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对于人才培养理念的变革,我们逐渐认识到,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人才才能够适应未来的挑战。也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新课标对小学阶段各学科的教学目标有了全新的定位。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喜爱,提高音乐文化素养及审美能力,旨在培养学生对于“美”的认识,提高对于“美”的感知力,起到美育作用。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优美健康的音乐是审美主体获得美感的重要源泉。”要使学生能够懂得音乐、喜欢音乐,具有一定的欣赏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这不仅仅是靠着教师拘泥在课本知识之中,被动的教授给学生,而是需要教师能够在音乐课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欣赏热情,施以鼓励学生自主参与、有创新意识的教学教法,在课堂上不仅仅只是一架琴、一副嗓子、一张五线谱,而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广泛的感知器官,在课堂中能动、自主并加入个人体验的完成学习。
一、关注学生主体地位,形成体验式课堂
新课标改革已走过近十年,在音乐课改中最为鲜明的变化是,将音乐课与艺术进行了整合,形成了“艺术”这样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从这一改革亮点不难看出,音乐课堂不仅仅只停留在完成“唱歌”这样一个单一的教学目标。课标给出了更为综合和多元的教学任务。在课堂上,如果仅仅专注于:老师教,学生唱,那么对于学生音乐欣赏水平、学习兴趣等多方面都无裨益,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确立课堂为学生的“学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能仅仅使用“教”和“唱”这样单一的元素,根据音乐课的学科特性,融入有组织的音乐教学体验式活动,打造具有体验效果的课堂。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感受能力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关注“学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根据年龄的不同,对音乐的感受力也不一样,对于低段学生来说,其音乐感知欣赏水平就比较低,自然会出现主动学习能力差的情况,教师就需要创设音乐表达的情景。
课堂教学不仅仅只停留在对于音乐的想像和欣赏上,还需要创造性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把感受到的音乐内容进行外化、显现的表达。这一转化过程不应是被动或教师的刻板要求,而是通过教学活动调动起学生内在的热情和表现欲望来实现的。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策略性的运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自主展示等教学手段,充分放学习主动权,学生可以就自己擅长或喜欢的内容进行展示或在创作。
由此可见,充分考虑不同年段学生的“学情”,做到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热情”为本,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自主感知、探究,合作中學习和表现的能力。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始终有主动感受音乐魅力的乐趣,也使课堂上单边的教学变为多边合作、互动,学生在自主、参与中保持了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和持续参与音乐活动的热情。
(二)创设活力课堂
自主学习不仅仅是对于学生在语数等知识基础性学科的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音乐学科来讲同样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音乐课是学生感受艺术、体会美的主要阵地,是学生艺术感受力和表现力萌芽的摇篮,自主学习能够于无声处将学生对艺术的体会和表现释放出来,还原课堂本该有的活力。
课改前,音乐课往往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所具有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因此课堂缺乏灵动和激情,新课标的确立使得音乐课堂找到了更为恰切的定位,在教育教法上也创新性的引入了许多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的方法。
二、激发兴趣,创造参与性课堂
(一)因生施教,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音乐教学旨在对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提升,以培养兴趣,启智发展为主,围绕这一总目标,应切实的考虑到不同的学生对于音乐的领悟、喜爱和其天赋都是不一样的,甚至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天生乐感强,艺术天赋高的学生对于音乐课的兴趣自然是比较浓厚的,但是也有内向、不善于表现自己的学生,对于音乐课的兴趣就相对弱一些。新课标要求教师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学情进行有的放矢的兴趣激发与学习情景的创设。从而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够在自身学习能力的基础上自主、自信的参与到音乐课程的学习中来。
例如在教学中,不仅仅只是关注到表现力较强的学生所作出的展示,也可以创造性的使用和整合音乐教材,将歌曲串编成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剧,这样就有助于学生在排演音乐剧的过程中形成水平、不同能力不同的团体,深层次的激发了每个学生创作、参与、表现的欲望,其学习兴趣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主动性也就可以被更好的发挥,同时锻炼了学生合作的能力。只有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学情,尝试小组比赛、自己找伙伴合作表演、自己设计演唱动作等多种激励方法,才能够有针对性的调动不同学生的兴趣,激发自主学习的热情,使课堂灵动而富有新意。
(二)善于鼓励,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任何一种主动的、兴趣浓厚的学习都是建立在较为放松的,能够自我认同并充满信心的心理机制下的。新课标已经强调了小学阶段的课程设置上并没有主副科设置差异,这就需要广大音乐教师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音乐课的教学也不能够仅仅只是对于语数这样的科目的补充,它同样是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素质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的。这就需要音乐教师从更深的层次去认识新课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之前千丝万缕的联系,注重课堂上对于三维目标的把握、落实和突破。其中,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心理状态,通过鼓励学生的表现,给予学生较大期望以及客观肯定的方法,使学生充分肯定自己并能够产生自信,激发积极主动学习的欲望和需求,实现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学习内容的开放性。
综上所述,唯有重视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性的发挥、主动性的培养和发展,才能够真正使学生将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内化成自身成长所需的音乐素养,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全面发展的时代骄子!
一、关注学生主体地位,形成体验式课堂
新课标改革已走过近十年,在音乐课改中最为鲜明的变化是,将音乐课与艺术进行了整合,形成了“艺术”这样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从这一改革亮点不难看出,音乐课堂不仅仅只停留在完成“唱歌”这样一个单一的教学目标。课标给出了更为综合和多元的教学任务。在课堂上,如果仅仅专注于:老师教,学生唱,那么对于学生音乐欣赏水平、学习兴趣等多方面都无裨益,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确立课堂为学生的“学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能仅仅使用“教”和“唱”这样单一的元素,根据音乐课的学科特性,融入有组织的音乐教学体验式活动,打造具有体验效果的课堂。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感受能力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关注“学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根据年龄的不同,对音乐的感受力也不一样,对于低段学生来说,其音乐感知欣赏水平就比较低,自然会出现主动学习能力差的情况,教师就需要创设音乐表达的情景。
课堂教学不仅仅只停留在对于音乐的想像和欣赏上,还需要创造性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把感受到的音乐内容进行外化、显现的表达。这一转化过程不应是被动或教师的刻板要求,而是通过教学活动调动起学生内在的热情和表现欲望来实现的。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策略性的运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自主展示等教学手段,充分放学习主动权,学生可以就自己擅长或喜欢的内容进行展示或在创作。
由此可见,充分考虑不同年段学生的“学情”,做到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热情”为本,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自主感知、探究,合作中學习和表现的能力。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始终有主动感受音乐魅力的乐趣,也使课堂上单边的教学变为多边合作、互动,学生在自主、参与中保持了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和持续参与音乐活动的热情。
(二)创设活力课堂
自主学习不仅仅是对于学生在语数等知识基础性学科的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音乐学科来讲同样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音乐课是学生感受艺术、体会美的主要阵地,是学生艺术感受力和表现力萌芽的摇篮,自主学习能够于无声处将学生对艺术的体会和表现释放出来,还原课堂本该有的活力。
课改前,音乐课往往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所具有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因此课堂缺乏灵动和激情,新课标的确立使得音乐课堂找到了更为恰切的定位,在教育教法上也创新性的引入了许多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的方法。
二、激发兴趣,创造参与性课堂
(一)因生施教,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音乐教学旨在对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提升,以培养兴趣,启智发展为主,围绕这一总目标,应切实的考虑到不同的学生对于音乐的领悟、喜爱和其天赋都是不一样的,甚至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天生乐感强,艺术天赋高的学生对于音乐课的兴趣自然是比较浓厚的,但是也有内向、不善于表现自己的学生,对于音乐课的兴趣就相对弱一些。新课标要求教师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学情进行有的放矢的兴趣激发与学习情景的创设。从而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够在自身学习能力的基础上自主、自信的参与到音乐课程的学习中来。
例如在教学中,不仅仅只是关注到表现力较强的学生所作出的展示,也可以创造性的使用和整合音乐教材,将歌曲串编成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剧,这样就有助于学生在排演音乐剧的过程中形成水平、不同能力不同的团体,深层次的激发了每个学生创作、参与、表现的欲望,其学习兴趣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主动性也就可以被更好的发挥,同时锻炼了学生合作的能力。只有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学情,尝试小组比赛、自己找伙伴合作表演、自己设计演唱动作等多种激励方法,才能够有针对性的调动不同学生的兴趣,激发自主学习的热情,使课堂灵动而富有新意。
(二)善于鼓励,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任何一种主动的、兴趣浓厚的学习都是建立在较为放松的,能够自我认同并充满信心的心理机制下的。新课标已经强调了小学阶段的课程设置上并没有主副科设置差异,这就需要广大音乐教师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音乐课的教学也不能够仅仅只是对于语数这样的科目的补充,它同样是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素质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的。这就需要音乐教师从更深的层次去认识新课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之前千丝万缕的联系,注重课堂上对于三维目标的把握、落实和突破。其中,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心理状态,通过鼓励学生的表现,给予学生较大期望以及客观肯定的方法,使学生充分肯定自己并能够产生自信,激发积极主动学习的欲望和需求,实现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学习内容的开放性。
综上所述,唯有重视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性的发挥、主动性的培养和发展,才能够真正使学生将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内化成自身成长所需的音乐素养,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全面发展的时代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