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综合实践课教学的开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语文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范围识别、开发程度和利用水平。由于不同的教育情境,以及识别、开发和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意识与能力的缺乏,造成了许多教学资源的闲置与浪费。那么,语文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如何才能有效开发?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凡是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与和谐发展的资源都应该加以开发和利用,教师应该多渠道、多途径地开发语文综合实践课程资源,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综合实践能力。
一、民俗资源的开发
民俗,即民间风俗。民间风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是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我和我的学生地处农村,这里有数不胜数的民俗文化,除了有中华民族共有的传统节日与民俗外,还有许多当地的民风与民俗,其中跟对联相关的就有婚嫁联、寿诞联、挽联、乔迁联、节日联等。为了能使网络资源缺乏的农村学生也能领悟兼容民俗性、文化性和艺术性的联文化,我们教学时就可以一起走出教室,来到农村这个大课堂里,结合活生生的文本资源——古朴的农村风俗习惯,如婚嫁联、寿诞联、挽联、乔迁联、节日联、迎春联……开展别有一番风味的联海畅游。其步骤如下:(一)访民俗,搜摘整理对联。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农村寻访各式乡间艺人,了解风土人隋,搜集摘抄对联。(二)游联海,品、悟联文化。利用队会开展《游联海,品、悟联文化》的中队主题活动,让学生品、悟联文化。(三)显身手,展评对联之星。让学生从联海探源、奇联妙对、应对练习、模拟创对四个方面大显身手,展评对联之星,并整理汇编《对联大全》。这样他们既是在积累别人的春联,展示自己的春联,又是在承袭古老的文化习俗,品悟璀璨的对联文化,同时又由不会学到会学,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还在大环境中学了语文、用了语文,将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落实到了实处。
二、多媒体资源的开发
近年来,全新的信息技术和网络使得教学能跨越时空、图文并茂、声像俱佳,使知识来源丰富多样,信息分布灵动形象。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依托教材,精心整合多媒体技术,利用信息的即时获取、影音文件的和谐配合、CAL课件的鲜动生活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如教学《变色龙》一文,就可以先让学生网上搜寻,借助影音文件走近变色龙,了解变色龙的外形、捕食和变色特点;然后再借用多媒体技术生动展示变色龙的三个绝招:一会随环境变化很快变色,二眼睛可以“一目二视”,三准确捕物。当昆虫爬到距它还有二三十厘米时,它会瞄准目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口中吐出一条尖端膨大、超过它身长一倍的舌头准确无误地把虫子卷入口中。这样既使学生借助现代技术促使多元信息与语文的人文性相碰撞、交汇,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查阅、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教材资源的开发
教材虽然是知识、技能的载体,是教学的指南和依据,但由于多种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难以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更不能直接呈现综合性学习话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以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形成综合性学习课题。如在教学生认识花卉广玉兰时,就可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自主探究有关广玉兰的大量话题。比如广玉兰的起源、分布、品种,以及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广玉兰的诗词歌赋等,通过交流同学们发现广玉兰在我国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已经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广玉兰文化。于是同学们进行了“广玉兰香四溢”这一综合性学习,他们通过查阅书籍、访问互联网等各种渠道,搜集了许多这方面的知识,而这些知识绝非是只从一本教科书上所能得到的。这样学生就可以多方面获取多元化的知识,从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这正是这次综合性学习的目的所在。
四、生活资源的开发
生活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里面有许多的学问等待我们去阅读、研究。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需求,引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增加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沟通起课堂内外,构建成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资源。如我们在和学生们进行“我是小小推销员”综合实践话题学习探讨时就可从学生最熟悉的电视机人手。老师首先以“新颖电视机厂”董事长的身份出现,让学生自由合作,试(下转20页)着以“新产品展示会”的形式把自家电视机的特点介绍出来;接着又以“新产品订货会”的形式,让学生互相合作,写出生动的广告词,以此来推销自己的产品;最后又以“新产品构思会”的形式,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设计更新颖的电视机,并向大家作介绍。由于推销与介绍是生活中常见的,因而学生一定会兴趣盎然,这样不知不觉中,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与他人交往、协作等综合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五、实践活动资源的开发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语文综合实践课应将触角伸向更为广袤的时空,与生活、与社会链接,让学生在大量的社会实践中学有所得,学有所悟,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如我们教学给家乡环保提建议时,就根据自己家乡特点进行教学相应的调查实践活动。我在教学时就根据我们中闸镇的几大污染源和五年级学生的特点和各学科的教学目标,把自然、语文、美术、信息技术等课程内容结合在一起,搞了一个与之有关的综合实践活动。整个活动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招聘记者,收集信息。在全班招聘“小记者”,让“小记者”到交通、环保等有关部门以及街道进行实地调查,观察周围环境的污染状况;第二阶段:发布信息,拟订倡议。利用班队课让“小记者”们通过“电子邮件”、“BBS”、“电子贺卡”发布拍摄的照片、统计的数据图表,让大家共同拟订环保倡议;第三阶段:集思广益,携手共创。组建“绿色天使”工作室,让学生走上街头;深入农村,向广大民众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并就环境保护展开交流与讨论,共同为保护环境献计献策;第四阶段:展示成果,评章颁章。组织学生展示成果,评章颁章。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在活动中受到环保教育,更重要的是学会运用多种智能应对种种复杂的事件。这样既落实了教学目标,又培养了学生全面、综合的素质。
一、民俗资源的开发
民俗,即民间风俗。民间风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是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我和我的学生地处农村,这里有数不胜数的民俗文化,除了有中华民族共有的传统节日与民俗外,还有许多当地的民风与民俗,其中跟对联相关的就有婚嫁联、寿诞联、挽联、乔迁联、节日联等。为了能使网络资源缺乏的农村学生也能领悟兼容民俗性、文化性和艺术性的联文化,我们教学时就可以一起走出教室,来到农村这个大课堂里,结合活生生的文本资源——古朴的农村风俗习惯,如婚嫁联、寿诞联、挽联、乔迁联、节日联、迎春联……开展别有一番风味的联海畅游。其步骤如下:(一)访民俗,搜摘整理对联。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农村寻访各式乡间艺人,了解风土人隋,搜集摘抄对联。(二)游联海,品、悟联文化。利用队会开展《游联海,品、悟联文化》的中队主题活动,让学生品、悟联文化。(三)显身手,展评对联之星。让学生从联海探源、奇联妙对、应对练习、模拟创对四个方面大显身手,展评对联之星,并整理汇编《对联大全》。这样他们既是在积累别人的春联,展示自己的春联,又是在承袭古老的文化习俗,品悟璀璨的对联文化,同时又由不会学到会学,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还在大环境中学了语文、用了语文,将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落实到了实处。
二、多媒体资源的开发
近年来,全新的信息技术和网络使得教学能跨越时空、图文并茂、声像俱佳,使知识来源丰富多样,信息分布灵动形象。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依托教材,精心整合多媒体技术,利用信息的即时获取、影音文件的和谐配合、CAL课件的鲜动生活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如教学《变色龙》一文,就可以先让学生网上搜寻,借助影音文件走近变色龙,了解变色龙的外形、捕食和变色特点;然后再借用多媒体技术生动展示变色龙的三个绝招:一会随环境变化很快变色,二眼睛可以“一目二视”,三准确捕物。当昆虫爬到距它还有二三十厘米时,它会瞄准目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口中吐出一条尖端膨大、超过它身长一倍的舌头准确无误地把虫子卷入口中。这样既使学生借助现代技术促使多元信息与语文的人文性相碰撞、交汇,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查阅、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教材资源的开发
教材虽然是知识、技能的载体,是教学的指南和依据,但由于多种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难以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更不能直接呈现综合性学习话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以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形成综合性学习课题。如在教学生认识花卉广玉兰时,就可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自主探究有关广玉兰的大量话题。比如广玉兰的起源、分布、品种,以及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广玉兰的诗词歌赋等,通过交流同学们发现广玉兰在我国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已经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广玉兰文化。于是同学们进行了“广玉兰香四溢”这一综合性学习,他们通过查阅书籍、访问互联网等各种渠道,搜集了许多这方面的知识,而这些知识绝非是只从一本教科书上所能得到的。这样学生就可以多方面获取多元化的知识,从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这正是这次综合性学习的目的所在。
四、生活资源的开发
生活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里面有许多的学问等待我们去阅读、研究。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需求,引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增加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沟通起课堂内外,构建成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资源。如我们在和学生们进行“我是小小推销员”综合实践话题学习探讨时就可从学生最熟悉的电视机人手。老师首先以“新颖电视机厂”董事长的身份出现,让学生自由合作,试(下转20页)着以“新产品展示会”的形式把自家电视机的特点介绍出来;接着又以“新产品订货会”的形式,让学生互相合作,写出生动的广告词,以此来推销自己的产品;最后又以“新产品构思会”的形式,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设计更新颖的电视机,并向大家作介绍。由于推销与介绍是生活中常见的,因而学生一定会兴趣盎然,这样不知不觉中,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与他人交往、协作等综合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五、实践活动资源的开发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语文综合实践课应将触角伸向更为广袤的时空,与生活、与社会链接,让学生在大量的社会实践中学有所得,学有所悟,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如我们教学给家乡环保提建议时,就根据自己家乡特点进行教学相应的调查实践活动。我在教学时就根据我们中闸镇的几大污染源和五年级学生的特点和各学科的教学目标,把自然、语文、美术、信息技术等课程内容结合在一起,搞了一个与之有关的综合实践活动。整个活动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招聘记者,收集信息。在全班招聘“小记者”,让“小记者”到交通、环保等有关部门以及街道进行实地调查,观察周围环境的污染状况;第二阶段:发布信息,拟订倡议。利用班队课让“小记者”们通过“电子邮件”、“BBS”、“电子贺卡”发布拍摄的照片、统计的数据图表,让大家共同拟订环保倡议;第三阶段:集思广益,携手共创。组建“绿色天使”工作室,让学生走上街头;深入农村,向广大民众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并就环境保护展开交流与讨论,共同为保护环境献计献策;第四阶段:展示成果,评章颁章。组织学生展示成果,评章颁章。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在活动中受到环保教育,更重要的是学会运用多种智能应对种种复杂的事件。这样既落实了教学目标,又培养了学生全面、综合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