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名MBA去向

来源 :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w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企业“流派”
  策划·天下工作室
  智慧支持·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姚长辉
  美欧亚商务咨询公司董事长王辉耀
  主笔·本刊记者海散人
  采访·本刊记者唐凯林张小平
  资料·陆军
  鸣谢: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人民大学商学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南京大学商学院、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出色的作家很少有从一板一眼的高校文学专业中产生的,这不仅让社会不断质疑教育体系是否有吃力不讨好之嫌,也让象牙塔中的教授们每每如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但是,学院里开办的各种创作进修班、研修班之类,却又常常让那些时常眼高于顶的名家高手趋之若鹜。
  关于MBA教育,也面临同样的尴尬。众多在商海长袖善舞,纵横捭阖的企业家、经理人并非是商学院的毕业生,有不少甚至只有小学文化。但在MBA传到中国之后,这些人还是把目光投入到这个“舶来品”身上,不惜花销数万甚至20几万RMB和两年时间,心甘情愿去接受洗礼。盖因他们也迷茫自身成功的深层原因,他们也恐惧不能把握未来。
  既然远的如比尔·盖茨,近的如李嘉诚都不太符合我们的MBA报考条件,却成为校园中MBA们梦寐以求的聆听对象,为什么MBA教育还风生水起、方兴未艾?
  据《财富》报道,美国企业全球500强中,仅哈佛毕业的MBA就占了其高管层的20%。如果说比尔·盖茨、戴尔之类的奇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话,晋身金字塔的中部便是这个地球上绝大多数将才、帅才们的生命空间与意义所在。当MBA成为商业语言、商业规则,甚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复制性的传播便成了“必然”。
  中国的MBA从某种意义上说,可能刚完成了学前班,跌跌撞撞的前行本不足怪,甚至仍在不断的出现笑话,但没有人能否认这只在计划与市场经济共同下的蛋,会孵出中国企业未来最具职业相的“企业家流派”。也只有一大批拿到MBA作为门票的工商精英充实中国整个企业家队伍,才可能逐渐洗去这支出身极其庞杂的企业家队伍身上“游寇”色调,在国际化舞台上按规则与外来对手接火。
其他文献
这10种简单的规则引导你步入“税后纯益”的天堂。它曾使澳大利亚一些公司持续赢得25%的税后纯益。  研究者25年如一日对澳大利亚1000家大公司进行分析,最近宣布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如果以下规则中任何一个遭到破坏,税后纯益就会减少。如果其中两项遭到破坏,实现15%—20%的税后纯益几乎不可能。如果其中的三项或者更多遭到破坏,达到10%的税后纯益绝对困难。  这10种简单的规则引导你步入“税后纯益”
期刊
最近一部电视系列片——《晋商》吸引了我。  《晋商》本是一部经济史料片,又加上电影艺术手法处理,观看起来是一部恢弘大气又有韵味的经济史诗,它讲述了在中国明清两代繁荣了五百年的山西商人群体的兴衰。在极其贫瘠的土地上,无可聊生的山西人唱着《走西口》,背井离乡来到内蒙、宁夏,从磨豆腐,当马伕起步,诚信立身,以义制利,冒常人所不敢冒之险,忍常人不能忍之苦,成功展开了对蒙古、俄罗斯的边境贸易,进而创立了中国
期刊
当年的“羊贩子”梁稳根和他的卖羊兄弟们应该不会想到,自己当初以6万元成立的涟源茅塘焊接材料厂,发展至今日的三一重工,财富竟成几何级数增长,尤其是今年三一重工上市之后,19年来就一直跟着梁稳根的三位卖羊兄弟唐修国、毛中吾、袁金华,其财富均达到2亿以上。梁稳根自己也成了三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三一重工之所以有现在的发展规模,梁稳根和他的管理核心层起了决定性作用,除了唐、毛、袁三人外,还有三一重工总经
期刊
一贯善于借势造势的开发商们,在非典期间将6000余套别墅推上市场。一个叫“万万树”的项目迅速吸引了人们的眼球。而“万万树”的掌门人东君房地产公司董事长齐宏却屡屡声言:“万万树”不是别墅!  齐宏诉说自己塑造产品的初衷:“现有别墅产品在品质上的差异只是表面现象,本质上的问题是:最初把这种独立的房子引进到国内时名字就起错了。中国人把这种房子当第一住宅来住的极少,因为这是一种奢侈品,而不是一种生活必需品
期刊
通过这种流程,资深经理人的执行能力变得既快又有效率,最终能够使其手下进入诚恳的交谈状态。   脱离事实、不从事实出发的动机只能造成表面的变化。所以,一旦不“苛求”真相,即便关键管理者和CEO进行细致的员工调查,即便得到全面反馈,甚至做一对一交谈,都很难推动公司前进。好的管理建立在事实真相和执行力的基础上,如果不能用事实说服员工,变革行为的敌人——犬儒主义就会大量蔓延。   哈佛商业学院的Micha
期刊
临窗咖啡桌,阳光无规则地斜照着,周围似有轻轻低语,端着大盘咖啡的招待来去无声,置身于一大片喧嚣浮躁中的小小安谧之地……  这就是法国式情调。对于企业而言,只要巴黎的文化能够给企业添上高贵、优雅、浪漫的感召力,那么他们将不遗余力地去向其他国家的人们“作秀”。  当然,在保持文化的独立性上,法国独一无二地举起了国际贸易规则中“文化除外”的大旗,可谓用心良苦。在全球化大行其道的今天,法国人顽强地捍卫着法
期刊
听说过侨兴的人不少,但知道吴瑞林的人不多。  要不是侨兴花3.2亿入主中电通信,惊曝人事大地震,而被媒体炒得热火朝天。此前不少人眼里,侨兴不过是一个老牌稳健的电话机制造商而已。  然而侨兴发展的超前,让中国最先锋的IT精英们咋舌,因为它是最早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企业。  但侨兴管理手法的原始,让所有管理专家们不可思议,至今侨兴的最高决策者依然采用“打小报告”的方式掌控员工动态,并自认为“很管用
期刊
1.请谈谈你自己。  2.你为什么要读MBA?  3.你为什么想要报考这所学校?  4.你认为我们是否能够录取你?  5.你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6.你的事业目标是什么?  7.在大学中你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  8.你为何选择你上大学的那所学校?  9.哪些因素对你的选择会有决定性作用?  10.谈谈你对大学生谈恋爱的看法。  11.你的专业是什么?为何选择该专业?  12.现在看来,你是否庆幸选
期刊
在中国的外方雇员都有一项使命,就是要培训出最能够取代他们的中方雇员。  地地道道的法国人戴伯松,说英语总夹杂着母语的腔调。听起来就像是一瓶陈年的法国香槟酒启了封,声音微弱却悦耳。与低迷不振的全球电信市场相比,作为阿尔卡特中国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戴伯松,似乎总能够在中国听到更多悦耳的声音。  据位于旧金山的RHK研究咨询公司的专家分析,当今的全球通信设备市场仍然是“一片死水”。该专家预测,通信设
期刊
“这几年创维集团招聘MBA一直坚持不开高薪,只说能保证MBA2000元以上的底薪。从1999年至2001年,我虽然一个北大MBA都没招到,但我今天仍然坚持这个标准——MBA底薪2000元!”  “北大的MBA月薪少于1万元,我还不想‘卖’呢!我以前也做过企业,我觉得他们值这个数。你不要,学院留着自己用!”  ……  这段挑衅意味十足的对话,是去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实习与就业恳谈会上被某媒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