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出版社课标教材后续建设的思考

来源 :编辑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f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中小学新课标数学教材当前建设概况
  
  伴随着肇始于2001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多年来的全国主要由一套教材通吃天下的模式被教材多元化取代。义务教育教材已于2001—2005年覆盖全国,高中教材至2008年也已推进了20个省市,并将最迟于2010年在全国铺开。目前,全国有小学6套、初中9套、高中6套共2l套新课标数学教材,这些教材分属1 3家教育出版社、大学出版社、科技出版社或综合出版社,它们相对分散,只有少数几家学段齐全。相对以往而言,今天的新课标教材可谓品种颇多、选择面广,是一个难得的开放和进步。撇开课程标准的设置和教育理念的论争不说,无论是从作者编写、编辑加工还是从印刷制作来说,中小学新课标数学教材及其衍生产品确实都存在着众多问题,差错仍然不少。正因如此,人们将教育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简单归咎于新课改和出版社,对之时有诟病。总体说来,中小学新课标数学教材在争议与磨合中前进,在竞争与博弈中发展。
  
  二、中小学新课标数学教材后续建设的必要性
  
  许多出版社把课程改革作为巨大商机高度重视教材的立项审查和文本建设,先期投入了大量资金后,却因教材的使用范围狭隘使得投资效益并不理想,而激情和兴奋逐渐淡化。数学作为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历来备受重视,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自出台以来就经受社会各界的争议和质疑,因之而起的“数学教育战争”硝烟弥漫,教材建设也阻力重重。目前,各套教材选用极不均衡,个别教材规模效应初现。在新旧教材过渡的特殊时期,教育惯性的冲突和教育乱象的困惑让人无所适从。新的政策,比如政府采购、教材招标和強制租型使得教材开发利润一降再降,收益期望不断挤压。权力主体的利益多元使得教材版本使用更换频仍,教材维护举步维艰。市场开拓前途未卜。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正在修订之中,相应教材面临重新编写送审。课程建设经历理想的课程、文本的课程、理解的课程、实施的课程、学生获得的课程后,还需要不断修订完善,才能最终生成大众满意的课程,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作为课程的主要载体教材而言,文本教材以及衍生产品(如教参教辅、网站论坛、电子出版)的多维完善、培训服务的深度跟进和教材品牌的着力打造,不仅直接涉及国家意志的落实和教育目标的达成,而且也关系到教育出版行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新课标教材的后续建设意义极其重大。
  
  三、中小学新课标数学教材后续建设策略
  
  (一)要优化编写团队,为教材建设提供持续动力
  1.出版社要调动教材主编的积极性,促使编写团队不断优化。新课标数学教材的建设自一开始就吸引了众多的数学家、学科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的参与,他们学术专业不同,研究风格迥异,合作沟通乏力。虽然参与教材开发的团队学术积累相对丰富,但是我国课程开发和教科书编写的经验相对欠缺,实验数据积累严重不足,人为臆断、缺乏科学根据的现象时有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品种单调、样式呆板的教材模式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一些教材在特色立意、框架结构、版式设计等方面并不鲜明。另外,教材编写团队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教材内容的处理存在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因此,教材编写团队的灵魂人物和核心作者应该具有高超的协调能力和娴熟的整合能力;教材编写团队在观念和学识上需要不断更新、不断超越,在定位和实践上需要不断反思、不断完善。
  2.教材主编要不断优化编写团队,提高编写团队战斗辐射能力。作者队伍分布相对集中,教材色彩城市化倾向明显,很难兼顾广大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教学实际。许多作者编写教材都是兼职行为,专职甚少;有的名不副实,干事不力,甚至存在关系户或挂名作者的现象,他们缺少精力保证和职业精神。教材主编应该把教材编写团队建设成为一个开放式的学术组织,秉持“能进能出”的用人策略,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不断纯洁队伍,保证编写团队的整体素质和作战水平;不断吸收更大范围的优秀专业人士加盟,逐渐构建起教材建设学术梯队,提高教材的辐射能力和影响因子。
  3.出版社应该成为教材开发的局内人,把骨干编辑纳入编写团队。当前,有的编写组是以出版社为主的,比如人教社;有的编写组是以省市教研室为主的,比如江苏省教研室;有的编写组是以省教科院为主的,比如河北省教科院;有的编写组是以大学课程中心为主的,比如北京师大课程中心。这些模式对出版社来说关键是编写团队是否以编辑为主、编辑是否参与教材的研制。多数出版社的教材编写团队主要是社外人员构成,教材编辑参与教材核心研发的很少,这将不利于出版社的版权保护和长远利益。实际上,无论是哪一种模式,最终出版社都是投资主体和风险责任的承担者,理所当然应该独立拥有教材的著作权。教材编写与开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应该沿袭教辅开发的简单运作模式,没有编辑制作环节的细致加工和创新努力是难以想象的。因此应该把出版社教材策划与编辑纳入编写团队的核心成员,将他们定位于教育思想、课程理念、编制规范、审查标准的整合者,定位于规划设计的协调者,定位于教材编写的组织者,定位于课程发展的参与者。对数学教材的编辑而言,他的工作已经远远超越传统意义的案头编辑,一方面需要和校对、出版、发行等多个环节协调,另一方面要和众多作者、审查部门等沟通。因此,在出版社内部可以成立有关教材的专门小组,打造教材的绿色特别通道,制订编校责任的追究和奖励制度,从而更好地约束和激励编辑去开展工作。
  (二)要提升编校素质,为教材建设提供全力护航
  1.在知识能力方面,要不断拓宽知识,夯实能力。教材编辑是编校质量的核心和关键,他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决定了教材的品质。数学教材编写涉及数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知识,因此编辑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平时要多读书、勤思考、善积累。编辑要能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熟悉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学理论,要利用机会和条件深入到教学实践中去,积极地参加教研活动,掌握学校教学实践发展和教学理论研究的丰富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尽量减少科学性和常识性差错,努力提高教材的编写质量。在能力方面,教材编辑至少需要以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信息整合能力、沟通驾驭能力、策划推广能力等。
  2.在业务水准方面,要不断丰富经验,精益求精。相对说来,数学教材作者的文字表达能力逊色于文科出身的作者,数学编辑的文字加工水平逊色于文科出身的编辑,因此数学教材中出现许多语言表达问题的可能性更大。这就要求教材编辑和教材作者一道要对语言表达多加打磨锤炼,使得教材的语言尽量做到精确、简练、通畅和优美。在编辑规范方面,我们发现许 多编校问题是因为没有严格遵照最新的编校标准来操作而引起的。因此,编校人员应该与时俱进,努力超越自我经验,掌握和执行最新的编辑出版规范和标准。另外,现在很多出版社存在编校队伍断层的现象,许多教材编校工作是青年编辑来承担的,因此工作经验有所欠缺。作为青年编辑,应该努力继承优秀的编辑出版传统,下定决心在编辑业务方面有所作为,尽快提高业务水平,逐渐形成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提升甘于奉献的精神境界。
  3.要理顺工作机制,为教材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1)审读监测机制。新课标教材先要通过“申报立项”,再要通过“教材审查”。一般的,一次就审查通过的并不多见。由于审查专家精力有限和送审教材的本数多、任务重、时间紧,因此一般都是从框架性和科学性方面来把关,而对于审查一些细节和编校差错很难面面俱到。送审通过后,出版社就认为应该问题不大了。等到付印时,大多不会再作过多的调整和审读。之后的历次或大或小的修订都不必再次送审,一切由出版社自行把关。虽然每本教材都经过一再修改和审查,但是还是受到多方面的限制,总有美中不足的遗憾。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认为相关出版社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加大工作力度,增多编校次数;从重从严把关,加强印前审读;建立监测网络,多方提高质量。
  (2)意见反馈机制。经验告诉我们,教材的建设和完善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教材编辑制作和打磨润色举步维艰,而且一线意见吸收和消化反思也千头万绪。这就需要教材编写团队建立高效的反馈机制,在沟通、交流、合作、协调、信息搜集等方面多花工夫,尽快通过网站、QQ群、E—mail、博客、教改通讯杂志、学术期刊载文等信息反馈网络,把查漏补缺工作持续开展下去,把频繁的修改、版本的混乱对教学的影响减少到最低水平。
  (3)培训服务机制。市场决定一切,教材出版应该从产品的内容提供向内容提供与服务输出并重转变。培训服务不再是理念普及、课标解读、专家布道和特色介绍,而要根据需求现实不断前移和深入;培训服务要切中要害、立足人本,比如针对高考自主命题、初高中衔接打通、教学资源多维开发等,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促进一线教师的理论水平提高和教学实践能力的专业成长;培训服务形式要多元化,要善于利用社会资源优势,主动和媒介合作,巧用定期回访、专题讲座、名家示范、研讨互动、网络视频、卫星电视等多种途径扩大培训容量,深化引领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让广大师生在出版增值服务中分享增值服务利润,从而提高教育出版的附加值。
  (4)品牌塑造机制。不管出版商家如何运筹帷幄,不管编写团队如何苦心孤诣,在市场上能否有所回报最终都凝聚为教材品牌价值的征服和核心实力的较量。出版社可以参照以下几点标准努力塑造优质教材品牌:一是要发挥课程建设和教育资源建设的引领、示范作用;二是贴近教学实际,符合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能够反映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潮流,充分体现当前世界教育改革大势中教学的互动式、启发式、指导式、研究式、合作式等先进教育理念;三是内容体系具有科学性,既要反映已有成就,又要体现学科前沿发展的最新成果;四是成品制作精致优良、美观大方,内容与表现形式统一;五是能顺应数字化教学资源发展的趋势,满足教学服务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孙晓天,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数学教材建设述要[J],数学教育学报,2008,17(4):6-10
  [2]孔凡哲,基础教育教科书质量保障机制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36—42
  [3][4]袁定坤,我們怎么就选择了开发新教材[J],出版广角,2003,(3)
  [5]胡晋宾,高中新课标数学教材科学性和数学式符号、格式差错分析[J],编辑学报,2008,(6),
  [6]邹学英,强化品牌意识,打造精品课程教材[J],中国编辑,2007,(2):32-36
其他文献
近代来华传教士在中国创办报刊、书局的同时,也将西方的出版理念和模式带到了中国,直接影响和刺激了中文报刊的产生。中国近代出版业由于报刊和书局的出现逐渐演变成具有现代意义的出版事业。所谓事业,就是“人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而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活动”。中国近代出版事业不仅对晚清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对跟出版事业联系紧密的传统知识分子阶层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麦
期刊
2010年4月24日~28日,第20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简称全国书博会)在成都召开。书博会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申办地省级人民政府主办,集合全国各个省市区及中央国家机关、港澳台地区出版社、图书策划机构、图书发行机构、著名作家群体及海外文化事业单位参加的国家级大型博览会。自1980年始,全国书博会已经在18个城市举办了19届,每一届均取得巨大成功,成为推动举办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平台,被誉
期刊
蔡克难先生在《编辑之友》2010年第2期发表了《试论出版活动与编辑活动的关系》(以下简称《试论》)的文章,现将《试论》中主要的3个观点概括如下——  1 给出“出版”“编辑”新定义;  2 “出版”概念大过“编辑”概念;  3 出版活动不必需编辑活动参与。  作为初人编辑行业的新手,本来这么大的研究课题是没有我插嘴说话的份,毕竟还处在不断学习、吸取理论、实践知识的阶段,尤其像我这样,从事期刊编辑工
期刊
一 我国手机报的发展现状    所谓手机报,就是将传统媒体的新闻内容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到彩信手机上,从而在手机上开发发送短信新闻、彩图和WAP(上网浏览)等功能。但是,由于受到技术层面等因素的限制,我国现行主流的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制式手机报(2G)尚存在传输速度慢,服务项目单一;各家手机报新闻内容重复率高,缺乏原创性;受众定位模糊等问题。3G通信时代的到来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为手机
期刊
手边拿到一本朋友寄来的《元代文化史》(以下简称《文化史》),由陈高华、张帆、刘晓三位学者合著。元代,包括更早的蒙古时期的研究,虽然从清末民初以来陆续有柯绍忘、王国维、陈垣等前辈大家创为近代专门之学,新中国成立以后又有韩儒林、翁独健、周良宵、蔡美彪等学者继其后,但是站在历史科学总的背景来观察,这一领域还是比较冷寂,少有学术力作出现,和汉、唐、宋、明、清等“显学”领域相比尤其如此。学术现状让像我这样“
期刊
每当新一轮“核心期刊”遴选结果公布的时候,就会出现一番热闹的议论景象。譬如,2009年下半年,2008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四版)还没正式出版,而网络上已是炒得红红火火,有人在网络上煞有介事地纷纷推出“赝品”2008年版。导致《总览》编辑部电话不断,询问网上公布结果的真与假。其“核心期刊”效应,已成为中国学术界(包括学术期刊界)一道亮丽的“学术风景”。可见,2008年版《总览》牵动了多少
期刊
据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263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1079所,高职高专院校1184所。高职高专学报400余种,占高校学报的1/5左右(不含内刊)。    一、特点分析    全国高职高专学报现状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数量众多,门类齐全。除400余家有正式CN刊号的学报外,事实上还存在着相当多的没有刊号的高职高专学报;在办刊内容上涉
期刊
在当前我国专业财经报激烈的市场角逐中,《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日报》《中国经营报》和《经济观察报》等四家新兴专业财经报纸,其总体广告市场份额已超过66%,已成为我国专业财经报纸市场格局中的第一集团军。这四家新兴专业财经报骄人的市场业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各自传播策略的差异化手段而获取的相应的差异化市场竞争优势。  为此,本文以上述4家新兴专业财经报为分析对象,揭示他们在激烈的市场角逐过程中各自
期刊
我从事古籍整理、编辑和研究工作已将近30年了,参与整理编校的湖湘古籍有冯子振、王夫之、胡达源、胡林翼、魏源、郭嵩焘、邓湘皋等名家遗著20多种。虽然这样,但我每整理编校一种古籍,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难题,深感书到用时方恨少,古籍编校殊不易。  那么,怎样才能解决在整理编校古籍时遇到的难题呢?我以为只有真正做到每字必究,力求甚解,弄清前人遗著中每句话的原意,才能使所整理编校的古籍中的难题迎刃而解。如果
期刊
自宋代以来,陶渊明逐渐被视为中古文学史上“唯一”伟大的诗人,其人格及诗文备受推崇,而陶集的注笺和相关研究著作亦层出不穷,使陶渊明成为一个历久弥新的论题。近代学者中,如鲁迅和朱光潜就“陶潜是否静穆”而展开的争议、陈寅恪的“新自然说”等,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然而,在从手抄本的角度来研究陶诗及陶潜的著作中,哈佛大学学者田晓菲的《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中华书局,2009年,以下简称《尘几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