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提出了以信息社会为驱动的基于全人生的人力资源四阶段开发模式,从根本上提高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水平。
关键词:信息社会 信息素养 人力资源开发模式 四阶段模式
中图分类号:F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09)5-0154-02
信息社会也称信息化社会,是脱离工业化社会以后,信息将起主要作用的社会。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成为比物质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目的信息经济活动迅速扩大,逐渐取代了工业生产活动而成为国民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而人作为信息的创造、传递、使用者,要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必须要具备信息社会所必须的能力。因此,开发出能够融信息社会所需核心能力和我国的人力资源特点为一体的新型人力资源系统开发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给人力资源的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传统的专业能力、沟通能力、计算机能力外,信息时代的人才还需要具备一系列核心能力,主要包括:
(1)信息素养能力
完整的信息素养应包括三个层面:文化素养(知识层面)、信息意识(意识层面)以及信息技能(技术层面)。具有信息素养的人才将有能力和有效地确定信息、能批判性地和有能力地评价信息、能准确地和有创造性地利用信息。信息素养能力是信息社会人才最鲜明和最基本的特征。
(2)独立学习、创新能力
信息时代不仅要求人才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还要有独立学习能力,能寻找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能鉴别文献和对其他信息的创造性表达、在信息查找和知识生产方面占有优势,并且能够利用信息组合创造出新的有价值的信息资源。
(3)社会责任、团队能力
信息时代的人才要对社区和社会学习积极尽力,具有信息素养并能认识到信息对一个民主社会的重要性、能实践信息与信息技术的伦理行为、并在集体中积极参与查找和生产信息。还要能够在团队及社会环境中共享信息,有效的传播有效信息,为社会做出贡献。
2 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研究现状
(1)以“借鉴”为标志的传统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
这类开发模式主要以借鉴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为主,通过研究国外典型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并总结其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现状提出的一系列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其中以陈光胜(1999)、范兰德(2001)、李盛竹(2007)等学者为代表。但这类模式没有对这些经验是否适合我国做出严密分析,也没有提出具体的针对信息社会的开发模式。
(2)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成熟运用,有许多的技术已经被应用于人力资源开发中,例如e-learning, e-training,管理信息系统等。信息技术的运用为以管理信息化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工具和平台,其中以吴津(2006)、赵芳(2006)等人为代表。虽然这类开发模式将信息技术融入了人力资源开发模式中,但信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信息技术的运用,还包括了更广泛的内涵,因此这类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并不能完全符合信息社会的需要。
(3)以“学习型”为标志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
刘英岩(2006)、赵芳(2006)等人主张人力资源开发模式要强调以学习为中心,通过建设学习型组织,在企业当中营造学习的氛围来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该类模式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但却始终关注于企业的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于面向除了企业之外的更广范围的人力资源开发缺乏指导意义。
2.2 现有模式所存在的问题
(1)偏重于企业阶段的开发,没有考虑系统性的开发模式
现阶段,几乎所有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都是基于企业来进行研究的,也就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缺乏系统性的面向人力资源的全过程的开发模式。正是因为如此,我国的人力资源开发才会落后于其他国家,并总是不能与社会的需求同步。人力资源开发不仅是企业的责任,乃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应该是政府、高校、企业乃至社会的共同配合、作用的结果。同时,人力资源开发应是有始有终,并环环相扣的,不是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集中开发就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整体素质的。
(2)缺乏针对信息社会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
虽然信息技术已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我国却仍处于信息社会的初级阶段,还没有解决人们如何创造、利用信息等根本问题。尤其是现有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中还较少地针对信息社会提出具体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因此,原来的单一的、缺乏针对信息社会特点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
3 信息社会人力资源系统开发的四阶段模式
在信息时代,人们需要更主动地来获取、利用信息,针对人本身的系统开发尤为重要,因此,本文提出了信息社会人力资源系统开发的四阶段模式。该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是基于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角度,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手段,针对性的开发人力资源的信息社会适应能力。第二是基于人的全人生的系统的开发角度。模式中的四个不同的阶段都具有各自不同的开发中心和主题,其中每个阶段的核心能力开发都是信息时代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人力资源开发系统模式。
3.1 初等教育阶段
初等教育阶段是以基本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创新能力为重心的培养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特点在于“意识、创新”,重在信息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阶段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适应信息社会的基本能力,让其学会准确的确定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评价所搜集的信息,同时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奇思妙想有创造性地利用和挖掘信息。基本的信息意识的培养是信息社会人才必须培养的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则是更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的源泉。初等教育阶段的培养是最重要的一步,是以后阶段人力资源开发的坚实基础。
3.2 高等教育阶段
高等教育阶段则是以信息技能、全面能力和兴趣开发为主的自主开发模式。该阶段的特点在于“技能(全、专)”,既要有全面的知识构架也要有专攻的兴趣方向。一方面,学校要为学生提供“营养全面”的必备学习餐,即要扩大交叉课程学习的范围,加入文学、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重点培养学生的信息技能、兴趣和自主能力,让学生学会主动地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来有效地确定信息、批判性地和有能力地评价信息、准确地和有创造性地利用信息。培养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构建全面的信息素养能力。高等教育阶段的培养为人才适应信息社会提供了必备的敲门砖。拥有信息技能的毕业生将能够独立的获取的自己所需的信息,并进行处理、加工,为完成自己的目标构建独立的“信息系统”。该系统包括了信息源数据库、独特的信息处理方式、创新的信息加工方式和输出机制等。它是适合自身的、有效的,能够应用在学生所面临的所有问题的独立的处理系统。该系统是信息社会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部件,是后阶段人力资源开发的发动机。
3.3 企业开发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鼓励企业精英式的职业开发。它的特点在于“广、补”。一方面,企业要在现有的以“信息技术”、“学习型组织”、“借鉴型”为核心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的基础上广泛地培养各行各业的精英。企业要认识到精英时代已经来到,精英是引导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国家要出台相应政策大力鼓励企业不拘一格吸纳人才并进行精英式开发,同时国家要保证给予进行精英式开发的企业以资金的支持和税收上的优惠,以刺激企业精英式开发。精英式开发给企业创造巨大价值,而企业的发展又会推动国家和社会的进步。精英式开发是前面两个阶段开发的相应结果,也是推动信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3.4 后教育阶段
后教育阶段也就是充分开展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阶段。该阶段的特点在于 “沉淀”。要鼓励全社会的人进行继续教育,通过继续教育来达到自我满足的目的,同时也为后代留下更丰富的文化遗产。国家要在这个方面建立便捷的教育培训机构和信息获取的渠道,并制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推动后教育阶段的完善。这些被“沉淀”下来的信息资源又将反过来促进前面三个阶段的人力资源开发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
在整个人力资源开发模式中,国家担当重要的支撑整个人力资源开发的角色,包括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提供资金支持、创建开放的面向全社会的信息沟通平台以及创造良好的舆论。高等教育机构要担当起为学生打造学习平台、提供信息渠道、培养信息能力的重要责任。企业要负责向大学等教育机构输送大量的最直接的企业需求信息,并要对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进行精英式的开发,培训机构要负责辅助教育和社会继续教育的责任。只有将高校、政府、企业等与人力资源有关的不能有机的结合起来,并以同样的培养理念为指导思想才能真正培养出信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来。
4 总结
本文在总结了我国现有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信息社会的需求和“以人为本”的开发理念,提出了以信息化为驱动的全人生的四阶段开发模式。在信息社会下,只有将人的一生看作一个整体,进行针对性和系统性的开发,并营造终身教育的理念氛围,才能真正提高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谢晋宇.人力资源开发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5.
[2] 胡建华等著.高等教育学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3]【美】亚瑟、金曼等.人力资源管理[M].张文贤主译.东北财经太学出版社,2001.
[4] 李霆、张明柱.基于信息技术的组织沟通与媒介选择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2.6.
[5] 李盛竹、刘跃.代表性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及对我国企业的启示[J].职业时空,2007,3 (12).
[6] 吴津.以管理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型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6.9.
[7] 陈光胜.国外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3).
[8] 范兰德,舒克友.国内外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及启示[J].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3(4):78.
[9] 吴津.以管理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型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研究[J].国有企业改革,2006(9).
[10]赵芳.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4).
[11]刘英岩.基于人本管理思想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6(4).
关键词:信息社会 信息素养 人力资源开发模式 四阶段模式
中图分类号:F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09)5-0154-02
信息社会也称信息化社会,是脱离工业化社会以后,信息将起主要作用的社会。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成为比物质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目的信息经济活动迅速扩大,逐渐取代了工业生产活动而成为国民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而人作为信息的创造、传递、使用者,要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必须要具备信息社会所必须的能力。因此,开发出能够融信息社会所需核心能力和我国的人力资源特点为一体的新型人力资源系统开发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给人力资源的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传统的专业能力、沟通能力、计算机能力外,信息时代的人才还需要具备一系列核心能力,主要包括:
(1)信息素养能力
完整的信息素养应包括三个层面:文化素养(知识层面)、信息意识(意识层面)以及信息技能(技术层面)。具有信息素养的人才将有能力和有效地确定信息、能批判性地和有能力地评价信息、能准确地和有创造性地利用信息。信息素养能力是信息社会人才最鲜明和最基本的特征。
(2)独立学习、创新能力
信息时代不仅要求人才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还要有独立学习能力,能寻找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能鉴别文献和对其他信息的创造性表达、在信息查找和知识生产方面占有优势,并且能够利用信息组合创造出新的有价值的信息资源。
(3)社会责任、团队能力
信息时代的人才要对社区和社会学习积极尽力,具有信息素养并能认识到信息对一个民主社会的重要性、能实践信息与信息技术的伦理行为、并在集体中积极参与查找和生产信息。还要能够在团队及社会环境中共享信息,有效的传播有效信息,为社会做出贡献。
2 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研究现状
(1)以“借鉴”为标志的传统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
这类开发模式主要以借鉴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为主,通过研究国外典型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并总结其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现状提出的一系列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其中以陈光胜(1999)、范兰德(2001)、李盛竹(2007)等学者为代表。但这类模式没有对这些经验是否适合我国做出严密分析,也没有提出具体的针对信息社会的开发模式。
(2)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成熟运用,有许多的技术已经被应用于人力资源开发中,例如e-learning, e-training,管理信息系统等。信息技术的运用为以管理信息化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工具和平台,其中以吴津(2006)、赵芳(2006)等人为代表。虽然这类开发模式将信息技术融入了人力资源开发模式中,但信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信息技术的运用,还包括了更广泛的内涵,因此这类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并不能完全符合信息社会的需要。
(3)以“学习型”为标志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
刘英岩(2006)、赵芳(2006)等人主张人力资源开发模式要强调以学习为中心,通过建设学习型组织,在企业当中营造学习的氛围来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该类模式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但却始终关注于企业的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于面向除了企业之外的更广范围的人力资源开发缺乏指导意义。
2.2 现有模式所存在的问题
(1)偏重于企业阶段的开发,没有考虑系统性的开发模式
现阶段,几乎所有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都是基于企业来进行研究的,也就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缺乏系统性的面向人力资源的全过程的开发模式。正是因为如此,我国的人力资源开发才会落后于其他国家,并总是不能与社会的需求同步。人力资源开发不仅是企业的责任,乃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应该是政府、高校、企业乃至社会的共同配合、作用的结果。同时,人力资源开发应是有始有终,并环环相扣的,不是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集中开发就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整体素质的。
(2)缺乏针对信息社会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
虽然信息技术已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我国却仍处于信息社会的初级阶段,还没有解决人们如何创造、利用信息等根本问题。尤其是现有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中还较少地针对信息社会提出具体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因此,原来的单一的、缺乏针对信息社会特点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
3 信息社会人力资源系统开发的四阶段模式
在信息时代,人们需要更主动地来获取、利用信息,针对人本身的系统开发尤为重要,因此,本文提出了信息社会人力资源系统开发的四阶段模式。该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是基于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角度,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手段,针对性的开发人力资源的信息社会适应能力。第二是基于人的全人生的系统的开发角度。模式中的四个不同的阶段都具有各自不同的开发中心和主题,其中每个阶段的核心能力开发都是信息时代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人力资源开发系统模式。
3.1 初等教育阶段
初等教育阶段是以基本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创新能力为重心的培养阶段。该阶段的主要特点在于“意识、创新”,重在信息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一阶段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适应信息社会的基本能力,让其学会准确的确定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评价所搜集的信息,同时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奇思妙想有创造性地利用和挖掘信息。基本的信息意识的培养是信息社会人才必须培养的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则是更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的源泉。初等教育阶段的培养是最重要的一步,是以后阶段人力资源开发的坚实基础。
3.2 高等教育阶段
高等教育阶段则是以信息技能、全面能力和兴趣开发为主的自主开发模式。该阶段的特点在于“技能(全、专)”,既要有全面的知识构架也要有专攻的兴趣方向。一方面,学校要为学生提供“营养全面”的必备学习餐,即要扩大交叉课程学习的范围,加入文学、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重点培养学生的信息技能、兴趣和自主能力,让学生学会主动地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来有效地确定信息、批判性地和有能力地评价信息、准确地和有创造性地利用信息。培养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构建全面的信息素养能力。高等教育阶段的培养为人才适应信息社会提供了必备的敲门砖。拥有信息技能的毕业生将能够独立的获取的自己所需的信息,并进行处理、加工,为完成自己的目标构建独立的“信息系统”。该系统包括了信息源数据库、独特的信息处理方式、创新的信息加工方式和输出机制等。它是适合自身的、有效的,能够应用在学生所面临的所有问题的独立的处理系统。该系统是信息社会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部件,是后阶段人力资源开发的发动机。
3.3 企业开发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鼓励企业精英式的职业开发。它的特点在于“广、补”。一方面,企业要在现有的以“信息技术”、“学习型组织”、“借鉴型”为核心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的基础上广泛地培养各行各业的精英。企业要认识到精英时代已经来到,精英是引导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国家要出台相应政策大力鼓励企业不拘一格吸纳人才并进行精英式开发,同时国家要保证给予进行精英式开发的企业以资金的支持和税收上的优惠,以刺激企业精英式开发。精英式开发给企业创造巨大价值,而企业的发展又会推动国家和社会的进步。精英式开发是前面两个阶段开发的相应结果,也是推动信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3.4 后教育阶段
后教育阶段也就是充分开展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阶段。该阶段的特点在于 “沉淀”。要鼓励全社会的人进行继续教育,通过继续教育来达到自我满足的目的,同时也为后代留下更丰富的文化遗产。国家要在这个方面建立便捷的教育培训机构和信息获取的渠道,并制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推动后教育阶段的完善。这些被“沉淀”下来的信息资源又将反过来促进前面三个阶段的人力资源开发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
在整个人力资源开发模式中,国家担当重要的支撑整个人力资源开发的角色,包括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提供资金支持、创建开放的面向全社会的信息沟通平台以及创造良好的舆论。高等教育机构要担当起为学生打造学习平台、提供信息渠道、培养信息能力的重要责任。企业要负责向大学等教育机构输送大量的最直接的企业需求信息,并要对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进行精英式的开发,培训机构要负责辅助教育和社会继续教育的责任。只有将高校、政府、企业等与人力资源有关的不能有机的结合起来,并以同样的培养理念为指导思想才能真正培养出信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来。
4 总结
本文在总结了我国现有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信息社会的需求和“以人为本”的开发理念,提出了以信息化为驱动的全人生的四阶段开发模式。在信息社会下,只有将人的一生看作一个整体,进行针对性和系统性的开发,并营造终身教育的理念氛围,才能真正提高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谢晋宇.人力资源开发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5.
[2] 胡建华等著.高等教育学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3]【美】亚瑟、金曼等.人力资源管理[M].张文贤主译.东北财经太学出版社,2001.
[4] 李霆、张明柱.基于信息技术的组织沟通与媒介选择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2.6.
[5] 李盛竹、刘跃.代表性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及对我国企业的启示[J].职业时空,2007,3 (12).
[6] 吴津.以管理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型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6.9.
[7] 陈光胜.国外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3).
[8] 范兰德,舒克友.国内外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及启示[J].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3(4):78.
[9] 吴津.以管理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型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研究[J].国有企业改革,2006(9).
[10]赵芳.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4).
[11]刘英岩.基于人本管理思想的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