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类文本的结构模型:DCP和BZD

来源 :语文世界(高中版 )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p99041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议论文体和叙述文体一样也有自己的结构模型,一篇千字左右的议论文一般由3~5个文章结构段落组合而成。在语文课里我们曾这样向学生讲授议论文:议论文的主要文体职能是要提出、论证和确立一个观点,议论文的总体构思思路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应这样的理论思维框架,我们可以这样告诉学生一个很实用的构思和写作议论文的方法:采用“导言——材料——评议”的模式把中心论点和使用的各种材料组合为一个300字左右的文章段落。
  什么叫“导言”?导言是作者的写作一落笔就用一句简洁的判断句说明这一个段落单元要议论的中心论点和基本看法。正像新闻文体的基本概念“导语”一样,既要精炼简短(美联社甚至要求记者写的导语不要超过23个字),又要集中鲜明地让这条消息的最重要、最新鲜、最有意义的信息“亮相”。对于这一个议论文的结构段落来说,“导言”是全段的“主题句”,是最核心的基本论点;对于这一篇议论文的全文内容来说,“导言”也可能是一个“分论点”。(如果在电脑上写作这一句“导言”可以把它“加粗”。)
  什么叫“材料”?材料是指根据“导言”而选择和使用的理论论据或事实论据。在材料的数量上,它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若干个;在材料的性质上,它可以是理论的,也可以是事实的;在材料的形态上,它可以是概括的,也可以是具体的;在材料所占的篇幅上,因为它是证明、推论“导言”的论据,那么就可能占到全段五分之三左右的空间,如果少到五分之一都不到,那这个结构段落肯定是空洞的、不具体的,就像只有骨骼而没有血肉显得过于干瘪一样。
  什么叫“评议”?它是紧接着对“材料”进行判断、推理而得出结论的分析性语言。它是从“材料”里符合逻辑地引申出来的一种理性看法,是不能与“材料”相脱离,甚至是相矛盾的一种夹叙夹议的语言。它可以是对“导言”阐明观点的一种重复、照应、发挥或强调,甚至你在讲不出和“导言”不同形式的语言时,你还可以采用和“导言”相同的句式。很多初学写作的同学,对“评议”这个段落结构模块不会用,即不会根据导言和材料来做更进一步的分析和总结,如果缺少“评议”这个段落结构模块,议论文的结构段落会“很干瘦”。
  如果你能接受上述我对“导言、材料、评议”的界说,那么我可以把这种最基本的构段框架简称为“DCP”(导言、材料、评议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即D、C、P)构段模型。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对具体的阅读活动的分析,掌握“DCP”的构段模型的应用方法。
  吴功正的微型评论文章《精心组织高潮》的中心论点就是它的文章标题。为了论证这个中心论点,作者组织了3个完整的段落,每一个段落的第一句话就是标准的段首导言,它用简洁的判断句提出了全文的3个分论点,明确地表述了每一个段落要展开论述的主题。接下来在每一个段落中都安排了几个或概括或具体的材料,这些材料又都是从《红楼梦》“宝玉挨打”一节中提炼或节录的事实材料。在每一个段落的结尾部分也都安排有若干句精炼的评议,回应、强调着段首导言。你如果对照原文看下面的图表可能印象更深:
  


  当你掌握了上述基本构段模型后,你可以用图形做这样的推论和表述了:导言如果在段首,可用倒三角形(△)表示,这就是“DCP”模型。导言如果放置在段末,即先用材料并阐释然后再得出主题句,可用正三角形(△)表示,这就是“CPD”模型。导言如果放置在段落中部,即前后的材料都为主题句服务,可用菱形(◇),这就是“CDP”模型。如果不用导言,即主题句不出现需读者自行提炼,那可用矩形(□)表示,这就是“CP”模型了。
  
  二
  
  当按照“DCP”构段模型(或其他构段模型)设计和预构好议论文的若干段落后,我们需要进行这样的讨论了——这些DCP或CPD段落如何把他们组合起来呢?换句话说,这些段落按照一个什么样的逻辑线索将它们先后连接并呈现出一种特定的文章结构呢?
  仍然先讲最基本的组段方式。每一个“DCP”段落与其他段落相连时一般不会超出下面三种基本方式:并列式、总分式、递进式。
  所谓“并列式”,是说这若干个“DCP”段落的主题句表达的中心意思互相之间是平行并列的逻辑,上一段落从某个角度展开阐述,下一段落从另一角度展开论证,彼此不相统属。
  所谓“总分式”,是说有一个段落是总起来论述,另外若干个部分根据总段分层论述,总段在论述推进过程中领起了各个分段。当然“总分式”可能是先分后总,也可能是先总后分再总,还可能是先分后总再分。无论总分式是哪一种组合形态,它们的一个重要特征常常是总括式的段落连接了若干个分段落。
  所谓“递进式”,是说第一个段落论述后得出的观点成为第二个段落论述的起点而第一个段落论述后得出的观点又成为第三个段落论述的起点,由此类推形成一个层层递进的首尾相连的链状结构。这种样式的重要特征是前一个段落解决的问题必须成为第二个问题展开论述的前提条件。
  “并列、总分、递进”三种样式可以说是议论文体最基本的结构形式元素。一篇只有3~5个段落的短文很可能就是采用其中某一种样式而构成的纯粹并列结构、总分结构、递进结构。但是这种纯粹的典型样式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正像实验室里的蒸馏水,它是水的纯粹形态,但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多见。实际上,大多数议论文由三种基本样式连接、组合而构成千姿百态的模样。集中讨论并列、总分、递进中的某一种纯粹样式,对文章写作活动并无太大的意义,而研究这三种结构元素如何有规律地连接、组合成为实际文章的结构形态,可能才有实际意义。我们仍然需要通过阅读实践来归纳总结这种深层结构的规律。
  朱光潜的《选择与安排》用了三千多字的篇幅谈了两个问题,一是论证文章写作中选择材料的重要性;二是论述选择材料和安排材料的具体方法。全文有9个段落,每个段落的主题句概述如下:
  A、作文最重要、最艰苦的工作是对材料的选择与安排(全文中心论点)。
  B、将兵、布阵的道理可以类证选择与安排的重要性(总体论证中心论点)。
  C、选择上常犯的毛病是“不愿割爱”,并以“用兵”的比喻加以形象说理(分论点①,开始专门论证“选择”)。
  D、用戏剧和小说的文学的特性为事实论据,阐述善于选择的重要性(进一步论证分论点①)。
  E、以“常山蛇阵”为比喻,说明文章有完整结构的三大特征(分论点②,专门讨论“安排”)。
  F、学习布局安排的方法(进一步推进对分论点②的论述)。
  G、结构安排的第一要求:层次清楚(对比论点②的首次延伸说明)。
  H、结构安排的第二要求:轻重分明(对比论点②的再次延伸说明)。
  I、写文章需要知道一定的“理”和“法”(总括了对“选择”与“安排”的分论部分,呼应篇首的中心论点)。
  如果将A~I的段落用图表来概括它们的结构形态,我们便获得了下面的图形:
  


  它清晰地表明,A与B是一个递进的关系,通过递进来确立中心论点。C、D与E、F、G、H相对A、B、I来说,是典型的总分关系,它们针对A、B确立的中心论点分两部分展开论证。C、D相对于E、F、G、H来说,它们是并列形态。C、D之间,又是递进,E、F之间也是递进,F、G、H是第二级总分,G、H之间又是第二级并列。最后I对A、B和对C、D、E、F、G、H来说是收束全文的“总”。由此看来,《选择与安排》的9个段落的结构形态当中,有3次递进,2次总分,2次并列。这非常有概括性地表明,一篇篇幅稍长的文章,其结构元素和结构形态绝不是单纯的,往往是并列、总分、递进三种基本样式的相连与组合形成的复合状态。这种复合才是变幻多端的议论文章的真实样态。因此,我们可以从“并列、总分、递进”三个词组的汉语拼音中各抽取一个开头字母(B、Z、D)拼合在一起,将这种文章结构中含有并列、总分、递进结构因素的复合状态称为议论文的“BZD”模型。一般说来,一篇稍微丰富、复杂一点的议论文,往往都采用总分式来设置文章总框架,在确立中心论点时有可能采用递进式来层层推进,在需要丰富地、多角度地展开论证时有可能采用并列式来安排各分论点的位置。
  有了议论文结构的“BZD”模型,我们发现,不论议论文的篇幅多长,不论它有多少段落,都可以用“BZD”模型来分析出每一段落的作用和地位,并由此找到各段、各层之间的逻辑联系,确认全文的结构形态。
其他文献
课堂导语的功能,或者说设计导语的真谛在于“引”。  引兴激趣。人有兴趣,才愿意学,主动学,乐此不疲,学有所得。诚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叩击学生的兴奋点,便是好的导语。
期刊
语言符号跟它所指称的事物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远在2000多年前就被古代学人所关注,并进行了探索。在中国语言史上就有两部探求汉语语源的专著,一部是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坚持从汉字的字形追踪它的词源;另一部是刘熙的《释名》,从语音角度去探求语义的来源。他们进行的工作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创新,现介绍如下。
期刊
博尔赫斯问道:什么是天堂?博尔赫斯答道:天堂是一座图书馆。这位浸泡在满是灰尘的图书馆里破万卷书、下笔有神的学者,曾不止一次说,“我是一个作家,但更是一个好读者。”直至他近乎完全失明时,又不无苦涩地写了一首诗向上帝致敬:“他以如此妙的讽刺/同时又给了我书籍和失明。”而语文教师如果没有“书巢”,也就等于“失明”,就等于没有天堂之家,就会心神无所安;商友敬先生的“书巢”建议,非泛泛而谈,而是有他多年的阅
期刊
西班牙是流行斗牛的。一个斗牛士用一匹红布激怒一头健壮的公牛,用梭镖和剑慢慢戏弄牛、杀死牛,场面比较惊险、刺激、血腥、残忍。  中国也有斗牛,和西班牙不同。在南方的贵州等地,冬天农闲季节,让两头公水牛互相打斗,决定胜负。农民作壁上观,哈哈大笑。  中国总共有三种牛:黄牛、水牛、牦牛。黄牛主要生活在北方,水牛主要生活在南方,牦牛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这种分布与气候紧密相关。  殷商时代的黄河流域是亚热带
期刊
记忆里,冬天的村庄像一块冻透了的水晶,风带着尖利的哨音在空荡荡的村道上呼啸而过。屋顶上积着厚厚的一层雪,雪融化了,顺着房檐滴下来,滴着滴着就成了冰凌子。村西的一湾池塘仿佛骤然间凝固了呼吸,变成了一面偌大的玉镜。池塘边的水井,一缕缕蒸汽冒出来,像是池塘无声的呼吸。清晨,村里的水桶依然叮叮咚咚,将一些生气泼洒在村庄的脉络里。  冬天的池塘是孩子们的乐园。尽管看不到雪白的莲花,也看不到池塘莲叶田田的盛装
期刊
四十多年前,我是秦牧的“粉丝”,尽管那时候还没有这个说法。他的《花城》和《艺海拾贝》,是我爱读的两本书。  《花城》(作家出版社1961年出版)是本散文集。上世纪60年代,读厌了空洞枯燥、高腔高调的说教文字,秦牧散文无疑是新人耳目的。他的散文谈天说地,从古到今,从草木禽兽到人情世态,从故事传说到现代科技,构筑了一个趣味横生、奇异多彩的世界。叙述从容,如行云流水。“采取的是像和老朋友在林中散步,或者
期刊
关于鲁迅的名和字,几种“权威”的说法,都显得有点混乱。2005年版《鲁迅全集》中的《鲁迅生平著译年表》正文第一句称:“取名樟寿,字豫山(后改名树人,字豫才)。”鲁迅到南京水师学堂去读书,在那里的一位叔祖另行给他取名树人,但原名樟寿并不废除。因而《年表》中那句文字应为:“取名樟寿,字豫山(后改豫才),后又名树人。”1981年出版的四卷本《鲁迅年谱》中称:“本名樟寿,初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改名树人。”
期刊
朋友是磁石吸来的铁片儿,钉子,螺丝帽和小别针,只要愿意,从俗世上的任何尘土里都能吸来。现在,街上的小青年有江湖义气,喜欢把朋友的关系叫“铁哥们”,第一次听到这么说,以为是铁焊了那种牢不可破,但一想,磁石吸的就是关于铁的东西呀。这些东西,有的用力甩甩就掉了,有的怎么也甩不掉,可你没了磁性它们就全没有喽!昨天夜里,端了盆热水在晾台上洗脚,天上一个月亮,盆水里也有一个月亮,突然想到这就是朋友嘛。  我在
期刊
鲁迅作品总让我想到木刻。虽是一字一词的咀嚼,也能感到刀锋的犀利。  且看《药》中的华大妈。华老栓天没亮起身去买“药”,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这一个“掏”字,真是入木三分。不说拿,不说取,而说“掏”,且是“掏了半天”,可见这钱藏得很深。而钱藏得越深,越能说明在他们心目中的分量。这或许是他们一生的积蓄。然而,为了一个人血馒头,他们竟把视如生命的钱“掏”了出来。鲁迅正是通过这个“掏
期刊
圆圆的脸盘儿,永远灿烂的笑容。那就是肖海洋。  她不是火而是水,她没有火的雷霆万钧、轰轰烈烈;无论是在课堂上抑或是生活中,你都能感受到她水一般的澄澈纯净,水一般的柔美绵长,水一般的润物无声,水一般的诗心诗情。这就是肖海洋。    让语文诗意地栖居    天生一个肖海洋,她为语文而生!当她登上语文教坛时,幻化出流光溢彩,于是便有了“彩色语文”。  “当懵懂无知的生命渴望智慧的牵引时,这里便是生命的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