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课难教,篇幅长,字数多。要想在短短的两三节课内上好一篇阅读课,实属不易。目前的教育界同仁们颇感棘手的是如何在与堂课中实现阅读与感知的完美结合。我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的途径,即将阅读课的重点突破与整体把握结合起来。
要始终围绕重点段落,设计教学过程。整体感知课文之后,学生对于文章主旨还只是浅表性的感知和印象。文章的写作特色鉴赏,语言的感知和积累还必须建立在对文章重点段落的阅读和欣赏上。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和作品中往往有很多意蕴丰富、文理清晰、情思隽永、文辞斐然的段落,这些段的文体特点非常明显。通常是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综合使用多种表达方式。初步感知课文主旨之后,就应该引导学生对这些重点语段进行深入细致的朗读分析。
1. 指导学生对重点段落加强诵读 语文课堂始终要有朗朗的读书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可要引导学生多读,以阅读促进理解。多读,要有声读,有声阅读法主要有朗读、吟诵、背诵等。
1.1 朗读。朗读是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是获得语言美感的一项主要语感实践。学生在朗读中须调动所有的感官,“目视”、“口诵”、“耳听”、“心惟”。这是一个综合的心理过程。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采用富有感情的范读、名家示范朗读声像带等作“导读”,让学生听出重音、停顿、声调、语气等变化带来的语义和感情色彩的变化,使他们掌握朗读的技巧,懂得重音、停顿、语速、语调等要领。
1.2 吟诵。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也即叶圣陶先生所谓“美读”。吟是吟唱,拖长腔调,夸张抑扬,突出韵律;诵即诵读,讲究腔调节奏。吟诵适用于我国古代诗文和现代美文的朗读。吟诵必须以理解为先,错综地使用高低、缓急的语调在“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通过吟诵,让学生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声的审美境界。我听过中学特级教师程翔的一节语文课。他在教授《孔乙己》一课时,给学生范读第四段,其中顾客们嘲笑孔乙己的那段话,读得精彩极了。在老师精彩的范读中,学生不难体会出孔乙己的尴尬,众人的冷漠,世态的炎凉。
1.3 背诵。背诵是积累、吸收和形成正确语感的重要手段。它对熟悉教材、巩固字词知识、加强课文理解均有积极的独特作用。学生在反复的背诵过程中,把背诵的东西完全消化变成自己的东西后,在阅读中遇到同样的语言就会迅即“同化”“顺应”,而形成对言语作品正确丰富的理解力,说话作文也易达到应口应笔而出,思如泉涌、滔滔不绝的境地。
2. 指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关键语段 分析关键语段,揣摩理解其意义,体会深悟其韵味,实际上是在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言语材料的特点入手,去探索语言表意的规律,又从语言规律透视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2.1 揣摩,就是回想,主要指关键语句反复地思考推求。叶圣陶说,一篇好作品,只读一遍未必能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叶老以阅读《孔乙己》为例说:故事是从“才可以笑几声”说起,以下一连串说到笑:孔乙己一到,“所有喝酒的人便看着他笑;众人都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说了两回,在这些时候,小伙计“可以附和着笑”,掌柜像许多酒客一样,问孔乙己一些话,“引人发笑”;此外还有好几处谈到笑。注意到这一点,就会揣摩到“孔乙己是这样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句话是全篇的重心所在,这篇小说简直是用“笑”贯穿着的。“笑”的背后有何含义呢?叶老分析道:“这不是表明孔乙己的存在只能作为供人取笑的对象吗?”“这不是表明当时社会里人跟人的关系,冷漠无情到叫人窒息的地步吗?为什么会冷漠无情到这样地步,不是可以想到很多吗?”可见多揣摩才能理解得透,才能把蓄含在话里的意思和情趣都体会出来。
2.2 推敲,就是咬文嚼字,或者说比较,主要指对文章字词句的品味。叶圣陶指出,阅读“不止于要了解大意,还要领会那话中的话,字里行间的话——也就是言外之意”。
例如:《幽径悲剧》中“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我的感情太多,总是供过于求,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 .“这样”指的是富于感情,“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具有博爱之心。作者他笔下的“伟人”缺少对于自然、对于他人的关爱,自私、冷漠、无情,甚至滥杀无辜。联系写作背景可知作者将“伟人们”置于自己的对立面,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鄙视厌弃的感情。
2.3 触发,就是联想,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或者读书时对于书中某一句话,觉得同平日所读过的书中某一处有关系,引起顿悟和触发。触发可从用文字写成的书中获得,也可从生活中获得。教学中引导学生联想时,应启发学生或切己体察,或由此及彼,或由近及远,真正做到触类旁通,融会贯通。
2.4 鉴赏,主要就是想象。叶圣陶说,想象是鉴赏的重要条件,想像力不发达,鉴赏力也无法使之发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驱遣着想象去鉴赏,以把握作品的形象,进入作品的意境,实现与作者心灵的沟通,是获得语感的关键。例如《沁园春雪》中“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两句,作者把积雪的“山”和“原”比作“银蛇”和“蜡象”,用“舞”和“驰”赋予“山”和“原”以生命,化
收稿日期:2010-01-06
要始终围绕重点段落,设计教学过程。整体感知课文之后,学生对于文章主旨还只是浅表性的感知和印象。文章的写作特色鉴赏,语言的感知和积累还必须建立在对文章重点段落的阅读和欣赏上。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和作品中往往有很多意蕴丰富、文理清晰、情思隽永、文辞斐然的段落,这些段的文体特点非常明显。通常是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综合使用多种表达方式。初步感知课文主旨之后,就应该引导学生对这些重点语段进行深入细致的朗读分析。
1. 指导学生对重点段落加强诵读 语文课堂始终要有朗朗的读书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可要引导学生多读,以阅读促进理解。多读,要有声读,有声阅读法主要有朗读、吟诵、背诵等。
1.1 朗读。朗读是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是获得语言美感的一项主要语感实践。学生在朗读中须调动所有的感官,“目视”、“口诵”、“耳听”、“心惟”。这是一个综合的心理过程。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采用富有感情的范读、名家示范朗读声像带等作“导读”,让学生听出重音、停顿、声调、语气等变化带来的语义和感情色彩的变化,使他们掌握朗读的技巧,懂得重音、停顿、语速、语调等要领。
1.2 吟诵。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也即叶圣陶先生所谓“美读”。吟是吟唱,拖长腔调,夸张抑扬,突出韵律;诵即诵读,讲究腔调节奏。吟诵适用于我国古代诗文和现代美文的朗读。吟诵必须以理解为先,错综地使用高低、缓急的语调在“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通过吟诵,让学生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声的审美境界。我听过中学特级教师程翔的一节语文课。他在教授《孔乙己》一课时,给学生范读第四段,其中顾客们嘲笑孔乙己的那段话,读得精彩极了。在老师精彩的范读中,学生不难体会出孔乙己的尴尬,众人的冷漠,世态的炎凉。
1.3 背诵。背诵是积累、吸收和形成正确语感的重要手段。它对熟悉教材、巩固字词知识、加强课文理解均有积极的独特作用。学生在反复的背诵过程中,把背诵的东西完全消化变成自己的东西后,在阅读中遇到同样的语言就会迅即“同化”“顺应”,而形成对言语作品正确丰富的理解力,说话作文也易达到应口应笔而出,思如泉涌、滔滔不绝的境地。
2. 指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关键语段 分析关键语段,揣摩理解其意义,体会深悟其韵味,实际上是在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言语材料的特点入手,去探索语言表意的规律,又从语言规律透视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2.1 揣摩,就是回想,主要指关键语句反复地思考推求。叶圣陶说,一篇好作品,只读一遍未必能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叶老以阅读《孔乙己》为例说:故事是从“才可以笑几声”说起,以下一连串说到笑:孔乙己一到,“所有喝酒的人便看着他笑;众人都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说了两回,在这些时候,小伙计“可以附和着笑”,掌柜像许多酒客一样,问孔乙己一些话,“引人发笑”;此外还有好几处谈到笑。注意到这一点,就会揣摩到“孔乙己是这样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句话是全篇的重心所在,这篇小说简直是用“笑”贯穿着的。“笑”的背后有何含义呢?叶老分析道:“这不是表明孔乙己的存在只能作为供人取笑的对象吗?”“这不是表明当时社会里人跟人的关系,冷漠无情到叫人窒息的地步吗?为什么会冷漠无情到这样地步,不是可以想到很多吗?”可见多揣摩才能理解得透,才能把蓄含在话里的意思和情趣都体会出来。
2.2 推敲,就是咬文嚼字,或者说比较,主要指对文章字词句的品味。叶圣陶指出,阅读“不止于要了解大意,还要领会那话中的话,字里行间的话——也就是言外之意”。
例如:《幽径悲剧》中“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我的感情太多,总是供过于求,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 .“这样”指的是富于感情,“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具有博爱之心。作者他笔下的“伟人”缺少对于自然、对于他人的关爱,自私、冷漠、无情,甚至滥杀无辜。联系写作背景可知作者将“伟人们”置于自己的对立面,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鄙视厌弃的感情。
2.3 触发,就是联想,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或者读书时对于书中某一句话,觉得同平日所读过的书中某一处有关系,引起顿悟和触发。触发可从用文字写成的书中获得,也可从生活中获得。教学中引导学生联想时,应启发学生或切己体察,或由此及彼,或由近及远,真正做到触类旁通,融会贯通。
2.4 鉴赏,主要就是想象。叶圣陶说,想象是鉴赏的重要条件,想像力不发达,鉴赏力也无法使之发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驱遣着想象去鉴赏,以把握作品的形象,进入作品的意境,实现与作者心灵的沟通,是获得语感的关键。例如《沁园春雪》中“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两句,作者把积雪的“山”和“原”比作“银蛇”和“蜡象”,用“舞”和“驰”赋予“山”和“原”以生命,化
收稿日期:201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