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语文教学;设疑;激趣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0—0098—01
学生的思维往往从问题开始。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晚清王筠在他的《教童子法》中说:“为弟子讲授,必时时请问之,令其善疑,诱其审问。”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改革课堂教学,我们必须研究提问的艺术,把握设计问题的技巧,启疑开窦,问得美妙,问得开窍。那么如何设计课堂问题,让我们的教学科学有效而又富有艺术性呢?
一、 适时提问,抓住关键
课堂提问是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步骤,也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相互融合交流的主要的通道。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要真正体现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就要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走进文本,全面地理解教材,并通过对文本的感悟,领悟其内在实质,实现教师、文本、学生三者之间的有机融合。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善于适时提问。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所提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又要把握一定的深度,不提一些学生不加思索就很容易得出结论的问题;不提一些学生听起来艰难晦涩的问题,最好所提问题既有针对性又适时恰当,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后就能得到答案,而且要尽量挑选在学生情绪比较愉快,能引起对学习内容特别感兴趣时提问,这样他们便会全神贯注,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学习《桃花源记》,教师在学完文章后提问:桃花源般的生活到底在古代能否存在?为什么在桃花源人之后再也没人找到这个地方?这种生活是人们追求的最理想的生活吗?学生一时纷纷而动,交头接耳,争论不休。不言而喻,他们的求知欲望被激发出来了,这时无需督促,他们也会十分自觉地探究教师所提问题了。
二、合理提问,把握难度
所谓合理提问,就是要求教师所提问题既来源于文本,又尽量高出于文本,既要照顾大多数学生,同时又要兼顾少数特优生和后进生,使他们都在课堂教学中学有所得,不至于认为课堂教学索然无味。让学生“跳着摘苹果”,最大限度地圆满解决问题。在讲《故乡》一文时,针对开头写景部分,教师提出如下问题:鲁迅先生笔下的故乡是什么样的景象?作者用了那些富有特征性的词语传神地勾勒出这种景象?用这些词语描写故乡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情?这种提问上下连接、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前一个问题是解决后一个问题的基础,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增强了学生对文章深度的理解,保证了教学内容的深刻性和合理性。再如讲《项链》时,教师在让学生读完课文后,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造成玛蒂尔德十年艰辛的原因是什么?”大多数学生回答是因为丢失了一条项链。教师紧接着又问:“玛蒂尔德丢失项链是偶然还是必然?”学生七嘴八舌,莫衷一是。这时教师又适时要求学生细读课文,并注意寻找丢失项链的多重原因。经过认真讨论,学生发现有六处细节可证明丢失项链是一个必然结果,而绝非偶然。即使不丢项链,处于玛蒂尔德爱慕虚荣、向往上流社会的个性,也会力促她成为一个悲剧性的人物。由于问题难易适中,教师正确的引导,再加上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跳摘”到了成功的果实,分享到了成功的喜悦。那些没有任何思考价值,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对答如流的问题,不仅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而且在表面上看似繁荣的背后,容易养成学生浅尝辄止就能得到果实的不良习惯,无助于学生动手动脑。
三、创新提问,增加深度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老师”,学习也是这样。以独特新颖的问题撩拨学生的好奇之心、好胜之心,可以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往往可以收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仍以《故乡》为例,教师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课文中谁埋的碗碟?”这个问题很新奇,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为了解开谜团,认真阅读课文,努力从字里行间寻找答案。教师同时又引导学生通过对杨二嫂、闰土这两个人物的言行、品德分析比较,加深了学生对这两个人物形象的认识。这样的任务探索,比进行常规的人物形象分析要有效得多。再譬如讲授《祝福》时,我们可以用一个假设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如果‘我’不对祥林嫂说什么灵魂之类的问题,祥林嫂会死去吗?”“‘我’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之一吗?”这样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更深入地分析社会的背景,思考人物的命运,从而对小说主题有更强烈的体验,更准确的把握。
编辑:刘於诚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0—0098—01
学生的思维往往从问题开始。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晚清王筠在他的《教童子法》中说:“为弟子讲授,必时时请问之,令其善疑,诱其审问。”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改革课堂教学,我们必须研究提问的艺术,把握设计问题的技巧,启疑开窦,问得美妙,问得开窍。那么如何设计课堂问题,让我们的教学科学有效而又富有艺术性呢?
一、 适时提问,抓住关键
课堂提问是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步骤,也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相互融合交流的主要的通道。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要真正体现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就要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走进文本,全面地理解教材,并通过对文本的感悟,领悟其内在实质,实现教师、文本、学生三者之间的有机融合。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善于适时提问。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所提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又要把握一定的深度,不提一些学生不加思索就很容易得出结论的问题;不提一些学生听起来艰难晦涩的问题,最好所提问题既有针对性又适时恰当,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后就能得到答案,而且要尽量挑选在学生情绪比较愉快,能引起对学习内容特别感兴趣时提问,这样他们便会全神贯注,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学习《桃花源记》,教师在学完文章后提问:桃花源般的生活到底在古代能否存在?为什么在桃花源人之后再也没人找到这个地方?这种生活是人们追求的最理想的生活吗?学生一时纷纷而动,交头接耳,争论不休。不言而喻,他们的求知欲望被激发出来了,这时无需督促,他们也会十分自觉地探究教师所提问题了。
二、合理提问,把握难度
所谓合理提问,就是要求教师所提问题既来源于文本,又尽量高出于文本,既要照顾大多数学生,同时又要兼顾少数特优生和后进生,使他们都在课堂教学中学有所得,不至于认为课堂教学索然无味。让学生“跳着摘苹果”,最大限度地圆满解决问题。在讲《故乡》一文时,针对开头写景部分,教师提出如下问题:鲁迅先生笔下的故乡是什么样的景象?作者用了那些富有特征性的词语传神地勾勒出这种景象?用这些词语描写故乡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情?这种提问上下连接、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前一个问题是解决后一个问题的基础,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增强了学生对文章深度的理解,保证了教学内容的深刻性和合理性。再如讲《项链》时,教师在让学生读完课文后,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造成玛蒂尔德十年艰辛的原因是什么?”大多数学生回答是因为丢失了一条项链。教师紧接着又问:“玛蒂尔德丢失项链是偶然还是必然?”学生七嘴八舌,莫衷一是。这时教师又适时要求学生细读课文,并注意寻找丢失项链的多重原因。经过认真讨论,学生发现有六处细节可证明丢失项链是一个必然结果,而绝非偶然。即使不丢项链,处于玛蒂尔德爱慕虚荣、向往上流社会的个性,也会力促她成为一个悲剧性的人物。由于问题难易适中,教师正确的引导,再加上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跳摘”到了成功的果实,分享到了成功的喜悦。那些没有任何思考价值,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对答如流的问题,不仅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而且在表面上看似繁荣的背后,容易养成学生浅尝辄止就能得到果实的不良习惯,无助于学生动手动脑。
三、创新提问,增加深度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老师”,学习也是这样。以独特新颖的问题撩拨学生的好奇之心、好胜之心,可以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往往可以收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仍以《故乡》为例,教师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课文中谁埋的碗碟?”这个问题很新奇,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为了解开谜团,认真阅读课文,努力从字里行间寻找答案。教师同时又引导学生通过对杨二嫂、闰土这两个人物的言行、品德分析比较,加深了学生对这两个人物形象的认识。这样的任务探索,比进行常规的人物形象分析要有效得多。再譬如讲授《祝福》时,我们可以用一个假设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如果‘我’不对祥林嫂说什么灵魂之类的问题,祥林嫂会死去吗?”“‘我’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之一吗?”这样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更深入地分析社会的背景,思考人物的命运,从而对小说主题有更强烈的体验,更准确的把握。
编辑:刘於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