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异法相同,同源构法成

来源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er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于不同类型的考题,有时可以采用相同的思路来求解,该类考题称之为解法同源考题. 该类考题的出现,极大地拓展了解题方法,有助于解题思路的关联性建构,对提高解题效率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同源;面积;性质;割补法;几何
  考题2 (2018年甘肃张掖中考)如图6,已知二次函数y=ax2 2x c的图像经过点C(0,3),与x轴分别交于点A和点B(3,0),其中点P是直线BC上方抛物线上一动点.
  (1)试求二次函数y=ax2 2x c的表达式.
  (2)连接PO,PC,并将△POC沿y轴翻折,得到四边形POP′C,如果四边形POP′C为菱形,请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
  (3)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CPB的面积可以取得最大?请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以及四边形ACPB面积的最大值.
  思路突破 本题为典型的函数综合题,涉及抛物线和直线,第(1)(2)问分析略,下面主要探讨第(3)问的求解策略.
  难点分析 对于第(3)问,从问题形式来看,求四边形ACPB的面积过程中,存在三大难点,一是题目为最值问题,随着点P的移动,四边形ACPB的形状必然发生变化,如何定量分析有待研究;二是四边形ACPB为不规则图形,如何利用已有知识建立面积求解模型有待讨论;三是题干信息仅给出了函数的解析式,没有具体的线段长,如何利用转换条件获得相应的线段长需要进一步讨论.
  思路构建 研究面积的最值,可以尝试设出点P的坐标,使其变为相对意义上的静止点,则可以建构特定条件下的四边形面积模型. 四边形ACPB为不规则图形,可以尝试采用分割法,将其转化为几个规则的基本图形的组合,则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就可以通过分别求解规则图形的面积来求解. 线段的长度可以通过两点之间的坐标来获得,因此可以将求线段长度的问题转化为求关键点的坐标,求点的坐标可以结合函数解析式来获得. 最后,可以建立关于点P坐标参数的面积函数式,通过研究点P的轨迹参数来完成最值求解.
  考题1和考题2的第(3)问都是求几何图形的面积,只是问题的研究背景不同. 考题1直接给出了几何元素的相关信息,包括角、边的大小以及相关几何性质,是几何动点下的面积分析问题;而考题2给出了函数的解析式和相关点的坐标,是函数图像中的几何问题,属于解析几何. 虽然两者的问题形式不同,但考虑到解析几何是函数与几何的综合,因此实质上都是对几何的拓展研究. 上述解题策略在思想方法和构建思路上存在一些相同之处,具体如下.
  对于思想方法,考题所涉及的四边形均为不规则四边形,利用已有的图形面积求解方法无法直接完成,因此基于构造思想采用面积的割补法是最为有效的方式. 该解题思想方法在考题1、考题2中均有充分的体现,它们均是通过添加辅助线的方式,将四边形分割成几部分,构造出几个常见的基本图形,利用其面积公式来求解.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分割方式所构造的基本图形不相同,面积求解的难易程度也有差异,最为简洁的方式是根据题目所给条件进行图形构造,如考题1的纯几何问题直接利用已知的线段长,考题2则尽量将已知点作为所构图形的顶点,这是构造思想的具体使用细节,合理构造可以简化求解.
  对于思路构建,利用面积割补法是构建求解几何模型的总体思想,而如何建立已知条件与目标问题的关系是求解的具体思路. 考题1基于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利用几何性质来探究面积求解的关键线段长,采用的是“公式→线段→几何性质”的思路探寻模式,这是由所给条件——几何性质所决定的;考题2同样基于图形面积公式,进行了所需线段长度的思路构建,采用的是“公式→线段→函数性质”的思路探寻模式,都是由问题目标展开的思路构建. 考虑到点坐标与线段之间的联系,及几何与代数之间的不可分割联系,问题的构建思路均是以定理、公式为出发点,建立必要条件与性质之间的联系,这是两道考题构建思路的同源所在.
  考题求解的学习思考
  1. 重视考题解法,透析问题结构
  上述考题属于不同知识领域的“形异法同”的关联题,虽然问题的形式、题干信息条件有较大的差异,但由于均是对不规则面积的求解,因此在解题策略上存在同源性. 对考题进行总结归纳,不能只局限于同类型的考题,也应重视对相同解题策略的考题整理,尤其是具有相同思想方法的考题. 深入探析解法上的“同”与“不同”,不仅可以丰富解题方法,在解法归纳的过程中还可以拓展解题思路,促进思维的活跃性. 另外,关注同源考题的命题结构,反思问题求解时的转化策略,充分理解命题人由条件构建问题的基本框架,真正理解解法一致性的根源,是解题的核心.
  2. 提炼问题条件,总结重点知识
  解后反思是对问题求解进行信息提炼,包括问题的条件、出题形式、求解涉及的基础知识,如上述考题1给出图形的基本性质来求解图形的面积,涉及菱形、三角形的性质,求解时利用了面积公式、勾股定理、分割方法等. 对问题信息进行总结,有助于后续知识的学习,结合考题,可以深入理解涉及的知识内容,积累知识运用的经验,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同时,在知识整理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的解题框架,这样有助于解题策略的形成. 解后反思实际上是知识的内化过程,是知识与能力强化、提升的过程.
  寫在最后
  解法同源是较为特殊的一类关联考题,解题过程中用到的思想方法、构建思路具有潜在的研究价值,尤其是在命题形式多样化的中考中,局限于表象问题是难以提升解题能力的. 深刻挖掘解题思路的构建策略、思想方法,有助于摆脱考题的束缚,真正理解问题的精髓,获得思想层面的能力提升.
其他文献
[摘 要]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学生平常都见过,只是没有认真地研究、思考过而已. 本节课要从生活入手,让学生掌握其判定方法和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陪学生探究现象、体验数学,让分类、数形结合、观察、分析、概括等数学思想或方法在体验中渐渐渗透到学生的理念中.  [关键词] 情境引入;合作交流;应用新知  案例背景  本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将采取先学后教的形式,以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自然流淌. 课前,教师
[摘 要] 现阶段,基于微课的初中数学教学成为初中教改所关注的焦点. 本文在阐述数学微课教学设计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初中数学微课教学设计策略,并以“二次函数图像”为例进行了深入阐述.  [关键词] 初中数学;微课;教学设计;二次函数图像  微课是以视频为载体,针对某一个数学概念、思想或方法所设计的一种教学资源,具有主题突出、内容短小、精炼有力等特点,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
牽线平面几何,类析抛物曲线
[摘 要] 交流互动是数学课堂的必要环节,它延伸学生数学思维活动,促进其思维活动社会化;数学学习过程的有效交流互动是学生尝试论证观点、共享发现、肯定猜想的基本途径. 文章以初中数学讲评课为教学载体,重点探讨在交流互动领域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实现途径,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 数学交流;课堂教学;讲评课;素养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培养学生走向社会、适应新环境、获得生存发展的核心能力,数学学习过程
[摘 要]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以“说题”活动为载体,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我探索和合作交流,能提升学生的数学交流、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文章以“平行线与角平分线”习题课程教学为例,探究了初中数学“说题”活动教学策略.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数学说题;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会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也就是要将传统“教师教,学生听”的教学模
[摘 要] 实验是数学学习、研究的重要方法,关于实验的教学,近年来成为初中数学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本文笔者针对实验教学最后一个环节中理性提升、数学化提炼不足的问题,提出了“数学实验教学需要漂亮‘最后一跃’”的观点,并结合“拼图实验”课例,作进一步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 数学实验;教学;问题;思考  因为数学实验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等功能,所以受到越
[摘 要] 本文在阐释翻转课堂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思路,和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并以苏教版“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为例,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 翻转课堂;数学素养  近些年来,可汗学院、世界著名大学视频公开课等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广大学生的学科素养向核心处“漫溯”. 而作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性学科,初中数学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
近年来,清宫题材的古装剧在电视上热播,关于清朝皇帝的一些故事随之广为流传,比如,康熙皇帝微服私访的故事就为人们所熟知。康熙皇帝号称“千古一帝”,确有非同凡响之处,除了政治上的统治之外,他对西方数学在中国的传播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康熙是一个很自负的皇帝,他不仅想做一个政治上的至尊者,还想做一个学术上的仲裁者。1687年,康熙曾将几位以学问见长的重臣召至宫内当场考试,他亲自出题并阅卷,然后
不得了啦!不得了啦!今天妈妈生我的气了。因为我这回考试考砸了,她可是真的发火了,你看——她双手叉着腰,面红耳赤,怒目圆睁,愤怒的眼神里简直能喷出火来。妈妈咬紧牙关,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嘴角抽动了一下,欲言又止。突然啪的一声,她把我的试卷往桌子上用力一扔,恶狠狠地对我吼了一句:“不找出原因,今晚你就不用吃饭了!”我站在墙边,忐忑不安地看着妈妈生气的样子,心里既紧张又害怕,也惭愧极了,暗暗地想:我怎么那
[摘 要] 文章赏析了两节获得专家和教师高度评价的同课异构课程的教学片段,从中借鉴数学教学活动的设置方法,让数学活动起到应有的作用,避免在教学中开展毫无意义的“假活动”.  [关键词] 数学活动;活动过程;主动探究;平均数  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与“教”的完美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起到路标和桥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