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数高等院校都在建设新的校区,为自身发展营造良好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但高等院校新校区的环境建设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此应该采取如下对策:加强规划;多方参与;环境整合;校园文化促进。
关键词:高等院校;校区;建设;环境;校园文化
高等院校校园是广大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场所,也是高校形象建设的重点,无论是高校校园的设施环境、生态环境等硬环境还是校园文化、学风校风等软环境的建设,都直接关系到高等院校办学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等院校经过连续扩招和不同程度的拆分、合并,独立学院不断兴起,原有的校址、教育设施等教育资源已无法满足教学需要、学校发展的需要和教育部规定的标准,我国大多数高校在原有校园之外新建设校区。在百度中以“大学新校区建设”为主题进行搜索,可以搜索到66900篇相关信息和网页。高校新校区建设作为一项新的尝试,对增加高等教育资源、解决“扩招”瓶颈、拓展办学空间、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等起到了积极而明显的作用。同时,由于各种原因,在高等院校新校区环境的建设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亟待梳理和解决。
1、高等院校新校区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校园环境改造受到征地和拆迁问题的困扰
由于教学需要的特殊性,各高等院校新校区用地面积是很大的。如成都的高校新校区中,西南财大温江新校区征地1500亩,西南交大新校区占地面积3000亩。而“大学城”在各地都发展迅猛,以南京的大学城为例,河海大学在占地997亩的新校区建设基本完成之后,又征地3200亩;东南大学在征地1000亩之后,又征地3000多亩。但目前中国土地普遍紧张,国家土地政策管理日趋严格和规范,特别是《物权法》颁布后更给高校证地带来了很多困难。2004年4月国土资源部就发出通知,除某些行业外,各地方暂停将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高校新校区土地需求不但不能得到完全满足,不少新校区或大学城甚至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整顿。2004年,国务院五部委重点检查了南京大学城的情况,占地27平方公里的江宁大学城受到国土部的点名批评。而2006年9月,温家宝总理亲自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处理郑州市违法征占土地问题,就是涉及到当地龙子湖高校园区。即使已经明确的新校区土地,也因为土地补偿、居民安置等方面难以和社区居民达成一致,征地和拆迁工作进展缓慢,有的高校新校区运行多年后原住居民仍然没有完成搬离或拆迁。这也同时导致了学校和社区关系的紧张化、学校安全与环境管理的复杂化,甚至导致高校新校区部分规划中的设施与项目无法启动。
1.2 校园环境建设项目普遍追求宏大、气派,资金缺口大
在高等院校新校区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起点高、标准高、速度快、摊子大的现象,有些甚至盲目跟风、贪大求全。例如,有的高校新校园规划和建设的标准一味求高,动不动就提出要达到“某某第一”;有新大学城中的高校没有实现设施共用、教育资源共享,出现了重复建设;有的高校本身规模不大,却圈起地上千亩;一些新校区建没不从实际出发,过于追求美化和景观效应,建广场、修宽马路、移载大树、造喷泉、立雕塑、挖河道、檀草皮……造成土地占用和资金使用的巨大浪费。
齐全、高标准的新校区设施与环境,带来的必然是高昂的建设与维护费用,在校方筹资、财政拨款有限的情况下,各高校只能依赖银行贷款。2004年审计署对杭州、南京、珠海、廊坊四市高教园区的专项审计发现,园区资金缺口占22.48%,而南京中医药大学新校区和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分别已贷款7亿元和6.28亿元,分别占已筹集到建设资金的93%和94%。可以想见,如果将来人才市场的变化给预计的生源带来影响,新校区占的地用不了或开发不足、利用不足,就有可能变成沉重包袱,导致投资浪费和银行贷款风险的加大。2004年的银行对高校贷款实行银根紧缩后,许多高校新校区的在建工程就被迫纷纷延长工期,有些甚至资金链断裂。当时,河南科技大学投资12.12亿元兴建的3664亩的新校区工程开工才一年多就资金吃紧,无奈之下,该校的教职工工资一度缓发。
1.3 新校园环境管理与运行的难度增大
现今高等院校的新校区除了少部分是在原校址基础上扩大外,大部分都是在城郊或郊县重新选址建设,多校区的功能区分与管理都存在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
一来,多校区间难以协调管理。通常新校区多用于本科教育设施,而研究生教育、行政中心、教师公寓等可能还在老校区,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以及院系被分成几个分支,按条块交叉的方式来管理,增加了管理的复杂性与成本,降低了管理效率;二来新老校区相距较远、交通不便,使得各校区的教学资源难以共享形成最大效益,特别是实验室、图书馆无法有效使用,重复建设无法避免;三来高校在规划与建设中,往往优先考虑本科教学需要和学生食宿,新校区在和老校区在师生互动、高低年级学生互动方面难以很好的开展,他们的交流被割裂之后带来的是低年级学生体味不到大学的校园文化积淀,对学校归属感不强,专业思想不稳定。
1.4 新校区硬环境建设有余,软环境建设不足
校园环境既有“硬件”,也有“软件”,它们体现了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在提高办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促进学校发展、彰显学校个性中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校园文化和师资队伍等建设,更是需要很长的过程与很大的投入。但是在高等院校新校区环境建设中,一些高校比较注重征地、建楼、购置设备等“硬件”建设,而忽视了教学质量、师资水平、管理水平、校园文化等“软件”的同步跟进,造成“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很多高校新校区文化建设中或重视不够,或将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物质硬件建设,或套用著名高校文化建设模式而缺乏校园文化的个性,或重视表面文化而忽视校园文化活动的投入、引导以及大学人文理念、良好学风的传承与积淀。
1.5 周边环境不太理想
高等院校新校区在远离都市喧嚣、有良好学习空间的同时,却无法回避周边环境难以治理的新课题。实际上,高校新校区选址时多为离城有一定距离的城乡结合部,交通、文化、生活设施等都不发达。随着高校新校区的运行,校园周边环境日益复杂,以大学生为主要消费对象的摊点、酒楼、网吧、歌舞厅、录像厅、出租屋等林立于新校区周围,而其管理又涉及到地方街区、本地居民等多利益主体,高校的保卫部门也没有执法权,校方单方难于有效治理周边环境。新校区周边的生态、卫生等自然环境和治安环境等很难得到改善,成为影响学校稳定和教育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2、高等院校新校区环境建设的对策
2.1 加强规划:科学规划,依法征地,量力建设
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在于新校区的大小,而在于 其规划建设是否合理,是否与学校的教育协调促进。在规划设计中,对新校区用地、功能、建筑、绿化、设施、投入等进行审慎计划、依法征地、合理布置、有效使用。特别是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和学校的财力、物力来建设,不能盲目求大求高,不能违背国家政策,也不能因为追求美观而挤占教学、科研上的资金。因此规划中充分利用好新校区有限的土地资源和资金,不一定需要大面积和大规模:不过分追求气派和园林化,应充分尊重原有的自然生态,体现高校校园特色和文化内涵,宜精不宜多,并为今后高校发展留有余地;突出以人为本思想,形成科学合理的校园结构布局;在新校区建设中,节约使用资金,把更多的资金放到增加科研经费、培养和吸引优秀师资以及对学生的奖学、助学上去,建设节约型、内涵式发展的大学新校区;新校区规划。
2.2 多方参与:增强学校师生的参与,加强和相关部门、各级政府、社区居民等的沟通与合作
新校区环境建设的成败,关键还是在于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在校园物质环境基本成型之后尤为如此。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参与到新校区的规划、建设、管理,有利于集思广益、民主治校,减少新校区规划与建设中可能的弯路,有利于把老校区优良的校园精神文化带到新校区。并促进师生对新校区的心理认同。因此,新校区环境建设要逐步完善规划、创造条件、提高待遇,使专业教师不仅仅在新校区任教、研究、居住,并且通过实行导师制,指导学术文化节,举办讲座等形式,为学生与导师沟通与接触创造更多的机会,丰富学术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教师的优良师德、师风的作用,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营造具有浓厚的学习、创新氛围的新校区环境。
此外,要广泛依靠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在多数高校普遍学分制以后,作为学校基本细胞的“班级”概念逐渐淡化。因此,除了继续加强班级集体建设外,要依靠宿舍、学校社团、校园网络、建设场所、学习场所等媒介推动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管理和自我组织,树立青春、活泼、向上、多元的高校新校区学风和文化。
同时,高校新校区建设也要加强同各种公众的公共关系。以获得多方面的支持。要加强和当地政府、上级管理部门、新闻媒体、地方企业、社区居民等多种公众的联系和合作,积极服务社会,拉动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以寻求它们对新校区环境建设与管理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并拓宽资金来源,为新校区环境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把握彼此优势的基础上。实现校园环境与城市、周边社区的同步发展。
2.3 环境整合:加强新校区和老校区的融合,对周边环境进行整治与引导
要建立高校新、老校区之间的文化联通体系。加强两者之间的互动与整合。首先,构建现今的通过校园宽带局域网络和远程教育网络,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使新校区和老校区的很多资源实现共享,如教学资源共享、网上授课、多媒体素材库、数字图书馆、校园电子办公系统、会议视频、校园“一卡通”等。其次,尽量安排一些跨校区的活动,特别是在新校区多安排一些重大活动,促进新老校区师生的交流融合,使新校区学生感受倒学校的学术氛围与文化气息。再次,利用个中信息渠道让新校区的师生及时了解学校正在或即将发生的各类事件。
同时,应重视新校区的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力度。同当地政府特别是当地公安机会合作,保证校园内和校园周边的治安环境;同地方工商、卫生、文化、工商、建设、公安、司法等部门合作,齐抓共管,对校园周边的文化、娱乐、工商、餐饮等经营活动进行清理整顿,重点清理新校区周边的无证、卫生不达标、消防不达标、不健康的营业场所,对侵害师生合法权益、身心健康的违法行为和影响学校稳定的事端进行及时查处,为新校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正常秩序营造一个良好的外围环境。
2.4 校园文化促进:注重科技、人文精神以及校园文化核心价值的传递,营造新校区校同文化与校风
根据学生思维活跃、可塑性强、学习动机良好的特点,在高校新校区为学生营造勤奋好学、尊重知识、志向高远、崇尚创新与实践的良好学习氛围。鉴于新校区人文氛围相对淡薄的特点,尤其要注意科学、人文精神的传递和校园文化核心价值的传递。一方面,在新校区环境建设中增加科技含量,积极开展科技创新与实践活动,同时重视挖掘学术中的人文精神。另一方面,要精心组织新校区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和社团活动,加强人文精神和高雅艺术的熏陶。新校区要加强投入,充分利用课内、课外、多种组织形式和学校先进的载体,积极培训党团组织和学生社团,以此引导学生开展科技与人文活动,如各种讲座、竞赛、实践实习、参观、晚会、学术交流、外语角等,营造文化内涵丰富、文化沟通充分、文化空间开放的校园环境。
另外,要有意识地加强对新生的教育,营造氛围,促进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的认同。通过加强校史、校风教育,宣传大师治学理念、典故,举行蕴含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有特殊意义的仪式,建设蕴含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有特殊意义的景点、路名等,使新生逐步了解学校的历史,理解、接受并认同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
关键词:高等院校;校区;建设;环境;校园文化
高等院校校园是广大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场所,也是高校形象建设的重点,无论是高校校园的设施环境、生态环境等硬环境还是校园文化、学风校风等软环境的建设,都直接关系到高等院校办学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等院校经过连续扩招和不同程度的拆分、合并,独立学院不断兴起,原有的校址、教育设施等教育资源已无法满足教学需要、学校发展的需要和教育部规定的标准,我国大多数高校在原有校园之外新建设校区。在百度中以“大学新校区建设”为主题进行搜索,可以搜索到66900篇相关信息和网页。高校新校区建设作为一项新的尝试,对增加高等教育资源、解决“扩招”瓶颈、拓展办学空间、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等起到了积极而明显的作用。同时,由于各种原因,在高等院校新校区环境的建设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亟待梳理和解决。
1、高等院校新校区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校园环境改造受到征地和拆迁问题的困扰
由于教学需要的特殊性,各高等院校新校区用地面积是很大的。如成都的高校新校区中,西南财大温江新校区征地1500亩,西南交大新校区占地面积3000亩。而“大学城”在各地都发展迅猛,以南京的大学城为例,河海大学在占地997亩的新校区建设基本完成之后,又征地3200亩;东南大学在征地1000亩之后,又征地3000多亩。但目前中国土地普遍紧张,国家土地政策管理日趋严格和规范,特别是《物权法》颁布后更给高校证地带来了很多困难。2004年4月国土资源部就发出通知,除某些行业外,各地方暂停将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高校新校区土地需求不但不能得到完全满足,不少新校区或大学城甚至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整顿。2004年,国务院五部委重点检查了南京大学城的情况,占地27平方公里的江宁大学城受到国土部的点名批评。而2006年9月,温家宝总理亲自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处理郑州市违法征占土地问题,就是涉及到当地龙子湖高校园区。即使已经明确的新校区土地,也因为土地补偿、居民安置等方面难以和社区居民达成一致,征地和拆迁工作进展缓慢,有的高校新校区运行多年后原住居民仍然没有完成搬离或拆迁。这也同时导致了学校和社区关系的紧张化、学校安全与环境管理的复杂化,甚至导致高校新校区部分规划中的设施与项目无法启动。
1.2 校园环境建设项目普遍追求宏大、气派,资金缺口大
在高等院校新校区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起点高、标准高、速度快、摊子大的现象,有些甚至盲目跟风、贪大求全。例如,有的高校新校园规划和建设的标准一味求高,动不动就提出要达到“某某第一”;有新大学城中的高校没有实现设施共用、教育资源共享,出现了重复建设;有的高校本身规模不大,却圈起地上千亩;一些新校区建没不从实际出发,过于追求美化和景观效应,建广场、修宽马路、移载大树、造喷泉、立雕塑、挖河道、檀草皮……造成土地占用和资金使用的巨大浪费。
齐全、高标准的新校区设施与环境,带来的必然是高昂的建设与维护费用,在校方筹资、财政拨款有限的情况下,各高校只能依赖银行贷款。2004年审计署对杭州、南京、珠海、廊坊四市高教园区的专项审计发现,园区资金缺口占22.48%,而南京中医药大学新校区和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分别已贷款7亿元和6.28亿元,分别占已筹集到建设资金的93%和94%。可以想见,如果将来人才市场的变化给预计的生源带来影响,新校区占的地用不了或开发不足、利用不足,就有可能变成沉重包袱,导致投资浪费和银行贷款风险的加大。2004年的银行对高校贷款实行银根紧缩后,许多高校新校区的在建工程就被迫纷纷延长工期,有些甚至资金链断裂。当时,河南科技大学投资12.12亿元兴建的3664亩的新校区工程开工才一年多就资金吃紧,无奈之下,该校的教职工工资一度缓发。
1.3 新校园环境管理与运行的难度增大
现今高等院校的新校区除了少部分是在原校址基础上扩大外,大部分都是在城郊或郊县重新选址建设,多校区的功能区分与管理都存在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
一来,多校区间难以协调管理。通常新校区多用于本科教育设施,而研究生教育、行政中心、教师公寓等可能还在老校区,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以及院系被分成几个分支,按条块交叉的方式来管理,增加了管理的复杂性与成本,降低了管理效率;二来新老校区相距较远、交通不便,使得各校区的教学资源难以共享形成最大效益,特别是实验室、图书馆无法有效使用,重复建设无法避免;三来高校在规划与建设中,往往优先考虑本科教学需要和学生食宿,新校区在和老校区在师生互动、高低年级学生互动方面难以很好的开展,他们的交流被割裂之后带来的是低年级学生体味不到大学的校园文化积淀,对学校归属感不强,专业思想不稳定。
1.4 新校区硬环境建设有余,软环境建设不足
校园环境既有“硬件”,也有“软件”,它们体现了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在提高办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促进学校发展、彰显学校个性中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校园文化和师资队伍等建设,更是需要很长的过程与很大的投入。但是在高等院校新校区环境建设中,一些高校比较注重征地、建楼、购置设备等“硬件”建设,而忽视了教学质量、师资水平、管理水平、校园文化等“软件”的同步跟进,造成“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很多高校新校区文化建设中或重视不够,或将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物质硬件建设,或套用著名高校文化建设模式而缺乏校园文化的个性,或重视表面文化而忽视校园文化活动的投入、引导以及大学人文理念、良好学风的传承与积淀。
1.5 周边环境不太理想
高等院校新校区在远离都市喧嚣、有良好学习空间的同时,却无法回避周边环境难以治理的新课题。实际上,高校新校区选址时多为离城有一定距离的城乡结合部,交通、文化、生活设施等都不发达。随着高校新校区的运行,校园周边环境日益复杂,以大学生为主要消费对象的摊点、酒楼、网吧、歌舞厅、录像厅、出租屋等林立于新校区周围,而其管理又涉及到地方街区、本地居民等多利益主体,高校的保卫部门也没有执法权,校方单方难于有效治理周边环境。新校区周边的生态、卫生等自然环境和治安环境等很难得到改善,成为影响学校稳定和教育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2、高等院校新校区环境建设的对策
2.1 加强规划:科学规划,依法征地,量力建设
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在于新校区的大小,而在于 其规划建设是否合理,是否与学校的教育协调促进。在规划设计中,对新校区用地、功能、建筑、绿化、设施、投入等进行审慎计划、依法征地、合理布置、有效使用。特别是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和学校的财力、物力来建设,不能盲目求大求高,不能违背国家政策,也不能因为追求美观而挤占教学、科研上的资金。因此规划中充分利用好新校区有限的土地资源和资金,不一定需要大面积和大规模:不过分追求气派和园林化,应充分尊重原有的自然生态,体现高校校园特色和文化内涵,宜精不宜多,并为今后高校发展留有余地;突出以人为本思想,形成科学合理的校园结构布局;在新校区建设中,节约使用资金,把更多的资金放到增加科研经费、培养和吸引优秀师资以及对学生的奖学、助学上去,建设节约型、内涵式发展的大学新校区;新校区规划。
2.2 多方参与:增强学校师生的参与,加强和相关部门、各级政府、社区居民等的沟通与合作
新校区环境建设的成败,关键还是在于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在校园物质环境基本成型之后尤为如此。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参与到新校区的规划、建设、管理,有利于集思广益、民主治校,减少新校区规划与建设中可能的弯路,有利于把老校区优良的校园精神文化带到新校区。并促进师生对新校区的心理认同。因此,新校区环境建设要逐步完善规划、创造条件、提高待遇,使专业教师不仅仅在新校区任教、研究、居住,并且通过实行导师制,指导学术文化节,举办讲座等形式,为学生与导师沟通与接触创造更多的机会,丰富学术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教师的优良师德、师风的作用,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营造具有浓厚的学习、创新氛围的新校区环境。
此外,要广泛依靠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在多数高校普遍学分制以后,作为学校基本细胞的“班级”概念逐渐淡化。因此,除了继续加强班级集体建设外,要依靠宿舍、学校社团、校园网络、建设场所、学习场所等媒介推动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管理和自我组织,树立青春、活泼、向上、多元的高校新校区学风和文化。
同时,高校新校区建设也要加强同各种公众的公共关系。以获得多方面的支持。要加强和当地政府、上级管理部门、新闻媒体、地方企业、社区居民等多种公众的联系和合作,积极服务社会,拉动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以寻求它们对新校区环境建设与管理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并拓宽资金来源,为新校区环境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把握彼此优势的基础上。实现校园环境与城市、周边社区的同步发展。
2.3 环境整合:加强新校区和老校区的融合,对周边环境进行整治与引导
要建立高校新、老校区之间的文化联通体系。加强两者之间的互动与整合。首先,构建现今的通过校园宽带局域网络和远程教育网络,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使新校区和老校区的很多资源实现共享,如教学资源共享、网上授课、多媒体素材库、数字图书馆、校园电子办公系统、会议视频、校园“一卡通”等。其次,尽量安排一些跨校区的活动,特别是在新校区多安排一些重大活动,促进新老校区师生的交流融合,使新校区学生感受倒学校的学术氛围与文化气息。再次,利用个中信息渠道让新校区的师生及时了解学校正在或即将发生的各类事件。
同时,应重视新校区的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力度。同当地政府特别是当地公安机会合作,保证校园内和校园周边的治安环境;同地方工商、卫生、文化、工商、建设、公安、司法等部门合作,齐抓共管,对校园周边的文化、娱乐、工商、餐饮等经营活动进行清理整顿,重点清理新校区周边的无证、卫生不达标、消防不达标、不健康的营业场所,对侵害师生合法权益、身心健康的违法行为和影响学校稳定的事端进行及时查处,为新校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正常秩序营造一个良好的外围环境。
2.4 校园文化促进:注重科技、人文精神以及校园文化核心价值的传递,营造新校区校同文化与校风
根据学生思维活跃、可塑性强、学习动机良好的特点,在高校新校区为学生营造勤奋好学、尊重知识、志向高远、崇尚创新与实践的良好学习氛围。鉴于新校区人文氛围相对淡薄的特点,尤其要注意科学、人文精神的传递和校园文化核心价值的传递。一方面,在新校区环境建设中增加科技含量,积极开展科技创新与实践活动,同时重视挖掘学术中的人文精神。另一方面,要精心组织新校区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和社团活动,加强人文精神和高雅艺术的熏陶。新校区要加强投入,充分利用课内、课外、多种组织形式和学校先进的载体,积极培训党团组织和学生社团,以此引导学生开展科技与人文活动,如各种讲座、竞赛、实践实习、参观、晚会、学术交流、外语角等,营造文化内涵丰富、文化沟通充分、文化空间开放的校园环境。
另外,要有意识地加强对新生的教育,营造氛围,促进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的认同。通过加强校史、校风教育,宣传大师治学理念、典故,举行蕴含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有特殊意义的仪式,建设蕴含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有特殊意义的景点、路名等,使新生逐步了解学校的历史,理解、接受并认同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