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花

来源 :读者·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dycompute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西北腹地,看花,是春天的事情。
  我的出生地是一个三线工厂的家属院,依山傍河,周围是一大片桃园和麦地,再远一点儿,还有油菜地和苹果园,沿着河畔延展开来。总体来说,西北腹地梁峁起伏、植被稀疏,真正的春天要到立春后很久才来,常常会经历一两场彻骨的雨,几次裹挟着黄土的大风,乃至一次不算小的雪。春天并不能迅速到来,但热闹的农历新年已过,农人上地也没到时候,因而早春显得十分漫长。尤其是起风的日子,那风硬朗地吹过苍莽的山梁、峁塬、沟壑以及黄滚滚的河流,风大时甚至带着呼号,掀起地表的黄土。忍得过一场大风,便换来好几个晴天,往复几次,花就开了。
  桃花、杏花、梨花、油菜花、丁香、海棠、苹果花纷纷开放,时间上分不清先后,记不得早晚,只是一天比一天多;粉的、白的、黄的、紫的等,依次呈现,每一天都是崭新的。当人们发现,在枯寒凋敝中的漫长忍耐已经结束,总算迎来温暖明丽,便纷纷从那个军号嘹亮的院子里走出,走向田野,走入画卷。20世纪80年代,家属院里的人们有了照相机,后来甚至有拍彩照的相机,一卷36张胶片,是从日子深处挤出的奢侈品。人们搭伴儿照相,每人也不过两三张,但首要任务一直没有变:留住春天。只要遇到春天,那些带有纪念意义的活动一定要在花丛中拍下来。30多年后的一个春节,我在老家堂屋的相框里偶然发现小学春游时老师在桃园里为我拍的一张彩照,天空明澈,白云坚定,花朵斑斓,影像的坦诚使人掂量到时光的分量。回想到那时冲洗一张照片要到几公里以外的县城,几天后才洗好,然后在灯下写信,小心翼翼地连同照片一并放进信封、塞进邮筒,直到远方回信说收到了。于是,这世界上的两个人被照片贯通了情感,穿插起景色的共享和心灵的共振,这一番辛苦才算有了着落。那么,春天的花便有了使者的气质。
  当然,春天也在那个院子里驻留,白的玉兰、紫的泡桐,前后脚开放。玉兰树并不多,花也不密集,但它的好是从花苞到花朵都好,花苞洁白硬挺,花朵体量更大一些,开得早,看着也过瘾。泡桐倒是随处可见,它的特点是我在许多年以后才观察到的:先开花,后长树叶。由此回想起老院子里那些泡桐,枯干的树枝没等绿叶长出、形成衬托,便开出宝塔样紫色的花,那样迫不及待,像是一下子就要把它的好全部展示出来,凋谢后方才想起还有树叶没有长出,倒也像黄土高原上西北人的率真性情。我们通常会捡拾落下的泡桐花,找到花朵根部那一根细管,用力吮吸一口,就尝到微甜的汁液。再过些日子,槐花就开了,一串一串、细细碎碎、白白嫩嫩,弥漫着若隐若现的清香,那香气不是桂花的馥郁,而是轻灵清浅、沁人心脾,像悠扬低回的曲调。槐花对北方人的贡献不只是外在的,它还被当作食物,人们采摘下来和着面蒸成“群群”,调上油泼辣子和蒜泥,那是春天的礼物。
  槐花开败的时候,就立夏了,大山深处的花期也结束了。
  走出大山到江城求学的日子,春天的大事,是到武汉大学看樱花。我们从汉口出发,倒好几趟公交车,再渡过长江,有一次还坐了轮渡,费了很长时间来到珞珈山下、东湖畔,在武大的樱园里看祥云般的樱花降临。整个春天,有那么一次就足够了。那是20世纪90年代,武大远没有现在这样游人如织,还未有景点的躁气,那樱花才衬出校园的书卷气,团团簇簇、白白净净地盛放。四旁的安静,使人看得到花朵轻微摇动,甚或听到风的声音。同样的樱花還在21世纪初的西安青龙寺见到过。那是一个3月的早晨,我和同学们外出上课,途经寺院的时候临时起意进入,只有我们一拨儿访客。青龙寺的樱花树没有武大多,但更古老一些,大概是因为寺院的清幽肃穆,樱花树也显得更加安然。灵地沉默不语,说樱花有圣洁的意味,也不为过吧。学生时代看花,是沸腾的虚掷,毫无理由,也不要意义,遇见便是幸运。
  寻常日子总是不足为道。再后来工作、结婚、生子,常常因为忙碌匆匆经历很多个春天。这些年月像一双大手,推着人跑。比如春天,我在春树下不经意地来来往往、走走停停,琢磨着一项具体的工作,计划着一顿午饭,或者焦急地等待一辆出租车,耳畔是城市中四起的喧嚣,我对这样的日子习以为常,反而想不起大地以及泥土。几年前春天的一个下午,我坐在办公室望着窗外的黄河发呆,莫名想起看花的往事,还有很久以前遇到的一树梨花。那是一个老旧的小区栅栏外的一棵大梨树,墙外的楼房拆迁了,废墟边缘独独留下那一棵,苍老遒劲的树干上开出一树绵密、清白、通透的梨花,像春雷鸣响,又像一阵浩荡的长风,引领着新的四季来到这逼仄的、带着工业气息的城市。在不算太长的花期中,感受到它的气质有两重,与之初次相遇像电光火石,于无声处听惊雷,令人亮眼、惊奇且无限畅快;之后每天路过看一眼,再见便是平静,它像一朵驻留在人世的云,将人的神魂安稳下来,又放出大地的力量,使人的心更加沉稳有力地跳动。它的使命是来到钢筋水泥的丛林中,尽管在废墟一角,却担当着城市的一整个春天。
  那天我暗下决心,以后每年春天都要看一次花,无论多忙,无论去哪里,无论看什么花。我好像突然明白,在春天看花,是一次朝圣,是为四季开光。
其他文献
2002年,畅销书排行榜上有一本名叫《像少年啦飞驰》的书,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考到远方的一所大学,整天混日子,后又参加辩论赛、迷恋上摩托车,最后回到上海开始进行文学创作,归于平静生活。某种程度上,这是作者韩寒彼时对于自己生活的一种想象。6年后,郭敬明推出了讲述一群年轻人在上海打拼的《小时代1.0折纸时代》,这本书同样在2008年畅销书排行榜上。  这两本书的畅销,或许是因为有无数对故事产生共鸣
期刊
一  不少人上了张爱玲的当—先是认定交付真心的女人很难善终,塑造了自己悲观的爱情观;又被“出名要趁早”蛊惑,做什么都急吼吼的。可是能有几个人会像张爱玲那样提笔就老,早早显露看透世事的天才气;又有几个人像乔布斯那样,可以骄傲地说:“我很幸运,很早就发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英国女作家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出版第一本书的时候已经58岁,放在以作家为职业的人里真是够晚的了。  我在脑海中搜索不到佩内洛普
期刊
一  今天要讲一个女司机的故事。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司机,她开的车也不是一辆普通的车。能开着车把自己开进历史的人不多,她算其中一个。  1888年8月5日,在德国西南部曼海姆到普福茨海姆的乡间小路上,人们目睹了令人惊恐的一幕:一辆马车样式的车,没有马拉着,却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飞驰,扬起一阵阵尘土。而在车斗里坐着且驾着这辆怪车的,不是车夫,而是一位穿着体面的贵妇,她还带着两个半大的小孩儿。  这位镇定自
期刊
一  我姐唱歌走调儿极其严重,属于那种“你不看歌词压根儿不知道她在唱什么”的类型。一般人知道自己有这样的短板,可能就彻底不唱了。但我姐不,她似乎完全不被此事困扰。  印象很深的一次,是她刚上大学时带我去她学校参加某个活动。大家起哄让我们姐俩表演个节目,我姐大大方方地说:“我唱歌走调儿,就让我小妹儿唱,我跟着哼几句凑个数吧。”  结果这个凑数的唱得那个大声啊,把我带得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唱什么。中间我几
期刊
我虽然在卫校读了5年书,可由于这学校是父母选的,心里到底有些不情愿,一直过得稀里糊涂的。心底觉得自己是误闯兔子洞的爱丽丝,总有一天会回到自己的世界,因此只是勉强应付学业,既不和同学深交,也没有过多关注老师。一晃,毕业已经十几年了,同学的姓名还能记住一?二,老师们的名字却没有记住一个,但偶尔午夜梦回,还是有几个鲜活的身影倒映在心湖的幽深处。一  卫校里,几百个女学生,只有十来个男学生。这里的男生一向
期刊
一  我人生中第一块手表,在高二时获得。  手表是妈妈给我们买的—那时我和妹妹正在县城一所中学读高中,平常住校,周末回家。家里只有爸爸,每日忙于农事。家里那栋我们小学五年级时盖起来的小二楼,因为长年缺乏打扫,且用了别人用来抵债的质量欠佳的水泥,好像总是比别人家更容易脏。在扫把够不到的高高的屋角,蜘蛛放心地结起高高低低的蛛网,不多时,地面就又积满浮尘,水泥好像会不断地自己生出灰尘一样。屋子里的每个角
期刊
2019年的春天,我来到北京,出租房在西城区一幢高楼的22层,很高;8.7平方米,很小。这个空中蜗居是我临时的家,安放流浪的身躯,也安放文学的梦想。  我的房间有一个奇怪的阳台,没有出入的门,进出阳台必须爬窗户。  我中年发福的身材其实已经不适合翻爬窗户了。入住的头几天,我看着高高的窗台,为难极了。我有些担心,怕窗户太窄,爬的时候会被卡住;怕自己动作笨拙,上了窗台下不来;又有些隐隐的羞怯,总觉得这
期刊
如果你有一个假期,每天的状况是:早上不起,晚上不睡,吃饭也没准儿,有一顿没一顿,饥一顿饱一顿。也就是说,你不像上班上学时那么有规律,这样的假期不是休息,而是对身体的摧残。  而我就是这样一个人。其实,生物钟早就叫醒了自己,一想是假期,翻身就是一个“回笼觉”。再醒来已经是早上八九点了,既然误点了,也就不吃早饭了。既然误了早餐,索性也就不要辜负整个上午,于是又一觉,睡到11点多—这一天只好从午饭开始。
期刊
一  女儿上小学时,我只要晚上不加班,都会去接她放学。然而有一次,在校门口,她当着众多同学的面,直呼起我的大名。  “这孩子,真是越来越没礼貌了!”我心里窝着火,可又不便在大庭广众下发作,毕竟会有损自己和孩子的形象。  回到家里,我急不可耐地责问她为什么这样做,女儿低着头告诉我:“我们班张伟强同学的爸爸上周突发心脏病过世了,今天是他第一天回来上学。刚才放学时,他就走在我后面,只要我一开口喊你‘爸爸
期刊
一  坐拥9700多万人口的越南号称“骑在摩托车上的国度”,全国摩托车保有量高达4500万辆,平均每2个人就有1辆摩托车。在越南,摩托车也是生活必备品,孩子长到16岁,只要经济条件允许,父母多半会送他一辆摩托车作为代步工具,连越南人自己都说:“没有摩托车,你就谁都不是。”  不过,对于越南人而言,摩托车只用来代步简直是暴殄天物。可以說,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骑着摩托车做不到的。为了多拉快跑,越南
期刊