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兰芝是《孔雀东南飞》中的女主人翁。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当作典范加以传颂,但我们结合当时社会历史背景并仔细研读文本,从不同角度来看刘兰芝的情感生活,才发现一个生活中不一样的刘兰芝。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并不幸福,也不美满,而是充满痛苦、心酸与苦涩。其理由如下:
一、奴隶般的家庭劳动
少女时代的刘兰芝可以说是在幸福和快乐中度过的,她像一只美丽的金孔雀,聪颖而娴静。“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这几句话是刘兰芝快乐的少女时代生活的真实写照。少女时代的刘兰芝不但受到过良好的传统诗书教育,而且有强烈的责任感和道德感,对生活充满自信。刘兰芝自从嫁到焦仲卿家后,她的生活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的生活。那么“三日断五匹”是一个什么概念?汉代一匹是四丈,五匹就是二十丈,一仗是十尺,在汉代一尺是23.1厘米。刘兰芝三天织布二十丈,即4620厘米,也就是15.4米。这在汉代可以说是一个织布能手。为什么可以这么说呢?汉乐府《上山采蘼芜》中有这样记载“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诗中的故人一天也只织五丈余。由以上这些具体数字可以看出,不是刘兰芝“织作迟”,而是“大人故嫌迟”。这一个“故”字,反映焦母对刘兰芝的真实态度。这些劳动数据背后,又反映了刘兰芝劳动的强度。而这种劳动强度,对只有十七八岁的刘兰芝而言,实在是一种身心摧残。“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恰是刘兰芝身心受到摧残后的反映。这如同奴隶般的家庭劳作,让刘兰芝身心痛苦。所以,刘兰芝嫁给焦仲卿后,不但没有过上更好的生活,反而“夜夜不得息”的辛苦劳作,这样无休止的家庭劳作,恰恰是刘兰芝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二、两地生活的痛苦
焦仲卿与刘兰芝一个在府里上班,一个在家里日夜劳作。由于劳动强度大,刘兰芝身心疲惫,而疲惫的身心需要丈夫的温情去理疗,这样才能使疲惫的身心得到温暖而康复。但是刘兰芝的境遇是“贱妾守空房,相见日常稀”,刘兰芝常常独守空房,形单影只,聚得少离得多,而聚少离多对刘兰芝来说,往往造成身心的巨大痛苦。从心理学的角度讲,离愁产生无尽的思念,思念又会产生难耐的寂寞和无限的孤独,特别对少妇刘兰芝而言尤为严重。当她因劳作而身心疲惫时,当她与婆婆产生矛盾及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时,都无法及时地与焦仲卿面对面进行情感的交流与思想的沟通,自然也就无法得到丈夫的语言的慰藉与心灵的安慰。时间久了,内心就会产生一种特别的软弱和无助,夫妻之间的感情也就不能得到满足,于是压抑的感情无处宣泄,内心的积怨无处倾诉。从夫妻感情的角度看,这样极易导致一方或双方情感的逆变,以及思想和行为上的越位。另一方面讲,由于长期的生理、心理压抑,又不能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压抑久了,又会产生情感的急躁和性情的乖戾。这种闷烦的感情也极容易导致一方或双方容忍力的持续下降,如果容忍力下降到一定极限,那么内心逆变的感情自然会流露出来,最后对夫妻情感造成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像这样的事例自古有之,宋时李清照和赵明诚由于两地生活,李清照内心产生压抑和空落,正常情感无法得到满足,李清照以词消愁,如她的《醉花阴》正是这种痛苦生活的反映。近代的陆小曼与王庚可谓淑女与绅士的绝配,就是因为两地生活,最后导致陆小曼移情别恋。而刘兰芝与焦仲卿生活两地,居时短,别时长,这样焦、刘之间缺乏及时的情感沟通,造成兰芝内心的压抑,长久的压抑自然会让刘兰芝内心产生无限痛苦。像刘、焦这样一种情况的,现实生活中事例太多太多。所以,银河夫妻的结果大多是婚变。
三、尖锐的婆媳矛盾
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有一种观念深入到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那就是婆婆是封建家庭的实际维护者,也是封建家庭的真正统治者。在古代封建家庭中,一般男性家长主外,女性家长主内,家中大小事的安排一般由女性家长承担。女子结婚后,婆婆让出自己的家长宝座,可那也不过是一个空头的虚设,只不过是让自己的新媳妇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和义务罢了,真正的家庭主角依然是高高在上的婆婆。可以说,正是有了媳妇,在婆婆家庭中尊长的地位才得以确立和巩固,老话说得好,多年媳妇熬成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婆婆在家庭中的地位不是媳妇可以轻易撼动的。新媳妇娶过来后,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刘兰芝嫁到焦家后,基本上承担了家庭中所有的义务,“奉事循公姥,,昼夜勤作息”。刘兰芝虽然做得好,但婆婆对刘兰芝并不满意,说“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那么,什么是”自专由“呢?根据郭兴良主编《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中的解释——是不向尊者或者长者请示而自作主张。这样看来刘兰芝并没有犯什么“偏斜”大事,只是在劳动中发挥自己的劳动特长罢了,而焦母故意将小事放大,上纲上线,扩大并激化婆媳矛盾,一再挤压刘兰芝的活动空间。这样时间越久,婆媳恩怨也就越积越深,自然双方都到了彼此无法容忍的地步。焦母与刘兰芝,一个是“久怀愤”,一个是“妇难为”,焦母想休掉自己的儿媳妇,兰芝也有离开焦家之心,所以,刘兰芝在焦家已经不可能再生活下去了——“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同时,刘兰芝离开焦家,也是其真实的想法——“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所以兰芝与焦母,二人关系已经没有回旋余地,虽然兰芝对焦仲卿和小姑有些留恋,但婆媳矛盾不可调和,这是这个家庭的主要矛盾,解决的唯一办法就是兰芝离开焦家。
四、汉时婚嫁也不受礼教约束
汉时男女离婚再嫁不受封建礼教的约束。《汉书·朱买臣传》记载,朱买臣未做官时家贫,以打柴为生,他经常挑担卖柴时高声诵读诗书。他的妻子劝他不要在路上高声朗读,以免路人耻笑,朱买臣不听劝阻,诵读的声音比以前更高,她的妻子感到羞愧,要求和他离婚,朱买臣留不住她,只有任其改嫁。这故事在当时广为流传。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在汉时,当一个女人对自己的婚姻不满意时,就可以大胆地提出来,并与丈夫离婚,这不会受到别人指责,这说明当时男女婚姻的主动权并非只掌握在男人手中。同样,汉时人们也不忌讳娶那些离过婚的女子为妻,东汉时妇女离婚再嫁更为普遍,蔡文姬先嫁卫仲道,后在战乱中被掠入匈奴,做了左贤王的妾,后曹操将她赎回,又嫁给董祀为妻,两人感情一直很好,人们也没有因为她多次改嫁而瞧不起她。从以上两个事例可以看出,汉时男女离婚后,再娶嫁都是常事。况且刘兰芝焦仲卿的故事,事发建安年间,当时举国大乱,群雄并起,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父兄据江东不听朝廷号令,刘备更是不顾礼仪廉耻覆其宗室刘表、刘璋的基业,也没有一个讲究封建伦理道德。在这样一个社会大背景下,刘兰芝被焦母所逼,在焦家饱受身心煎熬,“自请遣归”另嫁他人,是很自然的事,不会受人无端耻笑。离开焦家是刘兰芝面对现实的一种很好的选择,离开焦家寻找一个更合适的家庭又有什么不可以呢?况且兰芝通诗书,勤劳能干,对自己未来自信满满,所以兰芝被焦母所休,离开焦家时,并没有蓬头散发,哭天喊地,而是心静神安,仪态万方,艳丽端庄。事实证明,离婚后的刘兰芝,并未因为离婚而受人嫌弃,“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又过数日,太守派人来为自己第五儿子求婚,可见当时的人们不但不嫌弃娶离婚后女子,反而娶这样高素质女子是一种家族荣耀。饱读诗书又青春靓丽的刘兰芝,何必在焦家过“心中常苦悲”的生活呢?
综上所述,刘兰芝在焦家过着奴隶般的生活,已经使刘兰芝身心疲惫;两地生活的痛苦,让刘兰芝情感无法承受;尖锐的婆媳矛盾,已经不可调和;汉时男女婚嫁也不受封建礼教的约束。所以,刘、焦的现实婚姻生活,不幸福,也不美满。刘被休,刘、焦各奔东西,在现在和当时来看,既合情也合理。所以,我认为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分析,不能离开当时具体的社会环境,更不能违背当时生活的真实。若离开当时具体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真实,故意拔高主题,就会形成一种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反而让人不易理解。
参考文献:
[1]1998,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
[2]1998,郭锡良,《古代汉语》,天津教育出版社。
[3]200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4]2003,郭兴良,《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高等教育出版社。
从维质,安徽淮南联合大学政文系教师。
一、奴隶般的家庭劳动
少女时代的刘兰芝可以说是在幸福和快乐中度过的,她像一只美丽的金孔雀,聪颖而娴静。“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这几句话是刘兰芝快乐的少女时代生活的真实写照。少女时代的刘兰芝不但受到过良好的传统诗书教育,而且有强烈的责任感和道德感,对生活充满自信。刘兰芝自从嫁到焦仲卿家后,她的生活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的生活。那么“三日断五匹”是一个什么概念?汉代一匹是四丈,五匹就是二十丈,一仗是十尺,在汉代一尺是23.1厘米。刘兰芝三天织布二十丈,即4620厘米,也就是15.4米。这在汉代可以说是一个织布能手。为什么可以这么说呢?汉乐府《上山采蘼芜》中有这样记载“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诗中的故人一天也只织五丈余。由以上这些具体数字可以看出,不是刘兰芝“织作迟”,而是“大人故嫌迟”。这一个“故”字,反映焦母对刘兰芝的真实态度。这些劳动数据背后,又反映了刘兰芝劳动的强度。而这种劳动强度,对只有十七八岁的刘兰芝而言,实在是一种身心摧残。“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恰是刘兰芝身心受到摧残后的反映。这如同奴隶般的家庭劳作,让刘兰芝身心痛苦。所以,刘兰芝嫁给焦仲卿后,不但没有过上更好的生活,反而“夜夜不得息”的辛苦劳作,这样无休止的家庭劳作,恰恰是刘兰芝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二、两地生活的痛苦
焦仲卿与刘兰芝一个在府里上班,一个在家里日夜劳作。由于劳动强度大,刘兰芝身心疲惫,而疲惫的身心需要丈夫的温情去理疗,这样才能使疲惫的身心得到温暖而康复。但是刘兰芝的境遇是“贱妾守空房,相见日常稀”,刘兰芝常常独守空房,形单影只,聚得少离得多,而聚少离多对刘兰芝来说,往往造成身心的巨大痛苦。从心理学的角度讲,离愁产生无尽的思念,思念又会产生难耐的寂寞和无限的孤独,特别对少妇刘兰芝而言尤为严重。当她因劳作而身心疲惫时,当她与婆婆产生矛盾及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时,都无法及时地与焦仲卿面对面进行情感的交流与思想的沟通,自然也就无法得到丈夫的语言的慰藉与心灵的安慰。时间久了,内心就会产生一种特别的软弱和无助,夫妻之间的感情也就不能得到满足,于是压抑的感情无处宣泄,内心的积怨无处倾诉。从夫妻感情的角度看,这样极易导致一方或双方情感的逆变,以及思想和行为上的越位。另一方面讲,由于长期的生理、心理压抑,又不能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压抑久了,又会产生情感的急躁和性情的乖戾。这种闷烦的感情也极容易导致一方或双方容忍力的持续下降,如果容忍力下降到一定极限,那么内心逆变的感情自然会流露出来,最后对夫妻情感造成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像这样的事例自古有之,宋时李清照和赵明诚由于两地生活,李清照内心产生压抑和空落,正常情感无法得到满足,李清照以词消愁,如她的《醉花阴》正是这种痛苦生活的反映。近代的陆小曼与王庚可谓淑女与绅士的绝配,就是因为两地生活,最后导致陆小曼移情别恋。而刘兰芝与焦仲卿生活两地,居时短,别时长,这样焦、刘之间缺乏及时的情感沟通,造成兰芝内心的压抑,长久的压抑自然会让刘兰芝内心产生无限痛苦。像刘、焦这样一种情况的,现实生活中事例太多太多。所以,银河夫妻的结果大多是婚变。
三、尖锐的婆媳矛盾
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有一种观念深入到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那就是婆婆是封建家庭的实际维护者,也是封建家庭的真正统治者。在古代封建家庭中,一般男性家长主外,女性家长主内,家中大小事的安排一般由女性家长承担。女子结婚后,婆婆让出自己的家长宝座,可那也不过是一个空头的虚设,只不过是让自己的新媳妇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和义务罢了,真正的家庭主角依然是高高在上的婆婆。可以说,正是有了媳妇,在婆婆家庭中尊长的地位才得以确立和巩固,老话说得好,多年媳妇熬成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婆婆在家庭中的地位不是媳妇可以轻易撼动的。新媳妇娶过来后,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刘兰芝嫁到焦家后,基本上承担了家庭中所有的义务,“奉事循公姥,,昼夜勤作息”。刘兰芝虽然做得好,但婆婆对刘兰芝并不满意,说“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那么,什么是”自专由“呢?根据郭兴良主编《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中的解释——是不向尊者或者长者请示而自作主张。这样看来刘兰芝并没有犯什么“偏斜”大事,只是在劳动中发挥自己的劳动特长罢了,而焦母故意将小事放大,上纲上线,扩大并激化婆媳矛盾,一再挤压刘兰芝的活动空间。这样时间越久,婆媳恩怨也就越积越深,自然双方都到了彼此无法容忍的地步。焦母与刘兰芝,一个是“久怀愤”,一个是“妇难为”,焦母想休掉自己的儿媳妇,兰芝也有离开焦家之心,所以,刘兰芝在焦家已经不可能再生活下去了——“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同时,刘兰芝离开焦家,也是其真实的想法——“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所以兰芝与焦母,二人关系已经没有回旋余地,虽然兰芝对焦仲卿和小姑有些留恋,但婆媳矛盾不可调和,这是这个家庭的主要矛盾,解决的唯一办法就是兰芝离开焦家。
四、汉时婚嫁也不受礼教约束
汉时男女离婚再嫁不受封建礼教的约束。《汉书·朱买臣传》记载,朱买臣未做官时家贫,以打柴为生,他经常挑担卖柴时高声诵读诗书。他的妻子劝他不要在路上高声朗读,以免路人耻笑,朱买臣不听劝阻,诵读的声音比以前更高,她的妻子感到羞愧,要求和他离婚,朱买臣留不住她,只有任其改嫁。这故事在当时广为流传。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在汉时,当一个女人对自己的婚姻不满意时,就可以大胆地提出来,并与丈夫离婚,这不会受到别人指责,这说明当时男女婚姻的主动权并非只掌握在男人手中。同样,汉时人们也不忌讳娶那些离过婚的女子为妻,东汉时妇女离婚再嫁更为普遍,蔡文姬先嫁卫仲道,后在战乱中被掠入匈奴,做了左贤王的妾,后曹操将她赎回,又嫁给董祀为妻,两人感情一直很好,人们也没有因为她多次改嫁而瞧不起她。从以上两个事例可以看出,汉时男女离婚后,再娶嫁都是常事。况且刘兰芝焦仲卿的故事,事发建安年间,当时举国大乱,群雄并起,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父兄据江东不听朝廷号令,刘备更是不顾礼仪廉耻覆其宗室刘表、刘璋的基业,也没有一个讲究封建伦理道德。在这样一个社会大背景下,刘兰芝被焦母所逼,在焦家饱受身心煎熬,“自请遣归”另嫁他人,是很自然的事,不会受人无端耻笑。离开焦家是刘兰芝面对现实的一种很好的选择,离开焦家寻找一个更合适的家庭又有什么不可以呢?况且兰芝通诗书,勤劳能干,对自己未来自信满满,所以兰芝被焦母所休,离开焦家时,并没有蓬头散发,哭天喊地,而是心静神安,仪态万方,艳丽端庄。事实证明,离婚后的刘兰芝,并未因为离婚而受人嫌弃,“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又过数日,太守派人来为自己第五儿子求婚,可见当时的人们不但不嫌弃娶离婚后女子,反而娶这样高素质女子是一种家族荣耀。饱读诗书又青春靓丽的刘兰芝,何必在焦家过“心中常苦悲”的生活呢?
综上所述,刘兰芝在焦家过着奴隶般的生活,已经使刘兰芝身心疲惫;两地生活的痛苦,让刘兰芝情感无法承受;尖锐的婆媳矛盾,已经不可调和;汉时男女婚嫁也不受封建礼教的约束。所以,刘、焦的现实婚姻生活,不幸福,也不美满。刘被休,刘、焦各奔东西,在现在和当时来看,既合情也合理。所以,我认为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分析,不能离开当时具体的社会环境,更不能违背当时生活的真实。若离开当时具体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真实,故意拔高主题,就会形成一种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反而让人不易理解。
参考文献:
[1]1998,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
[2]1998,郭锡良,《古代汉语》,天津教育出版社。
[3]200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4]2003,郭兴良,《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高等教育出版社。
从维质,安徽淮南联合大学政文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