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孟子的德育思想与理论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m36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孟子作为中国儒家学派继孔子之后的又一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在几十年的教学经历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在教育理论方面有了进一步发展。在《孟子》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教育思想的光芒,本文将从孟子德育思想的产生、内容与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对当今教育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孟子德育思想 产生背景 理论内容 历史影响
  一.孟子德育思想产生的背景
  1.经济基础。孟子所在的春秋战国时代是剧烈变革、大动荡的社会时代,此时期因为铁器与牛耕的使用,带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奴隶制的社会关系已经不适应这一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了,土地开始出现私有化,在封建势力与奴隶主的斗争中,奴隶制社会关系开始瓦解,封建社会关系逐渐形成。经济变革必然引起权力的纷争,处于封建势力和奴隶主争权夺利斗争下的百姓不仅徭役赋税繁重,而且要服兵役,因此,处于这一时期的人民极其渴望社会稳定。孟子的思想应运而生,孟子在此经济基础上,主张建立政治清明、和谐的社会。
  2.政治背景。由于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逐渐掌握了政权,因此,封建政权不断在各诸侯国内建立。各诸侯国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先后实行变法,在经济和政治方面逐步清除宗法领主的势力。与此同时不断增强自己的军事力量,不断通过兼并战争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以此结束各诸侯国的割据状态,实现大统一的局面。但伴随着诸侯二则提高军事实力,通过兼并争来结束割据局面,以达成统一。在各诸侯国攻城略地的过程中大肆烧杀抢掠,政治极其腐败,因此,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社会贫富状况也随之加大,人们的伦理和社会道德观念也十分淡薄,从而当时的社会秩序十分混乱。为了转变这种动乱不堪的社会状况,孟子主张推行“仁政”,还提出了规范人们伦理道德的思想。
  3.文化背景。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纷纷招纳贤士,因此士阶层逐渐兴起。士阶层为了使自己的思想得以推广,便到各诸侯国进行游说,为了得到重用,不同派别的“士”相互进行争辩,各自维护并坚持自己的思想主张,这也使得学术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历史局面。百家争鸣也促进了思想文化上的大解放、大繁荣,孟子的政治和教育思想也在这一大的文化背景下逐渐形成了,并且注重借鉴其他学派的思想精华,强调人在修养方面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倡建立和谐、安定、有序的社会。
  二.孟子德育思想的理论内容
  1.性善论。孟子在继承孔子的思想基础上,详细的论述了人性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性善论”,这一理论为孟子整个德育思想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是孟子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孟子的“性善论”不仅是实施仁政的理论基础,还对后代统治者教化民众奠定了基础。孟子的“性善论”强调人性本善,个人在人性的保持与发展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同时,孟子也不否认外在环境对人性发展的影响,注重客观环境对人的熏陶、同化作用。孟子的這一理论不仅有利于发挥主体在自觉提高道德修养的过程中的能动性,还能鼓舞人们主动寻求良好的社会环境的熏陶。另外,孟子还在“性善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利于提高个人修养的义利观与修身方法,因此,“性善论”对人们的社会道德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它引导人们主动把社会道德准则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也为后世创建德育思想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2.明人伦。在我国德育的思想教育史上,许多思想家都阐释过“明人伦”这一道德教育模式。道德教化与个人修养是孟子“明人伦”的基本出发点,道德教育是孟子“名人伦”的根本出发点,可见孟子对道德思想构建的重视。孟子把“明人伦”视为德育观的核心和德育思想构建的价值目标,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伦理关系,重视社会道德关系。人伦关系体系构建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当人们遇到众多人伦关系和伦理道德的抉择时,能够帮助人们做出符合社会道德的选择,并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孟子的“明人伦”不仅是儒家指导社会道德教化的重要思想,还是我国目前建设道德教育体系的重要指导思想。
  3.仁义礼智。“仁义礼智”是孟子德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孟子把“仁”看作人的本质属性,强调人的博爱、宽容与无私的胸襟。孟子的“仁”是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道德准则,因此,我国当今的德育体系建设需要借鉴孟子的“仁”;孟子把“义”当作规范个人行为、实现理想的道德人格的内在动力和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能够调节各种社会利益关系,维持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礼”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智”是建立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必要前提。因此,要发挥“仁义礼智”在我国道德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挖掘其中蕴涵的德育思想。
  三.孟子德育思想的影响
  孟子及其著作《孟子》一书中记录的德育思想对后世民众的德育教育和社会教化都具有重要作用。孟子主张在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前提下运用“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来开展德育教育和社会教化活动。孟子论述了人性问题、仁政思想、教育思想和修身之道等,可谓是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德育体系,对个人修养的提高和和谐社会的建立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孟子的德育思想对我国的社会建设、历史发展、文化发展和德育建设都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单位:河南新乡市职业教育中心)
其他文献
在古汉语中,方位词“活用作”动词是方位词临时性获得了动词的语法特点,是“词类活用”中的一种。而方位词用作状语则相当于现代汉语中一个介词结构的功能,表示动词意义的方
幼儿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阶段,幼儿教师是孩子人生第一个老师,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如何做好幼儿教育,将是每位幼儿园教师所肩负的神圣职责。本文我们将就如何做好幼儿教
物资管理是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只有实现物资管理的科学合理化,才能为工程施工节约资金投入,减少不必要的设备和材料浪费,保证工程施工的进度.但是目前我国的物
内容摘要:济宁方言声母[sh]和[s]的音变现象是济宁方言的一个重要特点。在济宁方言尤其是济宁南部县镇方言中,[sh]和[s]的音变犹为明显。济宁南部县镇,如微山等地方言中,声母[sh]音变为[f]和[s],而声母[s]在部分情况下则音变为[x]。在以往有关济宁方言的论文中绝大多数只是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描述而没有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本文试图从相似语音模式平行发展的理论和发音省力的原则分析以上声母音变
引言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内涵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复
本文主要针对性地研究“多”在形容词前的用法,并通过与相似副词“多么”的比较,试图探究“多+adj”这一形式。通过研究,发现“多+adj”主要存在于疑问句、陈述句和感叹句中,
内容摘要:语文学科作为中职院校中最基础的文化课之一,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学目标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语文学科的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将重点探究现代中职语文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寻找合适的方法使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这门课程。  关键词:中职语文 教学方式 改革与创新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技能型人才,语文作为中职文化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在中职
【摘 要】针对热电厂采购预算进行了分析,指出热电厂的预算作用、热电厂预算的种类和预算编制流程,探讨了采购预算的编制方法,说明了编制采购预算的影响因素,指出生产效率和预期价格会随着市场而变化,因此在编制采购预算要注意事项,要创新采购预算绩效评估方式,并要采取合理的采购预算形式。  【关键词】采购预算;编制流程;绩效评估  0.引言  采购预算是指某一企业的在一定计划期间(年度、季度或月度)编制的材料
初中化学有其独特的语言,因为化学属理科,理科语言要简洁,严谨,这对化学教师的语言有较高要求.要求教师讲课时的语言表达是教师逻辑思维的一种表现.教师讲课要求教学语言要意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化学课程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自新课程实施以来,高中化学教师对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已进行了广泛的学习,并有了较为深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