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革兰阳性(G+)菌、革兰阴性(G-)菌和真菌所致早产儿败血症的临床差异,为早产儿感染的识别和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5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早产儿败血症患儿临床资料,分析首次血培养病原菌构成,比较不同病原菌所致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结果共纳入371例败血症早产儿,G+菌组53例(14.3%),以表皮葡萄球菌和肠球菌为主;G-菌组235例(63.3%),以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真菌组83例(22.4%),以白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为主。3组早产儿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分娩方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G+组[6.0(1.0,13.0)d]比较,G-组[17.0(9.0,27.0)d]和真菌组[18.0(12.8,30.3)d]发病日龄较晚;G-组感染前机械通气时间[1.0(0.0,3.0)d]较G+组[0.8(0.0,1.0)d]和真菌组[0.0(0.0,1.0)d]长,更易合并肺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与真菌组(15.7%,13/83)比较,G+组(56.6%,30/53)和G-组(34.0%,80/235)首发症状为呼吸困难比例较高,真菌组表现为腹胀的比例较高;真菌组起病时血小板计数[112.0(75.5,186.2)×109/L]较G-组[169.5(102.0,246.0)×109/L]和G+组[175.0(115.0,242.0)×109/L]低,感染前应用抗生素时间、深静脉置管时间更长,更易合并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产儿败血症病原菌以G-菌为主;不同病原菌所致早产儿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存在差异;应结合临床特征推断可能病原菌,及早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