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预习习惯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保障,同时这也是长期培养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关键。小学阶段的数学预习教学实践中,老师应当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本文将对小学生数学预习兴趣培养问题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预习兴趣;培养方法;研究
中国分类号:G623.5
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就是良师益友,在此过程中应当正确培养学生的学习理念,培养学生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1、预习兴趣培养需采取有效的方法
对于小学生数学预习而言,实际上就是课前对本节课上的新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对初次接触到的新知识、新内容进行自学。对于多数小学生而言,新知识的预、自学时,显得非常的迷茫,甚至不知从何下手。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预习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以语文课预习为例,其主要是对固定字词、课文诵读,而数学课则需要面对非常多的学习内容,而且还必须采取多元化的学习方法预习。基于此,在引导学生预习学习时,应当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教学内容,将学习的重点放在课本知识的学习方面,从而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预习方式。小学阶段的预习学习,实际上就是感知新知的动态过程,老师应当先给学生做示范,再进行阅读,引导学生逐字逐句地去分析,然后全面进行考虑。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将重点概念、关键词句和字词,用直线、双直线以及圆点和波浪线等符号,将其标记清楚;同时,还要将个人不理解、或者存在的疑难问题在空白处写下来,对新知识进行全面的了解。通过上述阅读法的应用,采用适合的方法对小学数学概念课进行教学。比如,平行四边形面积及相关知识预习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先拟定预习提纲,积极引导学生预习、学习。提纲的内容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怎样将平行四边形转变成长方形;转化后的平行四边形底、长方形长之间的关系如何?四边形的高与长方形的宽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实践中,改组预习引导法的应用,可以使学生有针对性地思考和观察,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小学阶段的预习教学实践中,还应当启发学生将该转法有效地迁移到梯形面积、三角形的计算中去。由于教学内容上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因此预习教学方法差异性也比较大,在预习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加强预习指导。
2、采取问题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预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教学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学习积极主动性,但要求所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巧妙、艺术性。小学数学预习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结合新课标要求和学生的特点,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巧妙的设计,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在小学阶段的数学预习教学实践中,应当鼓励学生自主地提问题,并且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学习,从而使得预习学习更有针对性。以三角形面积计算及相关内容预习学习为例,有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三角形面积计算时,公式为底乘高除以2,我的问题是为什么还要除2呢?在倍数、因数预习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找一个的因数是不是有什么窍门或者技巧呢?采取问题教学法以后,诸如上述問题非常普遍,几乎每一堂课上都有学生提出来,但不是每一堂课预习学习时,学生所提出的问题都有针对性、有价值。实践中,老师应当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还要鼓励他们深入探究,多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并且对自己所提出的问题自主评价和探究。新课程开始之前,应当先收集学生在预习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在课前拿出五分钟的时间先浏览这些问题,选出其中有代表性的问题重点讲解,其他问题简单作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充分结合教育教学目标、教学方案,提出问题。对于那些比较精彩,有代表性的问题,鼓励学生来回答,并且给予提出问题的同学以肯定和表扬。通过该种方法的应用,被表扬的学生会倍受鼓舞,其他学生也表现出强烈的欲望,使他们更自觉地做好课前预习。
3、采用成功促进预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数学预习教学实践中,学生先掌握一部分知识,这样在学习过程中会形成一种成就感,在该种感觉的督促下,学生能够有效展示个人的学习成果。比如,课堂教学过程中无法结合预习情况开展教学工作,而是像没有布置预习那样上课,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和学习热情造成挫伤。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老师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改革,并在此过程基础上建立新的预习模式,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成功平台。以年、月、日及相关内容教学为例,课前开门见山地对学生进行提问,“昨天晚上大家都对《年、月、日》这一节课进行预习了吧,相信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那么请同学们分组交流吧。当下达这一指令以后,学生们开始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小组合作学习,而且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热情都特别高涨,不仅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而且还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好了,我看大家的讨论特别热烈,一定有结果了,那么谁来上台给大家说一说?”这时,学生们争先恐后举手,跃跃欲试地想要上台分享自己的预习成果。“一年有12个月”、“每年的1、3、5、7、8、10、12月,都是31天”等等。同时,还要学生提出了疑问,每4年出现一个闰年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我不太懂。对于这些问题,老师不急于回答,而且用期待的语气进行提问:“哪个学生能回答这个问题?”此时有学生举手回答,在老师欣赏的目光下,在学生的掌声中,大家可以有效分享预习学习的成功喜悦。
结语:总而言之,良好的预习学习习惯养成并非一蹴而就的,需长期的培养才能形成,因此老师应当有计划、坚持不懈的对学生进行督促和引导,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主预习和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岳素芸.“本真课堂”教学模式下对小学生数学预习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10).
[2]柏雪梅.浅谈小学生数学预习习惯的培养[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3(10).
[3]高兰平.预习,给孩子一个成功的基点——谈小学低年级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18).
[4]杨雁.让预习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J].新课程(下),2014(01).
[5]谢霜.浅谈小学生数学预习习惯的培养[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19).
关键词:小学数学;预习兴趣;培养方法;研究
中国分类号:G623.5
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就是良师益友,在此过程中应当正确培养学生的学习理念,培养学生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1、预习兴趣培养需采取有效的方法
对于小学生数学预习而言,实际上就是课前对本节课上的新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对初次接触到的新知识、新内容进行自学。对于多数小学生而言,新知识的预、自学时,显得非常的迷茫,甚至不知从何下手。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预习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以语文课预习为例,其主要是对固定字词、课文诵读,而数学课则需要面对非常多的学习内容,而且还必须采取多元化的学习方法预习。基于此,在引导学生预习学习时,应当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教学内容,将学习的重点放在课本知识的学习方面,从而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预习方式。小学阶段的预习学习,实际上就是感知新知的动态过程,老师应当先给学生做示范,再进行阅读,引导学生逐字逐句地去分析,然后全面进行考虑。在此过程中,要求学生将重点概念、关键词句和字词,用直线、双直线以及圆点和波浪线等符号,将其标记清楚;同时,还要将个人不理解、或者存在的疑难问题在空白处写下来,对新知识进行全面的了解。通过上述阅读法的应用,采用适合的方法对小学数学概念课进行教学。比如,平行四边形面积及相关知识预习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先拟定预习提纲,积极引导学生预习、学习。提纲的内容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怎样将平行四边形转变成长方形;转化后的平行四边形底、长方形长之间的关系如何?四边形的高与长方形的宽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实践中,改组预习引导法的应用,可以使学生有针对性地思考和观察,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小学阶段的预习教学实践中,还应当启发学生将该转法有效地迁移到梯形面积、三角形的计算中去。由于教学内容上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因此预习教学方法差异性也比较大,在预习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加强预习指导。
2、采取问题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预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教学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学习积极主动性,但要求所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巧妙、艺术性。小学数学预习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结合新课标要求和学生的特点,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巧妙的设计,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在小学阶段的数学预习教学实践中,应当鼓励学生自主地提问题,并且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学习,从而使得预习学习更有针对性。以三角形面积计算及相关内容预习学习为例,有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三角形面积计算时,公式为底乘高除以2,我的问题是为什么还要除2呢?在倍数、因数预习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找一个的因数是不是有什么窍门或者技巧呢?采取问题教学法以后,诸如上述問题非常普遍,几乎每一堂课上都有学生提出来,但不是每一堂课预习学习时,学生所提出的问题都有针对性、有价值。实践中,老师应当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还要鼓励他们深入探究,多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并且对自己所提出的问题自主评价和探究。新课程开始之前,应当先收集学生在预习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在课前拿出五分钟的时间先浏览这些问题,选出其中有代表性的问题重点讲解,其他问题简单作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充分结合教育教学目标、教学方案,提出问题。对于那些比较精彩,有代表性的问题,鼓励学生来回答,并且给予提出问题的同学以肯定和表扬。通过该种方法的应用,被表扬的学生会倍受鼓舞,其他学生也表现出强烈的欲望,使他们更自觉地做好课前预习。
3、采用成功促进预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数学预习教学实践中,学生先掌握一部分知识,这样在学习过程中会形成一种成就感,在该种感觉的督促下,学生能够有效展示个人的学习成果。比如,课堂教学过程中无法结合预习情况开展教学工作,而是像没有布置预习那样上课,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和学习热情造成挫伤。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老师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改革,并在此过程基础上建立新的预习模式,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成功平台。以年、月、日及相关内容教学为例,课前开门见山地对学生进行提问,“昨天晚上大家都对《年、月、日》这一节课进行预习了吧,相信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那么请同学们分组交流吧。当下达这一指令以后,学生们开始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小组合作学习,而且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热情都特别高涨,不仅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而且还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好了,我看大家的讨论特别热烈,一定有结果了,那么谁来上台给大家说一说?”这时,学生们争先恐后举手,跃跃欲试地想要上台分享自己的预习成果。“一年有12个月”、“每年的1、3、5、7、8、10、12月,都是31天”等等。同时,还要学生提出了疑问,每4年出现一个闰年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我不太懂。对于这些问题,老师不急于回答,而且用期待的语气进行提问:“哪个学生能回答这个问题?”此时有学生举手回答,在老师欣赏的目光下,在学生的掌声中,大家可以有效分享预习学习的成功喜悦。
结语:总而言之,良好的预习学习习惯养成并非一蹴而就的,需长期的培养才能形成,因此老师应当有计划、坚持不懈的对学生进行督促和引导,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主预习和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岳素芸.“本真课堂”教学模式下对小学生数学预习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10).
[2]柏雪梅.浅谈小学生数学预习习惯的培养[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3(10).
[3]高兰平.预习,给孩子一个成功的基点——谈小学低年级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18).
[4]杨雁.让预习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J].新课程(下),2014(01).
[5]谢霜.浅谈小学生数学预习习惯的培养[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