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4-039-01
“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身心的活动才起作用……在同样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每个学生发展的特点和成就,主要取决于他自身的态度,决定于他在学习、劳动、和科研活动中所付出的精力。所以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自身发展的动力。”在教学活动中,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才能发生作用。学生个体的这种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的态度表现为学生的认知欲、动机、兴趣等多种因素,这与心理学有着直接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鼓舞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驱动他们的学习动力,是我们研究语文课程学习动力驱动观的重要意义。
语文课程学习动力驱动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融入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在语文课程中学到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在其他课程、其他场合中也可以学到语文,拓宽学语文用语文的天地。”语文与生活同在,它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语文源于生活,内在于生活。没有生活,也就没有语文。
语文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深厚的人文精神。教学时,我们应以课堂为起点,让教学贴近生活,鼓励学生用生活的标准去判断、生活的底蕴去诠释、生活的经验去解读语文材料,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并真正受到启迪。“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就是要求教育工作者从传统教学范式关注学生知识掌握的结果观,转向学生成长的过程和实践。”这符合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
二、主体交互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即教育重在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而语文作为人的一种生命活动形式,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担负唤醒学生的重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问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此,“平等对话”不仅指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对话,还包括学生和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各自与教材之间的对话。这种主体交互式的的对话已经成为现代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中重要的认知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主体双方不断相互作用,相互接发,从而获得共同的发展。
三、感受体验
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和感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特点和重要实践活动。从语文能力的形成看,语文能力的获得必须以自我体验为基础,没有学生自己的亲身参与、感悟、积累和体验,教师给予的和书上记载的都只能是外在的东西,难以融进学生的灵魂,成为学生综合素养的一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只有感悟了,语文能力和水平才能提高。从具体操作的层面看,要让学生对文本和某个语言材料进行深入思考,并能迅速地抓住主要问题,明了中心;探究其中的异同,体味个中的好处,达到真正理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语文能力,教师就必须加强体验感悟方法的指导与体验感悟能力的培养。
四、人文关怀
从人本理念出发,语文教育目标可理解为两方面。一是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精神的基础。通过语文教育,帮助学生建立一种做人的基本信念和准则,筑起一道生命的底线,构出一座巍峨的精神长城,并赋予学生的生命以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亮色。这个精神的基础是人的生命的依托和精神的砥柱,有了它,人生就有了信念,有了理想和追求,有了彼此的关怀和尊重,有了做事的基本准则,有了战胜一切沉重黑暗和丑恶的勇气与力量。二是引导学生领悟语言文字的美。语言文字的美是其内在的情感美、理念美、道德美的外化,是思想和灵魂的外化。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美,也就是感悟人性之美;引导学生写出美的语言文字,就是学生人性美的勃发。
五、超越生命
人类是有意识的存在,人类不仅有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而且还有关于自己的感觉和直觉、欲望和目的、情感和意志、思想和理想的自我意识。在这种自我意识中,人类能够感觉、感知、感想,在自己的意识世界中为自己创造无限广阔、无限丰富、无限发展的世界,给自己构成理想的、真善美相统一的世界,这就是个体生命的超越意识。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生命个体,正处在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超越意识的形成,对于语文教育乃至整个学校教育都显得有为重要。因此,超越意识不仅是人生命意识的本质,是人生命意识的最高追求,也是语文教育的最重要内容和最根本的归宿。
语文的本质,从表面上看,是人们所说的话和所写的文章,从本质上看,就是人份的心灵之声,生命之声。语文教学的载体与内容,就是这种直观的生命话语,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与目标追求,就是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敏感,让学生懂得去呵护生命、亲近自然。因此在语文教育中,只有用富于思想和情感的语言唤起学生的生命激情,唤起学生建构文本的意识,净化心灵,提升精神追求,从而最终使学生完成自我的超越,逐步走向完美。
参考文献:
[1]张天宝.主体性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82
[2]钟启泉,邓志伟.个性化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51
[3]田本娜.外国教学思想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58
[4]李镇西.熏陶感染与独特体验[J].语文教学通讯,2004,(7-8):11.
[5]程钧.探求自主感悟的轨迹[J].语文教学通讯,2004,(9):22.
“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身心的活动才起作用……在同样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每个学生发展的特点和成就,主要取决于他自身的态度,决定于他在学习、劳动、和科研活动中所付出的精力。所以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自身发展的动力。”在教学活动中,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才能发生作用。学生个体的这种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的态度表现为学生的认知欲、动机、兴趣等多种因素,这与心理学有着直接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鼓舞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驱动他们的学习动力,是我们研究语文课程学习动力驱动观的重要意义。
语文课程学习动力驱动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融入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在语文课程中学到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在其他课程、其他场合中也可以学到语文,拓宽学语文用语文的天地。”语文与生活同在,它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语文源于生活,内在于生活。没有生活,也就没有语文。
语文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深厚的人文精神。教学时,我们应以课堂为起点,让教学贴近生活,鼓励学生用生活的标准去判断、生活的底蕴去诠释、生活的经验去解读语文材料,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并真正受到启迪。“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就是要求教育工作者从传统教学范式关注学生知识掌握的结果观,转向学生成长的过程和实践。”这符合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
二、主体交互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即教育重在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而语文作为人的一种生命活动形式,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担负唤醒学生的重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问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此,“平等对话”不仅指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对话,还包括学生和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各自与教材之间的对话。这种主体交互式的的对话已经成为现代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中重要的认知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主体双方不断相互作用,相互接发,从而获得共同的发展。
三、感受体验
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和感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特点和重要实践活动。从语文能力的形成看,语文能力的获得必须以自我体验为基础,没有学生自己的亲身参与、感悟、积累和体验,教师给予的和书上记载的都只能是外在的东西,难以融进学生的灵魂,成为学生综合素养的一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只有感悟了,语文能力和水平才能提高。从具体操作的层面看,要让学生对文本和某个语言材料进行深入思考,并能迅速地抓住主要问题,明了中心;探究其中的异同,体味个中的好处,达到真正理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思维品质,形成语文能力,教师就必须加强体验感悟方法的指导与体验感悟能力的培养。
四、人文关怀
从人本理念出发,语文教育目标可理解为两方面。一是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精神的基础。通过语文教育,帮助学生建立一种做人的基本信念和准则,筑起一道生命的底线,构出一座巍峨的精神长城,并赋予学生的生命以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亮色。这个精神的基础是人的生命的依托和精神的砥柱,有了它,人生就有了信念,有了理想和追求,有了彼此的关怀和尊重,有了做事的基本准则,有了战胜一切沉重黑暗和丑恶的勇气与力量。二是引导学生领悟语言文字的美。语言文字的美是其内在的情感美、理念美、道德美的外化,是思想和灵魂的外化。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美,也就是感悟人性之美;引导学生写出美的语言文字,就是学生人性美的勃发。
五、超越生命
人类是有意识的存在,人类不仅有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而且还有关于自己的感觉和直觉、欲望和目的、情感和意志、思想和理想的自我意识。在这种自我意识中,人类能够感觉、感知、感想,在自己的意识世界中为自己创造无限广阔、无限丰富、无限发展的世界,给自己构成理想的、真善美相统一的世界,这就是个体生命的超越意识。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生命个体,正处在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超越意识的形成,对于语文教育乃至整个学校教育都显得有为重要。因此,超越意识不仅是人生命意识的本质,是人生命意识的最高追求,也是语文教育的最重要内容和最根本的归宿。
语文的本质,从表面上看,是人们所说的话和所写的文章,从本质上看,就是人份的心灵之声,生命之声。语文教学的载体与内容,就是这种直观的生命话语,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与目标追求,就是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敏感,让学生懂得去呵护生命、亲近自然。因此在语文教育中,只有用富于思想和情感的语言唤起学生的生命激情,唤起学生建构文本的意识,净化心灵,提升精神追求,从而最终使学生完成自我的超越,逐步走向完美。
参考文献:
[1]张天宝.主体性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82
[2]钟启泉,邓志伟.个性化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51
[3]田本娜.外国教学思想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58
[4]李镇西.熏陶感染与独特体验[J].语文教学通讯,2004,(7-8):11.
[5]程钧.探求自主感悟的轨迹[J].语文教学通讯,2004,(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