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已走了将近十年,在这期间,我有过迷惘,有过困惑,有过艰辛,但更多的是体验到了收获的甜蜜和成长的快乐。什么样的课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好课?怎样打造高效课堂?这些是教师们共同关注和努力解决的焦点问题。伴随着我市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我逐渐认识到,在教学实践中多向自己发问,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并在反思中提高,这才是解决好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前提。所以教师应三思而后教,教后而深思,才能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在学习新课程理念的过程中,原先的一些教学行为却不断地在我面前浮现,促使我去回味、去反思,对教学中的成功和失败之处进行思考、修正和完善。
以前,我们的教案是手写的,教案的最后一栏是一节课的教学反思,在每天的教案中最不爱填的就是它,也不知道怎么填,也不去研究。到期中期末学校检查时,为了应付检查,随便写写,对教学没起到任何作用。后来学校规定教案中必须预留反思的部分,以便随时反思和总结,开始听到的全是抱怨,我也一样。每次要写时心里就想:有什么用啊,无形中给老师增加负担。一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我的看法。记得一次,我在网上查到一篇反思,“同底数幂乘法”一课,以前通常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一上课,出几道小题,通过一系列练习题的引导,学生逐渐理解了公式。可作者本着“学生自己能学会,教师不教”这一原则,对这一节进行了重新设计,把原来由教师引出公式变为学生创造公式。教师退居幕后,让学生自己搭台唱戏。我正好讲到这一节,于是借鉴了他的方法,效果非常好。从那以后,我反思了自己的讲课技能技巧、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寻找自己教学中的漏点、遗憾及亮点,及时地积累教学的经验,进而提炼亮点、激发智慧,从而不断进步,不断成熟。如今,教学反思在我校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反思教学中的“亮点”,引用生活中的数学实例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对数学良好的兴趣和动机,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快乐和享受,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如在“平方差公式”一节的教学中,第一课时,我按着事先的设计来进行,学生似乎也能发现规律,但这种引课使学生无精打采,这让我很遗憾。在课间休息时,我就想,下一个班是否还要照旧呢?当然不能。“同课异构”的念头在我的脑海中闪现,鉴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选择了利用游戏切入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平方差公式是特殊的多项式乘法,它的一个重要应用在于简便计算,为此设置问题:首先,做一做:(1)写出你最喜欢的个位数;(2)计算100与这个数的和,乘以100与这个数的差的积。
师:同学们算得很投入,但只要告诉我你写出的个位数,我就能说出计算结果,信吗?请两位学生来试验。
生1:我想的个位数字是4
师:你算出的答案是9984 (100 4)×(100-4)=9984
生2:我想的个位数字是8
师:你算出的答案是9936 (100 8)×(100-8)=9936
师:想学这招,学完这节课,你就能解开它的奥秘。
游戏切入,学生兴致十足,求知欲高涨,感叹算法奇妙。
反思教学中的“败笔”,总结经验教训。不管一堂课有多么的成功,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如在教学《反比例函数》这一章第二节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时,同学在作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时,出现以下两点失误:(1)有的同学只对所描的点进行连线,而没有对图像的每一个分支向两端自然延伸,而画成了两段曲线段,即图像的一部分;(2)还有的同学虽然对所描的点进行连线后向两端进行了延伸,但没有按图像的走势自然延伸。这样就会造成如果延伸图像,其要么与坐标轴相交,要么离坐标轴越来越远,不符合其图像的特征。我在教学后进行了反思:造成这样的结果说明我在教学中有这样的疏漏:教学时只注重其图像的形状和位置,而对图像的性质有所纰漏,对图像与函数自变量在其取值范围内与其函数值所对应的点之间的关系讲解不详细或提示不到位。
我尝到了反思的甜头,反思的劲头更足了。课后反思是对教学活动进行的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可以使教学经验理论化。一节课结束或一天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我们应该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这节课总体设计是否恰当,教学环节是否合理,今天我有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做得还不够好,哪些地方需要调整、改进;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了,学生学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还有什么困惑,等等。逐一回答这些问题,作一总结,然后记录下来,这样就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经过长期积累,我们必将获得一笔宝贵的教学财富。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广和深入,自我反思已成为我每天的必修课,填写教案中的反思,已不是负担,而是宝贵经验。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反思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指导作用,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性。反思让我有了成就感,反思让我和学生一起愉快地成长,懂得了“经验 反思=成长”。
以前,我们的教案是手写的,教案的最后一栏是一节课的教学反思,在每天的教案中最不爱填的就是它,也不知道怎么填,也不去研究。到期中期末学校检查时,为了应付检查,随便写写,对教学没起到任何作用。后来学校规定教案中必须预留反思的部分,以便随时反思和总结,开始听到的全是抱怨,我也一样。每次要写时心里就想:有什么用啊,无形中给老师增加负担。一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我的看法。记得一次,我在网上查到一篇反思,“同底数幂乘法”一课,以前通常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一上课,出几道小题,通过一系列练习题的引导,学生逐渐理解了公式。可作者本着“学生自己能学会,教师不教”这一原则,对这一节进行了重新设计,把原来由教师引出公式变为学生创造公式。教师退居幕后,让学生自己搭台唱戏。我正好讲到这一节,于是借鉴了他的方法,效果非常好。从那以后,我反思了自己的讲课技能技巧、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寻找自己教学中的漏点、遗憾及亮点,及时地积累教学的经验,进而提炼亮点、激发智慧,从而不断进步,不断成熟。如今,教学反思在我校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反思教学中的“亮点”,引用生活中的数学实例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对数学良好的兴趣和动机,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快乐和享受,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如在“平方差公式”一节的教学中,第一课时,我按着事先的设计来进行,学生似乎也能发现规律,但这种引课使学生无精打采,这让我很遗憾。在课间休息时,我就想,下一个班是否还要照旧呢?当然不能。“同课异构”的念头在我的脑海中闪现,鉴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选择了利用游戏切入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平方差公式是特殊的多项式乘法,它的一个重要应用在于简便计算,为此设置问题:首先,做一做:(1)写出你最喜欢的个位数;(2)计算100与这个数的和,乘以100与这个数的差的积。
师:同学们算得很投入,但只要告诉我你写出的个位数,我就能说出计算结果,信吗?请两位学生来试验。
生1:我想的个位数字是4
师:你算出的答案是9984 (100 4)×(100-4)=9984
生2:我想的个位数字是8
师:你算出的答案是9936 (100 8)×(100-8)=9936
师:想学这招,学完这节课,你就能解开它的奥秘。
游戏切入,学生兴致十足,求知欲高涨,感叹算法奇妙。
反思教学中的“败笔”,总结经验教训。不管一堂课有多么的成功,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如在教学《反比例函数》这一章第二节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时,同学在作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时,出现以下两点失误:(1)有的同学只对所描的点进行连线,而没有对图像的每一个分支向两端自然延伸,而画成了两段曲线段,即图像的一部分;(2)还有的同学虽然对所描的点进行连线后向两端进行了延伸,但没有按图像的走势自然延伸。这样就会造成如果延伸图像,其要么与坐标轴相交,要么离坐标轴越来越远,不符合其图像的特征。我在教学后进行了反思:造成这样的结果说明我在教学中有这样的疏漏:教学时只注重其图像的形状和位置,而对图像的性质有所纰漏,对图像与函数自变量在其取值范围内与其函数值所对应的点之间的关系讲解不详细或提示不到位。
我尝到了反思的甜头,反思的劲头更足了。课后反思是对教学活动进行的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可以使教学经验理论化。一节课结束或一天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我们应该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这节课总体设计是否恰当,教学环节是否合理,今天我有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做得还不够好,哪些地方需要调整、改进;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了,学生学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还有什么困惑,等等。逐一回答这些问题,作一总结,然后记录下来,这样就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经过长期积累,我们必将获得一笔宝贵的教学财富。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广和深入,自我反思已成为我每天的必修课,填写教案中的反思,已不是负担,而是宝贵经验。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反思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指导作用,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性。反思让我有了成就感,反思让我和学生一起愉快地成长,懂得了“经验 反思=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