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基础会计》是职业高中会计专业学生的入门课程,学好《基础会计》,将对后续课程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分组学习技能和个别辅导方面展开探讨。
【关键词】 基础会计 教学 效果提高
《基础会计》是职业高中会计专业学生的入门课程,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学好《基础会计》将对后续会计专业课程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就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分组学习技能和个别学生辅导方面展开探讨。
1 培养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习《基础会计》,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因为《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学习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强、概念多、图表多等特点,给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极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引起一系列副作用。通过培养学生学习《基础会计》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的热情,将使教学的开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呢?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小笑话、讲故事等语言艺术活跃课堂气氛,创设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例如在讲“复式记账”时,可以讲这样的一则笑话:一个家庭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掌握家庭的经济支出数额和支出结构,采用了复式记账法来记录家庭的日常开支情况。每发生一笔开支,妻子都要记在家庭账本上。如用现金100元购买了一袋大米,记录“库存现金”账户减少100元,“食物”账户增加100元;有一天,妻子刷卡购买500元化妆品,记录“银行存款”减少500元后,于是妻子问丈夫记什么账户增加500元,丈夫不假思索就说,那记“维修费用”账户增加500元吧!用上面的笑话来说明复式记账的原理和作用,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掌握复式记账法,而且印象深刻。其次,采用成功激励法。在教学中多介绍国内外会计发展的新动态以激励学生,特别是会计行业诱人的发展前景。经常列举我们身边成功的会计人士,尤其是我校优秀毕业生的案例,激发学生对本专业产生美好的憧憬,树立将来要从事会计的专业理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基础会计》的兴趣,为深入学习打下较坚实的基础。
2 深入浅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基础会计的原理和专业术语多,学生要掌握会计实务操作,必须弄清楚有关的原理和专业名词。然而学生们缺乏社会经验,一下子很难理解《基础会计》中出现的大量的专业术语和科目名称,课听不懂,内容难理解。因此,讲解时可以把抽象枯燥的专业术语分解成生活中的通俗易懂的实语,如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记录反映各项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在讲解时,首先强调“借、贷”不能理解为日常生活中向银行借或贷款,在会计上它们已失去本身的涵义,只是一个代号,就好像人的名字只代表某一个人。其次,重点说明“借、贷”符号代表什么?“借”表示资产、费用的增加,所有者权益、负债、收入、利润的减少;“贷”则表示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利润的增加或资产、费用的减少。例如:把现金1000元存入银行。那么资产中的银行存款增加1000元——记借方;而资产中的现金减少1000元——记贷方,如果把借方和贷方及其内容按规定格式摆放,则是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1000
贷:库存现金 1000
然后再举例子,分析会计分录的类别及编制方法(记账凭证的编制),从而使学生扎实地掌握会计专业术语和理论知识,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逐步达到教学目的。
3 分组实习,在合作中掌握会计技能
会计教学必须以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为导向,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实践能力较强并具有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会计人才,以满足社会需求。实践教学对实验教程的要求较高,教程必须能给学生提供较真实的经济业务、创造一种仿真的经济环境,给学生一定的场所和模拟材料,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所有会计实务操作。
在学生已掌握单项会计凭证填写和账簿登记基础上,由5~8名好中差学生组合为一个小组,教师将高度防真的实习资料发放给小组,要求从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会计报表都是由小组合作完成,成绩好的学生起领队和辅导的作用,让他们互帮互学,对学习中的随时展开讨论,提高学习效果。教师要控制好学生操作进度,对不同的小组要根据其不同的情况,及时给予指导,以免学生操作严重出错,导致偏离会计实务操作方向。实习操作结束后,教师对各组的实习情况给予恰当的评价和鼓励,通过全班交流,相互补充、修正,达成共识。
学生按照会计核算流程采用真实的账证表等进行规范化会计业务实训后,再对学生固定角色,采取“分组轮岗制”。每组代表一个财务科,在组内对学生进行岗位分工,设置出纳、记账、主管、稽核和档案管理等不同的会计工作岗位,并明确各岗位的任务与职责,每一循环结束后,将岗位进行轮换调整,使学生熟悉并掌握每一个会计工作岗位的权限及职责。
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习能力,提升思维的深度及广度,更大的作用是提高人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另一方面,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难免有争辩,而这种争辩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专业的理解,还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智慧。
4 个别辅导,有针对性地因人施教
在课堂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能有些问题还不能解决,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个别辅导要注重方法,善于启迪。有些学生,抽象思维相对薄弱,可以将抽象问题要具体化,如,学生问到“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的区别”时,可以用中药房抽屉及其标签创设情景来帮助学生区分。会计账户如同抽屉,是有一定的格式的,用来摆放“会计信息”,而会计科目如同抽屉上的标签,是为了“写明会计信息的名称”。恰当比喻生动形象,学生很容易理解。有些学生在会计实务操作能力欠缺的,如手工点钞、鉴别真假币、装订凭证和账簿等,教师可以通过手把手地教导,帮助学生提高会计实操技能。
个别辅导也可以借助学生的力量。教师一个人“单兵作战”的力量是有限的,可以发动成绩好的同学来帮助成绩相对落后的同学。学生之间的思维有相似点,从其他的学生角度理解,这样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在注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要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采用多样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优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会计专门人才。
【关键词】 基础会计 教学 效果提高
《基础会计》是职业高中会计专业学生的入门课程,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学好《基础会计》将对后续会计专业课程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就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分组学习技能和个别学生辅导方面展开探讨。
1 培养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习《基础会计》,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因为《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学习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强、概念多、图表多等特点,给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极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引起一系列副作用。通过培养学生学习《基础会计》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的热情,将使教学的开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呢?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小笑话、讲故事等语言艺术活跃课堂气氛,创设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例如在讲“复式记账”时,可以讲这样的一则笑话:一个家庭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掌握家庭的经济支出数额和支出结构,采用了复式记账法来记录家庭的日常开支情况。每发生一笔开支,妻子都要记在家庭账本上。如用现金100元购买了一袋大米,记录“库存现金”账户减少100元,“食物”账户增加100元;有一天,妻子刷卡购买500元化妆品,记录“银行存款”减少500元后,于是妻子问丈夫记什么账户增加500元,丈夫不假思索就说,那记“维修费用”账户增加500元吧!用上面的笑话来说明复式记账的原理和作用,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掌握复式记账法,而且印象深刻。其次,采用成功激励法。在教学中多介绍国内外会计发展的新动态以激励学生,特别是会计行业诱人的发展前景。经常列举我们身边成功的会计人士,尤其是我校优秀毕业生的案例,激发学生对本专业产生美好的憧憬,树立将来要从事会计的专业理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基础会计》的兴趣,为深入学习打下较坚实的基础。
2 深入浅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基础会计的原理和专业术语多,学生要掌握会计实务操作,必须弄清楚有关的原理和专业名词。然而学生们缺乏社会经验,一下子很难理解《基础会计》中出现的大量的专业术语和科目名称,课听不懂,内容难理解。因此,讲解时可以把抽象枯燥的专业术语分解成生活中的通俗易懂的实语,如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记录反映各项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在讲解时,首先强调“借、贷”不能理解为日常生活中向银行借或贷款,在会计上它们已失去本身的涵义,只是一个代号,就好像人的名字只代表某一个人。其次,重点说明“借、贷”符号代表什么?“借”表示资产、费用的增加,所有者权益、负债、收入、利润的减少;“贷”则表示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利润的增加或资产、费用的减少。例如:把现金1000元存入银行。那么资产中的银行存款增加1000元——记借方;而资产中的现金减少1000元——记贷方,如果把借方和贷方及其内容按规定格式摆放,则是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1000
贷:库存现金 1000
然后再举例子,分析会计分录的类别及编制方法(记账凭证的编制),从而使学生扎实地掌握会计专业术语和理论知识,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逐步达到教学目的。
3 分组实习,在合作中掌握会计技能
会计教学必须以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为导向,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实践能力较强并具有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会计人才,以满足社会需求。实践教学对实验教程的要求较高,教程必须能给学生提供较真实的经济业务、创造一种仿真的经济环境,给学生一定的场所和模拟材料,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所有会计实务操作。
在学生已掌握单项会计凭证填写和账簿登记基础上,由5~8名好中差学生组合为一个小组,教师将高度防真的实习资料发放给小组,要求从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会计报表都是由小组合作完成,成绩好的学生起领队和辅导的作用,让他们互帮互学,对学习中的随时展开讨论,提高学习效果。教师要控制好学生操作进度,对不同的小组要根据其不同的情况,及时给予指导,以免学生操作严重出错,导致偏离会计实务操作方向。实习操作结束后,教师对各组的实习情况给予恰当的评价和鼓励,通过全班交流,相互补充、修正,达成共识。
学生按照会计核算流程采用真实的账证表等进行规范化会计业务实训后,再对学生固定角色,采取“分组轮岗制”。每组代表一个财务科,在组内对学生进行岗位分工,设置出纳、记账、主管、稽核和档案管理等不同的会计工作岗位,并明确各岗位的任务与职责,每一循环结束后,将岗位进行轮换调整,使学生熟悉并掌握每一个会计工作岗位的权限及职责。
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习能力,提升思维的深度及广度,更大的作用是提高人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另一方面,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难免有争辩,而这种争辩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专业的理解,还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智慧。
4 个别辅导,有针对性地因人施教
在课堂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能有些问题还不能解决,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个别辅导要注重方法,善于启迪。有些学生,抽象思维相对薄弱,可以将抽象问题要具体化,如,学生问到“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的区别”时,可以用中药房抽屉及其标签创设情景来帮助学生区分。会计账户如同抽屉,是有一定的格式的,用来摆放“会计信息”,而会计科目如同抽屉上的标签,是为了“写明会计信息的名称”。恰当比喻生动形象,学生很容易理解。有些学生在会计实务操作能力欠缺的,如手工点钞、鉴别真假币、装订凭证和账簿等,教师可以通过手把手地教导,帮助学生提高会计实操技能。
个别辅导也可以借助学生的力量。教师一个人“单兵作战”的力量是有限的,可以发动成绩好的同学来帮助成绩相对落后的同学。学生之间的思维有相似点,从其他的学生角度理解,这样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在注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要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采用多样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优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会计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