针对患者情况给予吸氧、静脉输液以及降颅压等药物治疗。对于因糖尿病引起的意识障碍,应根据病情及时给予补糖或降糖等对症治疗。
2.3急性腹痛急性腹痛多由腹内空腔脏器破裂、创伤造成肝、脾破裂等症状引起,其特点是发病急、病情发展快、腹痛剧烈。针对此类患者,可取舒适卧位,首先,要注意使患者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并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及全身情况;其次,要及时建立起通畅的静脉通道,并根据不同病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需紧急手术的患者,则要及时与医院取得联系,以便做好急诊手术的准备。
2.4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患者一般在呼吸时会产生一种不快感,患者主观感到呼吸非常费力。导致呼吸困难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护理措施是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方法主要为去除异物、吸痰、吸氧,必要的时候可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给氧方式则应选择鼻导管法或面罩法。另外还应注意与患者或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以争取他们的配合。在护送患者前往医院的途中要注意保持湿化瓶的水平,防止因倾倒造成滤过液进入患者鼻腔,加重呼吸困难。
2.5失血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多为创伤后失血过多引起。可让患者平卧,及时给予止血,并对伤口处进行消毒以及加压包扎。用静脉留置针在患者键侧肢体建立1~2条静脉通路,以增加有效的循环血量。失血过多会造成患者体温下降,因此还应注意做好保暖工作,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给予对症处理。
3体会
3.1120急救中心电话接听的重要性120急救中心工作人员在接听求救电话时一定要听清楚电话内容,注意问清到达线路、患者症状,以便及时做好抢救准备,争取在5分钟内出车。拨打120求救电话的患者病情往往是急发性的,因此经常出现对患者病情以及所在地点描述不清的情况,严重影响抢救成功率。针对这些问题,我院制定出了出诊表,将求救电话的呼叫时间、地点、呼叫人姓名、联系电话以及被救治人员的简单情况等等及时认真的做好记录。对于出诊地点会详细询问呼叫人是否有显著的标志或者熟悉的人员带路,以便急救车辆和医护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地到达。在前往接诊地点的途中,还应注意不定时的联系呼叫人,询问病情并安慰患者及家属。同时,还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教授患者及家属一些必要的自救措施,为进一步营救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我院自开设 120 急救中心以来,无一例因体位措施不当加重病情或造成新的损伤,各种病种抢救成功率达到95%以上。
3.2120急救护理中的语言技巧突发急症的患者本身易产生焦虑心理,在进入急救中心后对面对中心陌生的环境和医护人员,往往会更加紧张。因此,护理人员在接待时要热情、积极主动,观察病情要及时认真,各种护理操作要准确到位。在与患者进行交流时,要将文明用语贯穿始终,并注意说话的语调,切忌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语言、语调,注意仪表端庄、态度和蔼,把热情和爱心融化到语言和行动中。针对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加以尊称,切忌直呼患者姓名或叫床号,以平声、问候语为主的语言技巧,耐心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尽量让患者感觉到自已受到了应有的尊重,这样才能够在医患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协作的良好关系,使患者能够感受到鼓励与安慰,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参考文献
[1]何秀凤. 创伤性休克病人的急救护理[J]. 护理研究(中旬版),2006,(17).
[2]姚梅芳,徐洁,孟莉. 严重创伤病员急救护理探讨[J]. 中华护理杂志,1994,(9).
[3]张美娟. 急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J]. 护理研究,2004,(3).
[4]张春枝. 车祸伤的急救护理体会[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6)
【关键词】120急救;护理;技巧
120急救在现今的医疗服务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医院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窗口,更是一条重要的绿色生命通道。因此,要成为一名优秀的120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就必须掌握扎实牢靠的专业理论知识、娴熟的专业技术,以及较强的沟通能力。现将常见危急症状的救护体会介绍如下:
1我院120急救中心临床资料
我院自设立 120 急救中心以来,总共接收危症患者1618人,男958 例;女660例,年龄范围0.5岁-90岁。其中包含心血管患者423例,脑血管患者318例,创伤性患者296 例,急腹患者112例,中毒患者16例,其它453例。这些患者外在症状大部分表现为胸痛、腹痛、意识障碍、呼吸困难、失血性休克等比较严重的情况,其中患者抢救成功 1498例,死亡 120 例。
2我院120急救护理措施
2.1胸痛胸痛是危症患者较常发生的一种病理反应,多由心绞痛、心急梗塞、创伤等疾病引起,大多伴有呼吸困难,情况严重。可让病人取平卧位,松解其衣物避免束缚身体,并给予低流量吸氧。严重疼痛会使病人的情绪产生焦虑和恐惧,容易造成血压发生改变,病情发展。因此,对于不同原因造成的胸痛应及早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缓解患者的疼痛,并注意密切观察血压的动态变化。如患者情绪不稳,过于紧张或恐惧,可遵医嘱给予镇静药物。
2.2意识障碍脑血管疾病、创伤、中毒以及糖尿病等疾病容易引起患者对自身状况和客观环境的认别能力产生不同程度的丧失,即意识障碍。对于此类患者,首先应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情况。患者意识发生变化易引起舌后坠和误咽导致窒息。因此,应使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去处异物和义齿,以免呕吐物误入气管,杜绝窒息情况的发生;其次可针对患者情况给予吸氧、静脉输液以及降颅压等药物治疗。对于因糖尿病引起的意识障碍,应根据病情及时给予补糖或降糖等对症治疗。
2.3急性腹痛急性腹痛多由腹内空腔脏器破裂、创伤造成肝、脾破裂等症状引起,其特点是发病急、病情发展快、腹痛剧烈。针对此类患者,可取舒适卧位,首先,要注意使患者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并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及全身情况;其次,要及时建立起通畅的静脉通道,并根据不同病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需紧急手术的患者,则要及时与医院取得联系,以便做好急诊手术的准备。
2.4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患者一般在呼吸时会产生一种不快感,患者主观感到呼吸非常费力。导致呼吸困难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护理措施是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方法主要为去除异物、吸痰、吸氧,必要的时候可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给氧方式则应选择鼻导管法或面罩法。另外还应注意与患者或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以争取他们的配合。在护送患者前往医院的途中要注意保持湿化瓶的水平,防止因倾倒造成滤过液进入患者鼻腔,加重呼吸困难。
2.5失血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多为创伤后失血过多引起。可让患者平卧,及时给予止血,并对伤口处进行消毒以及加压包扎。用静脉留置针在患者键侧肢体建立1~2条静脉通路,以增加有效的循环血量。失血过多会造成患者体温下降,因此还应注意做好保暖工作,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给予对症处理。
3体会
3.1120急救中心电话接听的重要性120急救中心工作人员在接听求救电话时一定要听清楚电话内容,注意问清到达线路、患者症状,以便及时做好抢救准备,争取在5分钟内出车。拨打120求救电话的患者病情往往是急发性的,因此经常出现对患者病情以及所在地点描述不清的情况,严重影响抢救成功率。针对这些问题,我院制定出了出诊表,将求救电话的呼叫时间、地点、呼叫人姓名、联系电话以及被救治人员的简单情况等等及时认真的做好记录。对于出诊地点会详细询问呼叫人是否有显著的标志或者熟悉的人员带路,以便急救车辆和医护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地到达。在前往接诊地点的途中,还应注意不定时的联系呼叫人,询问病情并安慰患者及家属。同时,还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教授患者及家属一些必要的自救措施,为进一步营救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我院自开设 120 急救中心以来,无一例因体位措施不当加重病情或造成新的损伤,各种病种抢救成功率达到95%以上。
3.2120急救护理中的语言技巧突发急症的患者本身易产生焦虑心理,在进入急救中心后对面对中心陌生的环境和医护人员,往往会更加紧张。因此,护理人员在接待时要热情、积极主动,观察病情要及时认真,各种护理操作要准确到位。在与患者进行交流时,要将文明用语贯穿始终,并注意说话的语调,切忌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语言、语调,注意仪表端庄、态度和蔼,把热情和爱心融化到语言和行动中。针对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加以尊称,切忌直呼患者姓名或叫床号,以平声、问候语为主的语言技巧,耐心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尽量让患者感觉到自已受到了应有的尊重,这样才能够在医患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协作的良好关系,使患者能够感受到鼓励与安慰,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参考文献
[1]何秀凤. 创伤性休克病人的急救护理[J]. 护理研究(中旬版),2006,(17).
[2]姚梅芳,徐洁,孟莉. 严重创伤病员急救护理探讨[J]. 中华护理杂志,1994,(9).
[3]张美娟. 急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J]. 护理研究,2004,(3).
[4]张春枝. 车祸伤的急救护理体会[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