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诗歌是人们生活中的表现及情绪的体现,记载着人们对生活对年代的感受,用现代的语言(即是现代汉语,而不是文言)来写;强调自由奔放的精神,以真实的情景直陈述,进行着“可感与不可感的沟通”。现代诗歌具有形象性、概括性、抒情性及音乐性等特点。现代诗歌教学策略与研究的过程希望培养具有鲜明个性、文采飞扬的新时代小诗人。
关键词:现代诗歌;想象;诗歌写作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24
现代诗的的历史可以追源到“五四”时期,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徐志摩、戴望舒、胡适等人从西方引进的诗作、并用白话进行翻译,推进现代诗歌的发展,后来人们把“五四”以后用白话创作的诗歌称为现代诗。
在人教版的教材中有许多语言平白晓畅、意境优美、节奏鲜明的现代诗歌。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体验、感受到现代诗歌的形象性、概括性、抒情性及音乐性呢?以小学语文教材为例,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化诗句为景致,增强渲染
在小学教材中的现代诗歌中,大多是描写景色的诗歌如《春雨》《四季的脚步》《雨后的池塘》等课文。这些诗歌在短小的诗句中蕴藏着如画卷般美丽的景色。如《雨后的池塘》中的诗句:“池塘中多荷叶,雨后荷叶上有雨点,圆如珍珠,明如水晶。”只是一句话,两三个词语,便把夏日雨后荷塘中清新、明丽的景色描绘出来了。将诗句描绘的景色变为可观可触的景象,对于帮助学生体会诗句的意境有着巨大的作用,产生丰富联想和想象,受到启示引发知识的迁移和连结,最后在认识上有了新飞跃。
随着时代快速发展,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运用十分广泛,教学上常借用计算机等多媒体手段观看幻灯图片、景点录像或是借助诗句运用简笔画重现景色。使用多媒体能清晰地看到景物的秀丽风光,不过教师用简笔画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现代社会要求每一位教师除了身体力行、真诚的面对学生之外,才华是不可缺少的。多才多艺的教师更能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他们的兴奋元,促进学习。
当学生睁大眼睛看着老师像变魔术似地在黑板上画出美丽的景色时,他们对老师的敬仰、佩服随即增加,同时学习的兴趣也变得浓厚。记得在教《雨后的池塘》这一课时,教师随手在黑板上画了巨大的密密的荷叶,学生的目光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了,教师抓紧时机问“池塘中多荷叶”是写什么?哪个词是关键?孩子们看着老师的图画,轻声朗读,很快找到答案,明白是围绕“荷叶多”字来写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对学生进行基本功训练,要求他们找出其他能体现“多”字的有关词语出来,进行替换。学生很踊跃,说出了很多词语:许许多的荷叶、茂盛的荷叶、密密麻麻的荷叶、荷叶挨挨挤挤的……接着让学生观看荷塘的录像片时孩子更兴致勃勃了。
借助媒体或基本功,化诗句为可观景象,帮助学生清晰地体会到诗句的意境,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更主动,更自觉。
二、以读动情,引导想象
1.初读诗歌,开展丰富的联想及想象,感受诗歌描写的意象
现代诗歌是一种优美的文学体裁,虽然篇幅短小,可语言优美精炼,所蕴含的情感真挚,意象深邃。现代诗歌营造予人启迪、想象的艺术境界,而这种境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诗歌的“意象”中,诗人的喜怒哀乐,及作者对人生的感悟都包含在其中,引发各种联想和丰富的想象。诗歌的构思离不开想象,阅读欣赏也脱离不了想象,正如黑格尔所说:“创作需要想象,欣赏也需要想象。”诗歌的朗读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没有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就得不到诗歌中的情感与意象。
朗读是体验诗歌意象最好最有效的办法。《听听,秋的声音》“听听,秋的声音,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声音。听听,秋的声音,蟋蟀振动着翅膀,’嚁嚁’,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作者用饱含感情的艺术之笔,用准确的词语,把绚丽多彩、生意盎然的秋天描绘了出来。读者要通过这些词语,并调动几乎所有的感觉器官的经验(包括视觉、听觉、味觉),经过一番想象,使这绚丽多彩的秋天,充满生机的秋天在脑海中再现,并从中体会作者描写秋天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联系实际,各抒己见
如在学习“池塘中多荷叶,雨后荷叶上有雨点,圆如珍珠,明如水晶。”时,笔者就让学生一边读一边联系实际想想雨点、珍珠、水晶的形状各有什么特点,让他们根据他们自己的想法及想象说说三者的共通点,学生各抒己见:珍珠光滑圆润,水晶晶莹剔透,而水珠就集两者之优,只是一下子就会消失。学生在各抒己见中增强了学习的兴趣。
三、以读明诗意,知诗境
现代诗歌蕴含的音乐美,朦胧的意境美,只有通过朗读,体验节奏的变化、声调的平仄,才能展现得淋漓尽致,予人美的享受。现代诗歌的本质是始于感情终于感情的。作者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希望在读者的心目中引起同样的感觉,产生共鸣。声情并茂的诵读,可以使现代语言文字更感性,读者的情感和想象得以激发, 也加深读者对现代诗歌的理解,更是将诗歌的语言、情感、美音、形象及意境美等审美因素显现出来,给人美的享受和教育。
学生在朗读时,声音轻柔,饱含感情,读得非常动听也感受着作者通过作品所展现的情感,通过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把主观感受同作品实际统一起来,使情操的陶冶寓于审美享受之中。
四、.童眼看世界最真最美,尊重孩子,保持童心
孩子的世界简单、纯粹,只要给他们一点点提示,他们可以写出许多美妙有趣的童诗。教师指导他们如何进行诗歌写作,诗的写作是给事物重新命名的过程,如,给阳光、地球、童年重新命名,给予阳光新的定义。于是,在孩子们的眼里,阳光是温暖的被子、暖和的大手、地球是月亮妹妹的哥哥、童年是一本彩色的绘本……学生不经意间冒出的句子真实而富有诗意。
化诗句为景致,增强渲染;以读动情,引导想象;以读知诗意,以读知诗境;这些做法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活动,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在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学以致用,提高學生的学习、写诗的能力,成就童心筑梦,培养更多的现代诗人。
参考文献
[1]张德厚,张富贵,章亚昕.中国现代诗歌史论[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
[2]袁行霈.感受、联想、修养[J].名作欣赏,1997.
[3]朱光灿.中国现代诗歌史[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关键词:现代诗歌;想象;诗歌写作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24
现代诗的的历史可以追源到“五四”时期,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徐志摩、戴望舒、胡适等人从西方引进的诗作、并用白话进行翻译,推进现代诗歌的发展,后来人们把“五四”以后用白话创作的诗歌称为现代诗。
在人教版的教材中有许多语言平白晓畅、意境优美、节奏鲜明的现代诗歌。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体验、感受到现代诗歌的形象性、概括性、抒情性及音乐性呢?以小学语文教材为例,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化诗句为景致,增强渲染
在小学教材中的现代诗歌中,大多是描写景色的诗歌如《春雨》《四季的脚步》《雨后的池塘》等课文。这些诗歌在短小的诗句中蕴藏着如画卷般美丽的景色。如《雨后的池塘》中的诗句:“池塘中多荷叶,雨后荷叶上有雨点,圆如珍珠,明如水晶。”只是一句话,两三个词语,便把夏日雨后荷塘中清新、明丽的景色描绘出来了。将诗句描绘的景色变为可观可触的景象,对于帮助学生体会诗句的意境有着巨大的作用,产生丰富联想和想象,受到启示引发知识的迁移和连结,最后在认识上有了新飞跃。
随着时代快速发展,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运用十分广泛,教学上常借用计算机等多媒体手段观看幻灯图片、景点录像或是借助诗句运用简笔画重现景色。使用多媒体能清晰地看到景物的秀丽风光,不过教师用简笔画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现代社会要求每一位教师除了身体力行、真诚的面对学生之外,才华是不可缺少的。多才多艺的教师更能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他们的兴奋元,促进学习。
当学生睁大眼睛看着老师像变魔术似地在黑板上画出美丽的景色时,他们对老师的敬仰、佩服随即增加,同时学习的兴趣也变得浓厚。记得在教《雨后的池塘》这一课时,教师随手在黑板上画了巨大的密密的荷叶,学生的目光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了,教师抓紧时机问“池塘中多荷叶”是写什么?哪个词是关键?孩子们看着老师的图画,轻声朗读,很快找到答案,明白是围绕“荷叶多”字来写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对学生进行基本功训练,要求他们找出其他能体现“多”字的有关词语出来,进行替换。学生很踊跃,说出了很多词语:许许多的荷叶、茂盛的荷叶、密密麻麻的荷叶、荷叶挨挨挤挤的……接着让学生观看荷塘的录像片时孩子更兴致勃勃了。
借助媒体或基本功,化诗句为可观景象,帮助学生清晰地体会到诗句的意境,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更主动,更自觉。
二、以读动情,引导想象
1.初读诗歌,开展丰富的联想及想象,感受诗歌描写的意象
现代诗歌是一种优美的文学体裁,虽然篇幅短小,可语言优美精炼,所蕴含的情感真挚,意象深邃。现代诗歌营造予人启迪、想象的艺术境界,而这种境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诗歌的“意象”中,诗人的喜怒哀乐,及作者对人生的感悟都包含在其中,引发各种联想和丰富的想象。诗歌的构思离不开想象,阅读欣赏也脱离不了想象,正如黑格尔所说:“创作需要想象,欣赏也需要想象。”诗歌的朗读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没有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就得不到诗歌中的情感与意象。
朗读是体验诗歌意象最好最有效的办法。《听听,秋的声音》“听听,秋的声音,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声音。听听,秋的声音,蟋蟀振动着翅膀,’嚁嚁’,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作者用饱含感情的艺术之笔,用准确的词语,把绚丽多彩、生意盎然的秋天描绘了出来。读者要通过这些词语,并调动几乎所有的感觉器官的经验(包括视觉、听觉、味觉),经过一番想象,使这绚丽多彩的秋天,充满生机的秋天在脑海中再现,并从中体会作者描写秋天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联系实际,各抒己见
如在学习“池塘中多荷叶,雨后荷叶上有雨点,圆如珍珠,明如水晶。”时,笔者就让学生一边读一边联系实际想想雨点、珍珠、水晶的形状各有什么特点,让他们根据他们自己的想法及想象说说三者的共通点,学生各抒己见:珍珠光滑圆润,水晶晶莹剔透,而水珠就集两者之优,只是一下子就会消失。学生在各抒己见中增强了学习的兴趣。
三、以读明诗意,知诗境
现代诗歌蕴含的音乐美,朦胧的意境美,只有通过朗读,体验节奏的变化、声调的平仄,才能展现得淋漓尽致,予人美的享受。现代诗歌的本质是始于感情终于感情的。作者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希望在读者的心目中引起同样的感觉,产生共鸣。声情并茂的诵读,可以使现代语言文字更感性,读者的情感和想象得以激发, 也加深读者对现代诗歌的理解,更是将诗歌的语言、情感、美音、形象及意境美等审美因素显现出来,给人美的享受和教育。
学生在朗读时,声音轻柔,饱含感情,读得非常动听也感受着作者通过作品所展现的情感,通过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把主观感受同作品实际统一起来,使情操的陶冶寓于审美享受之中。
四、.童眼看世界最真最美,尊重孩子,保持童心
孩子的世界简单、纯粹,只要给他们一点点提示,他们可以写出许多美妙有趣的童诗。教师指导他们如何进行诗歌写作,诗的写作是给事物重新命名的过程,如,给阳光、地球、童年重新命名,给予阳光新的定义。于是,在孩子们的眼里,阳光是温暖的被子、暖和的大手、地球是月亮妹妹的哥哥、童年是一本彩色的绘本……学生不经意间冒出的句子真实而富有诗意。
化诗句为景致,增强渲染;以读动情,引导想象;以读知诗意,以读知诗境;这些做法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活动,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在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学以致用,提高學生的学习、写诗的能力,成就童心筑梦,培养更多的现代诗人。
参考文献
[1]张德厚,张富贵,章亚昕.中国现代诗歌史论[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
[2]袁行霈.感受、联想、修养[J].名作欣赏,1997.
[3]朱光灿.中国现代诗歌史[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