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呼唤原味 改写并非主流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的经典名著。是指那些通过时间的验证而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积淀。国外的经典名著原著作品通常只是一些专业人士在看,流传到中国,一般都是翻译的版本,因此在这里我们就谈谈中文版的经典名著吧。
  近几年,许多经典名著不断翻新,外行人甚至不解,经典名著不是那些已经流传下来的经典吗?不断翻新不是在重复印刷吗?其实不然,经典名著除了出版手段多样以外,其内容也在不断变化。这些作品面对不同时代的读者。内容上也会有新的注释、解读。在当代,如果不加上时人的一些优秀的研究成果,这些作品的出版就没有多大意义。比如,《莎士比亚全集》在牛津大学隔几年就会推出新的版本,就是因为新版要综合新的研究成果,对内容进行新的考定。而《红楼梦》也一样,根据底本的不同文字也会不一样。但这些并没有改变经典名著的原味。随着许多经典的研究成果的出现,经典名著的内容也会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因此,经典名著的不断翻新是必要的。
  现在,经典名著不断出版,也是出于两个方面考虑:一种是为了还原文本的真相;一种是为了繁衍和推广文本的内容,根据不同的阅读族群,这些文本的内容也会变得不同,主要体现在挑选本、摘录、缩写本、改写本、白话文等。而针对青少年的经典名著阅读,许多出版社推出一些改写本。这些改写本有几个好处:一是比较适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理解能力、性格倾向等,二是扩大了这些名著文本的解释和影响。
  但是,我认为改写并不是主流。在台湾,从前几年兴起、到如今许多中小学还依然普及的读经热潮,我们也可以看到台湾对于中华经典名著原本的推崇。而近几年,大陆这边也兴起了各种各样的诵读会、读经会。对于原著的呼唤声潮不可忽视,这也展现了名著原味的魅力:它是可以在不断的解读中,不断得到体会的。虽然这些诵读会与读经会也引发了不少批评的声音,但它们致力于提升民族精神、振兴中华传统文化的初衷,受到许多青少年的积极响应。据组织者介绍,在青少年中提倡这种名著原本的阅读。是鉴于青少年的记忆力比较强,虽然原著比较晦涩难懂,但由于改编的版本缺乏原汁原味。青少年也难以体会其中的内涵,因此,让他们先记忆这些原著的内容,是为了让他们在今后逐渐丰富生活和工作阅历中,能从中得到体会。
  我个人也是比较赞成经典名著阅读回归原味。对于青少年阅读名著,我的建议是:首先,不要强开书单,因为书单只是适合普遍的读者,而青少年在成长期间,性格与兴趣各异。选择阅读上也会不同;其次,针对不同的读者,提供部分具有针对性的经典名著,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只是,如今也许由于各方面的压力,许多成年人不读书,更谈何提倡青少年阅读、提倡经典阅读呢?
其他文献
“……大陆学界兴起一阵陈寅恪热,很多人感叹像这样的人物现在的时代很难再出现了。去年底钱钟书仙逝,同样的感叹再次发出。但现在有了钱文忠这样的青年才俊,顿时令人觉得中国学界还是有希望的。”    2007年,《百家讲坛》被评为年度中国最具网络影响力的央视十大栏目之一,巧的是,在那年年底,钱文忠先生开讲《玄奘西游记》,直到今年春节开始热播的《钱文忠解读》,居然已经是先生第四次登上百家讲坛了。  第一次见
期刊
日前,在友人陪同下访汲古轩,见主人藏有一批民国书画作品。其中一幅《秋蝶图》,按汲古轩主人所鉴为佚名画,引起了笔者的关注。经考。此乃迄今为止笔者所见张辛稼先生传世作品中最早的工笔花鸟画。  据《张辛稼年谱》载,张辛稼幼时与画家陆廉夫为邻:5岁开始临摹古画,而从不示人:至15岁时,考入江苏省工业专科学校预科班,时著名画家陈摩授国画,同窗有吴作人:20岁时高中毕业,翌年被画家吴子深聘为西席,课其子女凡四
期刊
1949年4月,何香凝应中共中央的邀请,参加筹备新政协和参与缔造新中国的工作。在女儿廖梦醒的陪同下,从香港乘希腊轮船北上至天津,由儿子廖承志在天津接应,一同转乘火车前往北平。  新政协筹备会从6月15日成立后,经过三个月的紧张筹备,中共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共同完成了筹备工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召开。何香凝出席了这一盛会。在这次会议上,她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
期刊
经典读物不管是自身文化内涵还是文化教育功用,对青少年而言都具有深远的意义。近年来,为了让青少年喜欢并接受经典读物,从经典中吸取精华。扩充知识,不少地方又是给中学生开书目,又是推荐经典名篇,甚至积极发动并举办阅读经典活动等,不一而足。在大陆,教育部曾分别于2001年和2003年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的阅读总量,要求广大中小学生阅读相关经典读物。人民文学出版社根据《标
期刊
经典名著不像众多流行读物一样。内容日新月异。“经典”之所以经典,是在时间的长河里,得到几代人或者是当代人肯定的文化积淀,在内容上是不会变的,只是解读的方式不同而已。不管是在台湾还是在大陆,许多出版社或出版公司都出版过经典名著读物,有些甚至出版了同一经典名著的诸多版本。这些版本有些是针对研究人员出版的,有些是针对青少年出版的。同一经典著作在封面、纸张、排版等方面不断翻新,这使得青少年在选择这些经典名
期刊
岳麓书社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出版了一套“古典名著普及文库”,涵括中国古代文史哲经典名著近百种这一套丛书,80年代的文利大学生鲜有不知道的,说它影响了一代人也不算夸张。当时我社提出的口号是“以最少的钱,买最好的书”,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经典名著是人类思想、智慧的结晶,经受了时间的检验,永远是“最好的书”,但作为出版物,需要面对一代代新的读者,它的出版形式又需要有不断的创新改进,除了封面、装帧设计等
期刊
我们邀请了金石堂书店为台湾的青少年“经典”阅读做了简单的推荐,同时也邀请金石堂行销总监卢郁佳针对这20本名著写了简短的推荐理由,希望借此对台湾青少年在经典名著阅读上有所导引。
期刊
“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是根据教育部分别于2001年和2003年颁布的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内容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策划出版的,共50种。2006年再版进行了必要的补充与修订,并冠名为“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修订版),总计60种,修订版增加了如下几项内容:第一、从书目上,增加若干中国当代文学的佳作与中外文学的优质选本;第二、从内容上,每本书增加了简明实用的“知
期刊
沈培方(1949-2017),上海人。原上海书画出版社编审、《书法研究》副主编。曾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上海浦东新区书法家协会主席。书法能诸体,尤擅行草,精于书法理论研究善鉴赏。  初知沈培方先生的大名是在读大学期间所读的《书法研究》杂志上。作为艺术图书的出版重镇上海书画出版社的书画类杂志是学校图书馆所不可或缺的。不过那时只知其名,未见其人。大学毕业入职上海書画出版社,
期刊
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是程十发艺术人生的重要转折。如果说此前的近三十年是他由开蒙求学到师古慕变的沉淀期,那么20世纪50年代以来半个多世纪的书画艺术创作历程,则是他个人艺术生涯逐渐走向巅峰的突变期。他和那个时代的所有艺术家一样,身处一个从百废待兴、重建家园出发,虽历经起伏而终归于蓬勃向上的时代。这个时代,也是一代画人气象为之一新的时代,精艺报国、锐意创造、是这一代画人集体性的精神面貌。程十发书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