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凭祥市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8个边境民族地区县(市)之一,由于历史和地理位置的原因,曾饱受战争创伤,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与区内其他县(市)相比,基础明显薄弱,发展也相对滞后。基于这样的现状,该市的领导班子积极探求教育的新起点和新出路,借助全国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东风,结合边境民族地区的地域特色和教育特点,以重槌擂响鼓的气势,大胆进行教育布局结构调整,以教育促发展,以教育促安定,实现教育资源配置最优化,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全力推进边境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
重槌之一:学校布局大调整
凭祥市市委副书记、副市长邹勇说:“我们要牢牢把握住边境民族地区的地理优势,结合我们自身的特点实施教育改革。”基于这样的理念,凭祥市的教改从一开始就呈现出浓厚的边境地域特色,该市先后制定了《凭祥市学校布局调整规划(2011—2013年)》和《凭祥市学校布局调整综合改革工作方案》。通过规划调整,该市现已初步完成了初级中学和各镇中心小学的整合:将原来的5所初中学校合并成新白云中学和夏石中学2所初中学校;将友谊镇、上石镇2个镇的小学高年级学生集中到镇中心小学寄宿上学。2012年,凭祥市还将在市区新建2所小学和2所幼儿园,重点改建、扩建8所中小学,并在每个乡镇建立1所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利用撤并后的富余农村学校开办农村幼儿园,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学校布局调整后,师资力量和学生相对集中,有利于合理配备各学科教师,消除了调整前农村中小学教师业务“多而不专”的弊端,从“有些课程没老师教”变为“所有课程都有老师教”,从“学校有老师教”变为“学校有好老师教”,让学生真正享受到基本的教育公平,让学生“能上学”变为“能上好学”。
友谊镇中心小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校原址是凭祥市民族希望实验学校,经过布局调整后,民族希望实验学校的初中部搬迁合并到新白云中学,友谊镇中心小学于2011年7月搬到现址,与原民族希望实验学校的小学部合并一处办学,保留原凭祥市民族希望实验学校的校名,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办学的模式。调整后,友谊镇的8个村级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集中到镇中心小学寄宿上学。目前该校占地121亩,校舍面积11 065平方米,各类教学硬件设施齐全,整个校园布局合理,学生的学习精神风貌良好,布局调整已初见成效。
这样的调整可以使边境初中向中心城镇集中,新增教育资源向市区和中心镇集中,既符合边境民族地区人口分布和地理位置特点,又方便群众,能让广大群众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为确保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工作顺利实施,凭祥市把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该市市委书记、市长多次亲临现场调研布局调整学校的建设用地,并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研究相关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工作,审议相关重大方案和措施。在推进过程中,该市依法保障教育经费投入,并增加财政预算,加大教育投入,据该市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凭祥市教育财政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16.3%,资金达8 456万元,比2010年增加了4 386万元,增长108%,其中用于教育布局结构调整的经费为4 252万元,为教育布局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2011年,该市已经明确落实新建、扩建学校建设用地共300亩,占教育布局结构调整三年规划用地总数的92%,在用地指标紧张的情况下,凭祥市政府明确提出:教育用地优先保障。
在凭祥市新白云中学,凭祥市教育局副局长蓝文辉指着一片很大的空地告诉记者,在那里,还将建立一所幼儿园和一所小学,到时候,附近一带的居民能享受到更为合理和优质的教育服务。
重槌之二:上学、食宿、交通全免费
为解决边境民族地区农村贫困孩子的上学后顾之忧,凭祥市开始逐步实施学生上学、食宿、交通全免费工程。
凭祥市制定出台了《凭祥市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农村寄宿制学生营养改善工程实施方案》,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开始实施,全部免除寄宿制学生一日三餐的伙食费,实现学生用餐“零负担”。数据显示,该市在执行国家“两免一补”政策中“寄宿初中生每生每天4元、小学生每生每天3元”的基础上,由本级财政安排补助资金,实行每生每天再增加生活补助4元,即初中生每生每天8元,小学生每生每天7元,对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校寄宿的学生实行免费提供早、中、晚三餐,每年实施营养改善工程资金约为500余万元,资金纳入凭祥市本级财政预算。在凭祥市新白云中学,记者在食堂看到学生们正在用午餐,一位姓梁的七年级学生笑着告诉记者:“食堂的饭菜每天都不一样,比家里吃得好多了。”新白云中学校长马兴华介绍说,从2011年12月1日起,营养改善工程已经全面实施,学生们到食堂吃饭都不用掏钱了,一日三餐全免费。
让学生吃好住好的同时,凭祥市又同步实施了“义务教育寄宿制学生周末回家、返校交通费补助工程”,对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校寄宿学生远距离上学的交通费进行补助,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周一次往返交通费补助4元,一个月(按4个星期算)费用为16元,一年费用(按九个月算)为144元。目前该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正在积极与市公交公司沟通合作,为市以下的镇(乡)、村开通公交专线,实现学生由校到家的全线免费乘车服务,让学校、家长都能放心。
除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各项惠生工程,凭祥市在高中及职教阶段也有大胆的举措。从2010年秋季学期起,该市已经实现了高中学费全免,2011年秋季学期起又减免了学生就读职业技术学校的学费。该市教育局局长郑锦介绍说,之前因为教育基础薄弱,很多初中生毕业后会选择到别的县(市)念高中,现在高中学费减免后,该市的生源有回流增长的趋势。郑锦说:“凭祥市的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两免一补’延伸到高中和职业学校,这其中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当地教育基础比较薄弱,招生任务难以展开,所以这个减免工程能起到促进招生的作用;二是要让广大百姓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这也是民心工程。”
寄宿制学生能享受食宿、交通的“零负担”待遇,对于城乡的非寄宿制学生,该市也有相应的保障体系:非寄宿制学生家庭困难的,可以申请困难补助,经审核属实后,可享受与寄宿制学生基本同等的补助待遇。 郑锦局长说:“对于非寄宿制学生的补助,除了由政府财政拨款,还可以通过别的机制筹集经费,比如可以借助凭祥的边贸优势,进行社会及商业募捐等。”
凭祥市以上三大免费工程,得到了社会、家长的一致肯定,不但使农村学生的膳食营养达到了良好的水平,还为做好控辍保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仅巩固了“两基”成果,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重槌之三:“诱人”的培训激励机制
教育教改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师资队伍的建设,凭祥市除了大力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和实施学生三免工程,还狠抓师资队伍建设。
该市目前已建立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大力加强教师培训,深入实施“国培计划”和“区培计划”,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培训制度,分期分批组织教师赴区内的桂林、玉林和区外的上海、江苏、山东、浙江等地学习,同时聘请区内外有影响力的教学名师到市里开展培训,做到“每月一训”,“每训一专家”,形成教师培训规模化、规范化、常态化。2011年3月,凭祥市举办中小学校长首期上海高级研修班,投入近80万元,选派了50多名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赴上海接受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全市教师对教育布局结构调整的认识,也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
除了花大力气对教师进行培训,该市还建立了“诱人”的优秀教育人才激励机制。2011年,该市先后制定出台了《凭祥市培养优秀教育人才若干意见》和《凭祥市引进优秀教育人才暂行办法》,决定每年由市财政拿出100万元作为优秀教育人才专项基金,以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具体做法是:
对全市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教师,正高级每人每年给予12 000元作为学术交流和课题研究经费,副高级每人每年给予6 000元作为学术交流和课题研究经费。
荣获全国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的,每人每年给予20 000元作为学术交流和课题研究经费;荣获省级特级教师、省级优秀教师、八桂名师、省级学科带头人的每人每年给予15 000元作为学术交流和课题研究经费,等等。
而撰写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等论文或专著,在省级教育刊物发表的第一作者每篇奖励800元,在国家级刊物(核心期刊)发表的第一作者每篇奖励1 500元,由出版社正式出版的教育专著为第一作者的,每项专著奖励10 000元。
另外,对获得各项荣誉和科研成果的教师,也分别给予重奖,并鼓励在职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毕业后在凭祥市任教2年以上的给予奖励,获得硕士学位的奖励5 000元。
该市还实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合一制度,对新评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都给予职务聘任,享受相应的工资待遇,同时不断完善教育教学奖励办法,修改完善《凭祥市教育教学质量奖励办法》,加大对有突出贡献的学校和教师的奖励力度,每年划拨专项奖励资金由原来的50万元增加到100万元。
以上一条条“诱人”的激励机制,使得教师们的教研动力空前高涨,该市的一位中学教师对记者说:“我们的教育工作不是为了钱,但如此丰厚的物质奖励,体现了政府注重教育、尊重教师的决心和诚心,使得我们教师对教育事业更为专注和热爱。”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凭祥市目前正在探索实行幼儿园编外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措施,决定以政府“花钱买服务”的形式,进一步减除公办幼儿园的负担,努力提高其育人水平。
重槌擂响鼓,新理念、新思维、新举措,促使凭祥市的教育正朝着“学校建设规范化、办学条件标准化、教学质量优质化”的目标阔步挺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作为南疆国门的重镇之一,凭祥市的教育一定会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责编 欧孔群)
重槌之一:学校布局大调整
凭祥市市委副书记、副市长邹勇说:“我们要牢牢把握住边境民族地区的地理优势,结合我们自身的特点实施教育改革。”基于这样的理念,凭祥市的教改从一开始就呈现出浓厚的边境地域特色,该市先后制定了《凭祥市学校布局调整规划(2011—2013年)》和《凭祥市学校布局调整综合改革工作方案》。通过规划调整,该市现已初步完成了初级中学和各镇中心小学的整合:将原来的5所初中学校合并成新白云中学和夏石中学2所初中学校;将友谊镇、上石镇2个镇的小学高年级学生集中到镇中心小学寄宿上学。2012年,凭祥市还将在市区新建2所小学和2所幼儿园,重点改建、扩建8所中小学,并在每个乡镇建立1所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利用撤并后的富余农村学校开办农村幼儿园,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学校布局调整后,师资力量和学生相对集中,有利于合理配备各学科教师,消除了调整前农村中小学教师业务“多而不专”的弊端,从“有些课程没老师教”变为“所有课程都有老师教”,从“学校有老师教”变为“学校有好老师教”,让学生真正享受到基本的教育公平,让学生“能上学”变为“能上好学”。
友谊镇中心小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校原址是凭祥市民族希望实验学校,经过布局调整后,民族希望实验学校的初中部搬迁合并到新白云中学,友谊镇中心小学于2011年7月搬到现址,与原民族希望实验学校的小学部合并一处办学,保留原凭祥市民族希望实验学校的校名,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办学的模式。调整后,友谊镇的8个村级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集中到镇中心小学寄宿上学。目前该校占地121亩,校舍面积11 065平方米,各类教学硬件设施齐全,整个校园布局合理,学生的学习精神风貌良好,布局调整已初见成效。
这样的调整可以使边境初中向中心城镇集中,新增教育资源向市区和中心镇集中,既符合边境民族地区人口分布和地理位置特点,又方便群众,能让广大群众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为确保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工作顺利实施,凭祥市把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该市市委书记、市长多次亲临现场调研布局调整学校的建设用地,并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研究相关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工作,审议相关重大方案和措施。在推进过程中,该市依法保障教育经费投入,并增加财政预算,加大教育投入,据该市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凭祥市教育财政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16.3%,资金达8 456万元,比2010年增加了4 386万元,增长108%,其中用于教育布局结构调整的经费为4 252万元,为教育布局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2011年,该市已经明确落实新建、扩建学校建设用地共300亩,占教育布局结构调整三年规划用地总数的92%,在用地指标紧张的情况下,凭祥市政府明确提出:教育用地优先保障。
在凭祥市新白云中学,凭祥市教育局副局长蓝文辉指着一片很大的空地告诉记者,在那里,还将建立一所幼儿园和一所小学,到时候,附近一带的居民能享受到更为合理和优质的教育服务。
重槌之二:上学、食宿、交通全免费
为解决边境民族地区农村贫困孩子的上学后顾之忧,凭祥市开始逐步实施学生上学、食宿、交通全免费工程。
凭祥市制定出台了《凭祥市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农村寄宿制学生营养改善工程实施方案》,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开始实施,全部免除寄宿制学生一日三餐的伙食费,实现学生用餐“零负担”。数据显示,该市在执行国家“两免一补”政策中“寄宿初中生每生每天4元、小学生每生每天3元”的基础上,由本级财政安排补助资金,实行每生每天再增加生活补助4元,即初中生每生每天8元,小学生每生每天7元,对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校寄宿的学生实行免费提供早、中、晚三餐,每年实施营养改善工程资金约为500余万元,资金纳入凭祥市本级财政预算。在凭祥市新白云中学,记者在食堂看到学生们正在用午餐,一位姓梁的七年级学生笑着告诉记者:“食堂的饭菜每天都不一样,比家里吃得好多了。”新白云中学校长马兴华介绍说,从2011年12月1日起,营养改善工程已经全面实施,学生们到食堂吃饭都不用掏钱了,一日三餐全免费。
让学生吃好住好的同时,凭祥市又同步实施了“义务教育寄宿制学生周末回家、返校交通费补助工程”,对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校寄宿学生远距离上学的交通费进行补助,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周一次往返交通费补助4元,一个月(按4个星期算)费用为16元,一年费用(按九个月算)为144元。目前该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正在积极与市公交公司沟通合作,为市以下的镇(乡)、村开通公交专线,实现学生由校到家的全线免费乘车服务,让学校、家长都能放心。
除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各项惠生工程,凭祥市在高中及职教阶段也有大胆的举措。从2010年秋季学期起,该市已经实现了高中学费全免,2011年秋季学期起又减免了学生就读职业技术学校的学费。该市教育局局长郑锦介绍说,之前因为教育基础薄弱,很多初中生毕业后会选择到别的县(市)念高中,现在高中学费减免后,该市的生源有回流增长的趋势。郑锦说:“凭祥市的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两免一补’延伸到高中和职业学校,这其中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当地教育基础比较薄弱,招生任务难以展开,所以这个减免工程能起到促进招生的作用;二是要让广大百姓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这也是民心工程。”
寄宿制学生能享受食宿、交通的“零负担”待遇,对于城乡的非寄宿制学生,该市也有相应的保障体系:非寄宿制学生家庭困难的,可以申请困难补助,经审核属实后,可享受与寄宿制学生基本同等的补助待遇。 郑锦局长说:“对于非寄宿制学生的补助,除了由政府财政拨款,还可以通过别的机制筹集经费,比如可以借助凭祥的边贸优势,进行社会及商业募捐等。”
凭祥市以上三大免费工程,得到了社会、家长的一致肯定,不但使农村学生的膳食营养达到了良好的水平,还为做好控辍保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仅巩固了“两基”成果,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重槌之三:“诱人”的培训激励机制
教育教改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师资队伍的建设,凭祥市除了大力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和实施学生三免工程,还狠抓师资队伍建设。
该市目前已建立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大力加强教师培训,深入实施“国培计划”和“区培计划”,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培训制度,分期分批组织教师赴区内的桂林、玉林和区外的上海、江苏、山东、浙江等地学习,同时聘请区内外有影响力的教学名师到市里开展培训,做到“每月一训”,“每训一专家”,形成教师培训规模化、规范化、常态化。2011年3月,凭祥市举办中小学校长首期上海高级研修班,投入近80万元,选派了50多名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赴上海接受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全市教师对教育布局结构调整的认识,也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水平。
除了花大力气对教师进行培训,该市还建立了“诱人”的优秀教育人才激励机制。2011年,该市先后制定出台了《凭祥市培养优秀教育人才若干意见》和《凭祥市引进优秀教育人才暂行办法》,决定每年由市财政拿出100万元作为优秀教育人才专项基金,以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具体做法是:
对全市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教师,正高级每人每年给予12 000元作为学术交流和课题研究经费,副高级每人每年给予6 000元作为学术交流和课题研究经费。
荣获全国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的,每人每年给予20 000元作为学术交流和课题研究经费;荣获省级特级教师、省级优秀教师、八桂名师、省级学科带头人的每人每年给予15 000元作为学术交流和课题研究经费,等等。
而撰写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等论文或专著,在省级教育刊物发表的第一作者每篇奖励800元,在国家级刊物(核心期刊)发表的第一作者每篇奖励1 500元,由出版社正式出版的教育专著为第一作者的,每项专著奖励10 000元。
另外,对获得各项荣誉和科研成果的教师,也分别给予重奖,并鼓励在职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毕业后在凭祥市任教2年以上的给予奖励,获得硕士学位的奖励5 000元。
该市还实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合一制度,对新评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都给予职务聘任,享受相应的工资待遇,同时不断完善教育教学奖励办法,修改完善《凭祥市教育教学质量奖励办法》,加大对有突出贡献的学校和教师的奖励力度,每年划拨专项奖励资金由原来的50万元增加到100万元。
以上一条条“诱人”的激励机制,使得教师们的教研动力空前高涨,该市的一位中学教师对记者说:“我们的教育工作不是为了钱,但如此丰厚的物质奖励,体现了政府注重教育、尊重教师的决心和诚心,使得我们教师对教育事业更为专注和热爱。”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凭祥市目前正在探索实行幼儿园编外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措施,决定以政府“花钱买服务”的形式,进一步减除公办幼儿园的负担,努力提高其育人水平。
重槌擂响鼓,新理念、新思维、新举措,促使凭祥市的教育正朝着“学校建设规范化、办学条件标准化、教学质量优质化”的目标阔步挺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作为南疆国门的重镇之一,凭祥市的教育一定会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责编 欧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